我刚来北京工作的时候,进入一家小小的创业公司。老板姐姐是从一家很成功的公司走出来独自做事的海归,程序员小哥有BAT背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当时我在做文案工作,需要写一些文章,老板姐姐就会经常讲一些事情给我听。
有一次她说,她的一个朋友,本来在一家很出名的媒体平台做记者,很多公司会把他们的产品争先恐后地给他送来,等他试用完了之后写一些测评发布在平台上。有一天他离职了,很多说要送来的东西都没有下文了,甚至连刚要到手的单车都被收回去了。
他感觉落差很大,原来自己脱离了这个平台,就什么都不是了。
老板姐姐对程序员小哥说,自己从公司出来的时候也体验到这种感觉了,但是终究还是不能依赖这些,还是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能让公司成为自己的品牌,而是要让自己成为公司的品牌,这样不管走到哪儿都不怕。
这算是我走上工作岗位,正式进入社会之后上的职场第一课—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工作就职,这个平台只是为你提供了一个环境,为你提供了一个机会,它一开始会让你耀眼、实现一点价值,可是要想永远有价值,还是要靠自己。
有时候,我们可能要在短暂辉煌又虚假的光芒里问问自己,如果没有了这个平台,抛去平台的光环我们还剩下什么。
我们前期是需要借力,需要一个好的平台来施展抱负、展示能力,但是不可能借了几次力就一劳永逸,因为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平台再厉害,也还是要不断提升,让自己具有绝对的核心竞争力。
在《欢乐颂》里,刘涛扮演的安迪能被老总高薪挖来,主要是因为安迪强大的工作能力,而不单单是她曾就职于华尔街哪家公司。如果她只有公司的职位,却没有匹配甚至超过这个职位的战斗力,谁还会花巨资请她过来呢?
所以她可以一入职新公司,就将整个公司的情况摸透看透,能迅速地对症下药,让下属流汗,让上司满意。
重要的根本不是她在哪家公司,而是哪家公司有她。
这种有能力的人,跑到哪里去都自带光芒,甚至自带出场掌声。这种人也绝对不是只出现在电视剧里。
因为最近喜欢摄影,我关注了很多独立摄影师,看他们能全球各地旅拍,每到一个地方就有很多人排队等着安排档期。他们的拍摄技术和修图技术,可以让他们自己成为自己的品牌,自己成为自己的营销点。
但是如果一个拍得很一般的摄影师,就算在一家很有名气的工作室工作,只靠着这些名气过活就什么都不再学习,也不改进了,出了这家工作室,他依然什么都不是。可能就算没有离职,大家去拍照的时候也会避开不选他。
最害怕的,其实是被借来的光迷了眼睛。
我现在的老板也给我上过一堂课,她说,很多时候,工作赚钱这种事情,真的不是你找工作、你去赚钱,而是工作来找你、钱要你去赚。
我当时用浅薄的工作经验仔细地理解了一下,大概就是,就像文案这种工作吧,可能你觉得进入一个很棒的公司就够了,可能写30年也只是一个写文案的,并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当你把文案写出个人特色,磨炼到作家水准、大师级别,那个时候就不是你在哪家公司写文案了,而是哪家公司找你写文案、写书、写剧本,因为你本身的能力在召唤。
很多工作、职业同样适用这一点。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