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缘起:问题、综述、行动依据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问题梳理
一、教师的认知与实际行为不一致
二、教师缺乏基于标准教学的技术和方法
三、相关的教师研修同实际的需求有脱节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
二、核心素养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三、研究的启示
四、研究展望
第三节 行动依据
一、关于基于标准的教学
二、关于转化与指导
第四节 研究内容框架
一、研究的假设与目标
二、研究的内容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标准转化:工具与支架的研发
第一节 课程标准转化需要工具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差别
二、课程标准细化与转化为教学目标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间的关联
第二节 课程标准转化与细化的支架研制
一、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支架研制方法
二、《指南》与《手册》研制定位
三、《指南》的要素与结构
四、《手册》的要素与结构
第三节 《课堂教学设计框架》的要素及其研制
一、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概述
二、《课堂教学设计框架》的要素与结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课堂变革:“三维多元聚合”课堂教学范式的创生
第一节 创生课堂教学范式的思考
一、基于标准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于改善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
第二节 “三维多元聚合”的教学范式
一、“三维多元聚合”的内涵要义
二、“三维多元聚合”的创生策略
第三节 “三维多元聚合”的实施运用
一、“三维多元聚合”的操作路径
二、“三维多元聚合”范式的运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修突破:“三位一体、四元协同”模式的建构
第一节 教师需要怎样的研修
一、教师研修思路的变革
二、关注教师教学思维品质提升的研修
三、教师研修活动模式选择的思考
第二节 “支架”研发与研修路径
一、理念引领
二、研发“支架”的整体设计
三、基于工具研发的研修路径
第三节 “三位一体、四元协同”研修模式及其实施
一、模式的内涵与价值
二、实施的框架与理论基础
三、研修的主要策略与思考
第四节 教师研修课程的创生机制与建构路径
一、教师研修课程的创生机制
二、教师研修课程的建构路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专业支撑:教育学院的角色再塑
第一节 教育学院的专业功能及其再塑
一、理念引领功能:基于战略性思考的顶层设计
二、转化指导功能:根植于基层学校需求的专业指导
三、研修服务功能:立足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研修服务
四、管理评价功能:规范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第二节 专业部门功能优化策略
一、共同愿景与协调决策助推部门功能优化
二、纵向衔接与横向整合的部门优化策略
三、以信息共享与文化认同为纽带的优化保障
第三节 基于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的适配与优化
一、基于标准的质量观
二、基于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再构:方法论提炼和对研究假设的回应
第一节 基于标准教学的方法论探讨
一、关于方法论
二、“转化与指导”的方法论诠释
第二节 对研究假设的回应
一、研究成效
二、对研究假设的进一步思考和回应
三、研究的展望
本章小结
附录一 实验校校本研修课程案例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细化与落实
如何将《学科教学手册》应用于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目标、内容、评价一致性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标准的《学科教学手册》的研制与运用
附录二 区域教改实验行动纪实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