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迄今为止国外关于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最系统的一部专著。它是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的赞助下,由普林斯顿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负责组织了九位著名学者联合写成的。从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科技进步等五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化事业在晚清、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和解放后各个时期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艰难历程。让我们对自己的近现代历史有更连续、透彻、进步的认识。
| 书名 | 中国的现代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迄今为止国外关于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最系统的一部专著。它是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的赞助下,由普林斯顿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负责组织了九位著名学者联合写成的。从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科技进步等五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化事业在晚清、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和解放后各个时期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艰难历程。让我们对自己的近现代历史有更连续、透彻、进步的认识。 内容推荐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美国一批著名学者今年研究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综合性著作。它从晚清中国与西方交手并着手现代说起,一直写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科技进步等五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化事业在晚清、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和解放后各个时期的起步、彷徨、动摇、发展、挫折、再发展的艰难历程。作者对于中国国内问题的探讨,持论颇为客观。对于想了解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化的读者来说,本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何谓现代化 现代化的长期过程 现代化的多层面性 其他研究方法 现代化的比较领域 第一部分 历史的遗产:18世纪和19世纪 第二章 国际环境 现代化和国际关系 世界秩序 世界观 中国的世界秩序 西方对中国的侵扰 鸦片战争前的广州贸易 不平等条约 利益范围和抢夺租地 国际比较 第三章 政治结构 主权 政治意识 领导:王朝利益 领土完整 国家权力的行使 中央政府:对新需求的适应 武装力量:军队地位的变化 财政基础 全国通讯 地方政权 省级政府 基层组织 地方领导 法律结构 冲突的解决 利益集团 特殊政治利益 条约口岸 国际比较 第四章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 经济基础 制度背景 增长机制和阶段 商品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 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消费、积蓄和投资 技术革新¨ 国家的作用 官营部门 通货和财政问题 国家政策 对外贸易 国际比较 第五章 社会整合 人力资源 人口 分层与职业分布 分层与技能 定居格局 农村地区 城市 城市等级结构 组织状况 家庭结构 中间组织 国家组织 重新分布的过程 流动性 移民 交易 人际关系 契约导向 权威归属 国际比较 第六章 知识与教育 民众教育 精英的教育和知识 科学与技术 教育和价值观 国际比较 第七章 18世纪和19世纪小结 国际环境 政治结构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 社会整合 知识和教育 变革的基础 第二部分 20世纪的转变 第八章 国际环境 义和团事件后的中国 华盛顿会议之前的民国 华盛顿会议时代 对日战争 内战 人民共和国:与苏联的联系 20世纪60年代和“自力更生” 20世纪70年代和“四个现代化” 世界观、国际背景和中国的现代化 国际比较 第九章 政治结构 主权 政治意识 领导 领土完整 国家权力的行使 中央政府 武装力量和军阀主义 财政基础 地方政权 全国通讯和省级政府 基珐组织 特殊利益和法律结构 利益、冲突和参与 宪法和法律结构 国际比较 第十章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 经济基础 制度背景 增长机制与增长阶段 1949年后的转变 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消费、积蓄和投资 1 Q4q生詹曲结峦 ≯ 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因 1949年前国家扮演的角色 1949年以后的国家 结论:过去的发展与未来的政策 国际比较 第十一章 社会整合 概论 人力资源 人口 分层与职业分布 分层与技能 定居格局 农村地区 城市 城市等级结构 组织状况 家庭结构 中间组织 国家组织 再分配过程 流动 移民 交易 人际关系 契约导向 权威归属 国际比较 第十二章 知识与教育 对问题的领悟和领悟上的问题 大众教育 非正规教育与成人识字 中等教育 英才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才教育 “文化大革命”10年 毛以后的时代 科学与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技术 高级科学与技术 教育和价值观 国际比较. 第十三章 20世纪小结 国际环境 政治结构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 社会整合 知识和教育 20世纪变革的格局 第十四章 作为现代化社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估价和 含义 留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遗产 有助于现代化的因素 阻碍现代化的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 社会主义纲领:与苏联相比较 国际环境 政治结构 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 社会整合 知识和教育 其他平均主义政策 中苏对比的结论 第十五章 结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透视 前现代社会变革 现代化阶段 1905年 1930年 1955年 1980年 集权与分权 全球性透视 发展的水平 显著特征 中国在现代世界上的地位 引用文献综目(英文) 索引 译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