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是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重要典籍,这部书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居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甜美的文字中,很自然地散发出一种优雅、庄重而略显忧郁的高贵气质。
| 书名 | 沉思录(名家名译)(精)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作者 |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沉思录》是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重要典籍,这部书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居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甜美的文字中,很自然地散发出一种优雅、庄重而略显忧郁的高贵气质。 内容推荐 《沉思录》是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如何好好活着的手册,这部两千年前的智慧之书,至今不失光辉,对今人的思想及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温家宝总理和克林顿总统的枕边书,《沉思录》并不长,里面多数都是深刻的人生感悟,文笔优美,表述简洁,随手翻翻就可以发现很多灵感。马可·奥勒留的写作并不针对某个民族、某个阶级、或是某种性别,而是直指内心,直指我们的精神和灵魂。 读这本书,你会在高雅思想和纯净心灵中得到慰藉,每个人都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 目录 卷一 来自私人生活圈的品质传承 养父安东尼·皮乌斯给我的教诲 卷二 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人只能活在当下 卷三 别让肉体控制你的灵魂 再宝贵的荣誉也不过是过眼烟云 卷四 不要没有目的地盲目行动 不断观察万物的变迁 卷五 用思想滋养你的心灵 做本性要求的事 卷六 履行你自己的职责 尘世的生命只有一个果实 没有人能阻止你按本性生活 卷七 要自己挺起腰杆,不要被迫挺直身躯 善待那些做错事的人 拥抱你自己的生活吧 卷八 按照本性生活你才会找到幸福 从大自然汲取伟大的力量 快乐在于保持自己的原则 卷九 不要远离与你有共同原则的人 别让他人的恶行影响你 不要和愚昧的人作无意义的谈话 卷十 挖掘你本性所渴求的东西 一早醒来就要开始鞭策自己 卷十一 我给大众利益出过什么力吗 以最好的方式生活 卷十二 做万物中一个有价值的人 人生就在瞬息变化之间 试读章节 1、从我的祖父维勒斯那里,我学到美好的品德和控制自己情绪的重要性。 2、从我父亲的声名和对他的追忆中,我懂得了谦逊和男子汉气概。 3、从我的曾祖父那里,我懂得了不要经常出入公立学校,而要请优秀的家庭教师,懂得了在这些事情上是不能吝惜金钱的。 4、从我的母亲那里,我濡染了虔诚、仁爱和克制,不仅戒除恶行,甚至戒除邪恶念头的产生;而且,我还学会了简单的生活方式,摒弃富人奢侈的生活习俗。 5、从我的老师那里,我明白了不要介入马戏中的任何一派,也不要陷入角斗戏中的党争;从他那里我还学会了吃苦耐劳、清心寡欲、事必躬亲,不要干预他人的私事,不要听信诽谤之言。 6、从戴奥吉纳图斯那里,我学会了不使自己忙碌于琐碎之事,不要相信术士巫师之言,驱除妖魔鬼怪之类的东西;学会了不挑拨离间,既不热衷也不畏惧争斗;学会了让人自由发言;学会了亲近哲学。我先是巴克斯,然后是坦德西斯、马尔塞勒斯的一个倾听者;我年轻时写过对话,向往厚木板床和粗毛皮衣,以及其它一切属于希腊文化的东西。 7、从拉斯蒂克斯那里,我懂得了我的性格需要改进和训练;从他那里我还学会了不要误人诡辩和竞赛的歧途,不要写作投机的东西,不要进行繁琐的劝诫,不要炫耀自己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人,或者为了哗众取宠而行善;学会了避免华丽的辞藻、构思精巧的写作;不穿外出的衣服在室内行走,以及诸如此类的事件;以简洁朴素的风格写信,就像拉斯蒂克斯从锡纽埃瑟给我母亲写的信一样;对于那些以言语冒犯我或者对我做了错事的人,只要他们表现出愿意和解的意思,那就乐于与他们和解;仔细地阅读,不要满足于对书籍的肤浅理解;不轻率地同意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我感谢他使我熟悉了埃比克泰德的言论,那是他从自己的收藏中传授给我的。 8、从阿珀洛尼厄斯那里,我懂得了意志的自由,和目标的坚定不移;懂得了在任何时候都要依赖理性,而不去依赖其它任何东西;即使在失去孩子和久病不愈的剧痛中,依然镇定如常;从他身上,我清楚地看到了一个既果断又灵活,在教导别人时毫不焦躁易怒的活生生的榜样;看到了一个清醒地不以他解释各种哲学原则时的经验和艺术自傲的人;从他那里,我学会了如何从值得尊敬的朋友那里赢得好感,既不使自己在他们面前显得卑微,又不对他们视若无睹。 9、从塞克斯都那里,我看到一种乐善好施的品质,一个以父爱的方式去管理家庭的榜样和合乎自然地生活的观念;庄重严肃而不矫揉造作,细心地顾及到朋友的利益,原谅那些无知的人、那些不经思考就发表意见的人。他有一种使自己迅速融入所有人的能力,所以与他交往的愉陕胜过任何阿谀奉承;同时他最能赢得与他交往的人的最高尊重。他有能力以一种明智而系统的方式发现和整理生活所必需的原则;他从未对任何人表示愤怒或者其它激烈情绪,而是完全心平气和而又最宽厚仁爱;他能够表示嘉许而毫不张扬,他拥有渊博知识而毫不骄矜。 10、从文法家亚历山大那里,我学会了避免挑剔,不要苛责那些表达上有粗俗、欠文理和生造等毛病的人们;而是巧妙地通过回答或者提供信息的方式、探讨事物本身而非语言的方式,或者给出恰当的意见,来引出那应当运用的正确表达。 11、从弗朗特那里,我学会了观察存在于一个暴君里的嫉妒、伪善和表里不一;懂得了我们中间那些被称为上流人士的,一般都缺乏仁慈之情。 12、从柏拉图派学者亚历山大那里,我懂得了无需经常但又不是没有必要对人说话或者写信,懂得了我没有空闲;懂得了我们并不是总能以紧迫事务的借口来推卸对与自己一起生活的那些人的义务。 13、从克特勒斯那里,我懂得了当一个朋友抱怨时,即使他是无理取闹也不要漠不关心,而是试图抚平他的情绪;懂得了要随时好言相劝,正像人们所说的多米蒂厄斯和雅特洛多图斯一样;懂得了要真诚地爱我的孩子。 14、从我的兄弟西维勒斯那里,我懂得了爱亲人、爱真理、爱正义;从他那里,我懂得了思雷西亚、黑尔维蒂厄斯、加图、戴昂、布鲁特斯;从他那里,我接受了一种法律对所有人都平等、实施权利平等和言论自由的政体思想,和一种最大范围地尊重被治者的所有自由的王者之治的观念;从他那里,学会了对于哲学的从一而终和坚定不移的尊重,学会了一种行善的品质,为人随和,抱以善望,相信自己为朋友所爱,我也看到他从不隐瞒对他所谴责的人的意见,因此他的朋友不必臆测他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他的意愿是相当明显的。 P1-3 序言 公元121年4月26日,安东尼出生于罗马。他的父亲安尼乌斯·维勒斯(Annius Verus)在当执政官时死于任上,母亲是多米西娅·卡尔维拉(Domitia Calvilla),也叫露希拉(Lucilla)。皇帝安东尼·皮乌斯和安尼乌斯·维勒斯的妹妹安妮娅·盖利娜·福斯蒂娜(Anrlla Galerla Faustina)结婚,因此成了安东尼的姑父。在哈德良(Hadrian)收养安东尼·皮乌斯并宣布其为帝国继承人时,安东尼·皮乌斯也收养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埃琉斯·恺撒(Aellus Caesar)的儿子卢齐乌斯·凯奥尼乌斯·康茂德(L.Celonlus Commodus),另一个就是安东尼。安东尼原来的姓氏为安尼乌斯·维勒斯,后来用埃琉斯·奥勒留·维勒斯(Aelius Aurellus Verus)作为姓氏,在公元139年又被冠以恺撒头衔,埃琉斯(Aellus)属于哈德良家族,奥勒留(Aurelius)是安东尼·皮乌斯的姓氏,在安东尼成为奥古斯都即罗马帝国皇帝以后,就不再使用维勒斯(Verus)作为姓氏,代之而来的就是安东尼。因此,他的名字是奥勒留·安东尼,或简称为安东尼。 安东尼在少年时代便受到精心照料。他感激上帝让其拥有善良可亲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以及几乎一切美好的事物。他庆幸自己亲眼目睹了他的姑父兼养父安东尼·皮乌斯所树立的榜样,并在他的作品中记录了这位伟大君主的高尚美德。像许多罗马年轻人一样,安东尼努力学习研究诗歌和修辞。希罗德·阿提库斯(Herodes Attlcus)和康涅留斯·弗龙托(H.Cornelius Fronto)是他的修辞学老师。在现存的弗龙托与玛克斯之间的通信中不难看出,安东尼毫无掩饰对其老师的热爱,老师也对其学生抱有极大的希望。安东尼曾说他受惠于弗龙托的教育。 当安东尼十一岁时,他穿上了那种朴素、粗糙的哲学家装束,成为一个勤奋用功的学生,且过着极为勤俭节约的生活,甚至到了有损健康的地步。最后,他放弃了诗歌和修辞学的学习,投身于斯多葛学派,但他并没有放弃研习法律,这为其日后坐上高位和执掌权柄打下了有用的基础。他的老师沃伦修斯·麦西安努斯(Volusianus Maecianus)是一位杰出的法学家。我们一定可以猜想到他还学习过罗马军队纪律,这是一个今后领导他的军队抗击一个好战种族的人所必需的教育。 安东尼在他的第一本书中记载着他老师的名字和自己所例行的义务。如果我们未能仔细观察他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认为他所说所学似乎有点空洞或自夸的味道,得出如此结论,是大错特错的。安东尼的目的是为了颂扬老师们的功绩,为了说明老师所教以及作为学生所应该学的。另外,这本书和其他十一本一样,是为己所用的,如果我们相信第一本书结尾的注释的话,它是写于安东尼攻击夸地人(Quadi)的一次战役期间,在那时,对老师美德的颂扬时刻提醒他注意关于老师所教的课程及其实际作用。 他的哲学老师是察洛尼亚的塞克图斯(Sextus of Chaeroneia),即普鲁塔克(Plutarch)的孙子,他亲口述说了自己从这位优秀的人身上所学到的东西。他最喜欢的老师是哲学家优尼乌斯·卢斯提库斯(O. Junlus Rusticus),此人也是处理公共事务的高手。在安东尼成为皇帝之后,卢斯提库斯是他的顾问。那些注定要身居高位的年轻人通常在自己的同伴和老师这些方面都没有多少运气,我从没有发现哪个王子接受的教育能与安东尼相比,除他之外,老师们的学识和品格再也很难聚集在一人之上。对于学生,从那之后也不可能再有谁像安东尼那样。 哈德良死于公元138年7月,安东尼·皮乌斯继承了皇位。大约公元146年,安东尼与自己的堂妹也就是皮乌斯的女儿福斯蒂娜(Faustina)成婚。他继承了继父恺撒的封号,并管理国家政务。因此,父子得以在一起友好和睦、相互信任地生活。安东尼是一个孝顺的儿子,皇帝皮乌斯也爱护并尊重安东尼。 安东尼·皮乌斯于公元161年3月去世。据说,当时参议院急切建议安东尼独自管理帝国,他没有采纳,于是和皮乌斯的另一个养子卢齐乌斯·凯奥尼乌斯·康茂德,通常被称为L.维勒斯(L.Verus)联合执政。因此,罗马第一次有了两位皇帝。维勒斯是一个慵懒享乐之人,并不在乎自己职位如何。然而,安东尼容忍了他。据说,由于性格方面的原因,维勒斯异常敬重其同僚。就这样,一个品德高尚的皇帝和一个放任的合伙人和平相处了,后来安东尼把自己的女儿露西拉嫁给了维勒斯,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安东尼统治期间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帕提亚战争,在这次战争中,维勒斯任总指挥,但是他毫无作为,而居住在亚美尼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地区的罗马人取得的胜利,这些功劳归于他手下的将军们。公元165年,帕提亚战争结束。公元166年,奥勒留和维勒斯在东部地区取得了一次胜利。但是,恰在此时,一场瘟疫席卷了罗马、意大利和东部欧洲,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 从高卢边境到哈德里亚(Hadriatic)东部,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野蛮人,也时刻威胁着意大利北部。这些野蛮人就像300年前的日耳曼人一样,企图攻破意大利。除了短暂的闲暇,安东尼的后半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驱逐侵略者。公元169年,维勒斯突然逝世,安东尼开始独自掌管国家政权。 在日耳曼战争期间,安东尼在多瑙河畔的卡尔图姆(Carnuntum)生活了三年。其间,马可曼尼人被驱逐出潘诺尼亚,在他们撤退通过多瑙河时几乎被全军歼灭。公元174年,皇帝取得了针对夸地人战争的伟大胜利。 公元175年,一个智勇双全的亚洲军事指挥官头目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Avidius Cassius)发动叛乱,并宣称自己是奥古斯都。但是,卡西乌斯被他的部下所暗杀,叛乱也告中止。安东尼对卡西乌斯家族及其党羽的处理,显示了极大的人性关怀。他的宽恕和仁慈,从写给参议院的信件中可窥见一二。 …… 我所注意到的斯多葛哲学最后一次体现是在辛普利修斯(Simpliclus)的《埃比克泰德手册评论》。辛普利修斯不是基督徒,在基督教大规模腐化的那种时刻,他不可能改变其身份,但他确实是一位宗教人士。他向神灵祈祷的评论并没有为基督教带来改观。从芝诺(Zello)到辛普利修斯,大约有九百年的时间,斯多葛哲学的辉煌达到顶点,形成了以伟人为特色的哲学形式,但最终烟消云散了。直到一些意大利信件的出现,我们才再一次听到它的声音。波利齐亚诺(Poliziano)见到两本模糊残缺的埃比克泰德手册的手稿,于是把它翻译成拉丁文,献给发现并保护此书的洛伦佐·德·梅迪奇(Lorenzo de’Medicl)。波利齐亚诺版本在1531年第一次以合集的形式出版。波利齐亚诺把这本书推荐给洛伦佐,因为它很适合他的性格,期望在困难缠身时能对他有些用途。 埃比克泰德和奥勒留的作品在第一次出版以后就拥有很多读者。奥勒留的这本小书曾伴随许多伟大的人物。约翰·史密斯船长在其年轻年代经常阅读的两本书就是马基雅维利的《战争的艺术》和奥勒留的《沉思录》,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两本书更适合于形成战士加君子的性格。史密斯在他的祖国英国默默无名且几乎被遗忘,但是在美洲他却拯救了年轻的弗吉尼亚殖民地。他的英雄气概和他在军事上的成就都很伟大,但最伟大的则是他的高贵的品格。因为一个人的高贵绝不如一般的粗鄙的想法那样是来自于财富和地位,也并非来源于人的知识,相反知识反倒经常与那些最卑劣的人性相连,它使得人们对那些位居高位的人极尽谄媚,对处在贫穷的底层的人则傲慢无礼。一个人真正的伟大来源于对一种以诚实为目的的生活方式的认知,它建立在对自己和对一切都公正的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在经常的自我反省上,坚定地遵守他认为是正确的原则而不让自己陷入烦恼。正如皇帝所说的那样,他不应该根据别人怎样想、怎样说,或是别人做与不做,来决定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 文/乔治·隆(George Long)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 ——何怀宏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