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居然还会有这种事发生?纳闷又好奇,摁下“接受”键,夜晚忽然变得有些诡异,甚至有些惊悚。
《观我生》是我在五年前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被我写死了,死于自杀。可是,此时此刻,他却突然出现在微信中,仿佛阴魂不散、百转千回之后又找上门来——
“你好,是天葬把你的微信号给了我。”
“啊,你好,是吗?”这深更半夜的,真吓人,几乎有点语无伦次了,“我该怎么称呼你呢?”
“泽郎。”
“泽郎,你好,我叫鲍贝。”
“我知道你,鲍贝,女作家,喜欢走世界。”
“你看过小说了?”
“还没有,是听天葬说的,他说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了,然后,你把那个故事写成小说出书了。是吗?”
“是的。不过,小说里的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因此,小说中的‘你’其实已不是你,你只是故事最初的一个原型。”
“原型?那也是我呀。”
“应该这么说,是你的故事启发了我。”
“能否满足我一个请求?”
“请说。”
“可否寄本小说给我,签上你的名字,也签上我的,可以吗?”
“当然,当然可以!”
“太好了!我想看看你是怎么写我的。”
“是这样,泽郎,由于小说情节的推动,最后把你给写死了,不,不,我是说,把小说里的那个‘你’给写死了,不是现实中的你,请你千万别对号入座。小说都是虚构的。”
“没事没事,人最后总要死的嘛,谁会在这个世界上永垂不朽?”他在这句话的后面特意加上了一个笑脸符号,表示他根本不介意我在最后是把他给写死了,还是写活了。他只是对内容充满好奇。这种好奇也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
就如五年前的那个冬天,也是因为好奇,我才会写下这个故事。想起来,五年前的那场旅行,也是阴差阳错,我经过拉萨,到尼泊尔,最后到达不丹。途中遇到天葬涅粲,“天葬涅粲”是他的微信网名,泽郎可能打不出“涅粲”两个字,或者嫌麻烦,直接就省略成“天葬”了。如果没记错的话,天葬涅粲的真名应该叫利嘉则仁,是个读过很多书的藏族小伙,在北京工作。知道我经常行走西藏,便自然而然地跟我讲起他朋友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之前,他的朋友是个喇嘛——
“喇嘛是在二十五岁的时候,遇到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北京女孩。两人相遇并相爱了。这两个人,一个是从小在寺庙里修行的喇嘛,一个是来自北京城的开放女子,他们把人世间最无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不管世俗的眼光,也不管佛门的戒律,爱得死去活来、爱得刻骨铭心、爱得诚惶诚恐、爱得天崩地裂,爱到背叛宗教,最后连信仰都变了。最后,喇嘛为了爱情还了俗,彻底离开佛门净地,跟着女孩到了北京。他从一个佛世界迅速坠入俗世间的过程惊心动魄,但很快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适应都市生活,除了念经,什么都不会。面对喧嚣而又高科技发展中的现代生活,他几乎连日常生活都难以自理。步入红尘的他,就是个一无所知的废物。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