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鹰扬天下(牧野之战)/千古奇战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姜正成主编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商汤有道奴为相

商汤在位的时候,右相伊尹是他的得力助手。伊尹工作勤恳,体恤百姓,政绩卓著,被后世奉为臣子的楷模。其实,伊尹的出身十分低微,他原是一个陪嫁的奴隶。

伊尹名挚,原是商汤的岳父有莘氏家里的奴隶。有莘氏嫁女儿的时候,把伊尹作为陪嫁奴隶,陪嫁到了商汤家里。

伊尹刚到商汤家里,商汤并没有发现伊尹是个人才,打发他在厨房里干活。伊尹为了让商汤知道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就找机会接近商汤。有时候他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候,却故意做得过成或过淡,招惹商汤来找他问话。

有一天,商汤对饭菜很不满意,就找伊尹来问话。伊尹能有和商汤说话的机会,自然是十分难得的,他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用做菜打比方,说出一些弦外之音来:“做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把佐料放得恰到好处,菜吃起来才有味。治理国家也和做菜一样,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商汤听了,心里一动,觉得此人出语不凡,于是抬头打量起伊尹来。只见伊尹侍立在一旁,虽然很恭敬,但毫无卑琐的神态,眉宇问显出自信。商汤这才知道自己家的厨房里原来还藏着个人才,他很高兴地说:“先生请坐,我们谈一谈!”伊尹见遇到了知音,就把自己的政治见解和盘托出,商汤听了大为赞赏。

当时商汤正在筹划灭夏的大计,需要一个得力助手,于是就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直接任命他为右相。后来,伊尹为商汤出谋划策,一举灭掉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伊尹竭尽臣子之道,全力辅佐商汤,督促群臣,所以商朝吏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商汤死后,伊尹继续辅佐商朝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君主,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管理好国家。

商汤的孙子太甲继承王位不久,伊尹一连写了三篇文章给太甲阅读,教他学习怎样做一个好的君主。太甲即位的头两年还算虚心,伊尹给他的文章,他还能认真读,认真照着做,不敢违反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到了第三年,他就有些忍不住了,他想:“我乃堂堂一国之主,一切应当由我说了算,岂能听命于伊尹?”他由着自己的性子办事,把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全给破坏了。他喜欢奢侈的生活,每天寻欢作乐,渐渐显出败家子的做派。

太甲变坏了,伊尹自然不肯轻易放过,他先是一再规劝,提醒太甲对自己的行为要多加检点。可是太甲实在不听话,在宫中干出很多荒唐事,伊尹看不下去,就对他说:“国君您不思进取,微臣深恐有负先君的重托,只好对您无礼了!”于是命人把太甲放逐到商汤的坟墓所在地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去。在太甲被放逐期间,伊尹没有另立新的王,由他自己暂时管理国家大事。

太甲被放逐到了桐宫,早晚看到的是他祖父商汤的坟墓。商汤虽然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坟墓却非常简陋,墓地上只修了一座低矮的宫室,供一年一度的祭祀之用。守墓的老人听说太甲是因为不遵守祖宗的制度被放逐到墓地上来的,就每天对他讲述当年商汤创业的故事,以及商汤订下的种种规矩,教育太甲应当以自己的祖父做榜样,不要做败家子。日子久了,太甲幡然悔悟,他喃喃地说:“老臣伊尹一片赤胆忠心,全是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啊!我以前错怪他了!”从此,他以祖父商汤作为镜子,仔细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决心改正错误。他先在桐宫这个小范围里把事情办好:他关心老弱孤寡,多做善事,把桐宫管理得井井有条。

三年过去了,太甲在桐宫的所作所为,早已有人报告给伊尹了。伊尹感到非常欣慰,于是亲自带着文武大臣去见太甲,以臣子的身份向太甲行大礼,然后把他接回首都亳城(今河南商丘),郑重其事地把政权交还给他。

太甲接受过去的沉痛教训,认真治理国家,商朝进一步走向繁荣。

P4-6

后记

本系列图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争,以独特的角度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可歌可泣的民族融合史,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卓越智慧和军事谋略。为此,本系列图书的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中国财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社领导和编辑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其中有历史文献、学者著作,也不乏一些历史爱好者们所著的图书。所参考资料大部分已经过作者同意,并已付予适当稿酬,但也因为各种原因,有些参考图书的作者无法联系上。如书中观点、内容雷同于贵君所著书籍,烦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获得稿酬。

目录

第一章 商朝兴衰

 商汤灭夏

 商汤有道奴为相

 兄终弟及的制度

 盘庚迁殷定国

 商纣其人

 纣王暴政传说

 迫害贤臣

第二章 周朝先世

 姜原生弃

 公刘迁豳

 古公宣父

 文王出世

 季历开疆拓土

 季历被杀,商周结怨

第三章 商周矛盾

 文王之治

 三分天下有其二

 武王继位

 孟津观兵

第四章 牧野之战

 时机到来

 大军初动

 战前誓师

 朝歌迎战

 纣王自焚

第五章 周朝初建

 不食周粟

 武王托孤

 周公辅成王

 平定三监之乱

 营建东都成周

 分封诸侯,拱卫王室

第六章 周公制礼作乐

 《周礼》:包罗万象的官制

 名目繁多的礼制

第七章 太公《六韬》

 卷一 文韬

 卷二 武韬

 卷三 龙韬

 卷四 虎韬

 卷五 豹韬

 卷六 犬韬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熹微的晨光照亮了东方的天空,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数百辆战车一字排开,车上站着披甲执锐的武士。战车后面,站着一排排握着戈矛的步兵,他们排成整齐的方阵,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时,一辆装饰华贵的战车穿过人群,驰向队伍的最前列,车上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他全身青铜甲胄,左执黄金斧钺,右持白旄旗帜,显示出尊贵的身份。战车在正前方停下,中年男子高声说道:“大家远道而来辛苦了!各位诸侯将领、战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握好你们的盾,立起你们的矛,我就要开始誓词了!”

众人无比振奋,齐声呐喊,他们把戈矛举起来,立刻形成一片茂密的森林,他们的盾牌在晨光下分外耀眼。

这是公元前1046年年初的一天,商都朝歌城外的牧野。那位主持誓师的人叫姬发,也就是周武王。他即将发动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大会战。

周朝的始祖是后稷,周人早期居于今山西中南部一带,公刘时,迁居于豳。到古公宣父为部族首领时,又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产生“周”的概念。

古公直父之时,周部落已颇具规模。他有三子,但他偏爱小儿季历,并传位给他。季历之时,商周关系开始密切,季历不仅与商联姻,娶妻商室,还被商王文丁封为“牧师”,成为商朝属下一个强大的方国。由于周日渐强大,商王文丁十分忌惮,便杀了不再那么听话的季历,周商矛盾陡然加剧。

西伯姬昌继位后,国力不足与商对抗,故继续臣服于商,称为西伯。此时周已“三分天下有其二”,诸侯皆来归附。商朝的衰落已是不可挽回。

姬昌死后,他的次子姬发继承父亲遗志,重用吕尚(姜太公)等人,使国力进一步增强。当商的军队主力远在东方作战,国内军事力量空虚之时,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300辆,虎贲(卫军)3000人,士卒4.5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这就是本文开头的一幕。

这时候,商纣王听到报告,大惊失色,他的军队差不多都还在千里之外跟东夷作战,一时之间,他哪里有办法把主力军调回呢?无奈之下,他只好亲自率军,要跟周军决一死战。兵力不足就临时把抓来的奴隶也编进队伍里,这样七拼八凑居然也凑了70万人,于是就乱糟糟地朝牧野开去了。

史籍对具体的战斗过程记载较简略。据《逸周书·克殷》记载,在这一战役中,周军的战术是先由吕尚(姜太公)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导致商军溃败。吕尚被后世奉为权谋兵法之祖,传说著有《六韬》。吕尚当时已经是80多岁的老翁了,从战场上的勇猛表现来看,真让人难以置信。

商军士气低落,前锋主要是奴隶,一遇强敌,纷纷溃退,有的甚至加入周军阵营,向商军反戈一击。纣王狼狈万分地逃回了鹿台,眼见大势已去,便与妲己自焚而死。

武王赶到鹿台,见到纣王的尸体,象征性地刺了纣王几剑,表示对他荒淫无道的惩罚。然后举行了盛大的“授命”仪式,宣布周朝取代商朝,是天命所归,具有神圣的合法性。从此周朝开始了800年的大业。

武王灭商不久便病逝了,真正巩固周朝政权、制定周朝统治秩序的是周公旦。周公旦勤政爱民,广施仁德,功高不居,是一位完美的圣人。他制礼作乐,使天下万事万物都有章可循,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人们各安其分,社会是那样的和谐。所以孔子深情地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公治下的社会形态是孔子所推崇的理想社会。

周朝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朝代,中国的文明特征成型于周。周朝的宗法制、家天下影响后世几千年,周人的“德治”思想也一直为后世统治者所奉行。本书以牧野之战为叙事背景,全面讲述了周朝的发展史。笔者希望此书能使读者了解周朝的历史,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内容推荐

姜正成主编的《鹰扬天下(牧野之战)》以牧野之战为叙事背景,全面讲述了周朝的发展史。周朝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朝代,中国的文明特征成型于周。周朝的宗法制、家天下影响后世几千年,周人的“德治”思想也一直为后世统治者所奉行。

编辑推荐

周朝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朝代,中国的文明特征成型于周。周朝的宗法制、家天下影响后世几千年,周人的“德治”思想也一直为后世统治者所奉行。姜正成主编的《鹰扬天下(牧野之战)》以牧野之战为叙事背景,全面讲述了周朝的发展史。笔者希望此书能使读者了解周朝的历史,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7: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