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明初行政体制改革的逻辑(从方孝孺与浙东学派的视角)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张树旺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张树旺著的《明初行政体制改革的逻辑(从方孝孺与浙东学派的视角)》以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方孝孺的殉难过程,认为方孝孺之死与其他壬午殉难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方孝孺是死于固守信念。笔者通过考证“是”字与“成仁取义”的内在联系,来证实方孝孺早已坚定了誓死的信念。这是“读书种子”的“圣人之心”在政治专制主义急剧上升时期激烈地批评时政、改造社会的结果。

内容推荐

张树旺著的《明初行政体制改革的逻辑(从方孝孺与浙东学派的视角)》通过分析方孝孺的殉难过程,认为方孝孺之死与其他壬午殉难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方孝孺是死于固守信念。本书通过考证“是”字与“成仁取义”的内在联系,来证实方孝孺早已坚定了誓死的信念。这是“读书种子”的“圣人之心”在政治专制主义急剧上升时期激烈地批评时政、改造社会的结果。

本书还分析了方孝孺所誓死之理想的主要内容,即其君道思想。方孝孺的设君之道是从天人合一处着眼的。他认为人天生就有智力上的差异,这是出现社会不平等的根源。然天意并非如此。天设君为公。所以方孝孺继承儒家传统中的民本论,以民来界定君之职责。他认为君主的职责在于公平、善性等诸价值领域,君权的行使是为了养民,君主不得与民争利。

目录

导 言 方孝孺及其时代悲剧 

一 “宋门凤凰”与殉道“正学” 

二 “读书种子”与士风流弊

三 极端专制与一生苦心

第一章 方孝孺之死的思想史意蕴

 第一节 殉难之因

一 殉难过程

二 特立的殉难之因

 第二节 解读方孝孺之死

一 “是”字的含义

二 “正学”气象

三 圣人之心

 第三节 士人心中的方孝孺

一 士人的盛誉

二 时命不偶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圣人之心”对现实政治的批判

 第一节 “圣人之法”对尚法政治的纠正

一 ,卜引

二 明太祖尚法

三 方孝孺批判尚法政治

四 圣人之法

 第二节 “以道事君”与宰相的废立

一 宰相与“以道事君”

二 明太祖废相

三 方孝孺论立相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天”与“势”对立中的君主论

 第一节 方孝孺“君主思想”的历程

一 改造君权思想时期 

二 厘清君权的本质时期 

三 试图寻求士民自治时期 

 第二节 “天”与“势”:立君之根据

一 理气对立中的立君根源 

二 君:天意下的分工 

三 方孝孺立君说的特色 

 第三节 “民性”与“君职” 

一 “民性”与“君职” 

二 君职之虛化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方孝孺对“制约君权”的系统思考

 第一节 “小民力量”制约君权

一 君失职与小民反抗 

二 天命与革命

三 汤武革命与君臣大义 

 第二节 “正统思想”引领君权向善

一 正统之“正” 

二 正统与变统

三 正统与革命

 第三节 士民自治倾向 

一 乡族理论的来源 

二 乡族“养”与“教”的功能

三 乡族理论的內容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方孝孺对黃宗羲的影响 

 第一节 方孝孺与《明夷待访录》的亲缘关系

一 对《明夷待访录》思想来源的讨论

二 黄宗羲继承方孝孺的可能性 

三 黄宗羲在君主理念上的继承 

四 君臣关系、法律观念上的相似 

 第二节 黄宗羲对君主问题的新解 

 第三节 小结

结 语 “从道与从君”的余响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后 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6 0: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