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者之言(楚辞选读)/中华根文化中学生读本》编著者谭荣生。
“楚辞”有两种意思:一为文学形式;一为书名。首先,“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韵文形式。“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以诞生地命名,独树一帜。其次,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忠者之言(楚辞选读)/中华根文化中学生读本》编著者谭荣生。
《忠者之言(楚辞选读)/中华根文化中学生读本》试图从“忠诚”的角度,对《楚辞》的有关篇章作出自己的解读,以便中学生朋友准确地把握《楚辞》的核心文化知识和“忠诚”的价值理念。单元内容为四大板块: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忠诚于自己的职责,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忠诚于自己的文化。其中选文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也有宋玉的《九辩》。版本依从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辞》(图文本,董楚平译注,2006年10月)。注释融合各家之说,以定论为主,以准确、浅近为原则。译文力求准确、生动。特此说明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