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顾名思义是两人对唱的歌曲,一般特指男女按照一定的旋律即兴对唱的情歌。但是,实际演唱的对歌不仅仅指情歌,根据我们的调查,云南省白族的对歌除情歌外,还有云龙县白族的踏丧歌、剑川县白族的本子曲、洱源县西山乡的“打歌”、鹤庆县的田埂调等。张正军等著的《对歌文化论--日本与云南白族对歌的比较研究》论述的对歌是指情歌。在中国,比较有名的对歌有“刘三姐”对歌、黄梅戏对歌等,对歌节的名称因地区和民族不同而有所差别,在广西叫“歌圩”,在云南叫歌会,在古代日本叫“歌垣”。
张正军等著的《对歌文化论--日本与云南白族对歌的比较研究》研究的对歌指异性或同性间以恋爱或挖苦或娱乐为目的、按照固定的旋律即兴地对唱的情歌。本书作者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对云南省白族对歌做了长期的跟踪调查,利用自己采录的原汁原味的一手资料比较研究了白族与日本的对歌文化,力图用对歌的本来面貌去纠正以往日本学术界对歌研究中的谬误。本书将日本在8世纪时已失传的对歌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之一加以研究,在亚洲对歌文化圈的视域下研究了中国云南与日本对歌的不同层次、功能、目的、持续性原理、有声传承与文字记录、兄妹婚始祖神话文化圈与对歌文化圈、对歌中构建的理想的恋爱与现实中的恋爱、白族的本子曲与对歌等问题。附录中列举了日本古代文献资料中记录的对歌及田野调查时采录的部分白族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