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刘荒田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有没有咖啡?”我发问后才看到咖啡机亮着灯。“有,五块钱。”中学生模样的清纯女子边回答边去按机上的按钮。老实话,别说她泡制的是咖啡,即使是白开水也买,图的只是在店里安坐不遭白眼的权利。

我拿着盛上滚烫咖啡的纸杯子,环顾店内上下。楼上有多张桌椅,无人,宜对雨发呆。楼下在货架的空隙摆下两张长方形桌子,摆放得有点别扭,距离很窄。一张已被两位中年女士占去。我居然一反看雨的初衷,在女士们旁边落座。

并无任何绮念,老到具起码的自知之明了,无论重口昧的吊膀子还是闲闲出之的初级调情都不宜,我有的是消磨阴的资本。从购物袋掏出几本杂志,翻起来。芳邻连看我一眼都不屑,忙于诉衷肠或发挥飞短流长的看家本领。只断续续听到一些闲谈,如买“牌子衣服”多少折头,小江新的头发难看,公公摔伤胳膊,女儿在班里考进十五名,海天空的话题。忽然想起,莎士比亚戏剧有一角色,被称“上帝的间谍”。我这么偷听下去,恐怕也是这样,她们所泄露的“情报”只对关注“人性”的上帝有用。杂志的标题有吸引力,可惜正文字体太小。

女士的絮语停了,我从杂志上移开目光,原来其中一位伏在桌上午睡。失去对话可能性的伙伴只好和手机过不去。我望向店外。雨在骑楼以外豪爽着,潮润的空气缓缓侵入。雷声渐渐消隐,教我想起巨兽沉雄的脚步声。咖啡甜得难以下咽,想必是“三合一”即溶品,只喝下“两块五毛”。然后对着老天出神。

无端牵挂起此际的公园来,如果不是不期而至的雨,我将走过那浓绿掩映的所在。凤凰树着花才几天,红得纯粹,浓冽,像决绝地赴死,这下子一定满地落红,花岗岩石板铺就的花径是怎样的凌乱?紫荆花似乎能躲过雨劫,从这里望去,隐约看到大街旁枝头零星的艳紫。洗净尘土的葵树更能和最本色的翡翠比高下,玉兰花的香魂呢?

芳邻睡得更加放达,伙伴看聊天无望,离桌去浏览柜子内的乳酪面包和法国风味的拿破仑多层松饼。我惊讶地发现,她腰板之广阔,足以比得上举重的壮汉,正应了陕西民谚:“躺下的婆娘,放倒的树。”意为:二者直立都不显眼,平放时体积马上膨胀。尽管她并不伟岸,当然也不苗条。这一印证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但可解我的无聊。

家门口有一棵山茶树,我并不怎么欣赏它,花太不起眼了,红瓣白瓣色地都不够地道,像给水彩颜料染出来的。而况太矮小,远远比不上旧居后院的那棵,一开就是上百朵。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刺激得园子里的马蹄莲和郁金香一起努力开花。

可是,昨天雨后,我在进门的刹那,被茶树下的落花吸引住了。都是刚刚坠地的,多数的花托向上,少数向下,露出绿蒂。无论正反,都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似如来佛祖的莲座。树下所铺的泥土疙瘩并不平坦,可是并没妨碍花展示殒落后的庄严。眼前的小方土地,仿佛是一个水平如镜的潭子,落花浮在水上。风在树上穿过,花瓣颤摇。我深深地被落花的姿势所感动。P2-4

书评(媒体评论)

这些小品多半八百到一千字,尺幅之内,舒卷自如,落笔时一点击发,四围共鸣,触机成文,诉诸悟性。无因果,有纵深;无和声,有高音;无全景,有特写;无枝叶,有年轮。他取材广泛,向外则山川草木天地日月信手拈来,向内则心肝脾肺脉搏体温皆是文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涸干,无压力,多潇洒,有生机,海生潮,云生霞,花生蝶,熟生巧,美连连,意绵绵,文心生生不已。

——王鼎钧

后记

刘荒田先生的文章一向很长,尽管海外华文发表园地狭窄,他的长文仍源源刊出,十年不绝,以致文友们把他写的“小品”忽略了。最近他把“美国小品”选出176篇辑成新书,令人睁大了眼睛看他的另一面文采。

网络时代,“短文”越来越多,“小品”却越来越难得一兀尢了。小品是秋水文章,纯净与密度并存,单一与完整并字,坦荡与余韵并存,它不是未完成的长文,也不是长文中的一段或局部,更不是长文的提要或缩小。这种作品多了些美感,少了些意见,多了些灵性,少了些烟火,许多人在国内办得到,出国以后办不到,闲暇安逸中办得到,辛苦忙碌中办不到,甚至有人说,古人办得到,今人办不到。我很奇怪,刘荒田先生为什么总是办得到。

我对“刘氏小品”发现较晚,因缘始于他的《海上看烟花》,乍见题目,这篇文章好难写,必须写海,写烟火,还得加上夜景,如鼎三足,不能跛腿,网络短文最缺少写景的能力。他写夜景有新意:“雾气起了,镶嵌在水边的灯火分了层次,高处的超越了雾,财大气粗地放着钻石般的光明”,这大抵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审美。“前方不远处一艘大轮,灯光的繁密,只有拉斯维加斯赌场外的夜可比美。这人造的豪华,落在大海深刻而严峻的黑色中,在荒诞里别有徒劳的壮烈。”这是受现代主义启发才有的拟人和移情。有这样一支笔,足可以写小品了。

“人就在烟花中。大大小小的船只所围着的半圆,是烟花所覆盖的空间,烟花的雨网,把我们罩起来。头顶上,色彩的飞翔,图案的开谢,整个过程观者也纳入其中。”这一段倒也寻常。“一样进射,一样绚烂,一样黯淡,一样死亡。”这就是惊人之句了,烟火以最短时间演示“生变异灭”的现象,整个审美过程似模拟的轮回,这境界就大了。“观者的影子能到达水下,被黑暗吞噬,好在再黑的海水也有光亮。烟花却在空中消失,散在水面只有熄灭后的碎屑。在无声无息地针砭肌肤的海的力量下,茫茫的雾中间,人工的昙花在上,我们是夹缝的旁观者、享乐者,也是受难者。”三种身份错位,境界立体化,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宗子、坡翁、乃至尼父,在这一点上恐怕犹有未到之处。

用昙花比喻烟火之后,文势似已收束,没想到奇峰最后耸起:“夜里,我梦见张先生家的昙花开了。,’天上?人间?虚实互依,我想起东坡先生《后赤壁赋》飞鸣而过的仙鸟,以不结作结,无人能续,但觉无限依依之情。小品文居然写到这一步天地!

以后我就不肯错过他的“千字文”了,他有“绕过”前人的能力。例如他写行人远去,送行的人还在盯住背影,“远行人甚至会感到,背上两处圆点,一似拔火罐般热着,那是对方的目光所凝聚。”很精彩!“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呜”。“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都没挡住他。他写山茶花谢了,“无论正反,都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似如来佛祖的莲座。”“篱竹后的花,早上都成了向着太阳吹响的军号,傍晚落在黑色的泥土上,也这般端端整整地坐着,坐成展翅欲飞的紫蝶,坐成打坐的仙家、冥想的哲人。清晨的露珠在落花上闪着,那光彩和盛放的鲜花一般骄傲。“花瓣就这般坐着,直到变黄,变黑,变成泥土。自然率赋以它的最后章节,没有悲哀,只有神圣。”这就绕过了“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犹似坠楼人”,有自家风貌。

这些小品多半八百到一千字,尺。洛笔时一点击发,四围共鸣,触机成文,诉诸悟性。无因果,有纵深;无和声,有高音;无全景,有特写;无枝叶,有年轮。他取材广泛,向外则山川草木天地日月信手拈来’向内则心肝脾肺脉搏体温皆是文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涸干.无压力,多潇洒,有生机,海生潮,云生霞,花生蝶’熟生巧,美连连,意绵绵,文心生生不已。

这位广东才子上山下海,呼吸过灵秀之气,再经西化打磨加工,天意造就一颗魁星。当然他还要继续前行’还有一些人要绕过,也许包括他自己。走下去!桂冠在那一头等着他。

(本文原载于王鼎钧先生《书滋昧》一书)

目录

日常人生里的诗意与悲悯(代序) 吴小攀

第一章 不能遗忘的全世界

 雷雨中

 落花的坐姿

 鸟儿和我

 早晨

 细节迷恋

 黄昏

 我认识多少灯光

 被鸟吵醒

 人行道上的老人

 剪枝记

 一只糯米鸡

 陌生人送的甜甜圈

 鱼快乐不快乐

 对己乐

 一件文化衫的背面

 早上七时

第二章 经过时,别错过

 车窗

 面朝蓝天

 “一杯热茶的工夫”

 乌鸦看

 视线之内

 城市的气味

 门里乾坤

 家居的幸福清单

 电车上

 草地上

 鱼店里

 加油站内

 落日楼头

 斜立的海

 灯前

 风不止时

 如果“厌倦了伦敦”

 赌城旅(二题)

 最是那一低头

 月亮的光,太阳的光

第三章 试说新语

 正经之脸

 野草人寰

 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

 “拙”一回看看

 “拾得”谈

 “捷足”辨

 “朝三暮四”解

 悲欣交集

 看见,看不见

 坚持饥饿,坚持愚蠢

 太太属何种“体裁”

 贫穷是一种浪漫

 “拒绝”之为技术

 冷比热好

 选择即赞美

 “双赢”辨

 从牙膏广告想开去

 一个不小心

 哪把剑经得十年磨

 如何“点题”

 海棠花的睡眠问题

 今天“庄严”了没有

 给一个理由

 错在何处

 向何人说

 “摔倒”探究

 “祝你的旅途漫长”

第四章 人生,最大的命题

 巴士上,看一群“自己”鱼贯而入

 过一天算一天

 这样的拥抱你一生有几回

 “回不去了”

 抄袭人生

 车里人寰

 时间是等人的——写给一位初中生

 人是路走出来的

 鱼尾纹颂

 空空如也

 人间的“散点透视”

 糕粉店里

 人生“定额”

 “整整的一生是多么地,多么地长啊”

 梦债

 时间的雕刻

 人生天地之间

 人是行走着的“履历表”

 三句话就是一生

 细品刘荒田(代跋) 王鼎钧

序言

四十九年前,一位广东台山乡村里的年轻人雨天去理发。理发师突然瓮声瓮气地说一句:“后生仔,你不该待在这里,走!”“走?去哪里?”“笨,去哪里不行?反正不在这里,越远越好,走就是!”

为了这个愤世的师傅传达的“神谕”,年轻人远行万里。他对自己说:不回家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能的;不走尽可能远的路,不看尽可能多的风景,且留下尽可能详细而完全的记录,然后回家,既辜负了家乡,还亏欠那个雨天偶遇的理发师。

他就是著名美籍华裔作家刘荒田。他当年出走美国,使中国大陆少了一位循规蹈矩的公务员,世界华文界却多了一位笔走龙蛇的散文作家。如今,他终于回家。虽然他已坐拥旧金山湾区的别墅,但仍回到广东佛山购房,常常回来住住,探亲访友。

前几年退休后,刘荒田几乎把所有时间投人到写作中,成了“专职作家”。看似老眼渐花,实则炼就了火眼金睛,将“三度人生”的所见所闻所感形诸笔下,以悲悯情怀点化,熔铸成文,自成一体,面目与厕身体制的所谓专业作家的写作判然有别。

这种由中而西,出西返中,援西人中的人生历练是可遇不可求的,但直面生活、直面自己的精神,对于写作者来说却有普遍性的启发意义。过去很多作家慨叹“缺乏生活”,所以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可怜复可笑,活人竟然不在“生活”之中?!作家为了写作竟然要另行“体验”?!现在似乎好一点——当下生活终究比文学还要曲折和精彩,连“体验”都不用,仅凭在家看报上网上的新闻就可以获得写作素材了——其实还是躲在真实生活之外隔靴搔痒。

得益于东西游走的经历,穿过许多横街窄巷,见识过各色华洋人等,本身就在生活之中,刘荒田无须作名士状向壁虚构玄谈卖弄,他关心粮食蔬菜、饮食男女。“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这话是并不“愉快”的张爱玲说的,当然她指的是童年,有一种失落的反差和怀念。而刘荒田的“愉快”却是当下的,是数十年中西游历后的反顾与感悟——也许有一种艰难的况味,所谓“年年过年年难过”;更有通透的洒脱,“年年难过年年过”;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在:将每一日作绝对时间维度的延展,摊开来审视,细细品味。

身居现代都市,刘荒田却有陶渊明的情怀,别人匆匆忙忙地赶,他却是“消消停停地走”,看蓝的天,灰的雾,“灿烂如锦的霞”,看见“在街旁垃圾桶盖上啄食的两只乌鸦”,也看见“以门外货架上的红苹果和黄橙子向满街微弱的阳光叫板”的杂货店(《乌鸦看》)。他平时喜莳花弄草热爱大自然,更关心有温度的人间,喜为凡人造像,为俗世瞬间留影。雷雨骤至,在四处避雨的人群里,他不慌不忙“踱”进咖啡店,点一杯“拿铁”,看雨听雨,从邻座两个女人的家常絮语中体味芸芸众生的琐碎和安稳(《雷雨中》);回到自家院落,他感动于院里的落花朵朵如佛祖的莲座(《落花的坐姿》);碰见家门外林荫道上的小鸟,“整整一天,我的心情极佳”(《鸟儿和我》)。即使在“乏味”的早晨,“浑浑噩噩的寂静”里,他也有新奇的发现,黄色校车里的胖司机笑嘻嘻地向下车的孩子招手告别,老师牵着黑孩子的手,爷爷牵着孙女的手,妈妈牵着儿子的手,年轻父亲牵着儿子的手,“孩子仰起头,得意地说着学校的趣事,父亲大笑”,这牵手的美好一程,“不但在亲情的交流,更在于生之希望”(《早晨》)。

美国梦曾经是很多人的梦,但对于新移民来说,至少在开始遭受生存危机和文化撞击之际,可能未必再相信那是一片流着蜜和奶的土地。刘荒田的小品文里对此也多有着墨,看到雾障里的落日,他会联想到《离骚》,会联想到“落日故园情”(《黄昏》)。“一只鹧鸪飞来,高踞烟囱的边沿,发出悠长的‘咕咕’。我一惊,原来异国的鹧鸪,啼声和宋词里的深山同类并无二致。”(《乌鸦看》)但他的特出之处在于,并不简单地赞美或呼号,不隐恶也不饰美,而是在琐屑的日常生活描摹中,超越对异文化的伦理审视,以悲悯之眼光,发掘人性之幽微。他去国后的早期,写作主题并不缺少思恋故土的乡愁,但他很快超越其上,不论国度,不论肤色,不论人种,皆倾注以同情。在《死亡假面》一文中,他对于同事拉丁裔人荷西的死因作种种追究,终不知其是因爱因恨因财,对他到底是该悲该憎该爱,如罗生门般,难有确切答案,让人不禁对这样一个倏然而逝的生命怅怀不已。荷西的命运似乎与每个人无关,又似乎是每个人的投影,这是一种更为寥阔广大的人性“乡愁”。

荒田不仅善于外观,也时常内省。向外的观察与向内的省视,是体验生活的不二法门,一般的作家往往明于观人,但仅止于此,流于不设身处地的漠然旁观,近于手术台上一些医者冷酷的柳叶刀,谈不上体贴,谈不上温度,谈不上深情,更谈不上悲悯。而读刘荒田的文章,既能读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幽微处,又能体味到超越于细节的真意、诗意、暖意,宛如当下切身亲历,让人动不忍之心。

近些年来,荒田创作的相当部分小品文,文体上更近于杂感,以立论为主,篇幅短小,间或以逆向、辩证思维做“翻案”文章,或可视之为“脑筋体操”。这是否与年纪有关?正如鲁迅到了一定年纪,不再作虚构的小说,而投身于如匕首投枪的杂感写作。但荒田的随感式小品文即使尖利也不刻薄,似乎带着一种他的师友王鼎钧先生散文中的绵长醇厚,又自有他笔下独具的生活质感。“礼赞剑客的生命的,正是这声籁,而不是别人(无论是敌是友)的血与头颅。最后,剑和人生,都被磨成齑粉,那是至高的圆满。”(《哪把剑经得十年磨》)这种反调唱出的不仅是机智,且是智慧了。

自新时期以还,中国大陆的散文创作历经了从外在大我向内在小我的转变,但往往是絮叨呓语索然寡味,作黄钟大吕状又难免近伪。如何在真实当下,以有情之眼,具发掘之力,刘荒田的小品文可为镜鉴。

吴小攀

内容推荐

我们在这个快得不能再快的世界上日复一日,忽视了春花秋月、夏虫冬雪,忽视了母亲递来的一杯温水,忽视了爱人捧上的一条毛巾,忽视了朋友的一个笑脸……

是时候,停下脚步,带着心,看看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自己和身边人,悠长而美好地度过每一天——每一个不会重复的二十四小时。

刘荒田的眼中,笔下,满满地是我们的生活,是每一个琐碎、看似重复又充实的日子。

感慨这一年过得真快,感慨这一周过得真慢,光阴之所以有不同的速度,乃基于人感觉上的差异,与被钟表和日月分割的岁月是两码事。带极大主观随意性的“速度”有三种:苦难中的慢速,平淡中的中速,快乐中的快速。张爱玲的名言,粗看是不可能的,一如无法拥有“甜蜜的痛苦”、“失败的成功”。速率和“水深火热”一样缓慢,而又“相愉快”,这等好事,超过了“腰缠十万贯”。

《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悠长美好地过每一天。

编辑推荐

《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悠长美好地过每一天。我们无法逆转光阴,唯有珍惜当下。

刘荒田之文字,练达精干,时有反转。正如我们的生活,有着意外,有着惊喜。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下,我们或许该走走停停,放慢脚步,审视周遭,欣赏无处不在的美和幸福,包括爱上自己。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9: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