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堂鸟(精)/博物之旅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美)丹尼尔·艾略特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丹尼尔·艾略特著的这本《天堂鸟》为介绍天堂鸟的上乘作品。它集合众家之谈,横跨欧洲各国,囊括历代信息。开卷启读,古尔德、华莱士、莱森等知名学者的引言穿插其中,丰富而生动地揭示学界在不同阶段对天堂鸟的研究成果。每每发现新的品种,他们都爱不忍释。此外,开篇梳理天堂鸟的研究史,追溯到百余年前的只言片语,可谓极尽详备。艾略特根据鸟类的特性大胆进行的分类,基本沿用至今,可见他的功底。后人如果有意探究,不妨将此书当作一部学术作品,潜心细读,其中的数据、年代、地理、生态等信息都会为今人的研究提供实在的素材。

内容推荐

自天堂鸟为西方文明世界所知三百多年后,美国自然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动物学家丹尼尔·艾略特博采众长,详尽梳理了当时已知所有类型的天堂鸟及其研究,论及莱森、古尔德、华莱士等博物学大师对天堂鸟的痴迷探索和执着追寻,纠正了世传诸多讹误,揭开了这类奇特尤物的神秘面纱,并阐述了天堂鸟的科属分类、地理分布、特征概况等,其中部分体系和标准沿用至今。

《天堂鸟》被誉为“最伟大的动物画家”的博物艺术家沃尔夫倾心创作,每种天堂鸟均配有其栩栩如生、精彩绝伦的手绘,尽展天堂鸟华丽秀美、绚烂无比的风姿与芳华。

这部传世佳作,是艾略特向华莱士致敬之作,展现了天堂鸟的发现历程以及命名的变迁,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博物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录

主编的话 博物之旅:发现自然之美 薛晓源

译者序 茂林翠峰,有鸟歌鸣 童孝华

引言 天堂鸟为何如此美丽 薛晓源、胡运彪

序言

导读

分类

属的问题

综述

地理分布

特征概述

大极乐鸟Paradisea apoda

新几内亚极乐鸟Paradisea raggiana

小极乐鸟Paradisea minor

红极乐鸟Paradisea sanguinea

绿胸辉极乐鸟Manucodia chalybea

黑辉极乐鸟Manucodia atra

号声极乐鸟Manucodia keraudreni

黑蓝长尾风鸟Astrapia nigra

阿法六线风鸟Parotia sexpennis

华美极乐鸟Lophorina atra

丽色极乐鸟Diphyllodes speciosa

金翅极乐鸟Diphyllodes speciosa, chrysoptera

威氏极乐鸟Diphyllodes respublica

辉亭鸟Xanthomelus aureus

王极乐鸟Cicinnurus regius

长尾肉垂风鸟Paradigalla carunculata

幡羽极乐鸟Semioptera wallacii

黑镰嘴风鸟Epimachus speciosus

艾略特镰嘴风鸟Epimachus ellioti

黑嘴镰嘴风鸟Drepanornis albertisi

十二线极乐鸟Seleucides alba

丽色掩鼻风鸟Ptiloris magnificus

丽色掩鼻风鸟的alberti 亚种Ptiloris alberti

大掩鼻风鸟Ptiloris paradiseus

小掩鼻风鸟Ptiloris victoriae

黄头辉亭鸟Sericulus melinus

缎蓝园丁鸟Ptilonorhynchus violaceus

劳氏园丁鸟Ptilonorhynchus rawnsleyi

斑大亭鸟Chlamydodera maculata

大亭鸟Chlamydodera nuchalis

浅黄胸大亭鸟Chlamydodera cerviniventris

黄胸大亭鸟Chlamydodera xanthogastra

绿园丁鸟Aeluroedus crassirostris

斑园丁鸟Aeluroedus melanotis

白耳园丁鸟Aeluroedus buccoides

褐色园丁鸟Amblyornis inornata

附录

参考文献外文缩写对照

本书天堂鸟名称对照表

试读章节

在卫古岛和附近小岛上,生活着这种华丽动人的天堂鸟,它们超凡脱俗,两侧长着红色的羽毛。许多学者曾提到过它们,但直到华莱士亲自到它们的家园观察,并出版了相关作品进行描述,我们对红极乐鸟的了解才算深入。以下直接引用华莱士的原文:

“我初次到达那里,惊奇地被告知在木卡地区没有天堂鸟,但贝塞尔地区却有很多,当地人捕杀它们制成鸟皮。我跟当地人讲我听到了红极乐鸟的叫声,但没人相信。不过,当我第一次进入林问,便亲眼见到了它们,并且断定数量不少。它们很害羞,不易被发觉。我的猎手射中了一只雌鸟,而我某日接近了一只漂亮的雄鸟。这只雄鸟正是红极乐鸟,据我目前掌握的资料,它是这个岛屿上唯一的一种天堂鸟,而且其他地区也未曾见到。我发现它时它正在觅食,像啄木鸟一样在找虫子吃,尾部的黑色缎带绕成两个弯,优雅低垂。我试图开枪,但没用太大火力,生怕伤到它的羽毛,结果没能击中,让它落荒而逃。还有一天,我们在不同时间看到了八只红极乐鸟,开枪四次,结果都失败了。我很灰心,感到再也没机会猎到这种奇鸟了。

“我住所附近的无花果树果实都已成熟,许多红极乐鸟前来啄食。有天早上,我正喝着咖啡,一只雄鸟飞入眼帘。我抓起枪跑向树下,举头凝望时看到它在树枝上来回蹦跳。我竭力瞄准,而它却飞到了丛林中。现在,它们每天清早都会来访,但停留时间很短,加上一些矮树的遮挡,我观察起来很困难。过了些时日,我才捕到一只像样的雄鸟。直至它们再也不来光顾为止,我一共捕到了两只天堂鸟,大概树上的果子已经不多,抑或是它们发现了此地不安全。林间仍然常见它们的踪影,然而我一个月都未能打中一只。

“得知巴布亚人善于捕猎天堂鸟,我便前往贝塞尔寻找熟练的猎人。我把自己的斧子、念珠、刀具和手帕都给了他们,以求交换新捕到的标本,而且我承诺预付。不过只有一个人愿意用两只鸟交换,而其他人都等着看这个古怪的白人到底会怎样做生意,毕竟我是第一个到此地的白人。三天后,有人带来了第一只鸟,还是活的,不过因为它一直被系在书包带子上,尾羽和翼羽有些损坏。我竭力向他们解释,我要的是完整成熟的标本,要么就杀死保管完好,要么就在脚上系上绳子带活的来。逐渐地,他们开始相信我的诚意,有六个人愿意为我捕鸟。他们说,捕鸟需要走很长的路,一旦捕到便回来交差。几天内,有人带鸟返回,虽然这次不再放到书包里,但样子还是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去一趟不易,每每捕到一只便绑着腿放在家中再去找其他的,而家中的这只多半奋力挣脱,竭力出逃,结果弄得灰头土脸,两腿肿胀,有时甚至死于饥饿和焦虑。幸好天堂鸟的羽毛结实坚固经得住清洗,洁净之后的模样尚能使人满意。有几只是刚捕到就交到我这里,我才得以真切观察它们的美妙。只要是活鸟,我都会让人准备竹笼,配以食槽,希望能饲养它们。我让人给它们采来爱吃的果子,看着它们贪婪地啄食。活蚂蚱也是它们的最爱,吃起来甩掉大腿和翅膀,简直是狼吞虎咽。天堂鸟爱喝水,而且很活跃,白日里几乎不停地运动。次日会安静些,但食量依然很大。第三天清早便死在笼中,没有任何征兆。有些天堂鸟吃煮熟的大米、水果和昆虫,但不管怎样,每次我试图饲养它们,十有八九都活不过三天。在笼中它们很快便打蔫,之后从栖枝落下,数小时内便会死去。无论是幼鸟还是成年的鸟,鲜有进展。于是我把重点又转向如何保存标本上。

“不像阿鲁群岛和新几内亚一些地区用钝箭猎鸟,捕捉红极乐鸟需要妙招。捕鸟人将它们爱吃的一种果子系在一根叉形长棍上,然后找到红极乐鸟经常栖息的树爬上去放在枝杈间,上面有绳子做好的圈套,一旦鸟儿来吃便收紧捉住它。食物充足的时节,捕鸟人不得不一连坐上几天才有收获。而食物缺乏时,或许一天便能捕到两三只。在贝塞尔地区只有八到十人专门从事这项活计。我决心向他们学习,尽可能多待些时日,尽管吃的东西所剩无几,我的坚持还是让我最终捕到了一系列完好的标本。11月末我必须回去,以便赶上东部季风的尾巴。大多数跟我做交易的当地人都为我带回了标本,有一位很不幸一只未能捕到,于是带回了当时拿走的斧头。另一位承诺我找来六只,结果到我出发前才给了五只,得知我要离开他立即去捕最后一只。船起航时还没见到他的身影,我以为赶不上了,谁想船刚开他便追上来,高举着鸟儿,满意地交给我说:现在我的任务完成了。所谓的‘野蛮人’有此诚信实在可贵,毕竟这里无需太多的规则。总之,红极乐鸟是卫古岛的独特品种。”

雄鸟前额、颏部、脸颊和喉部是有金属光泽的草绿色,颏部变黑。眼睛上方的羽毛竖起,形成丛毛。头后橘黄色。头部的羽毛短且密实,如天鹅绒一般,将鼻孔遮住。背上部、披风、肩羽、胸部上方和腰部都是橘黄色。羽翼、尾羽、背部和下体是深栗色,胸部最深,接近黑褐色。翅膀以下长出深红羽毛,像草一样闪耀,端部发白,羽瓣和羽轴皆如此,和王极乐鸟有些类似。背部下方有两根无羽瓣的羽轴,黑色卷曲状,垂至尾部卷成两圈,十分显眼。喙基部铅色,其余牛角色。脚和跗跖黑色。

第二次换羽的雄鸟和以上介绍相似,背部上方更深,呈赭石色,腰部和羽翼都是栗棕色。两侧丛羽还未长出,但已显出比周围羽毛长的态势。长羽轴端部有红褐色羽瓣,未来会逐渐脱掉。

雌鸟前额、颏部、两颊和喉部都是深栗色。头后、胸部上方黄色。背部上方和肩羽深赭黄色。其余羽毛,包括羽翼和尾羽皆为深褐色。喙牛角色,基部铅色。脚和跗跖黑色。

P67-70

序言

茂林翠峰,有鸟歌鸣

童孝华(中央编译局译审)

乙未年,岁末,得艾略特专著,寻访天堂鸟。

博物书籍,林林而生,总总而群,浩如烟海处,难免被历史简化。幸而人类求本溯源的精神长存,阅读古书,好比再续前缘。翻开此作,自觉加入了一场奇异之旅,与作者同行,穿越时空;又好似进行了一次精神狩猎,跋山涉水,满载而归。

林间高地,茂林翠峰,有鸟歌鸣,往返回旋。此鸟所来悠远,姿态万千,色泽纷呈,世人唤其“天堂鸟”,又名“极乐鸟”,抑或“风鸟”。这里有一个美丽的误会:数百年前,欧洲人远征殖民,所到之处搜寻奇花异草、野兽珍禽,脚步踏满全球。在新几内亚等地,他们从当地居民那里买来剥制风干的天堂鸟标本,发现它们都没有脚,就断言这种鸟从来不会落地,直到死前始终在天空中飞翔,于是为其取名为“天堂鸟”。而真实的情况是,猎人在捕杀天堂鸟之后,为了保存方便,即时将它们的脚砍去,加上天堂鸟喜欢在深山高树上栖息,普通人难见其真容,它们的神秘感才造成了一种浪漫的错觉。其实,它们不但有脚,习性上也同普通鸟类颇为相近。又因它们羽毛华美,优雅凌于众禽之巅,所以深得收藏家与学界的钟情。如果说凡鸟的色彩是单调的,那么天堂鸟的光彩绝对是令人惊喜的。读者不但能开卷见到王极乐鸟、六线风鸟这样久违的神奇鸟种,亦能了解亭鸟独特的习性。书中写道:阿法六线风鸟“胸部上方有宽宽的金属色泽羽盾,在不同光线下呈金色、铜色和蓝绿色,中间为黑色。羽盾底部有浓密的羽毛延伸至尾羽,颜色与其余部位相同。它们时而会竖起这些羽毛,盖住后背。由于和下体其他羽毛不关联,所以可以掩藏整个身体。下体其余和背部一样,带有紫罗兰色的渲染”。任何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读者,都难以不被这样的描述吸引。到底自然还能孕育何等神奇的物种?实在使人赞叹!

本书为介绍天堂鸟的上乘作品,它集合众家之谈,横跨欧洲各国,囊括历代信息。开卷启读,古尔德、华莱士、莱森等知名学者的引言穿插其中,丰富而生动地揭示学界在不同阶段对天堂鸟的研究成果。每每发现新的品种,他们都爱不忍释。此外,开篇梳理天堂鸟的研究史,追溯到百余年前的只言片语,可谓极尽详备。艾略特根据鸟类的特性大胆进行的分类,基本沿用至今,可见他的功底。后人如果有意探究,不妨将此书当作一部学术作品,潜心细读,其中的数据、年代、地理、生态等信息都会为今人的研究提供实在的素材。

作者艾略特是美国动物学家,美国自然博物馆、美国鸟类学会和法国动物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是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博物馆动物学馆馆长。他用个人财富出版了一系列关于鸟类和其他动物的精美彩色版画图书,由他本人撰写文字,并委托约瑟夫·沃尔夫和约瑟夫·施密特等艺术家为书籍提供插图。事实上,本书汇集的是艾略特十多年实地研究与阅读的心血,而他温和友善的个性无疑使他更容易进入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并结识各种科学家—他能在各种机构中一待就是好几个月。不过同样重要的是,这种个性使他得以跻身于有权有势的富人社交圈中,为自己的主要作品争取到赞助者。

译者特地在国内网站搜索,发现国内对天堂鸟的介绍仍旧是碎片化状态,大幅篇章落在其神秘之处无法释怀,每每谈及它们的生活与习性,则略显空乏。本书的出版显然是一份礼物,为我国博物学发展再添硕果。中国自古便有《山海经》,不单早于西方,而且对山川、草木、鸟兽、鱼虫的记载翔实可信。近代以来,科技至上,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城市人与自然渐渐疏离,相比之下,今人的博物眼光难免偏狭,难及古人厚重。如何弥补,大概还要依赖阅读古人佳作,广开眼界。

或许有些质疑的声音,认为科学的进程无须倒流,解释自然的权力应留给现代。对此,本人偶然在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中得到启示:“知识,要者是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如此能成智者。方法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深以为然,现代人类不是断代产物,科学与博物学更是伯仲之情,难解难分。

不能省去的一笔,是书中绘画。纵使艾略特执笔精湛、文风古雅,将天堂鸟的形象勾勒得如梦如幻,若没有张张精彩的配图,整体的效果必定削弱。作者继承了当时鸟类学作品的出版传统,找到一流画师为其手绘,种种鸟儿跃然纸上,落实了读者的想象。而细节的工巧与准确,展现了极大的艺术魅力,也为研究者带来珍贵信息。作为主笔,沃尔夫曾为古尔德等伟大的博物学家配图,经年累月修炼技艺,成就了艺术创作的新领域。

丙申年,春浅,译此书为乐,妙不可言。

书评(媒体评论)

薛晓源先生主编的《博物之旅》丛书,印刷精美,取材丰硕,是极好的博物知识与博物艺术的书。西方出版界在博物艺术方面比中国先走了几百年:奥杜邦父子(Audubon,1785-1851,1812-1862)的画作早已是西方艺术收藏界的珍品,我们应急起追赶。我希望这套新书的出版能唤起许多读者,尤其青年读者们的兴趣。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论语》有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博物之旅》岂只识鸟兽草木之名,其色泽状貌,宛在目前。莫言得灵感,吾则得范本,其所裨益,因人而异,非可一言以尽。杨振宁先生对此书寄以厚望,岂偶然哉?

——范曾(著名书画家、意大利共和国大将军勋章获得者)

鸟兽虫鱼是人类的朋友,亦是科学艺术灵感的源泉。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