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章主编的《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互助土族自治县卷)》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旨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客观系统地反映21世纪以来互助土族自治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教育、卫生等各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全面展示当地人民生活的变化,总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政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分析新世纪以来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性的建议。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涉及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婚丧嫁娶、节庆娱乐等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多方面。它的形成与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是维系一个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也是区分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但是民族风俗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外界客观环境和时代条件而发生变迁。随着互助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土族传统的风俗习惯、民俗活动以及民族性的物质和非物质事象,渐趋简化或者重构甚至消失,各民族间趋于更多的共性。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的变迁多是从物质层面开始,并逐步引起了精神层面的变迁,但其传统民俗核心仍居于主导地位。
第一章 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确立和发展
一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7年)
二 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78年)
三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
第二节 现代经济发展状况
一 经济建设成就凸显
二 农牧养殖业成绩斐然
三 园区经济发展迅速
四 金融发展状况
五 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
第三节 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路径
一 经济依然薄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二 现代经济体系发育缓慢
三 城镇化处于低级水平
四 发展特色经济是趋势
五 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第二章 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实践
一 自治地方的成立和自治机关建设
二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三 自治法规建设
四 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
第二节 民族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一 民族关系历史回顾
二 推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举措
三 影响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相关因素
四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对策思考
第三节 基层民主建设
一 互助县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
二 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三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路径
第四节 基层组织建设
一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及成效
二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章 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社会人口结构
一 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
二 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变化
第二节社会保障
一 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
二 社会福利设施及其运转情况
三 社会保险
四 社会事业管理
第三节 扶贫与就业
一 扶贫工作
二 就业服务
第四章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县域资源与生态系统
一 资源条件
二 生态系统
第二节 生态危机与生态建设
一 生态危机
二 生态修复
三 生态安全
第三节 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
一 环境治理
二 环境保护
第五章 文化建设与文化保护
第一节 民族艺术与创新
一 民族歌舞与表演
二 工艺美术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 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三 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一 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第六章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
第一节 文化产业发展
一 文化产业的兴起、产业集群及特点
二 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节 旅游业发展
一 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二 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七章 民族教育和民族语言文字
第一节 民族教育
一 教育沿革与教育管理
二 学校布局与教育资源
三 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第二节 土族语言文字
一 土族语言文字概况
二 土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
三 土族语言濒危原因及对策建议
第八章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医疗卫生
一 医疗卫生服务状况
二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 疾病防治与卫生应急
四 妇幼保健
五 中医药发展
六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践与经验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九章 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
第一节 宗教信仰概况
一 藏传佛教
二 天主教
三 伊斯兰教
四 道教
五 民间信仰
第二节 宗教事务管理
一 宗教事务管理的实践与经验
二 宗教及宗教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节 民俗文化及变迁
一 民俗文化类型
二 民俗文化变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