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春天我想去田野里采一朵花(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戴蓉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植物向来是四季风物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们食用的蔬果、衣服上的染料和治病的良方,也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和记取生活最初的线索。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每年的春天好像都一样,但每个春天又都是新的。2020年的春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视频,是无人机拍摄的武汉大学的樱花。那个春天,花树下无人,樱花却自顾开得如云似锦。

本书收录了20种非常能代表春天的应时花草,既有“群芳谱”里的佳卉名花,如牡丹、海棠;也有田间地头的野草,如二月兰、救荒野豌豆等。这些植物,有的出现在公园、植物园、野外,有的是日常蔬果。它们都有非常强的季节性和代表性,与中国的节气物候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中国人春天日常生活的一个横截面。

很多时候,人类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强大圆满。认识植物,也是认识自己的一种途径。

作者简介

戴蓉,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新民晚报》《时代》邮刊专栏作者。出版作品集有《蓉我想想》《草木本心》等。

目录


01  迎春花
 金英翠萼带春寒
02  笋
 凌云一寸心
03  玉兰
 花似玉,香如兰
04  油菜花
 压畦春露菜花黄
05  桃花
 夭桃世上花
06  二月兰
 紫雾
07  梨花
 惆怅东栏一株雪
08  柳
 杨柳东风树
09  樱花
 何以渡春心
10  阿拉伯婆婆纳
 草地上的蓝眼睛
11  海棠
 胭脂乍染
12  茶
 且将新火试新茶
13  荠菜
 春在溪头荠菜花
14  紫藤
 紫藤挂云木
15  救荒野豌豆
 采薇采薇
16  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
17  杜鹃
 最惜杜鹃花烂漫
18  蔷薇
 且伴蔷薇
19  打碗花
 鼓子花开春烂漫
20  金银花
 金花间银蕊

序言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离自
然很远。

缺乏自然的人,光凭学
习、工作、吃喝、社交就能
获得快乐吗?就我个人而言
,这些远远不够,就像我需
要看书、看电影、看展览一
样,到郊野、公园,甚至只
是在草坪和绿化带中看看花
草也是必要的。

植物向来是四季风物中
最重要的部分,是人们食用
的蔬果、衣服上的染料和治
病的良方,也是我们了解这
个世界和记取生活最初的线
索。我喜欢和那些能识花断
木的人交朋友,能分辨常见
的草木、野鸟和昆虫,这些
技能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派不
上什么用场,但你对自然了
解得越多,你的心就越柔软
,也就越能抵御高速运转的
日常带来的焦虑。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
。每年的春天好像都一样,
但每个春天又都是新的。
2020年的春天,我在微博
上看到一段视频,是无人机
拍摄的武汉大学的樱花。那
个春天,花树下无人,樱花
却自顾开得如云似锦。

很多时候,人类并没有
自己想象中的强大圆满。认
识植物,也是认识自己的一
种途径。

导语

从田野到餐桌,从诗情画意到烟火人间。

在草木葳蕤的春光里,喝一杯春茶,食一盘春笋,品一树海棠,看一次花海,赴一场惬意的物候时光。

从欢欣雀跃的“看”,到心满意足的“吃”。你对植物了解得越多,你的心就越柔软,也就越能抵御高速运转的日常带来的焦虑。

中国人是浪漫又务实的民族,这一点在对待植物的态度上反映特别明显。书中有简洁易懂的植物分类学资料,也有作者与植物相关的个人心得和故事,既有跨越国度、及不同区域的植物美景赏析,又有对植物的引经据典,入馔、药用、功用等分享。

精彩页

01
   迎春花
   

木犀科素馨属落叶灌木
   花期2-4月
   

喜光,喜温暖湿润,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原产于中国北方与西南山区,自然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西藏、云南的山坡灌丛中。

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花朵可入药。 

金英翠萼带春寒 

早春,绝大多数春花都还没动静,迎春花就率先开放了。 

迎春花先花后叶,花开时柔软纤长的枝条上缀满金灿灿的花朵,形若黄金腰带,因此又有“金腰带”的别称。

冬寒未消,一丛丛一簇簇金色的小花碎金一般撒在山崖水畔和城市的绿化带里,让人眼前一亮。冬末春初萧瑟的北方尤其如此,北京的友人说,每年一蓬蓬金灿灿的迎春花一开,心里就亮堂起来,真切地感到春天来了。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我一向认为借花喻人其实与花草本身无关,但“未有花时”的确是迎春花开花的时节。而我更喜欢清代王照圆的《簪迎春花》,“迎暖分金蕊,横钗映鬓斜”,把金黄的迎春花簪在鬓边来迎接春天,这情景光是想象都让人心生欢喜。

我曾采过野外的迎春花枝,回家插在盛满清水的花瓶里,枝上的花朵持续开放,给房间里带来不少春意。迎春也可栽种为盆景。友人种过一盆迎春,深褐的紫砂盆、浅褐的枝干,配上明黄的花朵,看上去既雅致又精神。我问他种植的窍门,他告诉我要用疏松的沙质土,把花放置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水不能浇得太多。那株花看起来是直立的,与花坛里低垂的大丛迎春大异其趣,他说那是时常修剪,把下垂弯曲的枝条剪除的缘故。

02
   笋
   禾本科的竹从土里长出的嫩芽 

喜温怕冷,需要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原产热带、亚热带。

味鲜美,可以做菜。食用部分为初生、肥嫩、短壮的芽或鞭。

凌云一寸心

“春吃芽”,初春的香椿、马兰头、枸杞头、豌豆苗莫不如是。竹笋吃的也是竹子的新芽。《尔雅·释草》将笋释为“竹萌”。

中国人食用竹笋的历史极为悠久,《周礼》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的记载,《诗经》中也有“其蔌伊何,惟笋及蒲”这样的诗句。寒冷的北方鲜笋难得,晋代戴凯的《竹谱》中也说竹笋“质虽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鲜育,五岭实繁”。

我记得以前读过一个笑话,说有个南方人请北方人吃饭,北方人不认识笋,南方人跟他说是竹子,结果北方人回家把席子劈开煮了。以前上海人弄堂里的小孩不听话就有吃“竹笋烤肉”之虞,那时家家户户都有竹扫帚、鸡毛掸子和细竹条,大人随手抓来就可以让孩子吃顿皮肉之苦。“竹笋烤肉”并非佳肴,而是南方市井的黑色幽默。

北方少竹,而江南、华南竹子繁茂,魏晋南北朝“衣冠南渡”,南方文人开始掌握话语权后,赏竹、吃笋逐渐成了文人雅事。“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杜甫的白描一向很有画面感。白居易《食笋》中的“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也极美。杨万里的“绕齿蔌蔌冰雪声”描述的则是食笋的脆响。李商隐感慨“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李渔则把竹笋提到“蔬食第一品”的高度,他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

竹笋含有大量游离氨基酸,味道自然鲜美,但若处理不当,吃起来也会有麻嘴的涩味。笋的涩味来自它所含的单宁和草酸,不过这两种物质都溶于水,焯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它们的含量,尤其是用淡盐水煮。鲜笋不耐久存,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越长,木质素和纤维素积累得越多,口感就越硬。

宋人赞宁所著的《笋谱》中记载过一种笋的制法,就是把整个带壳的笋放在煻灰中煨熟。南宋林洪善诗文书画,对饮食和园林也颇有研究。他撰写的《山家清供》一书中收录了许多以山野时鲜、水果蔬菜为原料的食谱。《山家清供》里有一道“傍林鲜”,做法是扫竹叶就林边将笋煨熟,想来应该是最大限度防止笋肉和空气接触。
   P7-17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9: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