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17年短篇小说选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霆主编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小心踩到蛇

1.花千骨

前些日子,女人从三楼的窗口发现,对面寨子的右下方出现了一片淡黄色。她把这个发现告诉我,我那会儿躺在卧室的床上翻书,我听到了她的话,但是那跟没听到也没什么两样。起床洗漱接着下了楼,没有在当时想起去看一眼那片淡黄色。

那几天在忙小儿子的上学事宜。山下城里的新房是专为孩子上学准备的,开学在即,许许多多杂事琐事都要落实。已经网购的套床和一体书架书桌要取货,要安装;要把新做的大床换到主卧,把原来的床移到新房里;为客厅定制的那套藤器到了,马上要送货;要到网络公司办手续接通网络;要去苏宁电器把几件小厨电拉回来;要联系开摩托店的老乡海山,请他帮忙装窗帘;要添一辆方便送孩子的电动车;后定的餐桌餐椅也来了,照样要去取货安装……弄一个新家好烦啊。新问题层出不穷,住进来你会觉得缺这少那,你得不停地往返于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

每天忙虽忙,女人还是很开心: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即将进入学堂的儿子,为了儿子,怎么忙怎么累,做妈妈的都没怨言。

十几天下来,女人旧话重提,问我是不是记得上次说过的对面寨子右下方的淡黄色。我还有印象。女人说城里人最近都在谈花千骨。我恍惚知道,《花千骨》是前不久很火的一个电视剧。女人说不是,电视剧不叫花千骨,花千骨是剧里的一个人物。我不懂城里人谈她做什么。不是谈她,谈的是对面那片淡黄色,那里是一片花,好大的一片花。一片花有什么好谈的,这个世界每天都有莫名其妙的新话题,今天的人就是吃饱了撑的。

我搞错了。那是一片花海,是一个公司的创意产业,如今成了景洪城最火爆的周末景点。女人说那片浅黄的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浓了,变成了一片金红色。说每天许多人去参观,大多是城里来的。说那里收门票,五十元一张,说南糯山上的人免费。

我们聊这话的时候在一楼客厅,即使浅黄色变成金红色,还是没能勾起我专门跑一趟三楼去看一眼的兴致。

我说你可以约人去看哪,不看白不看,看了等于赚了五十元。她要拉我一起去,说你不去等于见到地上有五十元也不捡。我不捡是因为我有腰伤,我怕为了五十元再把腰伤了。女人有点小沮丧,你不去,我约萍姐一起去。萍姐一定爱去,萍姐巴不得每天多走上几千米,萍姐是寨子里的徒步大王。我看得出女人的扫兴,心里不免有几分歉然。不行,你不能去找萍姐,你只能跟老公一起去。女人喜出望外,说话算话哟。

说去只是一句话,但是我们都知道去一趟需要时间,到对面寨子的那段山路有三四公里。因为是山路,所以比较难走,单程将近一小时,往返就是两三个小时。对于正在杂事琐事忙碌中的我们这个家庭,那是一个比较大块的时间。这一段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虽然说好了要去,还是没能及时成行。

昆明的范老师来玩。家里来了客人,女主人通常会很忙很累,因为家务增加了。女人不单要操持家务,还要顾及城里刚上学的儿子。但是这个范老师的到来没有成为女人的负担,反倒成了她的帮手。范老师退休了,独生女儿也工作了,她从心里给自己放了长假。她喜欢南糯山,人也勤快,做得一手好吃的饭菜,她和她成了好朋友。

现在女人的心情很放松,每天露出笑靥的次数也多了。我喜欢女人笑,希望女人时时会开心,她开心我也开心。

我们家里总有朋友来,有长住的,也有的小住。几年下来已经远远超过一百拨客人。客人之为客人,大都保留着做客的姿态。通常男的吃的来了吃,喝的来了喝,然后聊天海阔天空。女的有时会主动帮把手,有的会下厨,也有的会洗碗扫地。山上的景观好,温度也好,客人总会长时间喝茶观景聊天,没有谁会像女主人那样一直忙个不停。可是这个范老师跟别的客人不一样。

两个女人一聊,范老师原来刚好和女人的妈妈同龄,两人都觉得有趣,也都觉得可以算是另外一种缘分。于是女人勾起了要去花千骨看花的念头,约范老师同行。范老师喜欢山上的生活,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当然一拍即合。她们说这个话的时候,我刚好也在一边,于是心里多了一份轻松。毕竟答应女人的承诺一直没兑现,心里总像有个小包袱,这下包袱放下了。

2.孔雀园

我前些日子突发奇想,打算养几只孔雀。同寨的李医生养了三对,晚来的萍姐也养了一对。萍姐的那一对养在一个很小的笼里,但是孔雀已经成年了,萍姐他们打算为孔雀造一个新笼,比原来的面积大一倍,高度也加一倍,相当于空间增加了三倍。新孔雀笼在拟议中,尚未动手。

我从心里思忖,尽管他们的计划已经比原来改善很多了,但还是觉得有点小,还是一种笼养的感觉。毕竟孔雀的尾羽那么长,自然需要的空间也大。我忽然觉得养孔雀是个很开心的事情,孔雀那么漂亮那么养眼,我为什么不尝试着养几只孔雀呢?

而且我有地方,主宅门前的那一片很开阔。我原来一直没舍得多种树,我是怕太多的树荫把空间都占掉了。那片空地至少有百来个平方,上面只有三年前入住种下的对称的两株大花紫薇。两棵树都比先前粗了高了,但是树冠却都不大,直径都不足两米。

萍姐规划中的新笼占地七八个平方,高度差不多两米,算是个大笼了。我可以建个占地上百平方,高度超过三米的,我建的不是孔雀笼,应该是一个孔雀园。P1-3

目录

小心踩到蛇

我现在可以带你走了

中国七日

逆位

气球

来回

但求杯水

白耳夜鹭

在故乡

调整呼吸

最短的白日

滞留于屋檐的雨滴

草莓的滋味

大象席地而坐

别亦难

宽吻

都市猫语

故乡人事

序言

序一小说永恒了那些黯淡的时刻

/林霆

今年的短篇小说,要从叶兆言先生的《滞留于屋檐的雨滴》说起。因为,透过这篇小说,可以让人理解小说的应有之义。无论是故事还是讲故事的方法,这篇小说都显得稀松平常,稍不注意,它就会擦肩而过。故事,几乎说不上是故事,主人公陆少林这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做出过任何耀眼的事迹:两次高考落第,做过服务员、看门人,下岗后还制作过砚台,但都没能干得长久;虽然谈过一次恋爱,却因为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最终也没有结婚。他一生中唯一有点独特的地方,就是父亲并不是亲生的。这件事,似乎成了他区别于普通人最显著的特征。于是,陆少林长久地沉浸于此无法自拔,不断地和“我”讲述养父的事情,也诉说着找寻生父的愿望与努力。当然,寻父最后也没有任何结果。

这样的故事算是“故事”吗?如果算是故事,那么几乎可以说,这“故事”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平淡无奇的陆少林又是否具有作为小说人物的资格?这难道不是一篇味道寡淡的小说吗?

然而,一个词语照亮了这个人物。那就是“小说”。普普通通的陆少林居然想把父亲写进小说,虽然最终也没有写成。结尾处,陆少林想象着一个虚拟的场景,不管什么原因吧,他死了,生父找到了“我”,俯首侧耳听“我”讲述儿子陆少林的事情,听得老泪纵横,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于是做了这样的质问:“不明白陆少林为什么要在这虚拟场景中,让我去扮演这样一个角色。为什么那些故人故事,临了还要让我来为他叙说。”小说写到这里,真相才露出端倪。原来,这是一个被动讲述的故事,“我”已经通过小说的形式,将这位渴望“被讲述”的人的故事,讲完了。也就是说,这个故事不是“我”要讲的,是陆少林要讲的,“我”已经帮助陆少林达成了他的心愿。在这个无为状态的叙事者的引领下,我们和陆少林慢慢走近,而且有了怜悯和共通。他的平庸与不甘平庸,变得可以理解,这难道不是很多普通人的隐秘心愿吗?平庸,并不能遏制他们或者我们想要成为传奇的愿望,陆少林以及和他一样的人们,像滞留于屋檐的雨滴一般,不曾闪亮,却渴望发光。

正是小说,照亮了那些没有光彩的人生,将生命中的暗淡时刻变为永恒。而普通人无法书写自己,这是小说家的志业。因此,小说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陆少林不是小说家,他不写小说。”

这样的事情就是要交给小说家来完成。

在2017年的短篇小说中,人生无数个暗淡的时刻得到了尊重和正视,那些生活不如意的或者精神困顿、孤独空虚、未老先衰的人们齐聚在这里,讲述他们心灵的苦、庸常的累。于是有了那些瞬间,被凝视、被关注、被倾听的瞬间。这是属于小说的时刻,阅读者有了无数以他人的处境理解世界的机会。  看,那些孤独的人!

这里有一个孤独的人群。以任晓雯《别亦难》、张翎《都市猫语》为代表的现实之苦,和以斯继东《逆位》为代表的精神之苦,都指向着人的孤独。这些年轻的、衰老的、富有的、贫穷的、尊贵的、低贱的,都是世间可怜的人。

《别亦难》中那粗糙匮乏的物质生活生养出贫瘠冷漠的亲情,类似《金锁记》般的黑暗人性让人阵阵发凉。但害人者亦是受害者,夫妻之间的折磨是双向作用的,没有谁能在这场家庭内部的厮杀中获得幸福。于是,妻子仅有的一点爱意与温情都寄托在一只捡来的猫身上。猫是理想的女儿,猫是来世的爱人,猫也见证着她的歹毒背后的孤独。作者任晓雯近年来的短篇小说着力于家庭中的伦理和人性之暗,力透纸背、独树一帜。同样以“猫”作为重要象征物的小说是《都市猫语》。这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和卖淫女之间抱团取暖的故事,城市的皱褶中满是这微尘般的贱民,他们的苦楚和孤单无处告白,只有灵魂挣扎在肮脏与洁净、疏离与亲密间。此外,迟子建的《最短的白日》、周洁茹的《来回》、艾玛的《白耳夜鹭》都是关注人在俗世处境中种种难以摆脱的困境,哪怕是看上去很美的生活,也有着无尽的悲凉。

小说将那些不堪的人生定格为文字,暗淡的时刻在讲述中获得意义。

还有一批表现存在之孤独的小说,是今年短篇小说的一大亮点。那些衣食无忧甚至锦衣玉食的人群,他们精神之孤绝痛苦,甚至达到找不到出路、无法获得拯救的极端境地。这个选本中集结了斯继东《逆位》、弋舟《但求杯水》、双雪涛《宽吻》、胡迁《大象席地而坐》、邓一光《我现在可以带你走了》这样的优秀之作。集中出现一批表现人存在之孤独本质的小说,可以看作是2017年的一大文学现象。这既可能是小说照现实的原样,记录了已经发生的世界的改变,以及随着世界的改变而改变的人的存在,也可能是小说对于某种人的存在的可能性的预言。

先来看《逆位》。这是一篇残酷青春主题的小说。小说虽然写的是青春,以及与青春结伴而行的性和暴力,但是整个叙事口吻是可以接受一切的暮气沉沉。一个不入流大学的学生,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没有理想没有前途,虽然身边不乏女友、哥们、父母、同学,但其实彼此之间都没有真正的情感。在这粗鄙的环境中,感情的确是一件稀缺的奢侈品。这就是中国小镇青年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状态。在无法求助的生活环境中,他们也失去了精神的寄托之所。同样的孤独也出现在婚姻生活中。《但求杯水》中的夫妻关系冷漠隔膜到了极点。妻子在婚姻外找寻情感的寄托,而丈夫由于忽视,对妻子的出轨毫无觉察。水作为感情的象征物,原本是婚姻中的必需品,现在却也一杯难求。“但求杯水”的愿望,卑微得不可思议,也昂贵得不可思议。《我现在可以带你走了》中的女主人公,更是在愿望清单上,写下了永远不和家人以及一切亲戚见面,哪十白是在另一个世界里。与此同时,她把自己的宠物狗和宠物猫当作亲人,作为离开这个世界时最想带走的东西,写在了愿望清单上。她和数不清的优秀男性交往过,却至今没有丈夫,没有男友,同时把卵子储存在医院里,作为给自己未来的一个交代。这是何等悲哀的事情。孤独已经成为时代噩梦,紧紧缠绕着那些失却精神依托的个人。

在这批书写存在之孤独的小说中,《宽吻》和《大象席地而坐》是两篇非常值得注意的小说。像是某种寓言,小说将人精神的孤独进行象征化的书写,提炼出似乎具有普遍性的“烦闷”情绪。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位是离异的大学教师,一位是自由编剧,这两个无衣食之忧的人,却都陷入了生活无意义所带来的烦闷中。有意思的是,这两篇小说都将很有重量的动物作为“意义”的象征物。《宽吻》中的那条宽吻海豚,成为孤独的个人所能依傍的唯一慰藉,当主人公跳入水中与海豚紧紧相依、不愿分离的时候,小说的孤独感变得清晰无比,格外刺目。而《大象席地而坐》中的那头大象,则是主人公在无比虚无中,随意挑选的一个目标——他要去亲眼看一看,那头大象为什么是坐着的。当他最终翻进围栏,看清了断腿的大象时,沉重的象腿也踏上了他的胸膛。最后,小说结束在令人窒息的时刻。弥漫在小说中的飘渺与虚无之气,因主人公无法获得他救或自救,而变得无比沉重。在这里,生命的价值在摇动,世界变得恍惚。事实上,在小说结尾处,作者在设想死亡的方式,一种被动自杀的方式。当本选本定稿时,同时传来了作者胡迁自杀的消息。小说竟以这样悲伤的方式,记录了他最后的、绝望的时刻。

这些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拥有不同的故事,故事使他们区分开来。他们中有道德上的越轨者,有毒妇之心的坏女人,也有杀人嫌疑犯和堕落的娼妓,作为不同的个体,他们拥有迥异的、悲欣交集的命运。然而,当小说探询到人的存在是多么孤独的时候,他们就成为那孤零零的“一群人”。这样,小说让命运不同的个体重新聚合起来。小说也因为对存在的发现,而超越了故事。

俗世人间的欢喜与龃龉

当然,今年也有小说沉潜在生活的肌理中,体味俗世的欢喜或讲述生活中的龃龉。前者有马原《小心踩到蛇》和万玛才旦《气球》,后者有王瑞芸《中国七日》和裘山山《调整呼吸》。

《小心踩到蛇》的写法让人重温了先锋小说的“虚构性”。小说所写到的云南山寨生活,让人立刻联想到作者马原近年来隐居云南的真实经历,如给孩子找学校、布置新家、搭建孔雀园、妻子养鸡,这不就是现实中马原的生活吗?再加上叙事人称是“我”,感觉读这篇小说简直就是在读纪实散文。直到小说的最后,才发现马原又开了一个“虚构”的玩笑。小说写到妻子去对面山寨去观赏花海的半路中,遇到了蛇。在她进退两难的时候,“我”却并没有告诉她,她想看的花海已经凋谢,而是在电话中虚构了山上的石壁,让妻子和同伴做出了中途返回的决定。原来,马原不再虚构小说,而是在现实中玩起了虚构。这样的虚构,只为妻子能安全返回,而又不会有太大的失望。“我”和妻子两人性情、爱好皆不相同,但他们彼此惦念、互相迁就,情意绵绵。小说写得极富耐心,用日常小事丝丝入扣地编织出一幅诗意栖居的图景,这里有烟火气,却没有功利心;同样带着俗世的暖意的小说是《气球》。这篇小说没有异域的猎奇视角,而是聚焦于藏民们的日常生活,描写了进入现代社会后的藏地牧民,当他们的传统宗教生活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渗入后,所呈现出的矛盾、温情和喜乐。

这两篇小说当属一类,写得平淡却满心欢喜,这是属于人世间的欢乐和经验。与此不同的是,也有小说对生活的庸俗、人的恶念给予关注。《中国七日》写了一个生活中并不陌生的故事,中国女孩子横刀夺爱,把已婚外籍男人据为己有,目的却是为了获得一纸绿卡;《调整呼吸》则写了一位老人的意外死亡,由此牵扯出人与人之间巨大的沟通障碍,对当下众生相的描摹非常有代表性。同时,也将退休女性无所事事的庸常生活,揭开了一角。

这些作品都体现着小说的在场。如果说前面所提到的小说书写人的精神存在,那么这一类小说,介入的则是日常的俗世生活,它紧紧贴着事件来写,关注的却是事件背后的人的生活状态、境界和价值观。作为存在的发现者,小说家们不断测量着生活的温度,体味日常生活背后的欢喜与龃龉,并拿出有态度的文本来还原生活、质问人性,于是,小说再次在黯淡之处照亮世界。

讲述历史的几种方式

在今年的历史书写中,莫言新作《故乡人事》,包括《地主的眼神》《斗士》《左镰》三篇,堪称惊艳。在对故乡爱十艮交织的感情中,莫言早已理清了自己对乡村的态度——他是以一个“返乡人”的身份,“热眼近观”这个曾经熟悉的世界,无论是看待乡亲们的贫、富、贵、贱,还是善、恶、憨、奸,他都带着外乡人所没有的亲切和体恤,同时,又透着乡人所缺乏的现代人的理性和清醒。他描写那些生长于乡间的自由自在、百态丛生的人性,和由此诞生出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民间道德;他在小说中不断渲染乡土社会的野性、实用性和身体性,这正是民间话语与主流的国家话语、知识分子话语背道而驰的分野之处。《故乡人事》虽然是一组短篇小说,但却通过故事中隐含的众多感性、复合的信息,考量了乡土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权力关系、舆论环境、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在“返乡人”的目光中,有欢乐、绝望和疼痛在彼此交织着,它们奇迹般地相逢在古老的乡土中国。事实上,在莫言对故乡百感交集的情感背后,始终是他“作为”老百姓去写作的立场。他深深地了解乡亲们的性情、思维方式和道德伦理观念,这样的写作立场,提供了一个理解乡土社会的最佳角度。

书写历史的另一种方式是儿童视角。郭平《在故乡》写的是儿童视角中的“文革”。这种视角并不少见,因为让最年幼无知的叙事者,来叙述“文革”中的人事,会制造出一种特别残酷的艺术效果。孩子既是成人世界的旁观者,也是模仿者和受害者,而当他们所受的迫害是处于不自知、不自觉状态的时候,政治加害就会显得异常残暴。小说共写了六个故事,其中“代表人民结果你的狗命”写一群孩子模仿当时的电影,玩讯问俘虏的游戏。但玩着玩着,味道开始变了,游戏变成了真实的报复。扇耳光、用火烫,就是男孩子为了一个女孩子吃醋而做出的残忍行为。成人世界的暴力法则,已经对孩子们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比之下,李云雷《草莓的滋味》对历史人事的书写最为美好、质朴,青春期的爱情和友情正如题目所喻,散发着草莓般淡淡的清香。这就是一代人心目中有关80年代的清纯记忆。

无论是莫言式的在历史中还原乡土社会的原生样貌,还是郭平式的在历史中探寻人性恶的深度,此类小说所致力于的世界,不再是从个人的血肉故事中剥离下来的那个部分,而是将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的那个存在。多年以后,即便所有的史料都灰飞烟灭,这样的小说还是可以复原那个时代文明的深渊。

综上所述,2017年短篇小说的成就在于,发现了故事中存在的真相。于是,那些暗淡的、悲伤的时刻,不仅仅被记录、被讲述,而是成为时间中的永恒。这不仅仅是指小说让人的故事免于被遗忘,更是指小说让事物重新诞生了一次,在科技、政治、历史等庞然大物的压力下,小说让人作为人而存在,让事物作为物而存在。小说让人的存在免于被淹没的命运。

内容推荐

林霆主编的《2017年短篇小说选粹》精选了2017年度发表在国内文学期刊的最优秀的18部短篇小说。分别为莫言的《故乡人事》,马原的《小心踩到蛇》,邓一光的《我现在可以带你走了》,王瑞芸的《中国七日》等。这些短篇小说题材涉及广泛,内容有深度,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可读性来讲都极具代表性。

编辑推荐

中国小说学会、名作欣赏杂志鼎力推荐!

权威遴选,深度点评,中国最好年选!

谈论小说创作的“年度概况”这样的话题,类似于观察一棵树的横切面,期冀从年轮的病象学中,一窥大树的根深与叶茂,“盲人摸象”般的误会自所难免。然而通过一个年度选本来观察,将诸般病象集在一起,或许会有所收获。

《2017年短篇小说选粹》(林霆主编)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精选年度短篇小说,每篇配以两千字以内的精短评论,或从写作技艺、或从思想内容等不同层面和角度阐发精微,既具有普及型,也有一定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6: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