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间失格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太宰治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手记

一直以来,我的人生便充斥着惭愧之感。

我对于所谓“人类生活”这种东西,是完全没有找到的。因为我出生在东北地区的乡下,第一次看到火车时已到了相当的年纪。我在车站的天桥上爬上爬下,甚至完全没有发觉天桥是为了跨越铁道而建造的,而误认为那只不过是为了把车站弄成像游乐场一样复杂、令人开心且时尚而配备的,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这么认为的。在天桥上跑上跑下,在我看来已经算得上一种特别文雅且新奇的游戏了,而且觉得那是最能让人满意的一种充满智慧的服务。后来,我发现那只不过是方便乘客穿越铁道用的、极具实用性的台阶而已,不由觉得非常败兴。

我小时候也在绘本上看过地铁,之前一直误认为那不是因为实际需要,而是因为比起在地面上坐车,在地下坐车更有意思才被设计出来的。在地下坐车,在我看来就像个游戏,是那样与众不同,那样有趣。

我的身体从小就很虚弱,经常卧床。躺在床上时,我觉得床单、枕套、被罩真是很无聊的装饰,快到二十岁的时候我才知道那其实是一些生活必备品。于是,对于人们的节俭,我感到郁闷,甚至悲伤。另外,我不知道什么是饥饿。不是说我出生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也不是说我的智商有问题,而是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肚子饿是什么感觉。这种说法确实有些奇怪——即使肚子饿,自己也没有意识。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从学校一回来,身边的人马上就会七嘴八舌地问:“肚子饿了吧?”“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上学回来肚子特别饿。”“吃甜纳豆吧?还有蛋糕和面包啊。”……这时,我就会发挥自己天生的迎合奉承的精神,开始嘟囔“我好饿啊”,然后把十个左右的甜纳豆扔进嘴里。就是这样,那个时候的我完全不知道饿是什么感觉。

我当然也会吃很多东西,但因为肚子饿而吃东西的记忆是几乎没有的。我会吃大家觉得稀罕的东西,也会吃人们认为是奢侈的东西,还有就是去别人家时要强迫自己把人家端出来的东西差不多全部吃掉。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最痛苦的时候真的是在家里吃饭的时间。在乡下老家,我们家是十几个人一起吃饭的。用餐时,大家会把各自的饭菜对着摆成两排。我是最小的孩子,当然坐在最边上的座位。吃饭的房间有点儿昏暗,吃午饭的时候,家里十几个人默默地吃着自己眼前那份饭的情景,让我总会感到有些毛骨悚然。我家以前是一个乡下的老派家庭,菜式大都是固定的,当然也不能期待有什么稀罕的、昂贵的东西。所以当时的我愈发觉得吃饭时是最恐怖的。在那个昏暗的房间,我坐在餐桌的末座,冻得哆哆嗦嗦地把饭菜一点点地塞到嘴里,我甚至会想:“人为什么要吃三顿饭呢?大家这么严肃地吃饭,这也是一种类似于仪式的东西吧!也许全家人每天规定好时间,集中在昏暗的房间里,把饭菜按照顺序摆好,即使不想吃也要默不作声地嚼着饭、低着头,这就是为了向在家里徘徊着的灵魂们祈祷吧!”

“不吃饭就会死。”这句话以前在我听来只是一句令人生厌的威胁,但这种迷信(现在我也总觉得这是一种迷信)一直以来确实给我带来一种不安和恐怖。“因为人不吃饭就会死,所以我们必须要工作,必须要吃饭。”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让我感到晦涩难解,也没什么比这句话更会给人以恐吓威胁的感觉了。

总而言之,我可以说到现在也不知道所谓“人类生活”这种东西。我为自己的幸福观念和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观念完全不同而不安,因为那种不安让我夜夜辗转反侧、呻吟,甚至差一点儿发狂。我真的幸福吗?我从小就一直经常被人说是幸运儿,但我总是觉得自己身处于地狱之中,反而觉得那些说我是幸运儿的人比我更幸福。

我甚至会想,自己的身上注定要承受十大灾祸。即使其中的某一个换成别人来背负的话,也足以剥夺他的性命了吧!

总之,我无法了解,不清楚别人痛苦的性质和程度。现实性的烦恼,诸如只要吃饭就能解决的烦恼,我并不懂得。不过,也许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才是惨绝人寰的阿鼻地狱,像我之前列举的那十大灾祸在它面前会被“吹”得烟消云散。我不清楚。但是,面对如此境况,不自杀,不发狂,甚至还能不绝望、不屈服地生活下去,他们难道不痛苦吗?这些人彻底成为利己主义者,并且坚信这是理所应当的,难道他们一次都未曾怀疑过自己吗?那样的话,人的确会很轻松。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人都是这样的,并且都会因此而感到满足……晚上能睡得安稳,早上就会感到精神爽利吧?他们梦见了什么?走路在想些什么?钱?不会只有那个吧?人为了吃饭而活着这样的说法我感觉自己好像听说过,但是为了钱而活着这样的话我还未曾听过,也许还不能这么说……越想越觉得不明白,为此我一直处于一种不安和恐惧之中,总觉得自己像个异类。我几乎不会和别人交流,因为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因为我想出的都是一些逢场作戏的、搞笑的东西。

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我对人有着特殊的恐惧,一直都是这样,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完全放弃人。正因如此,我才觉得通过逢场作戏这样搞笑的事情能够跟人类有一些关联。虽然看起来我的脸上不断出现笑容,但其实内心是拼命的,或者更应该说是一千次也许才能成功一次的、让我汗如雨下的煎熬举动。

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即使对待家人,无论他们有多么痛苦,或是他们在想些什么,我都无法感知、想象。我已经把自己变成一个搞笑的高手,也就是说,不知不觉之间,我变成了不会说一句真话的孩子。

看看那时我和家人一起拍的照片的话,明明其他人都是一副严肃的表情,而我一定在龇牙咧嘴地笑着。这也是我幼稚的、可悲的搞笑方式中的一种。

另外,父母和兄弟姐妹无论说我什么,我都未曾顶过嘴。即便那种玩笑般的批评,我也会如被雷电劈中一般,变得发狂,更别说顶嘴了。那个玩笑一定是万世不变的人间“真理”。因为我无法履行那个真理,所以深信自己已经不能和人类住在一起了。于是,我不会争吵,也不会自我辩解。有人说我不好,我就会觉得有道理,会误以为自己确实做了过分的事情,总是默不作声地承受那种攻击,所以内心会有一种近乎发狂的恐惧。

P7-14

后记

我并不直接认识写这篇手记的疯子,但我与另一个人略有交情,她可能就是手记中提到的京桥那家酒吧的老板娘。她个子不高,脸色苍白,细细的丹凤眼,高高的鼻梁,给人一种刻板的感觉。与其说是个美女,不如说是个美男子。这篇手记发生在昭和五年至昭和七年的东京。我曾被朋友带着,去过京桥那家酒吧喝过两三次加冰威士忌,那段时间大概是日本开始发起对外战争的昭和十年,所以我应该没有见过写这篇手记的男人。

今年二月,我去拜访一位因空袭而被疏散到千叶县船桥市的朋友。那位朋友是我大学时的同学,现在在某女子大学担任讲师。实际上,我之前曾拜托这位朋友给我的亲戚说媒,因为现在我要找他说这件事,还想顺便买点儿什么新鲜的海产品寄给家里人吃,于是便背着双肩背包来到了船桥市。

船桥市是个濒海的大城市。因为朋友是新搬来的,即使我跟当地人说了他的地址门牌,也没人知道他住在哪里。因为天气寒冷,我背着双肩背包的肩膀也有些酸痛,而且还被留声机里的提琴曲所吸引,就推开了某个咖啡厅的门。

我觉得那个老板娘很眼熟,一问才知道她正是十年前京桥那家小酒吧的老板娘。老板娘也好像马上想起了我。彼此都感到特别惊讶,相视而笑。我们与当时人们见面互相询问是否遭到空袭不同,而是有些炫耀地寒暄道:“您一点儿都没有变啊。”

“哪有啊,都已经是老太婆了,身体也不行了。你才是真的年轻呢。”

“哪有啊,我都有三个孩子了。今天出来就是为他们买东西。”我们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寒暄着,然后互相问问共同认识的朋友的近况。过了一会儿,老板娘突然换了一个语调问我:“你认识阿叶吗?”我回答:“不认识。”老板娘便去里屋拿了三本笔记和三张照片递到我手里,说道:“也许这能成为你写小说的素材吧。”

对于别人硬塞给我的材料,我一向是写不成小说的,所以当场就想马上还给她(关于那三张照片的诡异之处我在前言里已经有所涉及了),但我被那些照片吸引,决定先拿着。我跟老板娘说:“我回去时还会再过来的。您认识某町某号的某先生吗?他在女子大学做老师,你知道他家在哪儿吗?”没想到老板娘同样是新搬来的,因此认识我的朋友。据说,我的朋友也经常来这家咖啡厅,他家就在附近。

那天夜里我和朋友喝了点儿酒,决定留宿在他家里。在他的家中,我开始读那三本笔记,彻夜未眠,一直读到天亮。

那些手记里写的是以前的事情,但即便是后来的人读了也一定会很感兴趣。我觉得与其用我拙劣的笔去改编它们,就这样原原本本地让某个杂志社发表出来会更有意义。

给孩子买的海产品都是干货,我背上了双肩包,告别朋友,又去了那家酒吧。

“昨天谢谢您。不过……”我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要求,“这些笔记本能暂时借给我一段时间吗?”

“可以,你拿去吧。”

“这个人还活着吗?”

“哎呀,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大约十年前一个装着这些笔记本和照片的邮包寄到了京桥的店里,寄包裹的人一定是阿叶。不过,邮包上既没有阿叶的姓名,也没有他的住址。空袭的时候这些笔记本和照片混到了其他东西里,竟然神奇地躲过劫难,保存了下来。我前几天才第一次把它读完……”

“您哭了?”

“不,与其说是哭……不可以,人变成那个样子是不可以的。”

“如果是十年前的话,他说不定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这些东西大概是作为对您的感谢而寄给您的。多少写得有些夸张,但是您当时跟着他好像也受了不少苦啊。如果这些文字全部属实,我又是这个人的朋友的话,也许我也会带他去精神病医院。”

“要怪就怪他的父亲吧,”她淡淡地说道,“我们认识的阿叶,是个正直、机灵的孩子,只要不喝酒。不,即使喝了酒……也像神之子一样。”

目录

前言

第一手记

第二手记

第三手记

后记

序言

我看过三张那个男人的照片。第一张应该是那个男人幼时的照片吧。照片上的他大概十岁,被很多女人围着(估计那些女人是他的姐妹或堂姐妹),穿着粗条纹裙裤站在庭院的湖畔,头向左歪了差不多三十度,脸上带着难看的笑。难看?但即便是感觉迟钝的人(对美丑之类漠不关心的人)随口夸他一句“真是可爱的孩子啊”,都让人觉得这完全是在奉承。虽然从那个孩子的笑脸上并非找不到一般人所说的“可爱”,但是对美丑多少有点儿概念的人只要看他一眼就可能会不开心地嘟囔道“多招人烦啊,这个小孩”,随即会像掸开毛毛虫那样把照片一下子扔在地上。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孩子的笑脸越看越让人觉得讨厌。说到底,那个根本不是笑脸——这个孩子根本就没笑!他紧握双拳站着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毕竟,人紧握双拳时是笑不出来的。没错,是猴子,是猴子的笑脸——脸上堆满丑陋的皱纹。这张照片里的孩子,脸上一副怪异的、令人作呕的、让人莫名恼火的表情,以至于很想说句“皱皱巴巴的小破孩儿”。之前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他的表情是这么不可思议。

第二张照片上的他相貌大变,变化之大让人觉得惊讶。照片上的他一副学生打扮。虽然很难判断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但肯定算得上一表人才。然而,有一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那就是这张照片上的他完全不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穿着学生制服,胸前的衣兜里露出白色手帕的一角,跷着腿坐在藤椅上,脸上还带着笑。但是这次的笑容与上一张照片皱巴着脸的猴子笑不同,而是颇为微妙的微笑。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个笑容与人的笑容不大一样。完全没有可以称为血色的凝重或生命的苦涩之类的充实感,反而给人以鸿毛般轻微、白纸般苍白的感觉。总之,从头到尾,他的整个人都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说其做作,感觉尚不足以形容;说其轻薄,也感觉并不足够;说其打扮得女性化,依旧不能加以概括;说其时尚,当然也未能达意。细看一番的话,还会觉得这个相貌堂堂的学生身上有种鬼魅般的恐怖。之前,我从未看过如此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又如此一表人才的少年。

第三张照片最为奇怪。完全看不出照片上的这个男人是什么年纪。他的头上好像有了些白发。照片是在一个又脏又破的房间(从照片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房间的墙壁上有三个地方的墙皮已经脱落了)的角落里拍的。男人的双手拢在一个小火盆上烤火,这次他的脸上没有笑容,可以说是毫无表情。他木然地坐在火盆前,双手伸向火盆,好像就在烤火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死去一般。整张照片都弥漫着一股不祥的气息。诡异的还不只这些,因为摄影师将整张照片的焦点集中在他的脸部,而使我有了仔细观察这张脸的机会——他的额头长得很平凡,额头上的皱纹很平凡,眉毛很平凡,眼睛也很平凡,就连鼻子、嘴、下巴都很平凡。这张脸不仅没有表情,甚至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印象,因为实在没有任何特征。比如,我看完这张照片闭上眼睛后,能记住的只有房间的墙壁和小火盆,但是对于房间主人相貌的记忆已如烟云般消散,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这张脸的模样了。这是一张无法入画,甚至无法入漫画的脸。没错,什么都画不了。睁开眼睛一看,你会想“原来是这个模样啊”,却感受不到一丁点儿因回想起来而带给人的快乐。极端些说,即使睁开眼睛再看一遍那张照片,也想不起什么。剩下的只有不愉快和焦躁不安,不由得想把视线移开。

即使是所谓的“死相”也多少会有些表情,或者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吧。如果把马脑袋安到人的身上,也许就会给人这种感觉吧。总之,这张照片让看到它的人感到毛骨悚然、厌恶至极。迄今为止,我从未见过样貌如此不可思议的男人的面孔。

内容推荐

《人间失格》由前言、第一手记、第二手记、第三手记及后记五部分构成。其中,前言和后记通过作者太宰治的角度展开叙述,三篇手记则通过主人公叶藏的角度展开叙述。

叶藏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在他的内心看不到一丝的希望,即便面对幸福也是极其不安的——正如书中的那句“胆小鬼连幸福都会惧怕,棉花都会让他们受伤”。最终,他感到人生没有任何出路,放任自己走向了堕落。

编辑推荐

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对王家卫、村上春树影响至深的“无赖派”文学大师太宰治,临终前无助绝望的内心独白!

日本“私小说”巅峰之作,现象级畅销书!

献给所有内心曾经或正在经历挣扎的人的灵魂之书,让我们透过主人公叶藏的懦弱窥探到那个迷茫又渴望实现自我的自己!

《人间失格》描写主角叶藏从青少年到中年,饱尝世态炎凉,继而不断沉沦,自我放逐、酗酒、用药物麻痹自己,甚至自杀,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主人公在一系列逃避现实、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渴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8: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