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找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建功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陈建功著的《找乐》写的是一帮具有京剧爱好的退休老人,退下来后聚在一起,不时地票上一把,以此找乐的故事。

“找乐儿”是北京土话,这个词的关键是那个“找”字。生活中有苦有乐,我们只能找“乐”,而不能找那个“苦”。尤其是我们这些劳苦一辈子的人,现在退休了,更得有乐更好,没乐找乐。

找乐也难免不被人理解:“在家干点什么不好,非得出来××。”其实,各人有个人的乐法,只要不影响他人,乐了就好,别人(尤其是子女)无需干涉。书中的男主人公的儿子就不理解父亲,认为父亲和一帮老人聚在一起唱戏给他丢脸。那老爷子的儿子不是不孝敬,给老爷子买好吃的,给老爷子找其他的乐子。他就是没理解:这些都没用,唯有那嚎两嗓子才是老爷子真正的乐子。

内容推荐

《找乐》收录了京味作家陈建功的6部精品中篇小说,《鬈毛》《放生》《前科》《找乐》《耍叉》和《辘轳把胡同九号》。其中《鬈毛》获《十月》文学奖,《放生》获庆祝建国45周年中篇小说优秀奖,根据中篇小说《找乐》改编的同名电影获1993年柏林电影节青年影评大奖、东京电影节金奖、西班牙圣蒂安塞巴电影节奖等。陈建功描写生活以北京为多,其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文风幽默风趣,他的文学语言,在老舍京味语言的基础上,博采新时代、新时期北京民众的口语,熔铸成既有旧京韵味又有城市新风的现代京白,很富有艺术表现力。

目录

找乐

鬈毛

放生

耍叉

前科

试读章节

找乐

第一

“找乐子”,是北京的俗话,也是北京人的“雅好”。北京人爱找乐子,善找乐子。这乐子也实在好找得很。养只靛颏儿是个乐子。放放风筝是个乐子。一碗酒加一头蒜也是个乐子。即便讲到死吧,人家不说“死”,喜欢说:“听蛐蛐叫去啦!”好像还能找出点儿乐儿来呢。

过去天桥有“八大怪”,其中之一叫“大兵黄”。据说当过张勋的“辫子兵”,也算是“英雄末路”吧,每天到天桥撂地儿开骂。三皇五帝他爹,当朝总统他妈,达官显贵他姐,芸芸众生他妹。合辙押韵,句句铿锵,口角飞沫,指天画地。当是时也.里三层,外三层,喝彩之声迭起,道路为之阻绝。骂者俨然已成富贵骄人。阔步高视,自不待言。听者仿佛也穷儿暴富,登泰山而小天下了。戳在天桥开“骂”和听“骂”,是为一乐儿。

自打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以后,北京人很少有不会两段“二黄”的了。蹬三轮儿的,卖煎灌肠儿的,把车子担子往马路边上一搁,扯开嗓子就来一段。这辈子想当诸葛亮是没指望了,时不时“站在城楼观山景”,看一看“司马发来的兵”,倒也威风呢。要不,就“击鼓骂曹”:“平生志气运未通,似蛟龙困在浅水中。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撒一撒胸中的闷气也好。就连那些押去二道坛门吃“黑枣儿”,吐“山里红汤儿”的犯人们,背上插着招子,被五花大绑地扔在驴车上,也要唱一嗓子。招来一片喊好声呢。唱这一嗓子和听这一嗓子,也是一个乐子。

咱们北京的百姓们,素有讲个脸面的传统。“耗财买脸儿”,更是一个乐子啦。口袋里镚子儿没有呢,别着急,只管往“大酒缸”里泡就是了。别看不过都是扛窝脖儿的,打执事的,引车卖浆者流,那大爷的派头儿也足着哪。围在酒缸沿儿上,二两烧刀子下肚。哥儿几个便对着拔起脯儿来啦。这位只管说自己如何过五关、斩六将,那位尽管说他的长坂坡。如果素昧平生,刚刚相识,更来劲儿了,反正都是两眼一抹黑,加上一个个喝得红头涨脸,迷迷瞪瞪,只顾沉醉在自己的文韬武略之中,你就是说自己上过月亮,别人也会哼哈哼哈地应和。酒足饭饱之后,气宇轩昂地站起来,即便锦囊羞涩,也要端出一副腰缠万贯的神气,吩咐一声“抄!”伙计们赶忙清账,写水牌儿,道一声“记上!”言犹未落,人已经高掌远跖,雍容雅步,踱将出去。这不又是一乐儿吗?

这些,都是老事儿了。世道变了。北京人的日子过得顺心顺气儿了。可又不能说人人顺心、各个顺气儿不是?所以,“找乐子”的“雅好”还是继续下来了。就说街上那些往蛤蟆镜上贴外国商标,往劳动布裤子的屁股后面钉洋文铜牌儿的伙计们吧.那也是一种“找乐子”的法儿,“此处无声胜有声”罢了。我认识的一位小伙子呢,正相反,整天拎个录音机在街上晃,哇喇哇喇招人。问他这干吗哪,他说:“没这个录音机,更没人拿正眼儿看咱们啦!”这又算一种乐子吧?

不过,老事儿也好,新事儿也罢,在高雅之人眼里,都是可笑的。人家也自有人家的道理。本来嘛,你是缝穷的,你就是缝穷的命,唱段“王宝钏”就成“相门之后”啦?扯淡!你是蹬三轮儿的,你就得认头,你说你拉过杨小楼,你还跟他怄了气,把他给摔阴沟里了,治了一人家还是杨小楼,出殡时六十四杠。你呢,还是蹬三轮车儿的,那会儿你要是也出殡,不闹个“穿心杠”就算便宜!甭说把商标贴眼镜儿上,就是贴脑门儿上,你也是“城根儿”的儿子,你也到不了国外!混得不怎么样吧,还老想找点什么乐子找找齐儿,这不瞎掰吗?大概因为这个原因.“找乐儿”者流,就难免不被人引为笑柄了。

其实,你再往深里想想,这有什么可笑的呢?混得不怎么样,再连这么点儿乐和劲儿也没有,还有活头儿吗?据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说法,拿破仑因为个儿矮且有牛皮癣,不顺气儿,所以才有了振长策而驱宇内,君临天下之举。北京的平头百姓们还没想着往拿破仑那份儿上奔呢,只求哥儿几个凑到一块儿,或位卑言高,称快一时,或击节而歌,乐天知命,又算得了什么呢?

由此看来,出辘轳把儿胡同南口向西不远,豌豆街办事处文化活动站那里,每天晚上聚集了一帮老头儿们(也间或有几个老太太来看热闹,几个中年、青年人来凑热闹),一会儿来一折《逍遥津》,一会儿唱一段《打登州》。唱累了,又杂以神吹海聊,他说他是高庆奎的徒弟,他说他和马连良一块儿坐过科……这不仅有民俗的渊源,而且还有心理学上的根据哪。

P1-4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2: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