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明史不忍细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张朝山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明朝,民间曾流传着一种说法。传说洪武皇帝朱元璋是天上的娄宿下凡,自朱元璋出生到去世这段时间内,天上的娄宿一直没有光亮。那时民间还有用质量不高的洪武钱为小孩避邪的习俗。现存的“洪武钱”,背面放牛娃头戴斗笠,骑在牛背上吹笛子,牛悠然地拖着尾巴,栩栩如生,非常有趣;而正面铸字为“洪武通宝”。此类古钱,均不计重、计值,也不记铸地,属于花钱。当年铸这种钱的人,被认为是揭了朱元璋当过放牛娃和行脚僧的老底,犯了上,因龙颜大怒而被杀,实是钱币史上少有的一件惨案。

朱元璋为什么那么避讳自己曾经做过僧人这件事?其中原因除了朱元璋的个性之外,大概也与传统社会认为僧人、乞丐脱离主流社会价值体系,是危险和陌生的符号有很大的关系。晚明的剧作家李玉在他的戏剧中,直截了当地把佛门称为“藏污纳垢”的所在。这种观念不仅仅晚明才有,只是在那时已发展到了高峰而已。

拨开历史的云雾,让我们走近朱元璋的成长之路。朱元璋小名重八,生在凤阳县孤庄村,父亲朱五四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地少人多,日子过得紧巴巴。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淮河流域遭受严重的旱灾、蝗灾和瘟疫。别说朱大叔这样的普通人家,就连很多大户人家也逃到外地去谋生了。这一年里,朱家老爹、大儿子重四、女主人陈二娘接连死去。小儿子重八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一点办法也没有。手头没有一贯钞、一钱银子,没钱请大夫治病抓药,也没钱买棺木装殓。重八和二哥求来一片坟地,一面哭一面抬着尸首准备安葬。忽然间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天一下子暗了下来,小兄弟两个顾不了许多,放下尸体,跑到树下,害怕得发抖。约莫一顿饭的工夫,雨过天晴,两兄弟走到刚才停放尸体的地方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尸首不见了。原来山坡土松,一阵山洪把坡上的土冲下来,恰好掩埋了尸首。35年后,朱元璋的皇陵碑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家里穷得实在过不下去,亲戚家的日子也都过得紧巴巴,天大地大,重八竟无投奔之处。寡嫂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儿时的玩伴、后来成为得力助手的周德兴、汤和都外出谋生去了,家里只剩自己和二哥俩人。在家乡闲混半年,邻居汪大娘提起当年重八父亲在皇觉寺许愿将重八许给高彬法师当徒弟的事,说与其在家里饿死,不如到皇觉寺当和尚去。于是重八离开家乡,投奔到皇觉寺,剔了头发,穿了件旧僧衣,便过起了和尚生活,整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煮饭、洗衣,算是暂时安定下来。安定日子刚刚过了五十天,皇觉寺米缸见底,也闹起饥荒来,只得裁员。重八是新来的小沙弥,不幸被列入第一批裁员名单。无可奈何,他只好靠着这身和尚行头:一顶破帽、一个木鱼、一个瓦钵和一个小包袱,硬着头皮,离开家乡,云游四方,从庙里的杂役行童变成化缘的游方僧。用社会上的话说,游方就是叫化。

重八离开皇觉寺,不知何去何从。听人说往南往西一带年景较好,就一路往南,先到合肥,接着到固始、信阳、汝州、陈州、鹿邑、亳州,再到颍州。这一路受尽风霜之苦,尝尽人情冷暖,既了解了民间疾苦,也丰富了自己的社会阅历。过了3年多“身如蓬逐风,心似滚沸汤”的生活,重八踏上回乡的旅途。此时的淮西大地上,靠明教聚集起来的反元红巾军势力越来越大。重八已经不是那个只为混口饭吃的农村青年,回到皇觉寺后,他开始留心结交朋友,物色有志气、有胆量的人物,并时刻关注城里的最新动态。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懂帖睦尔沉湎于酒色,朝政全由宰相伯颜把持。伯颜贪污舞弊,子侄都做了大官。他仇视汉人,反对蒙古人读汉人书,至正元年(1341),破天荒地取消科举考试。至正三年(1343),天下汹汹,四处都有因活不下去而造反的义军。伯颜不从自身找原因,竞说造反的全是汉人,在朝廷做官的,必须表明立场。怎么表明?汉官必须提出诛捕造反汉人的办法。接着伯颜提出更为荒唐的主张:杀掉张、王、刘、李、赵五姓的汉人。他异想天开地认为,这五姓人数最多,汉人杀了大半,自然造不了反。其后,伯颜自家窝里反,他的侄子脱脱嫌伯父挡了自己升官的路途,施计逼死伯颜。脱脱上台,并未改变伯颜的行政方针。然而,人祸难免伴着天灾。至正三年五月,黄河决口,洪水暴涨,平地水深两丈。脱脱决议动工治理黄河,征发各路民夫戍军。韩山童听说后,叫人四处散布谣言说“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然后找人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偷偷埋在黄陵岗工地。因被克扣了工钱的河工挖到石人,便当作上天的启示。韩山童聚集了3000人,起兵反元。两淮、江东西的百姓迅速响应,很快队伍发展到几万人。当时民间流传这样一首《醉太平》小令: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重八25岁那年,已经投奔红巾军的朋友汤和,从濠州托人捎来一封信,催他也来入伍。重八犹犹豫豫,一时拿不定主意,打卦占卜,下不了决心。直到元军放火烧了皇觉寺,他才参加红巾军。

P3-5

目录

开国皇帝的苦出身:洪武朝文字狱之谜

心有多远,路才有多远:张士诚败亡之谜

书生误国的经典案例:靖难之役朱棣得胜之谜

由逃亡引发的航海奇迹:建文帝下落之谜

相貌与权位并非毫不相干:朱高炽嗣位之谜

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死:促织皇帝之谜

一个官吏和一座城市的缘分:况钟苏州连任之谜

借腹生子宫廷版:英宗生母之谜

被卖了还替人数钱的范例:王振跋扈擅权之谜

权力潜规则战胜公理人心:于谦被杀之谜

恋母情结的不幸后果:明宪宗迷恋万贵妃之谜

一个人与一个机构的兴旺:汪直与西厂之谜

“高攀”的政治风险:郑旺妖言案之谜

走不出青春期的荒淫少主:明武宗豹房与宣府之谜

谁说秀才不知兵:王守仁平乱之谜

狼狈为奸是怎样炼成的:嘉靖大礼仪之谜

不专业的专业主义:青词宰相严嵩浮沉之谜

倭患的国籍问题:嘉靖倭患之谜

恩怨尽时方论定,封疆危日见才难:张居正遭清算之谜

小广告的大作用:妖书案之谜

谋杀三部曲:朱常洛离奇死去之谜

权术的横行:遍地生祠之谜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崇祯失国之谜

无可奈何花落去:明皇族最后结局之谜

序言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出了名的荒唐皇帝,一个是“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另一个则是明武宗朱厚照:他看到宫廷房子着火,不急着救火,而是站在一边感慨地说:“好一棚漂亮的烟火!”明武宗是皇帝,挥霍得起金银珠宝、雕梁画栋,但江山社稷也能如此挥霍吗?

就在中华大地不时上演宫廷闹剧和政变丑闻的时候,地球的另一边,大国崛起的故事已经开演:文艺复兴、航海大发现、资本积累。这厢是风雨飘摇的末日帝国,那里却是欣欣向荣的升腾景象。为何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不再前行,徘徊在中世纪的轮回中呢?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答案似乎就在眼前,仔细想想又好像不对。要解开如此难题,还应从更为细节的谜题开始。

翻开明朝276年的历史,特别是明朝宫廷史,里面充满了权与血的斗争场面:权力是各类悬案的终极谜底,鲜血则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马致远《双调·夜行船》)明初的政治屠杀到明末宫廷暗战,在权与血的官场政治中,仁义道德不是臧否人物的标准,也由此,晚明世林风气彻底走向堕落,甚至出现太学生(相当于现在社科院的研究生)为了巴结炙手可热的魏忠贤,上书建议将魏忠贤与孔夫子并列!这是真正善良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咄咄怪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晚明也不是一下子堕落的。

太祖的文字狱、建文的仁柔、朱棣的篡逆、宣宗的特殊爱好、英宗的依赖心理、景帝的贪权、孝宗的畸恋、武宗的荒唐、万历的贪蠹、光宗的愚蠢、熹宗的颟顸和思宗的独断将明帝国一步步送上灭亡的道路,也给中华民族带来无数的后遗症。这些帝王性格上的缺陷是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有的,如果不是权力,不是压倒一切的专制集权,恐怕不会将其性格上的弱点推到极致。张士诚、况钟、于谦、张居正、严嵩和魏忠贤是另外一类历史谜题,通过他们,我们能够大致了解帝国政界的运行方式:除个别例外,明帝国的官场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读史使人明智,确实,通过了解过去的历史、体会历史人物的悲喜,我们可以最大程度上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增加个体生命的厚度。明史迷雾重重,等待着有心人不断去挖掘、重构。本书所选悬案尽量涵盖明朝整个历史阶段,其中主要以明帝国高层政治斗争为主要内容,涉及皇帝、后宫、重臣、宠臣、直臣各色人等,谈论了24件影响深远的悬案,力图为您提供一个了解明朝历史的基本线索。

往事往矣,明王朝以及明王朝的一切都已化作云烟,一切爱恨情仇都已散场,留给人们的除了饭后夸耀渊博的谈资,还应有对自身、对周遭的思考。很多时候,那些人们以为已是往日陈事的东西会在某日改头换面卷土重来。法国年鉴学派大师布洛赫说:“人们拥有无穷的想象力,却又善于遗忘。”了解了过去的悬案,也会帮我们认识眼前的种种。

愿您开卷有益。

编者

内容推荐

《明史不忍细看》是一本历史类通俗读物,作者张朝山精心挑选了明朝24件影响深远的悬案,阐述了明朝是如何从兴盛走上灭亡。书中叙述了明朝15位皇帝的悲喜人生,诠释了张士诚、况钟、于谦、张居正、严嵩和魏忠贤等一众人物的政治命运。24件悬案提供了一个了解明朝历史的基本线索,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明王朝。

编辑推荐

《明史不忍细看》作者张朝山以史实为依据,以时间为线索,从多种角度讲述明朝的繁盛、腐败与权术,揭示明王朝从昌盛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

明十五位皇帝的悲喜人生、六位权术大臣的政治命运,众多妃嫔的后宫之争,再现明王朝的重重危机。

摒弃枯燥无味的历史理论,揭秘明王朝24件悬案,呈现一个真实的大明王朝。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