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稻草人(叶圣陶童话精选集)/二十一世纪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叶圣陶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童话选自叶圣陶的两部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叶圣陶的童话作品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他的童话虽然写于20世纪上半叶,但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脉搏以及少年儿童和作家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就其思想来看,叶圣陶先生的童话作品有着一条显着的思想发展轨迹:从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抽象的自然美和人性爱来间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到接触现实,逐渐加大对黑暗残暴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最后发展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反抗,吹响了推翻黑暗旧世界、打倒野蛮侵略帝国主义的响亮号角。就其写作特点来说,叶圣陶先生采用散文的形式来写童话,诗意盎然,富有听觉、视觉的美和冲击力,能给孩子以爱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内容推荐

《稻草人》这本以同名童话命名的童话集,是新中国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本书所选童话皆用散文的形式写成,文字淡然明了,诗意盎然,富有视觉、听觉美和冲击力,能给孩子以爱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在诗意的文字背后,作者叶圣陶也融了“成人的灰色云雾”的悲哀,关照社会现实,其透入纸背的深情,有着浓浓的悲悯情怀,使孩子在享受生命中的美好的同时,也得到善的教育。本书还选入了《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集中的作品。

目录

稻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

小白船

傻子

燕子

一粒种子

地球

芳儿的梦

新的表

梧桐子

眼泪

画眉

祥哥的胡琴

跛乞丐

书的夜话

蚕和蚂蚁

熊夫人幼稚园

绝了种的人

牧羊儿

聪明的野牛

月姑娘的亲事

最有意义的生活

“鸟言兽语”

试读章节

稻草人

田野里白天的风景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到了夜间,诗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画家呢,正在抱着精致的乐器低低地唱,都没有工夫到田野里来。那么,还有谁把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告诉人们呢?有,还有,就是稻草人。

基督教里的人说,人是上帝亲手造的。且不问这句话对不对,咱们可以套一句说,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外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这是当然的,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么样凝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以下就讲讲稻草人在夜间遇见的几件事儿。

一个满天星斗的夜里,他看守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位可怜的老太太——笑一笑了。她以前哪里笑过呢?八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她想起来就哭,眼睛到现在还红着;而且成了毛病,动不动就流泪。她只有一个儿子,娘儿两个费苦力种这块田,足足有三年,才勉强把她丈夫的丧葬费还清。没想到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死了。她当时昏过去了,后来就落了个心痛的毛病,常常犯。这回只剩她一个人了,老了,没有气力,还得用力耕种,又挨了三年,总算把儿子的丧葬费也还清了。可是接着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不是烂了就是发了芽。她的眼泪流得更多了,眼睛受了伤,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见。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桔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所以稻草人替她高兴:想到收割的那一天,她看见收下的稻穗又大又饱满,这都是她自己的,总算没有白受累,脸上的皱纹一定会散开,露出安慰的满意的笑容吧。如果真有这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可珍贵,因为他爱他的主人。

稻草人正在想的时候,一个小蛾飞来,是灰褐色的小蛾。他立刻认出那小蛾是稻子的仇敌,也就是主人的仇敌。从他的职务想,从他对主人的感情想,都必须把那小蛾赶跑了才是。于是他手里的扇子摇动起来。可是扇子的风很有限,不能够教小蛾害怕。那小蛾飞了一会儿,落在一片稻叶上,简直像不觉得稻草人在那里驱逐他似的。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可是他的身子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想往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扇子尽管摇动,那小蛾却依旧稳稳地歇着。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但是那小蛾是歇定了,不管怎么赶,他就是不动。

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稻草人仔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小蛾下的子。这使稻草人感到无限惊恐,心想祸事真个来了,越怕越躲不过。可怜的主人,她有的不过是两只模糊的眼睛;要告诉她,使她及早看见小蛾下的子,才有挽救呢。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扇子常常碰在身体上,发出啪啪的声音。他不会叫喊,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

老妇人到田里来了。她弯着腰,看看田里的水正合适,不必再从河里车水进来。又看看她手种的稻子,全很壮实;摸摸稻穗,沉甸甸的。再看看那稻草人,帽子依旧戴得很正;扇子依旧拿在手里,摇动着,发出啪啪的声音;并且依旧站得很好,直挺挺的,位置没有动,样子也跟以前一模一样。她看一切事情都很好,就走上田岸,预备回家去搓草绳。

P3-6

序言

谈风霞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童话的奠基者,他在写作童话之初就深受西方童话大师安徒生和王尔德的影响,但是他又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形成了鲁迅所称赞的“中国气派”。

本书童话选自叶圣陶的两部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叶圣陶对于儿童文学之于儿童的意义有着真切的认识,号召“为最可宝爱的后来者着想,为将来的世界着想,赶紧创作是儿童的文艺品,总该列为重要事件之一”。他的儿童文学创作也有自觉的追求,强调“儿童文艺里须含有儿童的想象和感情”,要“对准儿童内发的感情而为之响应,使益丰富而纯美”。

叶圣陶早期的童话着意于表现儿童天真的国度和纯洁的心性。他写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中两个孩子对三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指向爱、善良和纯洁,《芳儿的梦》中芳儿给妈妈准备的礼物是到天上去采摘的星星项链,《梧桐子》中梧桐子们四处生长又相互牵挂……这类描绘童心的童话温馨轻灵。他的童话既有对自然和亲情的温柔赞颂,也有对于人世间不幸境遇的深切同情,当时中国社会的苦难情形使得他的童话之笔渐渐蘸取现实的灰色,风格也日益沉重。《稻草人》中的稻草人在深夜目睹了各种惨状而无力相帮,痛彻心扉。作者同情底层劳苦者的悲惨命运,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比如《同情的眼泪》中,主人公一心寻找为别人的痛苦而掉的眼泪,最后从不忍心看鸡被杀的孩子身上找到了,他要把这珍贵的礼物送给所有人。

叶圣陶在童话中歌颂真善美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假恶丑的批判。《鸟言兽语》批判了所谓的“教育家”的独断和“文明人”的凶残,肯定了抵抗者说的才是“人言人语”。《绝了种的人》以劳力者来供养假装柔弱而实为剥削的劳心者的故事,揭示了不劳而获者的最终命运是灭绝。《书的夜话》以不同境遇的书来讲述各自主人的经历,讽刺了各种假冒的读书人,有的装点门面,有的只读序文欺世盗名,有的则是不干实事的书痴。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熊夫人幼稚园》中各种动物告诉老师上学的目的,反映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社会世相。这类有着社会投影的童话,具有沉甸甸的现实分量,也体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和正义感。

寓含人生价值的思考,是叶圣陶童话的又一特色。《古代英雄的石像》里石头们对于身份等级、英雄评定等问题争论不休,《最有意义的生活》中小青石为自己成了让人走的路而快乐,《画眉》中的画眉鸟只愿为值得自己关心的世界上的不幸而歌,而非为某个人的高兴而唱,《祥哥的胡琴》中的乡间胡琴虽然不为大理石音乐厅里的人们所喜欢,但却能带领大自然的一切奏乐,给劳苦的人带去安慰。《聪明的野牛》中野牛带领生活在城市里的牛群逃离被宰杀的命运,在树林里找到安适的生活。这些童话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去寻索生命的意义和真正的快乐。

读叶圣陶童话,不仅可以领受其真挚的感情与深刻的思想,而且也可领略其力求儿童化的语言艺术。他对于自然风景的描摹和意境的营造颇为精心,而内藏讽刺的笔墨也十分巧妙,浅显生动而又不失优美或机智。叶圣陶的童话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影响深远。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