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东著的《许子东现代文学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大学课堂实录,从“五四”起源、各家流派说起,兼说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个文类,重点讨论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张爱玲的生平、时代与创作,力图在短短十二讲中呈现一部相对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其分析方法及结论极具创意和启发性。作者原是知名青年评论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十分熟悉,又有西方文论与西方学术规范的认真训练。既能入情入理地感知文学,又不乏独具慧眼的洞见与体察。
| 书名 |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
| 分类 | |
| 作者 | 许子东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许子东著的《许子东现代文学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大学课堂实录,从“五四”起源、各家流派说起,兼说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个文类,重点讨论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张爱玲的生平、时代与创作,力图在短短十二讲中呈现一部相对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其分析方法及结论极具创意和启发性。作者原是知名青年评论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十分熟悉,又有西方文论与西方学术规范的认真训练。既能入情入理地感知文学,又不乏独具慧眼的洞见与体察。 内容推荐 打开经典,有一种“年轻”叫沧桑,有一种“新青年”叫民国范儿,我们新文学的“新声”《狂人日记》如今一百年了……新的!旧的!更新的!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这一路,现代中国文学探出的每一步,背后已是星斗可见,而又跋山涉水的史诗历程。 人可以消失,但“人的文学”,探讨人性的更深层,会留下来。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源于许子东在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经典课堂实录,融会了几十年的积累,将来可扩展为一部相对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这 一堂堂现代文学课,囊括“五四”起源、各家流派,以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共12讲,可见鲁迅的“反省”、郭沫若的“创造”、茅盾的“矛盾”、巴金的“年轻”、老舍的“命运”、曹禺的“影响”、郁达夫的“苦闷”、丁玲的“扑火”、沈从文的“反潮流而动”、张爱玲的“无家可归”等等,文学承担民族—国家寓言。 课堂实录的金句与神来之笔,化为小字旁批,约有160余条,大珠小珠,与正文相映成趣。另增11份许子东开列的进阶书单、10位文学巨匠的创作谈、1条中国现代文学时间轴,以及260多个详注,帮助打开民国时期的文学地图,打通更多的知识关联,更新认知视野。 目录 自序 不可能完美的“经典课堂” 第一讲 现代文学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 时间、空间、语言和性质 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分别 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分别 第二节 留学生们的救国之道 关于“五四”的不同看法 中国文学担任的家国使命 现代作家们的家庭规律 一个并不例外的例外者 第三节 两篇文章启动了文化政治的大变革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延伸阅读 经典选读 第二讲 鲁迅是狂人还是阿Q? 第一节 北大与《新青年》的分化 胡适与“整理国故派” “改良”与“革命” 陈独秀离开北大 第二节 “永远正确”的鲁迅 关于鲁迅的评价 关于鲁迅的研究 第三节 从周树人到鲁迅 人生中的几件大事 “铁屋”启蒙的悖论 第四节 鲁迅与几个女人 甘愿被旧文化束缚 最早的启蒙思考 好在有许广平 延伸阅读 经典选读 第三讲 鲁迅对“五四”的怀疑和反省 第一节 《狂人日记》:唯一看破礼教吃人的人,投降了 “疯”与“狂”之区别 “吃人”的写实与象征 个人与群体的对立 进化论和鲁迅的怀疑 第二节 《阿Q正传》:喜剧始,悲剧终,一个象征性的预言 “阿Q”这个名字 “精神胜利法”的层次和界定 对革命的象征性预言 第三节 《肥皂》与《伤逝》 又曲折又美丽又变态的性幻想 对“五四”启蒙主题的活生生的反省 延伸阅读 经典选读 第四讲 周氏兄弟与二十年代的美文(陈平原主讲,存目) 第五讲 郁达夫:民族·性·郁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青春期 一幅文坛的纷争地图 文学研究会:文学是为人生的艺术 创造社:文学是为艺术的艺术 第二节 郁达夫的生平 模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 可以做朋友,不能做丈夫 他究竟被谁杀掉? 第三节 “颓废”与“色情” 《沉沦》:性的苦闷 《春风沉醉的晚上》:生的苦闷 延伸阅读 经典选读 第六讲 莎菲与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第一节 冰心与凌叔华:幸福女作家的代表 两类不同的中国现代女作家 冰心的《超人》,是对应“狂人”的 凌叔华的“绣枕” 第二节 丁玲:出走的娜拉,真正的女权英雄 丁玲这一辈子,太值得拍电影了 创造了延安文艺最好的成绩 早在九十年前,丁玲就敢写女性的情欲和追求了 延伸阅读 经典选读 第七讲 “五四”新诗的发展 第一节 没有新诗,就没有“五四” “诗”是比“文学”更早出现的概念 最早的新诗诗人 草创阶段的代表作 第二节 现代诗歌四章 《炉中煤》的崇高,《雨巷》的优美 《死水》的审丑,非常厉害的颠覆 意象的变化发展非常重要 《断章》有三种解读 延伸阅读 经典选读 第八讲 文学与政治之间的茅盾 第一节 现代散文三章 《立论》:如果鼓励说假话,这个社会就会腐化 《故乡的野菜》:胃比脑袋重要,本我比超我重要 《“春朝”一刻值千金》:春天睡懒觉的两个理由 第二节 茅盾:最典型的中国现代作家 文学与政治的悲欣交集 《创造》:启蒙者唤醒了民众,却被民众抛弃了 延伸阅读 经典选读 第九讲 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现代戏剧与《茶花女》 对中国来说,现代戏剧是一个全新的文类 《茶花女》的影响非常大 真正创作早期话剧的几个人 第二节 其他人的戏剧加在一起,等于一个曹禺 《雷雨》:最早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作品 《日出》:一个社会的横截面 一个女人怎么堕落,最少有三种完全不同的写法 延伸阅读 经典选读 第十讲 老舍、巴金的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巴金:一生坚持青年抒情文体和革命心态 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家》:年轻的、新的就是好的 第二节 老舍:一个作家可以提前写出自己的命运 舍予,就是“放弃我”,名字真是预言 《断魂枪》:这个时代不配这样的好东西 《骆驼祥子》:老舍在写我们自己,在写今天的中国 延伸阅读 经典选读 第十一讲 沈从文与三十年代“反动文艺” 第一节 一辈子不接受城市 凡写乡村,都很美好;凡写城市,都很糟糕 很多作家想不出来的故事,他都是真的见到的 第二节 《丈夫》:屈辱比优胜的感觉深刻得多 “反动”,就是反潮流而动 严肃文学中的屈辱感 第三节 《边城》:这么多好人合作做了一件坏事 中国乡土文学的重要人物 沈从文不是农村的谢冰心 延伸阅读 经典选读 第十二讲 鲁迅是一座山,但张爱玲是一条河 第一节 “五四”主流文学史无法安放的作家 对“五四”新文学的反驳与挑战 生活上、精神上似乎都“无家可归” 第二节 《第一炉香》与《倾城之恋》 《日出》之前的堕落故事 女人第一次发出这么不浪漫的声音 延伸阅读 经典选读 注释 附录 中国现代文学时间轴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