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那些地方(笺边琐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艳敏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中秋房山之旅

中秋小长假,我们抽出两天的时间,先后到了房山长沟的葵花海、周口店、十八潭、百花山、百花谷,体验了一次愉快的京郊之旅。

上午将近十点,当在京西的田野里远远地看到一大片黄,我们猜测那就是葵花海了。走得稍近,看到旁边的八个大字——“城市之间,水岸花田”,顿时萌发诗意田园之感,很有一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意境。

葵花,那是我最爱的花,是与我心灵最为契合的花,当我们的车开到花田边,连向天边的一大片向日葵铺展到我面前的时候,内心的喜悦达到了极点。这种花,曾于法国南部的艾尔小城将凡·高引向辉煌的顶点,在它的面前,我最欣赏的画家凡·高曾经激动得不能自已,彼时他所能做的,只有将它,将这一片绚烂的色彩涂于画布上,日复一日。唯有那样,才能倾尽他内心无限的热爱。直到这绚烂的色彩伴随着对美的追寻将他引向永恒。而今天,它还在用同样强大的力量撼动着我,带给我瞬间相融的感觉。我太感谢上苍将我带到这一片葵花海了,片刻的邂逅,亦带着无限的美和呼应。

而在路上,欣欣开着新换的车一路西行,我愉快地朗读着事先带来的《乐府诗选》:“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假日读诗,该是最为浪漫、最为应景、最有情致的事了吧?无所事事,无所挂牵,只沉浸于美好的心情和诗意的氛围里,的确是莫大的享受。趁着假期,我们真的是该将脑袋中无谓的东西清清零,与诗同在,与时光同在,与家人同在。

如果不是欣欣在网上偶然看到,我还不知道京西有这么一片葵花海。然而没有想到我对葵花过敏,进到花田里不多时,身上就感觉奇痒,再过一会儿,见胳膊和腿上都起了小疙瘩……对着一朵朵张着笑脸、像是在歌唱的葵花拍了一些照片,我们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走出不远,看到周口店的路标,想必周口店遗址就在附近。恰好咪宝初中第一节历史课刚刚学到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于是决定拐个弯儿。在那里,按照编号依次参观,了解了一下北京人的历史演进,获得了一点直观感受,作为教科书的补充,顿时觉得此次京西不虚此行,有农业观光,有历史教育,还有文化熏陶,可谓一举几得。

吃完午饭,从京西奔百花山,欣欣说还要开一百多公里。

一百多公里几乎全是蜿蜒的山路,我们的车绕着大山一圈圈地转,一弯一绕,都是风景。如果天公作美,天再蓝一些,那将更加美妙。

一路上不时看到很多景点,妙峰山,爨底下,等到了十八潭的时候,我再也经不住诱惑了,忍不住说:“停一下吧,我们去看看。”假日的出行在我的意识里,似乎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目的地,走哪算哪,哪美停哪,才叫舒心和惬意。

在山下半干的小河边玩了会儿,我们买了门票进山了。想去看看山中的十八潭和瀑布——十八潭在我们的想象里,该是一片不错的风景。一座山有了水才有活力,才有灵气,刚柔相济,才是最美。当时已是下午两三点钟,迎面不时地有人从山上下来,有时我会逮住一位好奇地问:“上面好玩儿吗?”他们说:“就是爬山呗。”“有水吗?…水?没怎么看到,就是小坑。”

些许失望。但我们还是决定往上再爬一会儿,十八潭,怎么也得见着一个“潭”呀!当朝着期待中的第一个潭继续行进的时候,迎面下来几个小伙子,只听其中一位说:“太热了,下去看看水。”我和咪宝、咪爸不禁哑然失笑,等那伙人走远,咪宝咯咯地笑出了声,冲着我和爸爸说:“下去看看水!”我和咪爸也哈哈地笑了起来……我们的第一个潭,你在哪里呢?

念叨的工夫,上得几步台阶,第一个潭来了——明月潭。我们不禁感到惊讶,这是怎样的一个潭呀?水已退去,只在桥洞的下面剩下浅浅的一小汪,“潭”边留下了一块尴尬的大石头,上书“明月潭”。这和想象中的“十八潭”差距也太大了吧!看了这个潭,我们便不想再看后面的十七个潭了。

乘兴而来,兴尽则返。我们决定离开,继续驶向我们的百花山。

来前,一位出租车司机曾经向我介绍过百花山,他说那里山美水美,值得一玩。还说全程一级公路,直通山顶。言谈间对那片土地充满了热爱——百花山是他的家乡。而他由衷的话语却真真地感染了我,并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这次的百花山之行。

我们的车逐渐靠近百花山的时候已是黄昏,路上的车辆明显减少,路的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恍惚间有点热带雨林的感觉,幽静至极。见前后无人,咪宝兴致来了,冲着天窗大声地喊:“爸爸,你——喜——欢——我——吗?”见状我也疯狂一下,跟着喊:“老公,你——爱——我——吗?”声音响彻山谷,传来回声,三个人哈哈哈地乐……

P11-14

目录

第一辑 在北京

 游走爨底下

 房山·石花洞

 中秋房山之旅

 千古之谜古崖居

 古北水镇

 风景在路上

 感受宋庄

 宋庄花絮

 天安门

 城市怀想

 北京,我回来啦!

 你好,北京!

第二辑 周边自驾

 野三坡怀想

 野三坡·拒马河

 野三坡·白草畔

 兴城之旅

 五月的坝上

 白云古洞

 避暑山庄

 鸡鸣驿

 蔚县

 大同古城

 云冈石窟

 悬空寺

 大山里看星星

 五台山

 开封印象

 杨柳青青杨柳青

第三辑 回到家乡

 老家闲逛

 师专重走

 泰山怀想

 济南潇洒胜江南

 静静的我,静静的海

 栈桥

 青岛记事

 岛城心绪

 感受日照

 别了,桃花岛

 山东,让我感到如此亲切

第四辑 差旅人生

 天津,再见!

 诗画扬州

 平淡常州

 我与石家庄擦肩而过

 印象沈阳

 爱憎哈尔滨

 感受大东北

 大海仍在,美永恒

 广州杂感

 北京路和上下九

 这算到过东莞吗

 惠州西湖掠影

 鹏城印象

 体验华强北

 啊,厦门

 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时光书吧

 福州·独自逛街

 BYE-BYE了,贵阳

 遵义半日

 翠湖

 日韩海上巡游

第五辑 邂逅欧罗巴

 欧洲·飞行

 梵蒂冈·罗马

 佛罗伦萨

 威尼斯

 摩纳哥·尼斯

 戛纳·艾日

 阿尔卑斯山·因特拉肯

 凡尔赛宫·塞纳河

 罗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

 教堂和咖啡馆

 法瑞意,美好的旅程

序言

成为光,成为爱,成为美

拙著“笺边琐记”系列丛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自2015年初版以来,受到读者朋友的欢迎和厚爱,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他们以恳切的话语、美好的信任给予我鞭策和鼓舞,借由文字彼此相遇,获得交流的喜悦与共鸣,达成心灵的默契与联结,留下温暖的记忆和纪念。这一切于我,是无比欣慰的事。

眼下又是春暧花开的时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丛书迎来再版的消息,这同样是令人欣慰的事。此次丛书的再版,距初版已经过去了三年,静心独坐的此时,未免思绪万千:这三年当中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思想、情怀、境界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在广袤的宇宙当中,我们又作了哪些新的思索?有了哪些新的增进?时光改变了什么?不曾改变甚至永不改变的又是什么?是什么,带着我们的生命穿越时空走向永恒?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因着真实的发生而不容更改。然而今天我仍然坚信,世间只有光和美穿越时空,到达永恒。

如果说三年前的心态如我于丛书自序中所说“向着光,向着爱,向着美”的话,那么三年过去,今天,一个强烈的声音告诉我:“成为光,成为爱,成为美。”

纷繁万象之中我清晰地看到,内部恒在的光和美,仍然带着千古的能量与气息,以无以束缚和阻挡的活力直指未来。将这光、这爱、这美传递给他人,传递给更多的人,以光明点燃光明,以美好唤起美好,以爱感染爱,于我不仅仅是一件无比欣慰的事,还是毕生恒在的追求与使命。

而新作《那些地方》完成之时,适逢丛书再版的喜讯传来,承蒙山东画报出版社的美意,将之纳入丛书一并奉献给读者。世间万物随时给我们以启示。将自我放逐于天地之间,只不过一滴水珠,一粒微尘,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本无足轻重,大自然的和谐永在。我们只需在一滴水珠里,照见纯净的底色,现出清澈的模样,在一粒微尘里,开出绚烂的花朵,放出璀璨的光华。让我们去到那些地方,于每一次的行走与抵达中走向开阔,体验与自然万物相合相契的欢喜。

向着光,向着爱,向着美;成为光,成为爱,成为美。

2018年4月12日早,陈艳敏于北京

内容推荐

《那些地方(笺边琐记)》记录作者陈艳敏生活或游历的地方,以居住地北京为基点,辐射北京周边、全国各地、欧洲、日本等,并对家乡山东给予了特别关注,以“生于斯”“长于斯”“居于斯”的深厚情感为依托,以人文、文化为主线,遍寻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文、文化景象,同时带领读者领略异域风情及自然、人文景观。所到之处,有神秘的古崖居,有古老的小村落,有庄严的皇家宫阙,有璀璨的城市灯火,有他乡的寻觅,有异域的探索,有故乡的重温,有山野的放逐,有古刹的冥想,有日日徘徊的熟悉的园子和园子里动人的故事……繁华抑或寂寞,都是触动心灵的独特风景。

编辑推荐

本丛书以温暖细腻的笔触,真挚博爱的情怀,撷取生命中的美好片断,记录生命中难忘的人、事和地方,捕捉人性的真善美,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悲悯、爱与共鸣。丛书由《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那些地方》构成。其中前三本已于2015年4月出版。

本册为《那些地方》,由陈艳敏著。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