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龙兴镇/全民阅读精品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学安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高风正左挡右护地陪着郑校往前走,远远看见姨弟走过来,就招手,见没应,就喊,姨弟听见,躲开来来往往的人紧走几步到跟前,哥长哥短地亲热几句,就问高风有啥事,高风转脸向姨弟介绍郑校,姨弟赶紧跟郑校握手问候,随后,高风就说了来的原因。姨弟说,先等等,我马上就回。姨弟向郑校说了句不好意思就匆匆出了外科病区。郑校见还不知要等多长时间,就让高风在原地等,他去洗手问。高风问,您自己能解决吗?郑校说,能。

可姨弟回来,郑校还没到,高风就趁机说了郑校手上的伤,还简单介绍了伤的经过,最主要说了钱的事。姨弟说,哥,你放心。高风说,那你现在先得给我点儿,打完水,我还得送他回家,不能空手去吧?姨弟从裤兜里掏出一沓说,这是两千,够不够?不够,我再想办法。高风远远看见郑校过来了,就把钱一收说,够够,明天我给你送过来。姨弟说,哥又外道了。高风说,他来了。姨弟一转脸,就跟高风一起迎了上去。

姨弟看了伤情又重新包上对郑校说,伤口处理得很仔细,没大碍,输瓶液消消炎吧。郑校说,我感觉也没大碍,不愿来,你哥非要来让你瞧瞧,液还是不输吧。姨弟说,还是输吧,既防感染又好得快。高风没等郑校再说,就催姨弟说,抓紧开吧,天不早了。

姨弟开了处方,郑校就掏钱给高风,高风接过重新装进他兜里拿了处方就跟姨弟一起走,从药房回来,姨弟就叫了个护士跟着一起去了他的办公室,护士扎完针走后,姨弟打开电视又让人喊走了。

输完液,姨弟进来对郑校说,明天这时候再来吧,我恭候。郑校说,你看你忙的,明天说啥也不来打扰了。姨弟说,谈不上打扰,干我们这行的有句口头禅,看好为原则。郑校说,说实在的,我这段时间确实忙,今天要不是你哥非拽着来,我现在还在开会呢。姨弟说,郑校管着一个镇的教育肯定忙,可再忙该来也得抽空来。郑校说,张医师你也忙,咱长话短说,你给一句痛快话,不来光吃你开的药行不行?姨弟说,郑校真要挤不出时间,那就先吃药,要是再有啥不好的感觉就再来。说着掏出六百元递到郑校手里,高风还没弄明白咋回事,就听姨弟说,郑校长,我哥把你伤成这样,很是对不起,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要是看得上就收下。高风一听心里就急了,明知姨弟是为了他高风,还是暗自责怪姨弟不该这样,可姨弟把话说到这份上,高风只能瞅着郑校,郑校手一推说,谢谢张医师,心意我领了,也不是看得上看不上的事,手上破点皮本就没什么,如果这样,就是小题大做了。高风心里一松,又看姨弟,姨弟又推给郑校说,今天认识郑校很高兴,郑校要是不收,说明还没原谅我哥,更没把我当朋友。高风又看郑校,郑校又推过来说,张医师越说越严重了,再这样,我以后哪敢再到这里来?咋还好跟你哥一起共事?要知道,我跟你哥私下里是很好的兄弟,高主任你说是不是?高风连忙说是是是,当然是。高风以为姨弟不好再推让,可姨弟又推给高风,哥,既然都是好兄弟,你送郑校回家顺便替我买点礼品,哪天我再专程拜访。高风赶紧接过塞到郑校上衣兜里,又按住郑校要掏兜的右手说,收下吧收下吧,我弟实心眼,你再推辞,他又会多想了。郑校点点头说,好!我收下,来日方长,张医师请留步。

出了住院部,正好见张旺把车开过来,上了车,郑校问,开的啥会?张旺说,还是老一套,加强学校日常管理,我建议您就别操这个心了,从明天开始安心在家养着,等伤好了再上班。郑校说,又不碍事,哪能不上班?张旺说,车又不能开,来来去去也不方便,真要有急事,我就及时打您手机请示汇报,高主任你说是不是?高风急忙说,是是是,张会计说得极是。郑校说,明天我看看手的情况再说,赶紧走。张旺问去哪。郑校说先把高主任送回家。高风说,别,还是赶快让郑校回家休息。张旺说,我看郑校有伤在身就别时刻体恤我们了,还是听高主任的。郑校说,好你个张旺,不听我的是不是?张旺笑着说,问题是高主任说得很在理,最主要的是对您当前的身体有好处,斗胆一回,还请领导多多包涵。

P8-9

后记

小说创作多年,总想写部长篇,一直却没能够。

每到年底,看到文友们纷纷在博客、QQ空间或微信里亮出一年的创作成果,特别是发表或出版了长篇小说的朋友,更是让我敬慕不已,我在为他们高兴并祝贺之后,就回望自己的园子,遗憾的是,我的园子里除周圈的篱笆上格外醒目缠绕的枯藤,没有昂然的春色,也没有值得晒一晒的欣喜,于是,我开始反问自己这一年的忙忙碌碌都在干些什么,这一年的傍灯伴月又都做了啥。如此这般,年年雄心勃勃,年年收获欠丰,年年蹉跎,年年感叹,年年在生命的风里、岁月的雨中空余白发赫然,好在初心未忘,痴情没退,执着没减,并一直因为能坚持这种爱好而深感幸福无比。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2012年不仅是我小说发表最多的一年,在心里磨悠多年的长篇像晴空中突来的闪电,也格外清晰起来,我开始做前期准备。可长篇小说创作是个马拉松式的相对持久的耐力活,一直游走在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我,又杂事缠身,有一段时间还真怀疑自己能不能把这活一气呵成,但灵感来了,稍纵即逝,特别是在淄博鲁中笔会活动中参观完蒲松龄故居,我就更坚定了写这个长篇的信心。

自这年十二月半开始旁无他顾地敲起键盘,写了部分后,由于参加市作协策划出版的我的小说集《你说我是谁》的首发式等相关活动停了下来。2013年春节一过,我就全力以赴,直到五月底初稿完成,我都再没写别的文字。其间,尤其是双休日,每当饭时,妻子轻轻推开门见我旁若无人地仍在键盘上铿锵不息,还时而涕泪滂沱,时而怒目而视,时而仰天狂笑,就悄悄退了出去。可只要我从书房出来吃过晚饭,她就劝我到村外走走,我摇摇头又回到了电脑前。自我与妻子婚后,每当我要写东西,她无论再忙都没打断过我,甚至有时该吃饭了见书房门还关着也不叫我,可一旦门打开,她就赶紧把保着温的饭菜端了出来。在如此美好的夫唱妻随中,我不知道,这是我此生的福气,还是我所写小说的幸运。

初稿后的修改和润色,对我来说更是一个熬心费力的大工程,有时改烦了或感觉个别情节无论咋处理都不满意时,就会想到那些一生别无他好的文友几经磨难完成的文稿找不到认同不说,生活还被弄得一团糟,便想放弃,可真要打算放弃了,心又不舍,随再继续。如此反复,这部长篇就像我刚出世的孩子,羽毛渐丰,让我越来越喜欢,尽管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的未来,更不知道我的付出将以什么形式得到回报。

转眼五年过去。五年里,除了游记、约稿和零星发表的几个短篇,我所有的精力都专注在这部长篇上,我甚至在2017年连一个短篇都没写,这不能不说是我从事小说创作以来最大的缺憾。

五年里,因为文学,我结识了县内外好多从岗位上退居二线的文友,他们与文学有的是一直业余坚持,有的是浪漫重拾,还有的是闲下来才猛然发现文学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让人痴迷和钟情。他们对文学的一往情深抹去了彼此以往的陌生,像老友重逢掏心亮肺无话不谈,我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每每阅改这个长篇时,我总会联想到他们,也可以说,是他们在职时“壮怀激烈”的经历、离位后“今非昔比”的感伤,让我看到了世道人心的卑微、生命潮汛的无情,从而荡开了我写这个长篇的蒙眼纱帐,以及作为一个书写者的责任与担当,更可以说,是他们或悲或喜的人生和当前的农村现状催生了我这部长篇的创作主题,确定了我这部长篇的叙述视角,成全了我这部长篇的纵情抒写,了却了我这部长篇的创作心愿。

五年里,不少文友在关注这个长篇的创作,总想尽早看到这部长篇。我也总是对他们说,再焐一焐吧,就像我们这一带的农家做豆瓣酱,无论制作工艺和配料,焐得相对越久味道就相对越好,更何况,我乡下农夫一枚,没有专业作家的手艺,更不是什么科班出身,仅凭着一腔热情和“今生偏又遇着他”的执迷,写长篇必须经过更多的灵性打磨和时光沉淀。

五年里,因为这部长篇的创作,我的眼泪多了起来,往日的坚强总是在被感动时溃败得一塌糊涂。我不知道,是这几年让人感动的事多了,还是在写这部长篇的过程中凸显了我内心的柔软。有时因为听到别人的一句话、一首歌或是看到的一个微视频、一句台词或是情境中触目的一个字,可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这部长篇中的主人公,高风像个影子总是紧随在我的眼前身后挥之不去。一想起他,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泪水潸然。在止不住的潸然中,我还想到了高风的教育理想,他与贵州石门坎乡村教师梁俊在教育中所做的努力应该是异曲同工,在乌蒙山深处,梁老师为让山村的孩子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把清代南方大才子袁枚的诗《苔》谱上曲教孩子唱,当纯朴干净如天籁之音的歌声响彻在CCTV《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不仅让在场的一次又一次泪流满面,还通过微信等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我在微信收藏里每点开一次,都热泪长流。“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首被遮掩了三百多年的《苔》,经过梁老师和孩子们的深情演唱,呈现了夺目的诗性光芒,“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所有黑暗为天亮铺排”,在阳光照不到的阴暗潮湿处的小小苔藓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多彩的生活理想,展示了自己光彩的青春容颜和独有的精神风貌,梁老师呈现的教育魄力和孩子们为了理想像牡丹一样敢于绽放的勇气确实让人感动。与梁老师不同的是,高风面向的不仅仅是课堂,更主要的是对教育环境和体制的关照与颠覆。“世界是纯白,涂满梦的未来,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我期待着高风能在追梦之旅中有更青春亮丽的展示,更期待高风能像梁老师一样被更多的人理解、被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当然,我也奢望自己的小说能像《苔》一样穿越时空被后人拂去尘封所赏识。

尽管这种奢望是异想天开不知天高地厚,也尽管我在文学的道路上也有苔花一样的理想和意志,我也不相信我这个业余文学爱好者会打磨出什么传世巨著来,权作一种心灵长征,一种精神寄托,一种自娱自乐,一种蓦然回首的发现,一种长期纠结的释放,一种欲罢不能的纵情,一种喧嚣狭缝中的刻意经营,就像内行人说的那样,披肝沥胆述世间事、抒人间情、发心中慨叹、了此生所愿。所以总是以为,诗与远方,我在路上,梦在,追求就在,快乐也就无时不在。

让我欣喜的是,这个长篇经过五年的艰难跋涉,终于有了面世的机会,我衷心地感谢为此书的出版付出心血的老师、文友和编辑,是他们的热心和激励让这个长篇走向了更多的读者,走向了你。如果人生是一枝藤,这部长篇就是我藤上的一个异果,我不知道它在你心中的味道。如果苦涩,就请你随手丢弃吧,别让它占了你的空间,浪费了你的时间,败兴了你的胃口。如果芬芳,那就请你分出点柔情呵护一下,呵护一下这缕来自乡间草叶上久违的气息,这曲缭绕在草尖上的低吟浅唱。

刘学安

2018年2月11日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后记

内容推荐

刘学安著的《龙兴镇》是一部乡镇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在主人公高风的单位和家庭中交叉着次第展开。

一直富有才情、梦想事业有成,又一向务实勤奋、豁达包容的高风平静的生活开始波澜起伏:追梦之旅遭遇滑铁卢、走麦城,职场纠葛,家庭矛盾,子女教育,工作考核等问题随之而来,高风为了梦想开花,智慧地左冲右突不屈抗争……

高风裹着一身疲惫回归到落幕后的平静,世事又发生了让他始料不及的变化。当远走他乡的他在一座海边城市遇到QQ中相伴多年的神秘网友时,诸多困绕人心的恩怨因果渐露峥嵘……

小说不仅展现了纷繁多姿的现实乡村场景,同时又是一部来自时代乡村草尖上的深情歌吟。

编辑推荐

刘学安著的《龙兴镇》是的一部乡镇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高风在家庭和单位种种遭遇和心灵轨迹的演变。通过平淡琐碎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当下生活在乡镇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展现了纷繁多姿的现实乡村场景。小说文笔流畅,语言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细节描写较为生动,可读性较强。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