汊口,古时又称汊川,地处安徽省黄山市南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由程声通著的《汉川往事越千年》共分为3篇,分别为“山川形胜总多情 千年山村有传承”“不废耕读传薪火 代有贤人耀汊川”“岐阳山高沄水长 多彩汊川长留芳”等。书中解读了汊口村仅存的一本谱书,分析了汊口主要姓氏——程姓的发展简况,并通过对50多位汊口籍人士和10多位非汊口籍人士的生平事迹陈述,梳理了汊口村一千多年的文化脉络,力图呈现汊口村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和汊口人乐天达观的性格特征。
《汊川往事越千年》由程声通著。
| 书名 | 汊川往事越千年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程声通 |
| 出版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汊口,古时又称汊川,地处安徽省黄山市南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由程声通著的《汉川往事越千年》共分为3篇,分别为“山川形胜总多情 千年山村有传承”“不废耕读传薪火 代有贤人耀汊川”“岐阳山高沄水长 多彩汊川长留芳”等。书中解读了汊口村仅存的一本谱书,分析了汊口主要姓氏——程姓的发展简况,并通过对50多位汊口籍人士和10多位非汊口籍人士的生平事迹陈述,梳理了汊口村一千多年的文化脉络,力图呈现汊口村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和汊口人乐天达观的性格特征。 《汊川往事越千年》由程声通著。 内容推荐 汊口,古时又称汊川,地处安徽省黄山市南端,是徽州通往江西、浙江的要冲,自古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汊口村有记载的历史起源于唐代末年,耕读传世,千年不辍,历代人才辈出,有丰富的物质遗产和文化遗产。本书通过对五十多位汊口籍人士和十多位非汊口籍人士的生平事迹陈述,梳理了汊口村一千多年的文化脉络,力图呈现汊口村的精神特质和汊口人的性格特征。 本书的內容分为三篇。 第一篇“山川形胜总多情,千年古村有传承”,通过对汊口村仅存的一本谱书的解读,分析了汊口主要姓氏程姓的发展简况,从中也可以看到汊口村的历史变迁。 第二篇“不废耕读传薪火,代有贤人耀汊川”,通过对三十余位汊口乡贤的生平事迹陈述,具体梳理了汊口村一千多年来的文化历史脉络,这些乡贤的精神铸就了今天汊口村的特质和汊口人的性格特征。 第三篇“岐阳山高沄水长,多彩汊川长留芳”,该篇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一些发生在汊口的历史事件、与汊口相关的一些非汊口籍名人事略、作者书写的与汊口有关的几篇短文。这些內容可以看作是对汊口村的特质和汊口人性格特征的佐证。 《汊川往事越千年》由程声通著。 目录 第一篇 山川形胜总多情 千年古村有传承 一、硕果仅存话族谱 二、初读《汉川程氏世系谱》 (一)关于《休宁汉口程氏本支重续谱》序 (二)汉口程氏的早期发展 (三)关于《新安汉口程氏支系谱》 三、再读《汊川程氏世系谱》 (一)“歙州都知兵马使”的传承 (二)《新安汉口程氏支系谱》谱系分析 四、三读《汉川程氏世系谱》——家族故事 (一)接续宗支——寻亲归祖 (二)家族纷争——“十万公”风波 五、四读《汊川程氏世系谱》 (一)丰富的文化遗产——《历世典籍纪略》 (二)一张珍贵的写实地图——“汉川图形” (三)汉口的山川形胜 (四)汉口的道路 (五)汉口的居住区和宗族 (六)汉口的公共建筑 六、汉口谱书修编的继承 第二篇 不废耕读传薪火 代有贤人耀汉川 一、汉口程氏始迁祖——东密岩将程沄、程淘 二、走出汉口的先驱——程珌 三、休宁理学九贤之程若庸和范准 (一)休宁理学九贤 (二)新安理学思想家和教育家程若庸 (三)青年才俊范准 四、文魁武耀——程若川的传说 五、岐阳遍松柏 汉川多义士 (一)南宋忠节程洙 (二)披肝沥胆程兼善 (三)忠义孝悌汪仲和 (四)仗义疏财程英发 (五)民国志士程家柽 六、三代人的历程 (一)矢志不渝程逢午 (二)鞠躬尽瘁程愿学 (三)承前启后程仲本 七、同年哥仨传奇——朱同、程天和范准 (一)童年哥仨 初会汉口 (二)青年哥仨 友谊俱增 (三)中年哥仨 仕途初登 (四)壮志未酬 人生断崖 八、子承父业 三代兴家——孙以宽治家有方 九、汉口汪氏和汪王庙 十、父子奇人程玩和程充 十一、百岁耆老——程诗 十二、悬壶济世 汊川良医 (一)优秀的医学传统 (二)好人程太医——程深甫 (三)诊脉决生死——范天锡 (四)复春居士程充 (五)医药并单——程履新 (六)为官兼医——程丽芬 十三、汉口的布衣诗人及其他 (一)文人骚客世代相传 (二)江敏求 (三)汪洗 (四)程隐 (五)程可中 (六)范如珪 (七)程伯阳 (八)唐筠轩 (九)吴克敏 (十)程敏政咏汉口诗 (十一)孙一元十咏汉口 十四、汉口与仰山寺 (一)东南胜境 千年名刹 (二)几经兴废 汉人重建 (三)汉川文人 记录经典 十五、武林双子星——程冲斗和程子颐 (一)武林泰斗——程冲斗 (二)文武双全——程子颐 十六、短命进士程鉉 十七、程再伊抗击“红夷” 十八、“地会星神算子太常寺”赵时用 十九、程邑和哭庙案 二十、杂家程作舟 二十一、汉口忙人孙万青 二十二、民主革命志士程家柽 二十三、热心乡里程一帆 二十四、奠基屯溪街——程华珍 二十五、当代布衣文人刘双根 二十六、忍辱负重程佑军 第三篇 岐阳山高沄水长 多彩汉川长留芳 一、程钜夫和汉口 二、朱升墓址考——朱升的汉口情 (一)功成致仕 荣归徽州 (二)汉口辞世 迁葬詹田 (三)生后流离 安身异乡 (四)青山处处埋忠骨 权将他乡作故乡 三、程敏政和汉口 四、程敏政为”休宁汉口世忠行祠”作记 五、归有光为《汉口志》作序 六、乾隆状元金德瑛的祖籍在汉口 七、汉口友恭堂史话 (一)茶叶贸易 父子仨初战告捷 (二)生意兴隆 友恭堂应运而生 (三)盲目扩张 馥馨祥经营破产 (四)时代变迁 友恭堂寿终正寝 (五)天南地北 难忘的汉口情结 八、亲历“点主”仪式 九、大阜避难记 十、我的老照片 (一)老学友——逝去的青春 (二)聚焦模糊的父亲——程家骆 (三)全息照片——一帆叔公 (四)记录历史沧桑——叔父程家賒 (五)支离破碎的记忆——汉口村 十一、山村有能人——汉口就医记 十二、六十年的轮回?手枪事件及其因果 (一)20世纪50年代 风波骤起 (二)20世纪90年代 旧事重提 (三)21世纪初 故事续篇 (四)世事难料 因果早定? 十三、汉口人过大年 十四、《梦回汉口》后记 十五、历次自驾返乡拾遗 十六、2017年返乡纪实 附录:人名索引 试读章节 方女的事迹感动了乡邻,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方女的堂侄方观峰委托举人、国子监助教赴礼部申请旌表;次年礼部行文要求知县王其淦申报详情,最后巡抚回复礼部意见,准予旌表建坊。如今牌坊安存否不详。 (二)家族纷争——“十万公”风波 在《汊川程氏世系谱》第二页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明太常寺卿(程)南云由江西至汊口会谱,族人不礼之。大富荣(富溪,或大富营)程瞳者冒认为己派,又于珍公八派内加一渝字,谓珍公九派。嘉靖间,时贤执辩不已,后得元建昌处士郢谱,其论始息。” 程南云(?-1458年),江西南城人氏,大书法家,任职南京大理寺卿时(正统年间,1436—1449年)曾来汊口认祖。程南云的先祖是汊口“十万公”,到了汊口以后,发现汊口历史上有两个十万公,使他感到困惑。 “十万公”,大富翁也。 汊口第一个“十万公”,或称“大十万公”是程渝,生活年代在唐朝末期,大约公元9世纪。程渝是程沄的弟弟,黄巢之乱后定居汊口,后迁居闵口,“以物什其万,人称十万公”①。程渝的后代有人从闵口迁居休宁富溪(大富营,今称大阜)、江西建昌府②等地。 第二个“十万公”,或称“小十万公”,是汊川程氏十四世、亮公七世孙程绪,生活年代在南宋末期,大约公元13世纪。程绪“富甲一方,号四门程十万公,汊口溪西四门程,由此后居闵口。”程绪的后代有人迁居湖北郢州(今湖北钟祥境内);再后来,有人从郢州迁居江西建昌府。 两个“十万公”、两人都从汊口迁居闵口、两个江西建吕程氏支派,使得事情有些复杂。后来从江西建昌得到处士②(程巽——亮公五世孙,“小十万公”程绪的祖父)郢州支派的族谱,才理清了程氏建昌支派与“十万公”的关系。原来,程南云属于程钜夫的后代,是从湖北郢州迁到江西建昌的,属于“小十万公”一派,即程沄的后代。 到了嘉靖年间,江西盱江(也属建昌府)人程栉③主持“大十万公”程渝的后人会谱,当时参加会谱的主要是三个支派:休宁闵口、富溪和江西建昌。由程栉主持,编写了《十万程氏会谱》,他们都是程渝的后代。 事情至此并没有结束,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汊口秀才程梦龙对两个“十万公”的并存提出质疑,写了一册《十万公辨》,由闵口解元程应徵作序。程梦龙自诉写作原因是:“今年,族众以别派妄认吾族祖‘十万公’,编刻诗序,布满四方,虽曰蝉鸣蛙闹,诚恐以伪乱真。乃汇吾族先达英贤相传序记、派系,有关‘十万公’者,集为一轶,以告宗亲高明,剖析真伪。”程梦龙这段话的背景可能就是《十万程氏会谱》。《十万公辨》的焦点在于程沄是否有程渝这个兄弟。程梦龙认为,根据程洎(程沄的长兄)的后代提供的一本篁敦程氏家谱,其中并无程渝其人④。该家谱写着:程沄的父亲程珍一共生了八个儿子:洎、沚、浑、泽(早卒)、沄、湘、淘和汾,即所谓“珍公八子”,没有“渝”。 汊口和富溪相距十五里路程,在历史上本是两个以程姓为主体、世代和睦相处的村庄,《十万公辨》的出现就像一颗炸弹,引爆了两村程姓族群的矛盾。 世居富溪的老儒生程瞳①对于《十万公辨》中“始有珍公八子八房,而无我始分之祖渝公;终辨我富溪先曾祖‘十万公’之为非”强烈不满。又说,“瞳见其(指程梦龙)援引,考其议论,自相矛盾者有之,不识真赝者有之,未窥其藩篱者有之。窃惟祖宗之受诬,为子孙者苟能知其实,顾可不摭其实以雪其诬哉?不知其实,不明也;不雪其诬,不孝也,其可谓子孙乎?”程瞳因祖宗受诬气愤万分。 程瞳是远近知名的老儒生,时年已经七十多岁,他以《谱辨》和《珍公八于辨考》予以回击,程瞳认为,篁敦程氏家谱“祖孙相传,多历年数,文字漫灭,世次不明”,不可全信,并举出外姓学者勿斋先生②的《德秀行状》为证:程渝“居汊川,号四门程;迁闵川,号十万程;有‘十万公’墓在焉者是也”。 汊口人对程瞳的答辩表现得几乎失去理智,用各种方法对程瞳进行报复。汊口人“大发雷霆之怒,下责丘山之罪……今当伺其出入,拦截之,羁絷之,羞辱之,一曰拔其髯,挞其背,一日幽囚之,绝其食,使不毙于吾人之手不信也”。 对于汊口人的过度反击,程瞳感到事态严重,整个富溪会因他罹致大祸,于是致函汊口程梦龙,主动要求和解;并表示,可以上门负荆请罪。 汊口人还是不依不饶,表示要断绝交通,堵住富溪进出的咽喉,逼其就范。这一招使程瞳感到不寒而栗,因为汊口是富溪进出的要道,封锁交通无疑是将富溪逼上死路。 P20-22 序言 徽州休宁县汊口村,坐落在安徽皖南山区的南端,三面环山。紫云溪由南向北穿村而过;珮琅水,由东向西于村的北端同紫云溪汇合,两水合流,谓之汊水,然后一直朝北奔向新安江。汊口村地势险要、风景秀丽,历史上是一座比较繁华的村庄;如今也是通往浙江、江西的要冲。 汊口历史悠久,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人才辈出,可以大书特书。程声通教授推出的这本《汊川往事越千年》,就是一本走进汊口、认识汊口历史的好书,和作者一年前推出的《梦回汊口》一样,较为全面地描绘了汊口历史上的人和事。从中,我们仿佛又看见了一座座古宅、古庙、古祠堂和那遍布全村的店铺、作坊,市井繁荣,令人向往。 一个小小的村落,之所以能成为一座相当繁华(在当时)的村庄,汊口程氏始迁祖程坛、程淘功不可没。还有那走出汊口、颇有建树的程珌,鹤发童颜、手到病除的神医程充、程丽芬,武术泰斗程冲斗,能文尚武的双料状元程若川,颇有创新的思想家程若庸,具有浓浓乡土气息的诗人汪洗、程伯阳、孙一元,辛亥革命先驱程家柽以及许许多多的文人学士和实业家,都为汊口的繁荣发达做出过贡献。 一串串历史英名,跃然纸上,尽现书申,都是我们汊口的骄傲。从字里行间,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些行驶在古驿道上,挑着柴火、土特产艰难前行的“徽骆驼”;紫云溪上吼着劳动号子的放排工;辛勤耕耘在田间地头的普通村民。读着读着,我仿佛回到了在家乡度过的那段童年时光。 汊口文化,就是徽文化的一个缩影。徽州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宋明以来,这里受程朱理学影响很深。学而优则仕、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儒学理念深植于人们脑海,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他们身体力行,代代相传,直至民国初期依然如此。这和当时汊口大量文化人的产生不无关系。虽然我们今天并不提倡这些理念,然而它对汊口人良好道德理念的形成,起到了历史性的良好传承作用。这些都渗透在《汊川往事越千年》的字里行间,很值得今天的汊口人好好阅读和玩味。 读了这本书,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汊口人从古到今都有一种精神——好学、勤奋、不忘祖。 好学:汊口人自古就有读书识字的好风气,所谓“耕读传家”是也。古时村里就设有“书院”和“蒙童馆”,民国初期就有了现代小学——“二南小学”。所以汊口识字的人多,文盲少;外出求学的较为普遍,且许多人具有较高的学识,即便是古代也是如此。汊口人程耻八百年前曾写道: 外物不足恃,翻覆百年间。唯有万卷书,可以解我颜。 这就是汊口人的读书心结。 勤奋:汊口除以农为主,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坊遍布全村。豆腐店、猪肉铺、纸扎店、理发店、药材铺、杂货店、水碓(米、面加工)、切面铺、棕绷店、竹木加工店、茶场、酒坊等等,林林总总,应有尽有。还有肩挑叫卖的修理工和小吃摊贩。人人都在勤耕劳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游手好闲的极少,几乎看不到有沿路乞讨者。男孩到了十二三岁外出谋生,是这里的传统;他们从小就历练了吃苦、好学、勤奋的美德;其中不乏有很多成功人士。 不忘祖:汊口人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走得多远、多久.都不会忘记自己是汊口人。但凡在外有所成就者,首先想到的是回馈家乡,回乡修建祠堂、修桥补路或做其他公益事业。汊口人即便是少数人了,也要考虑告老还乡,叶落归根。因为他们有一份浓浓的乡恋。正如汊口古诗人程伯阳所写: 还思汊口上,归去好垂纶。 本书作者程声通,汊口友恭堂人氏。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年8月23日出生那一天,恰好天边挂着一道绚丽的彩虹,全家人十分高兴,当即给取了个小名——长虹。长虹的一生就如那道彩虹一样绚丽多彩: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整整读了二十余年书;徽州名言“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他当之无愧。研究生毕业后,留清华大学任教,为国家培养了很多高级人才,研究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汊川往事越千年》讲述的汊口古今“贤士”都是汊口人的骄傲;作者本人也是从汊口走出来的一位颇有成就的现代学者,同样值得称道。 作者退休以后,虽年逾古稀,就像许多汊口人一样。念念不忘哺育过自己的家乡——汊口。《汊川往事越千年》,还有《梦回汊口》,充分抒发了他对家乡的这份眷恋之情,也是对汊口的一份贡献。十几年前,他同其他几位同乡一道发起,组织、编写、出版了《汊口纪事》,歌颂家乡、抒发对家乡的美好情感。他还极力支持和推动了“汊口中心小学阳光奖助学金”的活动,激励家乡学子,好好学习,为家乡争光,为国家做贡献。作者的心和家乡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真希望汊口的有识之士,和程教授一样,都来写写汊口、特别是写写汊口现在的人和事,正如先祖程节所言:“他日子孙视吾,犹吾今日视祖宗也”,让汊口在历史的长卷里永不断档。 从汊口走出去的耄耋老人 长泰 2017年8月于芜湖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