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三年的奋斗都不能升职,马克的困惑、愤怒和失望是可想而知的:“我是麻省理工走出来的精英人才,为何只获得了普通雇员的职位?”没有人理解他和同情他。人们或许还在背后嘲笑他,这家伙只是在做梦罢了,他以为自己是埃利尔·沙里宁(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吗?
在这几年的时间中,公司内部的每一次职位竞聘,他都榜上有名,位列重要候选人,但每次他都被淘汰下来,不为董事会所考虑。为什么不听听老板对他的评价?“马克是个勤奋的小伙子,他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也在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对此大家有口皆碑;但他缺乏决策能力。有时他连自己的工作事务都梳理不清,决断能力差是我每次都无奈地排除掉他的原因。”几年来马克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进步,老板也很失望。看起来,他当初的梦想已经落空了,这辈子只能做一名任劳任怨的设计师了。
我们不得不看一下马克在工作中的表现:
他总是给每件事留下一条后路。具体表现是他从来不把一件工作做完,快速完成一项工作、落定一项创意对他而言是不能容忍的,因为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给自己留下一些重新考虑的余地,以免有什么东西还要改动。所以做图纸时,如果不到需要交付的最后一分钟,马克就绝不肯罢休。
他的思维有强烈的完美主义特征,事事追求完美无瑕。这一特点让他适合从事要求较高的项目,公司也经常把他放到重点工程的设计组,由他来监督和完成重要的设计任务。但他摇摆不定的行事风格实在太过低效了,有时已经寄出的文件,他也会打电话让客户原封不动地退回来——因为他需要修改几个用词,来使自己的表述更为精确。事实上,他要修改的部分无关紧要,客户并不在意。
这是让人平庸的毒药,是我们成为真正优秀人物的障碍。对于一个希望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获取多少知识,而是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决断性的思维。它是优秀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也是那些卓越人物能够驾驭一支优秀团队、掌控复杂局势的保证。
致命的“思维摇摆症”在破坏你的工作之余,还会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作为一名企业家,优柔寡断实在是一种致命的弱点。它一旦植入你的头脑,你的毅力、意志和处事的效率都将变成一部生锈的机器。当你羡慕那些在优秀的企业执掌牛耳的卓越人物,叹息自己为何没有这种机会时,有没有想过这种思维的弱点是否正附着于你的头脑,裂解你的心肺,并且无时无刻不操纵着你的肢体呢?思维的决断是如此重要,一旦出现问题,它不但可以破坏你的信心,还会吞噬你精准的判断和行动能力,让你的人生从此停滞。
P4-5
你不是不努力,是不会努力
每天早晨醒来时,我们都会对自己说:“我今天一定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按时交报表,按时完成广告创意,按时去接女朋友下班……我保证自己从今天起作息规律,生活有序,让一切都井井有条,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效的人。”没错,这些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目标,开始做吧!但是到了晚上,你发现自己辛苦忙碌了一天,可是早上制定的目标不但一个都没有实现,反而更加混乱低效了!
我们总是让自己处于疯狂忙碌却毫无收获的状态。我们常常因为不断地重复错误而焦虑,因释放不了压力而忐忑不安,仿佛每天都在做无用功,决策和行动均大受考验。看上去每个人都很不妙。但是,为什么仍旧有人能成功呢?他们精神焕发,心情愉悦地应对着日益庞大的信息量;他们似乎每天只用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我们二十四小时都处理不完的工作;他们总在做对的事情,而我们对这个诀窍却一无所知。
尼尔斯(我在国外做咨询实习生时认识的同行)曾和他的合作伙伴科斯塔一起进行了一项富有创意的研究:那些世界级企业的高级管理者们是如何更高效地工作和生活的,他们这些领袖级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在这项研究中,有上百位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CEO(首席执行官),虽然他们讲着各种各样的语言,但他们都属于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独角兽俱乐部”(优秀的人组成的俱乐部)的成员。他们不仅是超级富人、社会名流和行业顶级权威,还是具有高智力、高情商的群体。尼尔斯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进行采访,积累了大量的案例,也为本书提供了大量案例。尼尔斯和他的团队在全球各地举办高端商业论坛,与企业的高管们深入接触,了解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最后发现,他们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
曾担任麦肯锡日本分公司董事长的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写下了《思考的技术》一书,他认为思路决定人的出路:“人们缺乏的不是做事的技能,而是缺少揭发事物本质的动力和好奇心,缺少怀疑一切的心态和对固有模式的怠惰。”在大前研一看来,人的命运之所以有大的不同,主要源于人和人的思考力的差距。正确的思考不但能洞悉事物的本质,还能打破线性思维的束缚。
大前研一将思考当作一门技术,强调了它的重要性。但在尼尔斯看来,思考的本质还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尼尔斯经常和同事讨论一个问题:“在乐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者这四种人群中,具有哪种性格的人更容易成功呢?”尼尔斯的团队在长期和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只有同时兼具乐观与现实两种品质的人才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获得幸福。这种人的性格被称为“现实的乐观主义”——他们既拥有乐观主义者的积极心态,又会用悲观主义者的清醒来判断机会。他们不像过度乐观主义者那样热衷于欺骗自己,也不像极端悲观主义者那样对一切都自暴自弃。在麻烦来临时,他们懂得用理性的、与大众保持距离的思考来解决问题。
有的人把这归结于性格、基因、前辈的熏陶或者某种不可言说的天赋,但尼尔斯却觉得这是思考模式的不同产生的偏差。我们很多人都听过两个推销员去沙漠里卖鞋子的故事:一个推销员见那里没有人穿鞋,就觉得不会有人买他的鞋子,结果失望而归;而另一个推销员却喜出望外,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完全没有开发过的市场,意味着他的鞋子将会大卖。两名推销员的能力没什么差距,只是思考的模式与思维的特性有所不同,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判断,进而形成了命运的分野。
有人问尼尔斯:“为什么出现问题时,你从不指责一个人行动的过失,而是追究他思考的责任呢?”是的,他很少建议人们在自己的行动中寻找答案,更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决定的。
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读者有必要先回答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行动?”
答:“因为大脑有了想法。”
那么大脑的想法是什么?
答案是,想法就是动机。
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它的动机,而动机源于我们的愿望和目的。这一切都要依靠基于既定逻辑的思考来完成。所以,顺着这一串逻辑下来你就会明白,产生问题的根源是思考,是我们的思维模式,而非某种具体的、或对或错的行为。
当然,只用一本书的篇幅远不足以描述这些商业精英的思维优势,但正像美国著名思想家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说:“我们至少可以筑起一道墙,把重要的东西圈进来。”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渴望成为新一代的扎克伯格或者第二个马云,成为令人仰视的“独角兽”。这当然是一个伟大的、使人激动的梦想。他们为之努力,可为什么目标如此遥远呢?秘密是什么?很简单,这便是本书具有的价值。想成为像扎克伯格这样的人,想让自己生活得更好,那么,就要先让自己学会像他们一样去思考,像他们一样去决策和行动。
嘉木著的《请停止无效努力》将帮助你——掌握努力的正确方式;成为积极的实践者;进行简单而高效的思考;把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科学地规避风险;看到未来的更多可能……找到人生的制胜关键,让你的努力不白费。
被鸡汤了这么久,该长点见识了。嘉木著的《请停止无效努力》帮助你突破工作瓶颈,让你的才能实现突飞猛进。
全书从8个方面,改变你的人生版图、更新你的思维框架、构建你的能力体系、打开你的进阶通道,让你快速增值,实现人生的弯道超车。
作者结合众多实践案例,为你提供正确的努力模式、科学的学习和思维工具、实用的个人品牌提升方法,让你彻底摆脱以时间长短定义努力的错误观念,全面加速升级你的眼界、心智和能力,获得你渴望的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