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黑暗中亮起一盏明灯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东雍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与禅宗一样,净土宗的历史渊源传自古印度佛教,不过在古印度,净土信仰和念佛法门并未成为一个专门的宗派,只有在中国,净土才成为一个大的法门,而且绵延上千年。释迦牟尼在佛经里预言,末法一万年,将来佛法逐渐衰微的时候,净土宗是唯一剩下的宗派。其他经典都灭了,只有净土经还独留一百年,所以说净土法是三根普被的法。

在中国的佛经翻译文献中,来自古印度的佛教经典里有近百种佛经专门或者兼带谈到净土念佛法门。净土宗的历代祖师有: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株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印光。印光大家都知道是近代的,近代公认印光为净土宗的十三祖,当然有的说法加了别的,把印光说成是十五祖,说十三祖和十五祖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净土宗的历代祖师都是圆寂以后后人追认的,跟禅宗和其他宗派不一样。其他宗派都是一个传承给另一个,大家公认的没有任何问题,只有净土不是这样的。印光都圆寂好几十年以后才被追认为十三祖,到现在谁是十四祖还不知道,有可能200年之后才会出一个。慧远和善导之间就差了200年,所以说不是慧远把法传给了善导,善导称为二祖,不是这样的,净土宗祖师的这个冠名是有些乱。

(二)净土经典

讲到净土经典一般说三经一论或是五经一论,三经包括《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也称《大阿弥陀经》,印光大师定的是康僧铠翻译的版本,历史上这部经翻译的版本还有很多,他认为这个版本最好。我给你们参考的很多经典其实是同一部经在不同时代由不同人翻译的,在翻译过程中,有的经可能被省略了很多,所以不全,真正认真研究净土的话最好多个版本都参照。第二个经是《佛说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观经》现在基本没有人修,但初祖慧远大师弘扬的恰恰是《佛说观无量寿经》,这部经和其他经完全不一样的是它需要观想,从观日落开始,日落西山的时候你先看日落,然后观水,再观地,再观阿弥陀佛,再观观世音、大势至,一层一层观想,这是《观经》的修法,一会儿再详细介绍。第三个是《佛说阿弥陀经》,就是通常早晚课念的,2工00字左右的小的《阿弥陀经》。这三个经加上《往生论》称为“三经一论”,这就是早期定的净土的“三经一论”全部经典了。《往生论》,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这部论是专门论净土的。《往生论》乃天亲菩萨(佛灭后九百年左右出生,北印度婆罗门种族之家)修学净土法门的心得著述,既然叫论就不是佛经,是后人阐述论述的。后来中国的昙鸾大师(476—542,山西雁门人)给《往生论》又造了一个注,叫《往生论注》,凝聚了白马鸣、龙树、天亲菩萨以来古印度纯正的净土教理,又融人中国的本土文化,把很多中国的思想都融人进去了,包括儒家、道家思想。昙鸾门下出道绰大师,他弘扬往生论,一生讲净土近200遍,道绰门下出善导大师,被后人尊为净土二祖。

到了印光又给加了两个经,一个是《华严经》,经里面的《普贤行愿品》有一部分涉及净土,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在印度把它算作净土的经典。另一个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楞严经》大家都知道是很长的一部经,其中有一章叫《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在那一卷里佛挨个问这些大菩萨,你们怎么修成就的、怎么开悟的,各自都讲一讲,大势至菩萨就讲他怎么成就的,当然他是念佛,后面也有简单介绍。

除了这三经、五经,其他经只是介绍阿弥陀佛的因缘,阿弥陀佛之前叫法藏比丘,他在因地没成佛之前是怎么修的,怎么发的愿,怎么样经过积功累德修行最后成佛的,于现在有多远,其他经都是介绍这个。

三经一论、五经一论基本上就这几个,当然我参考的经典不止这些,要研究净土需要参考更多的经论。

P9-11

目录

一、前官

 (一)法会内容介绍

 (二)汉传佛教宗派概览

二、净丈家概览

 (―)净土宗的起源与传承

 (二)净土经典

 (三)净土祖师及历代大德

三、净丈修法

 (一)参考引用的经典

 (二)《观经》之往生次第

 (三)其他净土经典的修法次第

四、净丈洚与《坊经》《金则经》义理比较

 (一)净土与《坛经》《金刚经》的究竟义理矛盾吗?

 (二)《坛经》《金刚经》怎样讲净土

 (三)净土是三根普被的法

 (四)净土佛子如何在红尘中加强自己的信和愿

五、无问不答

附 观经九品往生条件次第分析对比表

《观经》之外往生次第

序言

(一)法会内容介绍

感谢慧行,慧行说让我讲讲净土,原来我自己也有心把净土好好梳理梳理,但有可能是几年之后的计划。他说请我早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我就对净土认真地进行了梳理。当然研究的时间不够,因为净土经典有很多大德在研究,我不是专修净土的,所以只能说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把我研究的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净土,这是一大宗派,可以说,在唐朝之前就形成了,唐朝期间才形成了禅宗。自从这两大宗派形成之后,它们基本就是汉传佛教的整体了,一个禅宗,一个净土.其他还有一些,八大宗、十大宗等,但实际上禅宗跟净土宗是最大的宗派。当然到现在为止,禅宗已经没有净土宗这么兴盛了,现在摄受佛子最多的应该是净土,修净土的人比修禅宗的人要多得多。也正因为这样,讲净土的人非常多,大德也很多,所以我讲净土也就不讲太多了,讲那么多还不如看看大德的资料。我讲净土,主要讲一讲净土到底怎么修。现在几乎所有修净土的可能都知道,要一心念佛、一心不乱,所有的修法基本都是这样的。所以说起来也很简单,至少大家都看过《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汉传出家僧人晚课必念的一部经,也就2100字,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念完了。这部经是净土宗三经一论的经典,看了这个经也就知道净土怎么修了。但这部经可能是讲得不详细,说“若一日、若二日”一直到“七日”一心不乱就往生,但这里没有包括四十八愿。真的要想研究净土怎么修,光靠这一部《阿弥陀经》也不够,肯定还得看净土的其他经典。所以说,我是重点梳理一下怎么修这个净土。因为净土是三根普被,上上根也可以修,也就是说,像普贤菩萨这样的也要修净土,那么他的修法跟我们的修法,跟一般念佛的修法是否都一样?最下的下下根器的凡夫,到底什么条件才能往生?有人说必须要念到一心不乱,有人说不需要这样,有人说即使造业也可以往生,这都说法不一。

要想认真去研究往生条件的话,我认为应该多去参考一些净土经典,没多少,也就十本八本的。按照印光大师说的,就是“三经一论”,最多后来又加了两部,“五经一论”,也不多。这些大家都可以读,有的一部经也就千八百字,有的是上万字,也不长。认真读每一条,看看往生条件到底是什么。还有描述西方极乐世界多么庄严的部分,这部分各个经里都有,包括《佛说阿弥陀经》,那里也有描述,这个我就不用再讲了。金、银、琉璃,多好多好,这些东西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往生净土,到底怎么修才能去,这个是最最重要的。

本来我计划讲这部分20分钟也就完了,但今天难得大家聚会一次,我就着这个机会把净土简单地梳理一下,把净土宗以及近代相关的净土的一些大德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最后重点讲我梳理的一些修法,这些我都汇总成了表(附后)。例如《观经》里的九品,大家都听说过“九品莲花登彼岸”,那这九品怎么出来的?它出自于《观无量寿经》,那里说得非常详细,我把这部分单独都摘出来了,从下下品到上上品。除了《观经》之外,还有《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还有《大宝积经》的《如来会》,那里头把四十八愿讲得都非常清楚。在这些做参考的经文里,除了《观经》讲九品之外,其他都不分品。不分品的也有关于往生次第的问题,我也把它们都摘出来了,最后形成的表格也就这么几页纸。

(二)汉传佛教宗派概览

我先梳理一下与净土相关的东西。大家如果有基础知识可能都知道,汉传佛教有几大宗派,有的说十三宗,分法不一样。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法相宗(唯识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还有两个小乘宗派叫俱舍宗、成实宗,这是汉传佛教的十大宗派,净土宗是其中的一个宗派。禅宗大家都知道源自于印度,释迦牟尼传给迦叶,迦叶传给阿难,一直传到28祖师达摩。达摩是汉传佛教禅宗的初祖,他传慧可、僧粲、道信、弘忍、慧能,从慧能之后禅宗才真正发扬光大,所以禅宗是一大宗派。

天台宗是以尊崇《法华经》而发展出的一个宗派,当然都是从我国发展出来的,当然《法华经》也是源自印度。为什么叫天台宗?因为这个宗派是智颉大师创立的,他生卒的年代是公元538—597年,在唐朝之前。他在浙江天台山,以那个地名创立的一个宗派,就称之为“天台宗”。

华严宗是以《华严经》为根本创立的一个宗派。密宗实际在唐朝时已经在汉地传承了,并不是仅指西藏的那个密宗,所以有唐密之类的说法。

法相唯识宗,大家都知道是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创立的’他主弘的是这个法相唯识宗,现在好像也有人在学修。

律宗,大家都知道弘一法师是律宗的祖师大德。

三论宗,是依据龙树创立的《宗论》《十二门论》,还有提婆的《百论》,以这个三论为宗,所以称之为三论宗,它是大乘的空宗。

净土宗,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净土法门,它是慧远大师创立的,祖庭是在江西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是东晋时代的人,比慧能还早200年左右,净土宗在那时就创立了。以前在印度,净土没有成为一个宗派,是在中国发展起来的。

两个小乘宗派就是俱舍宗和成实宗。

俱舍宗是依据《俱舍论》成立的一个宗派,《俱舍论》也是印度人世亲菩萨造的一个论,玄奘译的。《成实论》是鸠摩罗什译的,诃梨跋摩著,可以说这些宗派都始于印度。

说到宗派,实际这是历史形成的,有的是依据某一部经典形成一个修法。那是否这些宗派就能囊括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所有佛法呢?一定不是!所以,三藏经典那么多,好几千万字,上万部佛经,还不说论,如果你钻研其中某一部经有心得,那有可能这一部经的修法你要弘扬起来或者你自己修,它其实就是一个修法的法门。所以说绝不限于十宗或十三宗。即便是净土,我们把净土再去细研究,它也形成各自不同的修法,又形成净土宗各自的门派,就跟密宗一样,密宗又分那么多派,禅宗也分很多。

实际上讲到十宗还是十三宗,都是源自于佛教的经典,所以大家要认真研究佛经的话,自己有一些见地有一些修法,它就是独立的一个法门,只是欠缺历史的因缘,无人专门弘扬。因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宗派不同的修法,是很正常的。

内容推荐

由东雍著的《黑暗中亮起一盏明灯》是东雍立足于物理学的视角,对生命长短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做的系统性思考。在作者看来,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证悟生命的实相,对于佛教讲的“极乐世界”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对于俗世间的生活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命中不可回避的疾病、烦恼、生死问题,应该看破放下。该书对于生命仍处于迷茫状态的读者,或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编辑推荐

关于净土,这是一大宗派,可以说,在唐朝之前就形成了,唐朝期间才形成了禅宗。自从这两大宗派形成之后,它们基本就是汉传佛教的整体了,一个禅宗,一个净土,其他还有一些,八大宗、十大宗等,但实际上禅宗跟净土宗是最大的宗派。当然到现在为止,禅宗已经没有净土宗这么兴盛了,现在摄受佛子最多的应该是净土,修净土的人比修禅宗的人要多得多。也正因为这样,讲净土的人非常多,大德也很多,所以我讲净土也就不讲太多了,讲那么多还不如看看大德的资料。我讲净土,主要讲一讲净土到底怎么修。现在几乎所有修净土的可能都知道,要一心念佛、一心不乱,所有的修法基本都是这样的。

《黑暗中亮起一盏明灯》由东雍著。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5: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