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辞在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下简称《伯史》)中约占1/4篇幅,是其作品的特色。将演说应用到历史作品的传统中,修昔底德的演说辞是十分突出的。这种极具特色的写作方式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和分歧。沈芝著的《修昔底德演说辞及其历史文化价值》试图从修昔底德《伯史》中大量演说辞的视角出发,分析《伯史》中大量使用演说辞的原因,探寻演说辞的真实性,进而阐释修昔底德在《伯史》中大量运用演说辞的创作手法值得重视与借鉴。从而揭示演说辞所体现的那个时代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反映了修昔底德的思想观念,具有相当史料价值及历史文化价值。
沈芝著的《修昔底德演说辞及其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借鉴多学科研究方法,尽量搜集有限的原始文献,充分利用近代以来学者的相关研究,并适当引入网络提供的最新资料及研究成果,对古典史料(主要是罗耶布古典丛书)、考古、铭文、现代英文史学著作、中文译著等资料进行梳理和研究。在史料收集上,笔者寻找了国外专门研究修昔底德演说辞的专著论文,同时广泛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以期待对此问题做初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力图借助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方法,在宏观背景下,对个案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力求对修昔底德演说辞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有较为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