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亚当·菲利普斯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被《纽约客》称为“英国重要的心理分析作家”、《企鹅现代经典系列:弗洛伊德》丛书主编亚当·菲利普斯重磅力作!

《纽约客》《旧金山纪事报》《纽约时报书评》《金融时报》等媒体倾情推荐!

亚当·菲利普斯著的《成为弗洛伊德》是一本关于精神分析之父、《梦的解析》作者弗洛伊德的杰出传记,它讲述了弗洛伊德50岁以前的历程,重点强调了大量非官方记录的关于弗洛伊德早年的材料。

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弗洛伊德的眼睛是洞察生命力的显微镜,它帮你找到缺失的部分。

内容推荐

亚当·菲利普斯著的《成为弗洛伊德》是一本关于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杰出传记,它讲述的是弗洛伊德50岁以前的历程,并重点强调了大量非官方记录的关于弗洛伊德早年的资料。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应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犹太人命运的一种方式。《成为弗洛伊德》融合了弗洛伊德以及他同时代人的著作,还引用了史学家针对这个重要时期里的欧洲犹太人生活的著作。菲利普斯在书末做了一个假设:如果弗洛伊德在1906年就去世了,这是他不得不主持的精神分析运动还未出现,那么精神分析将会是什么样子。

目录

1.道不尽的弗洛伊德

2.弗洛伊德的起步

3.弗洛伊德去巴黎

4.开始逐梦的弗洛伊德

5.精神分析问世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试读章节

弗氏这位精神分析学家是一位历史学家,他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历史也是我们向自己隐瞒过去的方式,我们既承认它又拒绝它(拒绝它是指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简化它;承认它是指允许它以精神错乱而存在)。达尔文是弗洛伊德心中的另一位精神英雄,弗洛伊德尊他为“伟大的达尔文”。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自己是渴望生存和繁衍的动物,带着欲望生活在一个不舒服的世界中,像所有的动物一样,我们受到欲望的威胁,因而需要自我保护。但人又不同于其他动物,因为动物们没有语言,没有文化史。我们同时感受到当下欲望和历史的双重压迫。在弗洛伊德看来,除了个人和家庭的私人生活史以外,没有什么能保护我们的了。对许多人来说,过去已变成了令人恐惧的东西,这种东西隐藏在对种族和民族历史的伤感怀旧之情中。显然,精神分析是对这些日益紧迫的当代问题的一种响应。过度的自我保护方式和习惯使我们遭受了额外的痛苦,弗洛伊德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中,我们之所以是防御性的动物,只因我们有很多需要抵御的东西。我们对外在世界的恐惧仅次于我们对内心世界的欲望和记忆的恐惧,而两者都是生存所需要的(弗洛伊德把一个普通词“防御”变成了众所周知的通用词汇)。精神分析,无论它是什么,都是一本现代恐惧的词典。承认过去,无论是个人的还是跨代的,总是会危及、破坏我们对未来的信念,或如弗洛伊德所暗示的,现代人正以新的方式感受着基于过去的重负(随着历史研究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兴起,他们对自己比以往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至今不能接受我们历史中真实的恐怖,这其中隐含着弗洛伊德的反思,反思他自己作为一个犹太人的历史,以及他一心想对全人类进行的更普遍意义上的描述。弗洛伊德担心精神分析可能被误解成是一门犹太科学,这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犹太人的历史也可能与之相关。

我们依靠貌似可信的故事保护自己,弗洛伊德给我们讲述他自己的貌似可信的部分故事,这被称作精神分析。我们害怕经验的直接性——本能欲望的直接性和当前现实的巨大压力,所以,我们以无助的症状和崇高的知识来呈现它们,以此获得掌控感。我们如此害怕面对真实的生活,因而我们尽可能地寻求可理解性,我们希望弄明白自己的生活,或者使我们的生活听起来是合理的或至少是可理解的,而具有讽刺意味是,这种愿望恰恰显露了我们是多么地无知和一厢情愿。这也表现在我们恐怖的程度,我们过度追求知识的进步和连贯性。弗洛伊德的“我们”,他认为不是指他所认识的世纪末的维也纳中产阶级,而是整个人类。换言之,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欧洲知识分子之一,弗洛伊德也是一个伟大的推进者。实际上,他在生活中遇到的是一小群人,却将基于此人群产生的观点推及为普遍化的,例如,弗洛伊德最有趣的论文中的一篇题目叫《论性爱领域最普遍的衰退趋势》(1912年),该题目具有一种修辞上的强化。总体看,作为一个年轻人,弗洛伊德像许多年轻知识分子一样,喜欢阅读甚至社交。《堂吉诃德》是他最喜欢的书。他作为精神分析学家不仅对我们能否感受自己感兴趣,也对我们能否了解自己充满兴趣。他最感兴趣的是,如何通过理解,特别是自我理解而缓解体验到的痛苦。精神分析本质上是对《堂吉诃德》的深化阐述。

但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我们注意到一点,他的闻名并非是教条狭隘的认知,而是那种吸引人的、无所不在的怀疑态度。他认为,质疑精神与信仰和信念一样合理,需要被同等重视。他的《性学三论》是精神分析早期的开创性著作之一,弗洛伊德在最后写道:“结论不令人满意,”“若想从零碎信息中构建一种既适于理解正常状态又能理解病理状况的理论,我们所知还太少……。”这本近150页的著作充满了非凡的思考,弗洛伊德却以对整个课题实质上的怀疑而结束。他提醒我们,我们所谓的性学本身就是一个建构的理论,而不单是一个自然的事实。弗洛伊德发现,使性标准化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却总想将其标准化。这是因为,“从文化发展上来看,性欲是一个薄弱点……”因此,正如他的反对者们总是声称的那样,弗洛伊德会说一切都与性有关,但他并不清楚性是什么,或者实际上,他想要做的可能就是去了解或理解性。可以这么说,弗洛伊德对性有兴趣是因为它是个人历史的体现形式之一,它是过去的知识重新呈现自己的一种途径,是个体生命的一部分。而传记和自传作家却总是被其困住,畏缩迟疑,从来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它。

P13-16

序言

本书是“犹太人的生活” 丛书之一,这套丛书是耶鲁大学出版社和里昂·布莱克(Leon D.Black) 基金会的合作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一系列解读性的传记,旨在阐明犹太人在文学、宗教、哲学、政治、文化、经济、艺术和科学方面的成就与影响。

本传记的主人公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他的学说影响了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流行心理学……美国心理史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E.G.波林(Edwin Garrigues Boring)说:“如果谁想在今后三百年里写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

作者亚当·菲利普斯,1954年生于英国,是当代重要的精神分析学家,也是企鹅出版社《弗洛伊德丛书》的责任编辑以及《伦敦书评》的特约评论员。他的职业经历与弗洛伊德本人有颇多相似之处,他本人是一名精神分析学家,以前在医院做儿童心理医生,现在伦敦开心理诊所,同时又是一名多产作家。

这本书根据作者在剑桥三一学院的克拉克讲座内容整理而成,三一学院的克拉克讲座久负盛名,举办讲座的人士须由该院的专设委员会来邀请,讲座内容多以专著形式出版。

本书展现给读者的,是一段跨越百年的精神智力对话:

一个维也纳的天才少年,酷爱阅读,迷恋古典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在当时欧洲最好的医学院之一维也纳医学院受到了严格的科学训练。出于对探索人性的好奇、对寻求真理的执着,以及为人类解除病痛的愿望,他创建了一套解读人性、医治精神痛苦的心理学理论和学派。一百多年后,作为这门学派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亚当·菲利普斯从世界历史风云际会的宏观角度和个人奋力抗争超越家族命运的微观角度向读者解析了精神分析形成与创立的思想源头和背景。

因此,这本传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记,它是一位权威的精神分析师对精神分析创始人进行的专业解读,没有小说化的情节动人的故事,但是深刻、犀利、视域开阔,而且态度真诚,即使对作者自己所从事的精神分析工作的解读也坦然无惧。

本书适合心理学专业人士、从业人员及心理学爱好者阅读。

后记

……一旦形成学说,并且这种学说被认为充满了深刻的见解,那么唯一可做的就是为它作注解了。当学说摇摇欲坠看似只能陷入混乱的深渊时,很少有人会去冒堕落的危险;当学说已经变成令人无法忍受的教条时,大多数人会抓住残余的遗迹,发誓说这座精神的大厦仍继续存在。

——布莱克默(R.P.Blackmur)

《双重动因》(The Double Agent)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1968年在弗洛伊德周年纪念讲座《精神分析之路的艰难探索》中写道:

对于通过自我选择成为第一代精神分析师的人们,当我们仔细审视他们的人格时,无疑会看出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是非传统的怀疑论者,对知识的强行限制不满意;当中也有一些奇怪的人、梦想家,以及那些因自己经历的痛苦而了解神经症的人。不过,这类纳入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为精神分析的训练已经变得制度化,因而以更严格的形式吸引了不同人格类型的人。此外,对申请者仔细审查已经替代了自我选择,这就排除了有精神危机的、偏执的、特立独行的以及那些想象力漫无边际的人,倾向于接受那些头脑清醒、准备充分的人,这些人勤奋努力,希望提高自己的专业实效。

弗洛伊德本人警告过我们怀旧的危险。安娜·弗洛伊德曾接受过父亲的精神分析,这是后来的精神分析绝对禁忌的,她自己也成了一名精神分析学家,在战后精神分析的体制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她所哀叹的也是精神分析史的一部分,实际上,这段历史从开始到结束主要发生于20世纪的前10年中。其中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卡尔·荣格、桑德尔·费伦齐、奥托·兰克、威廉·赖希、卡尔·亚伯拉罕、保罗·费德恩(Paul Federn)和厄内斯特·琼斯最为出色。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与弗洛伊德相识并一起工作,国内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家创办期刊,为会员和临床实践制定规则。虽然弗洛伊德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不太受(相对较少)精神分析技术的限制,他却发表了精神分析实践指南。不过有趣的是,应该说,它们从来没有如他的同事尤其是费伦齐和琼斯希望的那样得到广泛应用(不可能有即兴创作的技术,只有使即兴创作成为可能的技术)。当弗洛伊德于1939年去世的时候,有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职业,30年前还没有这样的职业,直到1906年前后,精神分析一直是当代医学的一个分支。然而,严格的制度化将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正如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所指出的那样,这与安娜·弗洛伊德的呼吁一脉相承——“任何想要保持明确形式的机构都需要控制其成员的记忆。”“人们很快就忘记了精神分析是属于梦想家的一种职业。”

安娜·弗洛伊德没有提到的是,她父亲年轻时就是那类“对知识的强行限制不满意的……奇怪的人、梦想家,以及那些因自己经历的痛苦而了解神经症的人。”即使他不是一个明显“有精神危机的、偏执的”人,那么他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想象力漫无边际”的人,尽管他倾向于认为别人身上的这些特点比自己的更明显,尽管他是以体面的方式表现出这些特点的。他也总是被这类想象力漫无边际的人吸引,无论是患者还是同行。我们需记得,把弗洛伊德画成一副严肃冷静模样的中产阶级的漫画多数都来源于他中晚年时的肖像:一位“医生”和“大师”,眼神明亮而锐利。

……

创世神话告诉我们,犹太人是堕落产生的后果,但在这封信中,心灵感应是弗洛伊德的原罪;他描述了人们与自己和彼此间交流的非官方的方式,弗洛伊德把这种原罪等同于最深切的乐趣,就像他对所有的罪恶一样。无论意识到与否,人们都在不断地互相研究对方的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只是遵循此道并继续深入罢了。这就是弗洛伊德想要保持的私密,这属于他的私人乐趣。归结起来,精神分析的主题包括以下这些内容:人们曾做过的没有意识到的事情,正在做的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以世俗的方式对禁忌以及禁忌与知识之间的关联给予重新的描述;即使人们下决心试图孤立自己也无法逃避的社会交往;人们之间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交流时具有的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所有非正统的、未说出口的、被否定的、不名誉的事情从某种角度来说都是社交中的基本组成,而精神分析将要对这些进行描述。但是,年轻的弗洛伊德发明的精神分析——在这儿以心灵感应、犹太人和雪茄为象征性的代表——像其年轻的创始人一样,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是为那些偏离常规、怀揣梦想却又不理解自己的人而创造的。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大胆创新的书……它隐含的目标不言自明,就是帮助我们厘清弗洛伊德的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那些使弗洛伊德看起来像是讽刺画似的过时理论和笨拙术语抛诸脑后,将他还原为一个有趣的思想家。

——《纽约客》

一部精炼简洁、充满智慧的传记……菲利普斯更多的时候是从弗洛伊德的生活环境背景来颇具洞见地解读他的思想是……通过纯粹的风格力量,菲利普斯继续以文学手段丰富着这一思维模式,就此点来说,他可能超过任何其他通晓精神分析的作家。

——《旧金山记事报》

我认为,亚当·菲利普斯在精神分析领域是世界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对精神分析发自内心的热爱极大地滋养了他自己和读者。

——《纽约时报书评》

《成为弗洛伊德》充分证明了:菲利普斯是撰写弗洛伊德的理想作者。

——《金融时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