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盛夏的临别之际,孟祥宇老师说要把这两年十几万字的记录整理出版,以期让国内更多的朋友了解塞内加尔,了解西部非洲这个美丽的国家,了解这个国家善良的百姓。祥宇老师平实的文字,恰恰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塞内加尔,展现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希望读者能从《孟语图说达喀尔--塞内加尔公派汉语教师手记》中读出塞内加尔的美丽与潜力,塞内加尔人民的善良与努力,国际汉语推广人的执着与追求。
| 书名 | 孟语图说达喀尔--塞内加尔公派汉语教师手记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孟祥宇 |
| 出版社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17年,在盛夏的临别之际,孟祥宇老师说要把这两年十几万字的记录整理出版,以期让国内更多的朋友了解塞内加尔,了解西部非洲这个美丽的国家,了解这个国家善良的百姓。祥宇老师平实的文字,恰恰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塞内加尔,展现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希望读者能从《孟语图说达喀尔--塞内加尔公派汉语教师手记》中读出塞内加尔的美丽与潜力,塞内加尔人民的善良与努力,国际汉语推广人的执着与追求。 内容推荐 《孟语图说达喀尔--塞内加尔公派汉语教师手记》是作者孟祥宇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工作、生活手记,记录了从派出,到赴任,再到离任回国的点点滴滴。书中部分内容发表于《新华非洲》官方公众号和作者的个人公众号“琴岛小栈”,如《有国才有家》《以自信的文化面对来自异域的文化震荡》《塞内加尔的世界遗产戈雷岛》等。这些文章反映了作者工作生活在非洲时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思考,也传递着对塞内加尔风土人情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作为青岛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作者乐于用影像记录,因此大部分文章都有相应配图,希望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吸引读者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工作,了解西非塞内加尔。 目录 国际汉语教师梦启程 迎考华东师大,出征之前先过关 非洲?非洲! 泉城一日 浙江师大,助我赴非 塞内加尔签证 机场惊魂 亚的斯亚贝巴,原来只在地理课上听过的名字 巴马科经停,看联合国飞机起起落落 达喀尔,暖暖的接机 达喀尔街景初印象 定时清零的塞内加尔电话卡 宾馆里的三餐 非洲人,塞内加尔人 当我们断了与世界的联系 两极分化的达喀尔 慢慢适应时差 我的公寓 在海外的第一个国庆节 公寓里的保洁员 橱窗商品 起灶做饭是正常生活的开始 公寓终于来电了 新装的空调,使用当天就需维修 搬着梯子装宽带 安装窗帘轨道 换门记 任教学校宏大的开学典礼 使馆报到让我心安 Casino不是赌场,是超市 第一次买木雕 公派教师的孤独 塞内加尔的两季:雨季和旱季 外教聚餐韩国餐馆 非洲手串 花生之国 唉,老旧的出租车 塞内加尔的学制 教室里的“美丽中国”摄影展 买画不找钱,带你转半天 阿马杜,街头木工手艺人 邮寄明信片,万里飘回国 西非法郎 ISM的泼水迎新日 理发记 安区动物园 周末的老城 工作在非洲的风险 韩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国庆招待晚宴 韩国和日本在非洲的援助 沿街叫卖的街头小贩 我的教室 上课初印象 学校里的Manager 上课时的探访者 你为什么学中文 对待迟到学生的小策略 制度啊,制度 学生们关于中国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 请学生尝尝中国菜 甜掉牙的塞内加尔阿达雅(ATAYA)茶 学生会的选举也是轰轰烈烈 非洲人的时间观念 令人吃惊的物价 在达喀尔听一出“落语” 达喀尔的声音 公寓楼下的修车铺 塞内加尔的公民素质让我预见一个美好的未来 有国才有家 摩洛哥购物节 学生的民生俱乐部善心满满 韩国文化日 日本剑道 图巴节 非洲复兴 独立纪念碑 蝴蝶雪 依神所愿,说一声“INCHA’ALLAH” 得一场疟疾,得一份人心 2015外交官协会慈善义卖 沙瓦玛 旅塞一百天有感 圣诞新年季 MBA毕业典礼 讲究与将就 外教一起吃西餐 我在塞内加尔过春节 奥林匹克游泳中心 修宪公投见闻 “青年之声”演讲大赛玫瑰湖训练营 草莓奶昔色的玫瑰湖 达喀尔五一大游行 从亚洲到非洲 以自信的文化面对来自异域的文化震荡 休假初体验 做客校长家 和中国朋友过穆斯林的宰牲节 和当地家庭共度新月十日节 高商讲坛开讲了 达喀尔高等商学院张灯结彩迎元宵 中国诗歌进课堂 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塞内加尔赛 区大赛 中国文化月 ISM开放日 汉语教学之余的太极文化推广 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小记 戈雷岛一日游 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弹起科拉琴,奏响巴拉风” 福临门中餐馆 开车基本靠手 植树节徒步游行 达喀尔马拉松 致我农业组的朋友们 点与面一美日两国在塞内加尔文化宣传方式对我国公 派教师工作的启发 首届塞内加尔汉语教学研讨会侧记 再见,达喀尔 试读章节 迎考华东师大,出征之前先过关 到华东师大考试,是因为汉办把我安排到了这个考点。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2015年汉办招考公派汉语教师,是一次面向个人的公开招考。感兴趣的人只需在网络报名平台提交学历学位、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等证明材料的电子版,审核通过即可参加考试。我按照要求完成报名流程,半天即通过了审核,然后就是等待考试通知。我等到的结果就是审核通过,上海考点考试。 从接到考试通知到报到,只有一周的时间。考试该作何准备?招考通知说的非常宽泛,个人无从知晓。懵懵懂懂间,我与远在美国正在做国际汉语教师的老同学取得了联系,按他的经验指导,我看了看《现代汉语》,又看了看《跨文化交际》。好在过去的那一年读研究生时我还选修了《现代汉语》。就这样,白天上着班,晚上看着书,转眼就到了启程的日子。 上海,我来了。 以前不曾了解过华东师大。这次来,大开眼界。眼界大开,是因为这里满满的文化气息。道路两旁,灯杆标语全是华师大的名师语录,像“一个学校最后的成功,就靠着教师”,“教育的任务:传授知识,培养习惯,启发理想”,等等。话语虽都朴实,但当这一切都被学校高高举起,那份温暖与感动便油然而生。从这样的校园中走出的教育工作者,自然是民之所盼,国之所幸。 按图索骥,一路打听,我来到老物理楼,也就是现在的“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来到楼前,国家汉办考点的横幅早已高高挂起,但工作人员尚未出现。我来早了。与我同期到达的,还有一位小女生。下午与她再见面时,因为有了上午的一面之缘,彼此就打了个招呼。第二天,等待面试时,再次相遇的我们也就很自然地聊了起来。这一聊,使我了解了很多,比如说他们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热情,比如说他们做志愿者时的经历,比如说汉办的办事原则。与这些在海外做过志愿者的朋友一比,咱实在是新人啊。 既然来早了,就先住宿吧。在学校门口的商务连锁酒店住了下来,稍事休息,再到校门口吃一碗荠菜馄饨,静待开考。 当我再次来到研修基地的大楼时,考场安排已经贴了出来。嚯,二百多人(我数的,事后看华东师大的相关报道,知道了是255人参加这次考试)。这才是第一场,上海考点有两场。依照考场安排,我进入第一考场,找到座位,准备考试。 因为到的比较早,我也就无聊地四下打望。咦?这人不也是青岛过来的吗?在青岛机场候机时,我就见到了这位啊。那会儿他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他穿的很潮,看起来也很年轻,而且正在阅读一摞资料。当时我就想,难不成也是去上海考试的?既然是同一班飞机来的,就过去搭个话吧。一聊才知道,原来人家是青岛一所韩国语国际学校的老师,而且去年通过了汉办组织的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笔试部分,今天下午只需参加心理测试,笔试就免了。正像前面那位做过志愿者的小女生一样,他也是先行一步了。这位刘老师告诉我,据他了解,这个心理测试是一票否决的。我的乖乖。不过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国家把你派出去,心理素质得过硬,心理得健康,要不怎么应对各种变化,怎么传道授业解惑呢。(事后当自己独自在异国他乡工作时,真正体会到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也理解了这份严格的心理筛查的必要性。) 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我又多一点地了解了国际汉语教师这一岗位。聊了一会儿,考试开始了。 第一个二十分钟,是心理测试。首先,每位考生得到了一张白纸,要求在白纸背面写名字,在纸的另一面画画,画一棵树。画完树,又会接到一张纸,纸上全是关于你画的这棵树的问题,凭第一感觉直接回答就好了。心理测试完毕,休息十分钟,紧接着进行的是综合笔试。此次的综合笔试,要求考生在150分钟时间内回答150道选择题,题目范围涵盖汉语知识、历史常识、二语习得理论及教学法相关知识。因为有对《现代汉语》的复习,以及本身作为语言教师对二语习得理论和教学法有相应的积累,这两部分的答题还算顺利,但历史常识方面,可真就是搜索深埋脑海中的记忆了。通过考试,我清醒地看到自己在一些知识点的记忆方面有了淡化,如果要在这一行走得更远,很多知识点无论如何是要加强一下的。 考完试,太阳依旧很高,我拿着相机,漫步于华东师大的校园,憧憬着自己的未来。P3-5 序言 2007年,中国开始了在塞内加尔的汉语教学推广工作,到现在已经十年。十年来,塞内加尔的汉语教学从无到有,有了长足的发展;师资从兼职到专任,队伍日益壮大。 2015年春天,中国驻塞使馆代表国家汉办与达喀尔高等商学院签署了派遣汉语教师的协议。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的孟祥宇老师就是因为这份协议的签署而成为该校首任专职汉语教师,我也因此与他结缘相识。 作为分管教育的文化参赞,第一次见祥宇老师是在我的办公室。正值雨季的塞内加尔湿热难耐,但祥宇老师仍穿着西装来到使馆。会面中,我向祥宇简要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并提出了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等方面的要求和期望,他也谈了初来乍到的一些感受。从言谈举止中我不难看出他对远离家人的愧疚,也感受到他对履行使命的坚定信心。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每个月都可以收到祥宇老师图文并茂的工作月报,或是记录,或是思考。在两年任教期间,他独自一人,除承担一百多名学生的汉语教学外,每周还组织中文俱乐部的活动,或教太极拳,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后来祥宇告诉我,他记住了我对他的忠告,做好工作才是对这两年艰苦付出最大的回报。 2017年,在盛夏的临别之际,祥宇老师说要把这两年十几万字的记录整理出版,以期让国内更多的朋友了解塞内加尔,了解西部非洲这个美丽的国家,了解这个国家善良的百姓。同时,他也希望我能为新书作序。在履职非洲二十年的时间里,我见证了非洲人民对中国认知的逐渐加深,亲身感受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盛况。同时,我也常常感觉到国内民众普遍对非洲缺乏了解。祥宇老师平实的文字,恰恰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塞内加尔,展现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读出塞内加尔的美丽与潜力,塞内加尔人民的善良与努力,国际汉语推广人的执着与追求。 履职海外,克服的是孤独,战胜的是陌生,收获的是国与国之间的认同与友好。祝福中国与塞内加尔的友谊,祝福祥宇老师。 佘明远 2017年仲秋于达喀尔 后记 本人笔拙,不善写作。此番达喀尔履职的故事成书,不因文章有多精彩,只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下塞内加尔,尽一下一个跨国文化交流使者的责任。 塞内加尔离中国很远,远到在任时我常常站在海边遥望远方的家园:海的那边是美洲大陆,美洲大陆的那边是太平洋,太平洋的那边是我的家…… 遥远的塞内加尔,曾让我恐惧,也让我困惑,但更多地给了我惊喜和快乐。遥远的中国,对于塞内加尔人不也是如此吗?作为一个国际汉语教师,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读懂中国人。同时,我也深知,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只有相互了解,才能彼此理解。 在浙江师范大学参加赴任培训时,刘鸿武教授曾建议我们在工作之余写写非洲的故事,写给国内的朋友看,因为国人对那片遥远的大陆还很陌生;在达喀尔高等商学院履职期间,佘明远参赞更是建议我多多积累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因为我们履职远方,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要让这份付出更有意义! 因为种种动力,在孤身海外的日子里,我在个人公众号“琴岛小栈”上记录着自己的所看所想,记录着自己对塞内加尔的观察,对国际文化交流的思考,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塞内加尔也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人民淳朴善良,国家安定祥和。国际汉语推广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传播着中国文化,展示着中国形象。以国际汉语教师身份履职塞内加尔是自己人生中一段幸运的经历。 2017年秋,我在达喀尔履职的故事得以付梓,在此对朋友和家人一并致谢!同时,也感谢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文化参赞佘明远先生于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 孟祥宇 于青岛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