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又怎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桐野夏生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芙美子。”背后有人敲了我一下。回头就看到被太阳晒黑了的米田。个子只比我高一点点的米田,害羞地笑着,露出一排不整齐的牙齿。米田穿着国民服①,里面长长的白色翻领衬衫的袖子露在外面。我和米田差不多已经一年没见了。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我去南方之前的几个月,在大阪一起吃了大阪寿司就道了别。我们微笑着互看对方的脸,不知不觉地往风月堂②方向走了过去。

“你过得还好吗?”米田躲开我的眼睛问道。

“嗯,托你的福。米田先生看起来也过得不错嘛。”

“还可以吧。不过当局很哕嗦,所以很麻烦。”

米田把声音放低。我环顾四周,暗暗地点了点头。所谓当局,是指包括内阁情报局在内的“社会”总体吧。如今,不知道为什么媒体总会遭到社会谴责。因此不得不更加自慎自戒,真是个让人透不过气来的社会。由于《sunday每日》这个名字含有敌国语言(英语),所以更名为《周刊每日》。

“芙美子,最近啊,《sunday每日》,不对,是《周刊每日》的封面,被陆军的s氏发了一通牢骚。太震惊了,你知道S说了什么吗?”

我摇摇头,故意没有问S的真名。我想还是不知道为好。

“他竟然说,不满意一幅头上顶着东西的女人的画。还说,大和民族没有这样的风俗。真是的,这可是女叫贩的画。我告诉他这是京都女叫贩的画之后,他嘟囔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我笑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经地说:“真讨厌这样的社会,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别人脸色。”

“而且,大家的脸色越变越差。”米田打断我说,“不是开玩笑,我真的觉得很恐怖。”

确实如此。但是我不知道,我的认真传达给了米田多少。

坐在风月堂窗边的位子,我们都点了咖啡。据说现在出现了大量的咖啡替代品。风月堂的咖啡还算正宗。

“据说爪哇岛的咖啡很好喝?”

米田点了支烟。我也从米田的烟盒里拿出一支,他帮我点上火。

“对啊,有种猫屎咖啡,取材于印度尼西亚麝香猫的粪便,是最高级最好喝的。”

“粪便,不脏吗?”

“不脏啊。咖啡果实是麝香猫的食物,但是种子不消化,所以会被排泄出来。把粪便收集起来,洗干净了再烘培。很高级,很好喝。”

当我情不自禁地叹气时,才发现米田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我。好像有什么问题要问我。这时候,女服务员端着咖啡走来,有点害羞地说:“不好意思,请问您是林老师吗?”

我点点头,她马上拿出小本子。  “能不能给我答个名呢?”

米田很细心,马上把他的百利金笔借给我,我在签名的旁边写了一行字,“韶光短暂,唯有苦痛多”。

女服务员不停地道谢,周围的客人同时望向我们。还能听到他们窃窃私语着“林芙美子”。我不理睬别人的目光,尽情地吐出一口烟,他们看到后,有点吃惊地面面相觑。可能在这些来银座的女人眼里,我就是个态度傲慢的暴发户女作家吧。

“芙美子,在爪哇岛过得怎么样啊?”

“发生了很多事情,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

听到我爽快的回答,米田露出一副忧郁的神情。

“不如把在爪哇岛发生的事情回忆出来写成小说怎么样?男性小说家都这么做。”

“写成小说,每日新闻帮我连载?”我装作开玩笑地问。

米田马上脸色一沉。

“哎,你是知道的,公司的决定,一律不刊登芙美子女士的作品。”

“知道知道,公司上下一致的决定嘛。”

说着说着,我想起了那桩气事。

可能是察觉到了我的不悦,米田换了话题。

“女性的和服,还真是漂亮啊。这是南方的布料嘛,叫什么名字?”

米田的视线略过我的胸口,停在翡翠的腰间装饰上。像是看着一件充满回忆的旧物。

“是大正更纱。”

P8-10

目录

第一章 伪装

第二章 南冥

第三章 爪哇岛

第四章 金刚石

第五章 伤痕

第六章 诞生

尾声

序言

黑川久志先生:

见信佳。听闻大家近来过得都不错。久未谋面,心存愧疚。

这次您寄来的柚子十分好吃,心中不胜感激。姨父很喜欢吃柚子,如果他还在世,不知道会有多高兴。

另外,·感谢大家都来参加了葬礼。只是由于时值盛夏,我和姐姐都在担心,不知道您母亲有没有因此而身体不适。对了,她膝盖的情况怎么样了?

话说回来,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四十九天就过去了。骨灰安置完毕才发觉,下个星期已经要十二月份了。姨父如果还活着的话,现在一定开始为玫瑰花园的过冬准备而烦恼得坐立不安了吧。

去年的冬天,没有轮椅的话,姨父根本无法外出。他吵着要为玫瑰花园施过冬的肥料,还要修剪枝叶,于是请来了附近的年轻花匠为自己推轮椅前往。(通往玫瑰花园的路有一些坡度,以妇人的力量难以推动。)

姨父经常说,即使生病也好生虫也好,玫瑰在冬眠的时候调养生息,到了春天就会如再生般开花。所以冬天对于植物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时期。

姨父不是一个特别会说教的人,但是每次说完玫瑰的事情之后,一定会加上一句:“我常说植物冬眠,其实人类也需要像死了般的休眠时期,没有休眠,就没有重生。”这句话让我怀念不巳。

现在姨父不在了,剩下的净是些完全不懂玫瑰的妇人。无奈之下,干脆便撒手不管玫瑰花园了。画家梅园龙三郎曾经说过,“非绿敏先生的玫瑰花园不画”,如今花园却在渐渐枯萎。令我不禁感到,一个“人”过世带来的影响竞有如此之大。

黑川先生,我一直习惯称他为“姨父”,不好意思,改不过来了。即使现在,叫他“姨父”也比“丈夫”更符合我的心境。

和绿敏结婚已经十七年了。可是姨父无论经过多少岁月蹉跎,在我心中也依然是姨妈林芙美子的丈夫。反过来也证明,芙美子于我、于林家,都是太过巨大的存在。

黑川先生,您是为数不多的知悉我们家里情况的人,所以我总是忍不住对您诉说这些陈年旧事,请您见谅。

其实姨父是在很多年以前向我求婚的。外婆菊在昭和二十九年过世,比芙美子晚三年。在外婆过世后两年,大约是昭和三十一年的时候,姨父向我求婚了。

外婆在八十五岁那年寿终正寝,仅仅只有五天卧床不起。外婆原本说:“只要活着,即使让我爬,我也要爬去厕所。”结果她真的是爬着去的。随后就像枯木折断般,故去了。芙美子突然病逝的时候,所有人都沉浸于悲伤之中,而外婆的死是属于幸福的,当时大家心里都感到松了一口气。  不过外婆故去的那一年,不知为何我的母亲也病逝了。外婆的两个女儿(不同父亲),就像是外婆将她们俩带去黄泉似的,先是妹妹芙美子突然病逝,接着在同一年,姐姐静也故去了。

就像是被外婆顽强的生命力吸走般,两个女儿早早地便离世了。

我怀着这种念头,一个人整理着外婆的和服。这时姨父走进房间,一直盯着我的手边看。外婆的和服,宛若小孩子衣服似的,又短又小。芙美子和我个子也都很小。  ·

我一边笑着一边对姨父说:“这么小的和服,大概只有小孩子或者我才穿得下吧。”

“房江你穿不就好了。”

“我才不要呢,外婆的和服都好土。”

我经常被嘴巴不饶人的外婆欺负,所以才不稀罕她的东西,这样的心情无比强烈。姨父只得在一旁苦笑。

“那倒也是,那么烧了它吧。”

才过世两年就烧掉遗物,总觉得心里有些愧疚不安。于是我看着姨父的脸表示抗议,姨父则躲开了我的视线。

芙美子的家里有一个很大的焚烧炉,在那里烧掉了许多东西。比如废弃的信件与稿件、没写好的日记。作家的家中任何东西都有可能具有文学价值,所以姨父一定会仔细检查,把东西分类为需要保存下来的和需要扔掉的,再做处理。

所谓处理,即是完全消失。简单地说,就是烧毁。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姨父是个相当聪明的人。不,应该说不止是聪明,而是作为作家林芙美子的丈夫,在保护着她,保护着家人,更是保护着自己。

我有点不舍地说:“确实,早晚是要烧掉的。”

姨父微微发福的脸上露出沉稳的笑容。

“没办法,所有的事物都有终结的时刻。选一件喜欢的和服作为纪念,其他都烧了吧。对了,让姐姐们也一起帮忙选。”

姨父说完之后,刚想踏出门槛,突然转身又对我说:“房江,外婆也过世了,你怎么办,和我结婚吧?”

粗粗看了一下,芙美子的笔迹映入眼帘。对我而言,是十分熟悉的笔迹。我立刻告诉早苗,绝对不能让新宿区的负责人看到。

早苗觉得很不可思议,问我原因。纪念馆的负责人最怕遗漏资料。虽说是姨父的遗言,但关于烧毁油画一事,一定让他们痛惜不已。

我突然意识到,与其说这是“资料”,不如说是姨父不想让别人看到而藏起来的东西。但是又不忍心丢弃,毕竟它是芙美子在这个世上活过的证据。

黑川先生,如果您愿意给我出出主意的话,我将立刻别函寄上芙美子的手稿。本来打算附入此信寄给您,转念一想还是应该先征得您的同意。毕竟,烧毁还是保留,是一个很难的决定。现在我才深切体会到,姨父所承担的职责是多么沉重。

内容是芙美子亲笔写的游记。与其说游记,不如说是回忆录。写的是她在昭和十七年受陆军委托,长期出访印度尼西亚时候的事情。战后,根据当时的经历,写了《浮云》一书。这份手稿就是印度尼西亚的回忆录。

刚才的诗其实是《北岸部队》①开头的一首原创诗。早苗正好在读《北岸部队》,便告诉了我。

我装作无意中向纪念馆的负责人问起战争时期的事。原来被军队召集去的作家,是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做文字记录的。如果被发现,一定会被销毁。所以芙美子或许是在队伍里偷偷地写,或许回来之后边回忆边写的。

前几天我读了这份手稿。读完之后,全身被恐惧侵袭,手脚不停地颤抖。之所以会感到恐惧,是因为如果手稿内所记录的都是事实,那么姨父到底是以怎样的心情读完的呢?姨父没有将它烧毁,一定是担心这份手稿乍看之下很真实,但也不能排除其实是小说的可能。所以他踌躇不决,担心自己万一把文学作品处理掉怎么办。但是,如果这份手稿都是事实的话,也许就等于在否决我们一直以来的生活信念,一并且对芙美子的研究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承蒙黑川先生的厚情,我一直都把信写得这么长,真抱歉。说实话,现在姨父不在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请您读完信后,务必给我一些建议。

时值换季,请保重身体。

平成三年六月十五日

林房江

内容推荐

桐野夏生著王皎娇译的《又怎样》讲述了:在日本,林芙美子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女作家,直到现在她的经历仍会勾起无数创作者的兴趣。本书虽以林芙美子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却是桐野夏生在研究林芙美子的生平后,以推理小说手法创作的长篇小说。情节复杂深刻,又充满悬念。

一切都从林芙美子的丈夫绿敏藏在油画背后的一份文稿开始……

在战争期间,许多作家被日本政府征用,被迫为日本的侵略战争写歌功颂德的文章,林芙美子也在其中,她被派往遥远的爪哇。在这样危险而残酷的旅途中,林芙美子渐渐发现政府的谎言和战争的真面目,她和情人谦太郎之间也爆发了始料不及的危机。

这份藏匿的文稿记录了这段经历,然而随着林芙美子和绿敏的先后离世,它究竟是小说还是真实的回忆录,就成了一个永远的秘密。

编辑推荐

桐野夏生著王皎娇译的《又怎样》是一部日本著名女作家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另一位著名女作家林芙美子的日记为主体,通篇采用第一人称写成的回忆录。小说在叙述中隐藏了林芙美子一段可证又不可证的经历。故事的缘起是林芙美子的侄女与一位出版社编辑的通信,编辑是芙美子的女性好友之子,所以言语间更像是两个晚辈在追念长辈。信中,侄女告诉编辑,她无法判断是小说还是实录,更不知该销毁还是出版,所以交由他过目。这是一份近四百页的手札。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4: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