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梅
那年,小城画家梅一梅的创作进入了困惑期,他决定到外面走一走,一来开阔点视野,二来走访国画名家,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拜名家为师,最好还是位画梅高手。
梅一梅酷爱梅花,觉得梅花傲立雪中,最有骨气,最值得浓彩重墨。
在太行山游走了一圈,通过与大山的对话,梅一梅感觉心胸开阔了许多。这天他来到了古城开封,想走访一位叫一冰的国画老人。
梅一梅酷爱国画,却属自学成才,虽在小城小有名气,但小城毕竟太小了。若能经名家指点,想必会点石成金,事半功倍。如果名家再极力推荐,以后的路就平坦了许多。
一冰老先生原在河南大学艺术系任教,专教国画,擅长花鸟,最擅画梅。老先生如今退休在家,梅一梅正好可以登门拜访。
老先生住平房,政府特批的四合院。院子足有半亩,种着花花绿绿的花草,最显眼的当属绿竹和寒梅。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老先生的雅兴略见一斑。
梅一梅自报家门,恳求一冰老先生指点。
有后生来访,老先生很高兴,停下画笔,陪梅一梅论道,话题当然还是国画。听梅一梅说他也爱梅、画梅,老先生很兴奋,说,天下画梅者众多,而以画梅出名的画家寥寥无几,为何?
老先生扭脸问梅一梅。梅一梅毕恭毕敬,为老先生添了茶,说,请老师指教,学生洗耳恭听。
是心境不至。一冰老人说,国画拼到最后不是拼技法,而是拼心境、拼人品。这就是所谓的意境。要画好梅花,必须深知梅的品质,再把自己修炼得如梅一样地忘我,画出的梅才有骨气,才有神韵。画上的梅不是花,而是我心。即达到我是梅,梅如我。
聊了一个下午,一冰老人侃侃而谈,梅一梅受益匪浅,临别对老先生深深鞠躬。
梅一梅回到临时租借的住处,深深回味老先生的话,很受启发,却又无从下手,觉得一冰老人的话讲得太虚,怎么做到我是梅,梅如我呢?
上次匆忙,没有带上自己的画,梅一梅花了两天工夫,画了一幅《雪梅图》,再次登门,请一冰老人指教。
梅一梅担心连续登门,老先生会怠慢,不想一冰老人仍很热情,将梅一梅的《雪梅图》展开,仔细端详后,摇头说,尚欠火候,仍没达到人梅一心,人梅合一的境地。
老师的话学生已铭记在心,但却不知从哪个细节入手。梅一梅说。
修炼。老先生说,你试想一下,万花凋谢,唯梅独放,那是何种的境界呢?那是唾弃世俗,唾弃杂念,独善其身的境界;所以当你提笔时要舍弃一切杂念,不要想你的画能否成功,别人如何评价,更不可急功近利,想到成名成家什么什么的。你如果把全部心血放在梅的每一枝、每一花上,你的画自然水到渠成。
还是有点虚,梅一梅仍懵懂,却不敢多问。
老先生说,回去慢慢画吧,有满意的作品再送我看。
梅一梅试探着问,如老师不嫌后生愚钝,能否收我为徒,也好日日受老师点化。(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