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战之后/杨志强麻辣寓言故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杨志强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杨志强麻辣寓言故事”一共有十册,是一些短小精悍极富寓言性的童话,主要从人性美德、智慧、美丑、人情世道、语言等角度切入。各个故事也是意味深长,既幽默滑稽,还有些传奇,极富可读性,对当下小读者也有警示作用。

《大战之后》为其中一册,可谓是当代《伊索寓言》,讲述了世间悲欢离合、人情冷暖,给你直面世界的勇气和智慧。

内容推荐

《杨志强麻辣寓言故事》是香港著名作家杨志强专为时下小读者创作的寓言故事,曾在香港最畅销的日报学苑版连载两年。以往的少儿读物,常因各种原因回避世界并不那么美好的一面,但本书作者相信,孩子不是养在家中的小猫小狗,与其把世界染成一片玫瑰色,不如和孩子一起正视这并不完美的世界,在充满问号的成长过程中,帮助每个孩子都能纯良如鸽,机敏若蛇。

《大战之后》为其中一册。

目录

拒绝冬眠

十全十美

陶工的故事

公道之国

长生药

似人非人的东西

地狱之行

猪先生上任

养龙的故事

打赌

谁最高贵

大战之后

谁是赢家?

农夫与大河

老虎登基

狮王密令

比较之下

知足常乐

狂泉

量体裁衣

神奇的功夫

亚当与苍蝇

英雄的诞生

夹缝

哈里发与反对派

国王与小偷

英雄的儿子

还不鞠躬?

这个富翁没胡子

古井里的金子

太阳怎么变成月亮

时间

一秒钟和一个铜板

餐具风波

风向哪儿吹?

求雨记

神像

玫瑰园的新业主

驴心

邪神

酒鬼

评理

大象为王

虢君好谀

饿的滋味

救蛇的恩人

借猫记

勇士的诞生

人魔斗

假戏真演

大强盗与小强盗

真假汉鼎

强多了

盗肉案

木匠授徒

做摇篮

医生

不同寻常的礼物

人鬼交恶

穷汉

母狗

苦肉计

老婆婆与猩猩

滚石精

后记:故事的魅力

试读章节

拒绝冬眠

熊妈妈伸了个懒腰,经过几个月的冬眠,它终于醒来了。它睡眼惺忪地到处张望,突然吓得清醒过来:它那宝贝儿子的床上空空如也。这小子到哪儿去了?

熊妈妈定睛细看,便知大事不妙:这小家伙平素睡姿像风车,一个冬天过去了,床铺竟整整齐齐,定是没有冬眠。熊妈妈记起来了:小熊是最不爱睡觉的,每晚要它上床,非连哄带吓不可。冬眠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小熊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外面的世界多好玩啊,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多可惜!”熊妈妈只随口说了一声:“傻孩子。”谁知它竟来真的!

熊妈妈连忙跑出去,积雪已开始融化,地上已冒出青草。它向隔壁的牛大婶打听,与邻村的马大娘通电话……谁都没见过小熊。最后,有群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说:一百里外有只瘦得不成样子的小东西正躺在山坡上。

熊妈妈跟着燕子上路,果然找到了皮包骨般的小熊。小熊给灌饱了蜜,才慢慢睁开眼,气若游丝地说:“妈妈,我以后会乖,能在家里睡觉真好!”

生活里的规矩可不是大人制定出来虐待小孩的。而是代代相传的生活经验积累。小孩都爱反叛。但最后他们都得面对这事实:要好好生活就得守规矩。与其和大人各行其是而令自己吃苦头。倒不如和大人合作。做个小乖乖非但不丑不难看。而且还充满乐趣呢。

十全十美

混沌初开时,神曾造过一个十全十美的世界,和一群十全十美的人类。神问:“人啊,你们喜欢这世界吗?”他们懒洋洋地答道:“喜欢!”“那你们为什么不欢欣鼓舞,精神抖擞地干一番事业?”“该有的我们都有,该知道的我们都知道,我们还有什么事要干的呢?”神听了这话,不禁自言自语:“我做错了!”于是,十全十美的世界和人类便在地球上消失了。

这一次,神不再给人类能够舒服生存的世界,也不让人生下来便什么都懂。人们生活在无尽的长夜里,有不同的肤色,说不同的方言,都在满怀恐惧地东奔西闯。

“噢,若有光该多么好!”人们盼望着,神便给人带来了火。人在黑暗中能看清楚,便狂妄了:“待我们把世界都燃烧起来,好能永远不再有黑暗!”神听了,便送来一场暴雨,只剩下自己身边的一堆火:“谁渴望光明,便走近这里来!”

人们臣服了,神才让太阳升起。当白天第一次来到这世界的时候,人们是那样欢欣、奋发。在阳光下,人们都劳碌奔忙,想方设法过好每一天和多懂一点东西。

神笑了:“这才是我们要的世界和人类。”  许多人以为完美便是最佳状态,其实,就因为已达“最佳”。无可能再进一步。所以也意味着停顿和因循。因此。处于不完美而力求完美的努力过程。才是最值得欣赏的。

陶工的故事

恒河边上住着一位陶工。他乐善好施,手艺超群。他制作的陶器远近驰名。人们都说,这是世上难得的精品。

陶工的生意很好,但他仍不开心,因为,他制作的陶器很容易破,看见人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摔毁了,实在不是好滋味。

一夜,陶工梦见神对他说:“你真的希望你做的陶器永不破损吗?”

“是的。”

“好,若你不后悔,我便成全你的愿望。”

第二天,陶工用黏土做了个罐子,放在炉里煅烧,然后拿出来使劲摔在地上,罐子果然完整无损。他高兴极了。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抢购他的陶器。

他赚了很多钱,但好景不长,不久,他的生意便越来越少了。因为他制作的陶器永不破损,人们买了一个之后便不用再买第二个,所以他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困窘。 一夜,神又出现在他的梦里:

“怎么样?你后悔了吗?”

“神啊,我宁愿只会做出以前的陶器!”

神哈哈大笑:

“我不是早就警告过你吗?好,我再次成全你的愿望。但你要记住,在人的世界里,是不该有永不破损的东西的。”

有生必有死。有日必有夜。有晴必有雨。有成必有败……世上不会有完美。也不会有永恒。我们只能在不完善中力求完善,在不完美中力求完美。永生不死和永不破败在人间是不会存在,也不必存在。

P8-13

后记

故事和音乐、图画一样,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梦境……

故事的魅力

——我是怎样写“麻辣寓言”的?

(三)

杨志强

我们从小就听各种各样的故事,如龟兔赛跑、瞎子摸象等。这些故事,有些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有些是后人写的,其中有不少是寓言或童话。童话是专写给孩童读的故事,这很易明白。什么是寓言呢?寓言都是一些小故事,也许原也是写给小孩读,但成人读了也常意味无穷。《杨志强麻辣寓言故事》开章明义是童话,其实更是寓言,我们希望不仅小孩爱读,成年人读了也会若有所思。读完它,不但觉得有趣,且总觉得里面有些意味深长的东西,给人以启示。但启示了什么呢?有些故事可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有些却不那么容易,但会令你在不知不觉中好像有什么感悟,但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长大了,经历的事多了,读的书多了,回想起小时候听过读过的故事,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不同的人因为有不同的体验,对同一则故事,也常有不同观点和角度的理解。这正如瞎子摸象说的那样,触摸大象的人都以为自己面对的就是大象,但限于只能认知自己体验到的,每个人所知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他们错了吗?没有错。不管每个人的认识有多片面,他们领悟到的,说到底,都是大象的局部。当然,真正的大象是所有局部的整体,这认知就有待比他们更高瞻远瞩、视力更佳的人来完成了。

寓言、童话等故事的内在魅力也和瞎子摸象的故事有点相似。世间有些事,我们确实很难一下子把道理说清,寓言和童话有时则可以通过说故事的方式,把这些说不清的东西传达,让我们从中领会到一点什么。这情形便有点像看画。设想有位高明的画家在月夜散步,把自己在这良辰美景里的感触画成一幅有月亮的图画,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如果李白在另一个世界里还活着,会上网,他也许会把这画想象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思。苏东坡呢?也许他会对着这幅画喝一杯,在想象中的月色里怀念远方的弟弟,也许还不禁自言自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我们这现实世界,恋爱中的男女看了这同一幅画,定有不同的心境,也许哼的是“月亮代表我的心”,也说不定。而小狗若会说话,它会告诉你,看着画中的月亮,它会幻想,自己的梦境就像我们这文章题头的那幅画一样,月亮是一块骨头!是的,不同的人看同一幅画,感受到的也许会全然不同。如果你去问画家,他这幅画到底画的是什么意思,估计他也只好笑而不答。因为连他也说不清,但画既画了出来,就任由你们喜欢怎样猜就怎样想好了。

艺术作品是可以令不同的人把自己的心境摆进去,作不同猜想的。这也令人想起音乐史上的一个著名故事:学钢琴到一定程度的人都弹过贝多芬的《月光曲》。据说此曲的来由是:作曲家有天晚上散步,听到一阵美妙琴声,循声走过去,才知道是一位失明的女孩在弹他的作品。贝多芬有点感动,便写了这曲子送给她。其实,这只是后人瞎编的故事。此曲只是贝多芬一首无题的奏鸣曲里的一个乐章,那音乐只是作曲家脑海中的意境颇美的音诗音画,意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要具体说明,怕连贝多芬自己也说不来。但这不妨碍听者把这美妙音乐作这样或那样的解读。寓言和童话也一样,作者只是说了一个故事,这故事到底有什么意思,有时连作者也说不清,不同的人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要说清便得牵扯到艺术和文化的奥秘。进入这话题虽有点玄,但要让读者明白,却不能不说。

我们都知道,把话说清要靠语言,写出来要靠文字,连用脑袋去想事也得用语言来进行。语言由一个个词合成,组合的方式从语文的角度看是语法,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便是逻辑。表面看,语言和文字是无所不能的,但很少人留意到,我们常用的每个词语只能代表事物某一方面的特性,我们说话和思维的逻辑行进,也只能以在这些有限地代表世界本来面目的符号间推移。这不但注定了我们说的想的写的都极可能只是世界本来面目中的一个片面的表相,而不是全部。而想用我们这有限的语言能力去说清我们对这世界的感受,有时是有困难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我们本来有许多话想说,但到时可能连一句也说不出来,古人说“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指的便是这情形。人有许多经验和心绪是说不清的。

人类有语言能力的历史也不长,有文字的历史更短,顶多只有几千年。我们脑子的能力也有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为要集中精力,我们的智力只能处理眼前最关键的东西,其他的东西只好暂时放在一边或忘掉。但忘掉不是彻底消失,我们生下来天天从外界得来的讯息,其实都潜藏在意识深处,成为一个汪洋大海,意识能处理的内容其实只不过有如一座冰山浮在这海洋上。而这些乍看早已忘掉的内在的意识并不是死的,它们可活跃得很,常影响我们意识层面的活动,有时则以不那么理性的情绪和感觉的方式呈现。这些潜藏在我们意识深层的东西通常都杂乱无章,但未必全无意义,有时它会比我们能说得清的东西更有智慧地以一种朦胧的状态出现,当我们的意识暂时停止活动时,它便会涌现出来,这就是梦境的来由,而艺术就和这种内在的冲动很有关系。

一般来说,艺术家都善于把自己朦胧感受到的东西化为可视可听的作品的人物。而这些我们在内心深处朦胧感受到的东西,用语言和文字虽不可能一下子说得清,但它可用图画和音乐等反映出来,也可像梦境般地化为一些令人听来不无荒诞的故事,把我们心里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传达。我们可以把艺术作品看作是艺术家有意制造的梦境,也可以把寓言和童话看作是人们拙于用清晰的话语说清的某种智慧,却用说故事的方式说了出来。

寓言和童话不一定是老于世故的人把道理编成的故事。也许后来有些故事真是这样产生的,但最令人回味再三的,大多还是在蒙昧时代,人们还不懂得说什么高深的道理时便出现的故事。在希腊人还不知哲学为何物时,游唱诗人就说了许多一直留传至今的故事,《荷马史诗》和《希腊神话》其实就是这样的故事集合。在《圣经》还未出现时,其中许多故事已在两河流域家喻户晓。而在世界任何角落的民族中流传的民间故事,则无一不是各族祖先一代接一代留存下来的寓言和童话。这些故事内蕴的智慧,有些令现代的饱学之士也大吃一惊:人类如今面对的难题,怎么在两三千年前,古人便用故事的方式给说中了?

童话常常是一些寓言。我写的《杨志强麻辣寓言故事》也可以说是些简单显浅的寓言故事。如果你问我,我是怎么写这些故事的?我会告诉你,事前我只感到,它们说起来令我有某种讲不清的感慨。至于这感慨是什么,该怎么“解读”,我是在发表了二十年后,出版社要我在每个故事的后面加上一段小小的说明,我才有意去想的。若要我先想好“这个故事教训我们什么什么”再下笔,呵呵,可能我连半个也写不出来啊!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9: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