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章节 希区柯克承认自己的恐惧,表示这与自身缺乏安全感的童年经历有关。“恐惧?它影响了我的一生和我的事业,我从童年起就知道了。记得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一个星期天的晚上,那是我父母唯一的空闲时间。他们叫我上床睡觉后就去逛海德公园了”——从希区柯克的家到海德公园要坐90分钟的有轨电车和火车。“他们以为在他们回来之前我是不会醒的。可是我醒了,大声地喊叫,却无人回应,只有黑夜包围着我。我战战兢兢地爬起来,在空荡黑暗的房间里闲逛,最后我走到了厨房,找到了一片冷掉的肉,边吃边擦着眼泪。”’ 尽管希区柯克觉得跟这两位美国明星相处会让他感到不自在,但是他知道自己是多么需要她们。他憎恶明星们的巨额片酬,他的预算根本不允许这些明星在片场享受好莱坞式的奢华生活。据希区柯克所言:“瓦莉是个大明星,很了解这些东西,她期待有铜管乐队伴奏,期待走红地毯。然而,她什么都没有看到。瓦莉虽然很恼怒,但她还是努力保持着温柔的态度。” 1925年6月,电影在意大利北部开机,之后影片将转移到慕尼黑的制片厂内拍摄。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炎夏,因为摄影棚的天花板都是用玻璃做的,没有空调。每一件事似乎都在出岔子:由于临时演员的不配合,拍摄被多次延期;一条训练犬跑掉了,而另一条接替它的训练犬一直想舔掉自己身上的妆——化妆是为了让它跟之前的那条狗有相似的扮相;扮演当地女孩的演员虽然在拍摄游泳的那场戏时抵达了片场,但她立马宣称自己正处于生理期,不能下水。 希区柯克声称,听到这样的消息对他来讲如同上了一堂课。他坚称自己从未听过“月经”这个概念,因为在学校里从来就没有人教过这个东西——大家或许也可以补充说,学校同样没有教过美术设计或剧本写作这样的课。但就像他说自己从未想过要当导演一样,这种愚昧的陈词我们不能轻信。当时他26岁,有一个姐姐和哥哥,他一定会注意到那些不显眼的女性卫生用品的广告,而且在那个随心所欲的20世纪20年代,他可是在电影制片厂这个地方工作啊——总而言之,这段时间在这个地方不需要讲什么礼貌优雅。尽管他宣称自己的性经验不足,但他又不是19世纪的乡村男孩,尚未步人青春期,思想还很落后。日常的好奇心肯定补充了他的正规教育。 传言说希区柯克天真纯洁、不懂世故,这样的特质(他或许有意为之)不仅激起了维吉尼亚和卡梅莉塔母爱般仁慈的保护情绪,也有助于改善拍摄的气氛,让他更好地掌控她们。因此,赢得她们的认可,他靠的不是世故,而是伪装出来的无知。换句话说,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他会不择手段,这包括他要求维吉尼亚·瓦莉为了角色戴上金色的假发。 抵达慕尼黑观看了希区柯克电影的初剪版后,鲍肯同意希区柯克的观点,认为影片需要重新编排,但出于市场的目的,他说自己喜欢电影呈现的美国风貌。《欢乐园》同时也展现出希区柯克能熟练地运用幻觉般的电影技巧(比如,叠画和叠印),而且出于票房的考量,影片还着重强调了快节奏的动作场景——在暴力和闺房性爱这两个场景之间不断切换。 P6-7 书评(媒体评论)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唐纳德·斯伯特对我作品的评价让我很满意.他在写作中所展现的才思和风度也让我印象深刻。 《纽约时报》 一本必读的书。作者的叙述严肃且机智,既合情合理又令人信服。 《新闻周刊》 斯伯特坚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并以独到的见解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个男人一一他将自己的恐惧和压抑幻化成颇具感染力的流行艺术。 后记 对于爱电影、学电影和从事电影行业的人来说,希区柯克是一个无法避开的存在,他让人沉迷、好奇、赞叹、崇拜。虽然人们对他的私生活知晓一二,但像本书一样细致、深入地探究导演创作过程与个人生活的联系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唐纳德。斯伯特那样近距离地采访希区柯克和她的女主角们,尽情占有大量的一手资料。因此,就这一点而言,本书的确能让人大开眼界,读者亦可领略到不一样的希区柯克。 翻译斯伯特的作品时,有两个地方让我重新思考了一些问题。作为“希区柯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本书主要讲述了希区柯克与女主角之间的纠葛,揭露了这名天才导演幼稚、好奇、自卑的一面,尤其是他在处理与女性有关的问题时,时常暴露出想霸凌、主导这些女演员的性格。 阅读这些内容让读者窥探了20世纪好莱坞的性别问题以及女演员的工作生态,而这恰巧以一种隔空的方式与当下的“哈维性丑闻”事件产生了回应。正如贝蒂.图尔所言,“我们在理解过去的语境中构建未来”,阅读曾经类似的事件令我们反思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最终的目的在于构建更平等、更和谐、更美好的未来。性别平等应该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 第二个问题则与能力和道德有关。希区柯克的确是一位天才导演、电影大师,但他折磨女演员的事情不能因为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便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当作为他开脱的理由。正如斯伯特在书中写道,“任何艺术的目的都不是为残暴和剥削正名”一一这也正是作者想表达的核心思想。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思想和观点审视我们所看到的事情时,一个颇具争议的声音在我们的耳边回响一一我们是否能够客观地分清某个公众人物的能力与道德。当梅丽尔.斯特里普大声疾呼,让我们重新审视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成就,不要被他犯过的骇人听闻的罪行影响时,我们是否能够以绝对客观的心态将导演的成就和能力同他的个人品德分开。这个问题也是当今许多明星、名人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当媒体报道了某个明星与道德相关的负面新闻后,他的粉丝能够正视此事吗?普通人能够客观地看待吗?我们还能一如既往地说,作品就是作品,人品一事另谈吗? 最后,感谢家人和朋友们在我翻译时给予的鼓励与支持,让我能安心地完成这项令人着迷却费神费脑的工作。当然,能够翻译自己最喜欢的导演的相关书籍其实是一件很美的差事。如有指正或建议,请联系:simawangl202@hotmail.com。 夕文 2017年11月 目录 Chapter 1 桎梏之爱(1920--1926) Chapter 2 关于声音和意义(1926--1934) Chapter 3 推理的掌控力(1934--1935) Chapter 4 愤然离开(1936--1938) Chapter 5 通向好莱坞的护照(1939--1940) Chapter 6 冷酷的优雅(1941--1942) Chapter 7 从素材到诗歌(1943--1944) Chapter 8 欲望和悸动(1945--1946) Chapter 9 非法入侵(1947--1948) Chapter 10 诱惑(1949---1950) Chapter 11 安妮,以及格蕾丝之年(1951--1954) Chapter 12 知情太多的女人(1954一1957) Chapter 13 中心无人(1958--1960) Chapter 14 着迷(1961--1962) Chapter 15 艺术的终结(1963--1964) 后 记 注 释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序言 你现在手里拿着的是我写的第三本有关希区柯克的生活与工作的书。第一本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艺术》,该书是对他每部电影的分析与鉴赏。这本著作的英文初版于1976年发行,当时他尚在人世,之前我还在不同场合采访过他。我很高兴他对此书表示了赞赏并为其做了宣传,该书以多种语言出版发行。我写的第二本书《天才的阴暗面: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一生》,于1983年问世,那时离他去世已有三年。同样,此书仍在发行中,已经出版了几十个不同语言的版本。 那么,为什么我还要专门写一本关于希区柯克和他的女演员的书呢? 首先,在希区柯克从业的五十多年里,他极少谈到演员,即使偶尔谈到,也没有什么赞美之词。他评论演员的口头禅已经变成他的名言:“演员都是牲口。”‘或者,他以更戏谑的语气说:“我从未说过演员是牲口,我的意思是需要像对待牲口一样去对待演员。”演员和观众听后都会被逗笑,这一讽刺言论的背后却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虽然希区柯克知道自己需要用有魅力的优秀演员吸引观众的目光,并以此保证影片的票房成功,但他似乎对演员的评价都不太高,并时常公开表示对演员的明星地位、特殊权利和高薪待遇愤愤不平。他曾发出一阵异乎寻常的愤恨怒吼:“演员!看见他们就让我讨厌!” 希区柯克很少评价他的男演员——那些令人尊敬的男演员在拍摄希区柯克的电影之前大多已在职业生涯中颇有建树,比如约翰。吉尔古德、迈克尔·雷德格瑞夫、劳伦斯·奥利弗、加里·格兰特、詹姆斯·斯图尔特、肖恩·康纳利和保罗。纽曼。而希区柯克的女主角们大多是通过出演他的电影奠定自己的国际地位的,如玛德琳·卡洛、琼。芳登、格蕾丝·凯利、珍妮特·利和蒂比·海德莉。希区柯克对她们的演技一直闭口不谈。这件事让人好奇,无法忽视。 在希区柯克去世的前一年,英格丽·褒曼当着他的面,在对他的颂词中说:“要是我们有的演员有了自己的想法,希区”就会表现出一丝刻薄。”’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利在我第一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有时在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之前,他绝不会让演员休息。”这些说辞出于她们对希区柯克的喜爱与颂扬,她们并不像他那样吝啬赞美之词。正如英格丽。褒曼和格蕾丝。凯利所言,导演对演员提出要求或挑衅演员乃稀松平常之事,并没有什么恶意。毕竟,电影是一门集体创作的艺术。而片场(包括一丝不苟的希区柯克的片场)通常都是混乱不堪的,透露出一种强烈的自负气息,并且人们的脾气和技术事故充满无尽的变数,这些都会对片场造成影响。希区柯克需要忍受很多人——从性格古怪、时而粗鲁的电影大亨到平庸的工匠和喜怒无常的同事。当需要赞美或感谢那些为他鞠躬尽瘁的人时,他会一言不发,推却拒绝,这些事情都值得探究。 …… 1975年夏,在跟希区柯克进行第一次漫长的访谈期间,我问他有关女演员成就的问题——他到底是怎样激发出她们如此出色的表演的?他回答道:“我觉得这与拍摄她们的方法有关。”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但这显然不是对女演员的赞美。 《惊魂记》的编剧约瑟夫·斯蒂凡诺回忆说:“希区柯克认为,选择你出演他的电影已经是他对你最大的赞赏。”’《后窗》、《捉贼记》、《怪尸案》和《擒凶记》的编剧约翰·迈克尔·海耶斯详细地解释说:“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希区都让人捉摸不透。他从未称赞过我,或感谢过我所做的一切。在他看来,你做得好是理所应当的。”’ 正如海耶斯的回忆所言,大家必须通过其他人才能知道希区柯克对自己是否满意。“有一次,希区的妻子艾玛走过来对我说,‘希区对你的工作极为满意,不过不要告诉其他人’。”在1955年《擒凶记》的拍摄期间,多丽丝。黛将希区柯克的无情沉默误以为是他对自己的表演不太认可。当她想退演这部电影时,希区柯克才不温不火地回答说,如果他不喜欢她的表演,他会指出来的。 之后,我跟他的众多女主角一起详细地讨论了此类事情,其中有西尔维娅。西德尼、玛格丽特。洛克伍德、琼·芳登、特雷莎”特、英格丽·褒曼、阿莉达。瓦莉、安妮·巴克斯特、格蕾丝·凯利、珍妮特·利和蒂比·海德莉。而他的男演员们多半对这些事情无话可说,尽管迈克 除了他那些令人难忘的卓越成就以外,这本希区柯克的传记像一个警示性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非常不快乐的男人,充满了对自我的憎恶,他如此孤独,无依无靠,他的幸福感来自对权力的坚持、对幻想的编造和对财富的获取。事实上,他的有些行为只能被定义为性骚扰,而我相信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可辩解的地方:任何艺术的目的都不是为残暴和剥削正名。这一点对我们了解希区柯克至关重要,特别是当我们把一名艺术家放置于艺术的圣殿时,我们会不明智地忽视一些事件,而这些事件阐明了其中怪异的联系——将自信的天赋与刚愎自用的残暴绑定在一起。直至今日,希区柯克仍旧无法为他的那些行为开脱,而且我们不应该允许任何人像他那样做。 这并不是一本修正主义式的传记,与之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有悲伤主题的生活故事——从最广义的程度上看,这是一个表现了有关极端自私问题的主题。有时希区柯克从未预见到他的行为会造成这样的痛苦,有时似乎他明显期待着这一痛苦。 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母题或主题都有基础和背景,以及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因此,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本书应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再配上关于某些电影的重要背景资料,因为希区柯克的各式关系并非出现在工作的真空之中。 某些情况下,在写《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艺术》一书时,我认为明智的做法是加入一些对电影的评论,因为比起我自己所写的东西,它们有更多可表述的内容。另外,读者可以查阅《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艺术》和《天才的阴暗面》里的相关章节,里面有关希区柯克电影的分析和评判性鉴赏写得更详细些。如果将前两本书的这些分析素材再一字不漏地写进这本书里,这将会沦为重复劳动,既不必要也不可取。 这本书旨在探索一个才华横溢、性情古怪、备受折磨,本质上乃不幸福的男人的一生。也许不是有意为之,但他的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本书尽量提供一个新的途径,让读者深刻了解作为电影制作者的希区柯克,特别是他是如何理解合作这一要素的。最后,这本书也是一首献给那些与他合作过的、才华横溢的女性的赞歌,由于她们的勇气、优雅和耐心,我们才能欣赏到电影史上的这些恒久、感人和令人收获很多的电影。 内容推荐 希区柯克一生拍过很多经典影片,他却对自己一手捧红的女主角绝口不提,只留下一句“演员都是牲口”的评语。他与那些女主角之间究竟发生过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希区柯克(天才导演和他的女主角们)》作者唐纳德·斯伯特通过采访与希区柯克合作过的电影人,搜罗了大量从未曝光的私藏材料,挖掘出希区柯克与女主角之间的秘闻。他热烈地迷恋过英格丽,褒曼,精心地打造了格蕾丝。凯利·然而,他也跟踪、骚扰并虐待过蒂比·海德莉。 他对女主角怀有一种既迷恋又蔑视的复杂情感,这恰恰暴露了他内心的压抑与痛苦。而正是这种痛苦催生了他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以及神经质般的恐惧感,从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希区柯克,格利高里,派克评论说:“书中所揭露的内容有些耸人听闻,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本诚实的传记,我对它爱不释手。” 编辑推荐 由唐纳德·斯伯特著的《希区柯克(天才导演和他的女主角们)》是继《希区柯克的艺术》和《天才的阴暗面:希区柯克的一生》之后,传记大师唐纳德·斯伯特的“希区柯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讲述了希区柯克和他的女明星之间的那些引人入胜、错综复杂,却最终以悲剧收场的故事。 作者通过多年来对关于希区柯克的录影带、新闻采访、私人信件和个人文件的研究,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希区柯克:他具有爆发性质的残忍行为、令人惊讶的幽默,以及对他的女演员有着一种混合了喜爱和蔑视的奇怪情感。 本书让我们对这位才华横溢、性情古怪却饱受折磨的艺术家有了深刻认识。同时,通过向那些为希区柯克的电影做出巨大贡献的女演员致敬,该书进而弥补了电影史上一段重要的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