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典点亮儿童的童年是本丛书的宗旨。在这套丛书中,我们精心选择了10部具有代表性、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小王子》《老人与海》《鲁宾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小飞侠彼得·潘》《柳林风声》《爱的教育》《吹牛大王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绿野仙踪》,它们或收录于新课程语文教材,或列入义务教育课外阅读书目,是公认的少儿必读书。丛书的译者、编者都是从事语言研究、文学研究及教育培训的专家学者,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丛书的编译准确流程,可读性很强,部分稍显深奥的品种,配有插图与赏析,方便小读者阅读使用。本册为圣埃克苏佩里著的《小王子》。
圣埃克苏佩里著的《小王子》的主人公小王子是一个充满童真的小孩子,他离开B612小行星去拜访别的星球,并最终来到地球,使“我”有缘贴近了小王子那颗纯真、美好而又丰富的心。作者以孩子的口吻告诉我们,本质的东西是眼睛看不到的,要用心去体会,爱才是哲学。
第二章
我就这样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着,找不到一个真正可以交心谈得来的人。直到6年前我在撒哈拉沙漠发生的那次飞机航行意外事故,才改变了这种状态。当时,我的飞机引擎发生了故障,被迫在撒哈拉沙漠降落,但是我既没带机械师也没带任何乘客,更没有什么路人经过,只能自己尝试解决这个大难题,把飞机修好。对我来说,这是个性命攸关的问题:剩下的饮用水连一个星期都坚持不到了。
第一天晚上,我睡在了远离人间烟火大约1000英里之外的沙漠上。与那些从遇难船只乘坐救生艇逃生后漂泊在茫茫大海的水手相比,我更感到孤立无助。因此,你可以猜到,当第二天清晨我被一个细小而奇怪的声音叫醒时,我有多么惊奇。
这个声音说:“请你给我画一只羊,可以吗?”
“什么?”
“为我画一只羊!”
我吓得像被雷击一般,一个轱辘爬起来。用力眨了眨眼睛,仔细地看了看周围。我看到一个相当矮小特别的小家伙站在那儿,非常认真地注视着我。在这里你会看到,有一张我后来给他画的像,是所有我给他画的最好的一幅。不过,我的画当然要比他本人逊色太多。
但那并不是我的错。在我6岁的时候,我的绘画热情就被大人们扼杀在萌芽中,断送了我的画家生涯。在画过蟒蛇肚子外部轮廓图和内部结构图之后,我就再也没尝试画过其他东西。
此时。我睁大眼睛,惊讶地注视着这个不明来历、神出鬼没的小东西。不要忘记,我可是坠落在一片远离人烟千里之外的沙漠里。然而,我面前的这个小家伙儿,既不像是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也丝毫没有因为疲惫、饥饿、口渴或是害怕而要昏倒的迹象。他一点也不像是迷失在千里之外、渺无人迹沙漠中的小孩子。当我理清思路,又能说话时,便对他说:
“那么,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缓慢地重复着他刚才说过的话,似乎在说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请你帮我画一只羊,可以吗?”
当一个人在一种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引导下的时候,他是不敢不服从的。在这渺无人迹的沙漠上,面临死亡的危险的情况下,我做出了一个看起来非常荒诞的行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和一支钢笔。这时,我想到我只专心学过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就又赌气地对小家伙说我不会画画。他回答我说:
“没关系,给我画一只羊吧!”
我从来没有画过羊啊,只画过那两幅画。于是,我就给他画了我常画的两幅画中那张蟒蛇肚子外观图。
小家伙的回答着实让我震惊,他说:
“不是,不是!我不想要一只吞噬了大象的蟒蛇。蟒蛇是一种太危险的动物,而大象又太大太笨重。在我居住的地方,一切都很小。我想要一只羊,帮我画一只羊。”
我只好按照他的要求,又给他画了一幅羊。
他专心地看了看,随后又说:“不好看。这只羊看起来已经病得很严重了。再画一只吧。”
我又另外画了一只。
我的这位小朋友天真而宽容地对我一笑,并且温柔地说道:“你看,你画的不是小羊,而是一头公羊,还有犄角呢。”
于是我继续给他画了一张。可是,同前几幅_样,这幅画又被他否定了。
“这一只太老了。我想要一只能活得时间长点的。”
这次我不耐烦了。因为我急于要拆下飞机引擎,于是就又草草画了一张,并且随便解释道:“这是装小羊的盒子,你要的小羊在里面呢。”
这时,我非常惊讶地看到,我的这位小评委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他说:“这正是我想要的!你说这只羊必须吃很多草吗?”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我住的那里,一切都非常小……”
“我给你画的是一只很小的小羊,地方再小草也够它吃的。”我回答。P8-13
有的光转瞬即逝,有的则较为长久,耀人眼目,比如阳光和星光。文学作品亦如是,比如那些文学经典,过去很多年,当你重新捧读,仍会被它的魅力深深折服。即使是在夜晚,你的心也亮如白昼。
有的事情可以缓缓再做,但阅读不行。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看什么东西都不容易忘。再小一点,满身都是好奇,信息的仓库房间宽大,很容易储存。等到了一定年龄回头看,能记得住、背得过的文字,大都是小时候阅读过的。
从小爱上阅读,从小就读文学经典,渐渐养成习惯,慢慢理解生活和世界,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也是不能丝毫有所拖延的。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很多大人要首先认识到这一点。
之所以重新来翻译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不是对过去那些权威译著的不敬,而是想换一个更为朴素与新鲜的姿态,进行一次新的学习。当然,也不排除对那些为数不少、不负责任译作的疏离,免得它们误导了我们的孩子。
这套书的译者中,有学者,也有学子,有的年至天命,也有的不到弱冠、桃李之年。其中,王佳存先生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工作多年,不仅常年研习中外语言,有译作多种,且认真异常,丛书有他帮助把关,质量无可忧虑。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使丛书规模大致接近,个别篇幅过多的,部分章节进行了删减,而另几本页码较少的,或配插图,或加赏析,或附原文,只为更贴近孩子的阅读实际。
名著之名,在于有光。好的翻译,就是让那些光不要丢失。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是我们恳切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