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专注力的66个细节)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鲁鹏程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5 原来是这样啊!——认识孩子注意力发展的规律

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并不是独立的一个心理过程,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注意力发展是感觉、直觉、记忆、思维等一系列心理过程的一个共同特征。注意力具体可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孩子注意力的发展特点,就是最初是无意注意,然后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直到主要使用有意注意来认识世界。

而这个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分界线,被科学家们定位于孩子3岁的时候。也就是在3岁之前,孩子主要使用的是无意注意;而3岁之后,孩子则主要使用的是有意注意。

孩子在开始使用有意注意之前,其注意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也要了解一下这些规律。

0~3个月,孩子开始具备选择的喜好

孩子还是新生儿时,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注意能力,当他醒着的时候,周围环境的巨响、强光等一些强烈的刺激,就会令他产生无条件的定向反射。

在2~4个月时,孩子就会出现条件反射,当他周围出现人脸、声音以及色彩艳丽的图像时,他就会比较安静地注视片刻,不过这种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此时,除了那些强烈的外界刺激,一些能直接满足他的需要或者与满足需要相关的事物,比如奶瓶、妈妈,都能引起他的注意。

除此之外,此时的孩子也已经具备了一些选择的喜好。

比如,曲线与直线相比,他更喜欢曲线;规则与不规则图形之间,他会选择规则图形;与轮廓密度小的图形相比,他更喜欢轮廓密度大的图形;在对称物体与不对称物体之间,他更喜欢对称的物体;等等。

3~6个月,运动为孩子的探索增加可能性

3~6个月大的孩子,其身体运动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于是他便开始扩大自己的探索范围。此时他的头部运动更加精细,双手的触摸、抓取等动作也趋向于稳定,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加。同时,视觉注意力也有所发展,依靠视觉对外界进行搜索的时间缩短。

此时孩子的好奇心更加旺盛,不再专注于简单的图像,开始迷恋复杂且有意义的视觉体验。无论是对物体的观察还是操作,能力都有所提升,注意也不再是一带而过,注意的质量有所提高。

6~12个月,孩子觉醒时间延长,注意的外延不断扩展

6~12个月大的孩子不再整日处于睡眠之中,觉醒时间延长,逐渐地会坐、会爬、会站,并用更长的时间进行外界探索,开始有了社会交往倾向,并不断以此来获得新信息。

此时孩子的注意除了表现在视觉选择上,还表现在抓取、吮吸、倾听、操作及运动的选择上。此时他的注意还具备了记忆感,面对熟人和陌生人,也具备了一定的选择性反应。

1岁左右。有意注意开始萌芽

当孩子长到1岁左右时,已经开始出现有意注意的萌芽,这时的孩子可以坐得更久,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力也有所增加。如果此时妈妈手中有一样东西,孩子就可以对着那样东西凝视超过15秒。至于那些他感兴趣的玩具或游戏,他已经可以专心致志地持续注意3分钟左右了。

2岁左右,有意注意有所发展

2岁左右的孩子活动能力比之前增长得更多更快,生活范围也迅速扩大,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会更加浓烈。此时孩子的有意注意已经有所发展,对我们提出的一些简单的任务要求,他也能基本完成。

这时的孩子已经可以专心地听我们给他讲故事,也能专心地玩一个玩具,不过他的注意力最多只能坚持15分钟。如果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书,他可以专心地去翻阅10分钟。

此时如果我们要求他注意某样东西,虽然他可以很听话地照做,可一旦有外界干扰,他的注意力就会立刻被分散转移。

3岁左右,有意注意慢慢成熟

孩子从3岁左右开始,对周围的新鲜事物会投入更多的兴趣,此时他已经可以连续投入15~20分钟来专心做一件事。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

此时他注意的范围逐步扩大,在要求之下,他也能有意识地去注意观察各种事物。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格外上心,比如自己种的小苗,或者自己动手做的小制作等。他注意的持久性也有所增加,已经可以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比如他可能会蹲在蚂蚁洞旁边看蚂蚁搬家,或者蹲在小鸡旁边看小鸡吃米。

从这样一个发展情况来看,孩子的注意力的确是在不断地提升,当他长到10~12岁时,注意力已经趋于成熟,此时他可能维持注意力达到25分钟左右。而且,如果是他感兴趣的事物或者能给予他持续且足够的刺激,他保持注意力的时间还能不断延长。(P20-23)

书评(媒体评论)

“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俄国著名教育家 乌申斯基

“天才,就是不断地注意。”

——法国著名生物学家 乔治·居维叶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

——爱因斯坦

目录

第一章 对,这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是孩子心灵的窗户

 1.天才就是不断地注意!——注意力是心灵的窗户

 2.跟大脑有关哦!——从脑科学的角度认识注意力

 3.衡量注意力好坏的标志!——注意力的四大品质

 4.注意力是天生的吗?——孩子注意力的几个特点

第二章 爱走神,成绩也差哦!——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与危害

 5.原来是这样啊!——认识孩子注意力发展的规律

 6.我老是走神!——学习做事经常走神、东张西望

 7.不知道,不知道!——孩子“一问三不知”

 8.这个错误犯了好几回了!——做题经常犯同一类错误

 9.我没有注意到!——孩子做事忽略细节,粗心大意

 10.我也不想慢吞吞的!——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

 11.是虎头蛇尾吗?——孩子做事有始无终

 12.又被老师批评了!——孩子经常违反课堂纪律

 13.我没考好!——孩子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差

 14.我真的不行啊!——孩子自信心不足,经常很自卑

 15.我理不清呢!——孩子思维迟钝,跟不上别人思路

第三章 不能聚心一处,为什么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6.生理?病理?环境?——注意力不集中的三大主因

 17.就想引起他人关注!——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原因

 18.父母也有问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恰当

 19.我不愿意学习!——孩子贪玩,对学习没有兴趣

 20.我压力好大!——学习压力过大导致注意力难集中

 21.其身正,不令而行!——没有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第四章 这个环境,你喜欢吗?——给孩子创造利于专注的坏境

 22.好温馨啊!——给孩子创造整洁温馨的家庭环境

 23.我很喜欢这个房间!——在孩子房间营造学习氛围

 24.请勿打扰!——孩子学习时,对他减少干扰和刺激

 25.我真的快不了!——不要总催促孩子“快,快,快”

 26.您都说了多少遍了!——不要对孩子唠叨个没完没了

第五章 健脑!踏青!生活有规律!——全面提升孩子的生活品质

 27.早点睡吧,宝贝儿!——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28.吃点“健脑菜”!——让孩子的大脑有足够的营养

 29.哦,我们踏青去喽!——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

 30.合理健康的膳食!——饮食均衡也会让孩子更专注

 31.生活要讲规律哦!——教孩子过有规律的生活

 32.这是暴力,我反对!——不用软硬暴力培养孩子专注力

第六章 妈妈支持你的兴趣!——利用孩子的兴趣提升注意力

 33.这个我不喜欢!——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

 34.喜欢就做吧!——不要干涉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35.你问得很好!——利用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36.这次做得真不错!——及时赞美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37.就知道瞎折腾!——不要亲手毁掉孩子的兴趣

 38.欢迎妈妈吗?——与孩子一起做他感兴趣的事

 39.咱们做个游戏吧!——与孩子一起做提升注意力的游戏

 40.注意休息哦!——教孩子学会交替学习,合理用脑

 41.妈妈提醒你一下!——要让孩子明确注意对象

第七章 妈妈理解,我心里也很难受!——重视调适孩子的不良情绪

 42.有什么事跟妈妈说!——孩子忧郁,及时关爱和引导

 43.为什么焦虑呢?——孩子焦虑,及时帮助他摆脱

 44.相信自己,你可以的!——要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45.发泄出来就好了!——教孩子表达自己的坏情绪

 46.没什么大不了!——缓解孩子考试等大事前的紧张感

 47.妈妈会克制的!——帮助孩子远离“情绪污染源”

 48.要做个乐天派哦!——培养乐观的孩子,笑对不如意

 49.放松训练开始!——引导孩子学会放松自己的身心

 50.没有什么好旧的!——帮助孩子消除畏难情绪

第八章 掌握自己,才能掌握未来!——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51.等一会儿哦!——用延迟满足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52.不要那么冲动哦!——培养孩子强大的自制力

 53.你想什么时间完成?——教孩子给自己规定完成期限

 54.走,一起去跑步!——舍得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55.你能独立完成!——鼓励孩子自己做作业,我们不陪

 56.做好这一件事!——让孩子学会每次只做一件事

 57.要事第一!——集中精力做必须做的事

 58.再坚持一下!——重视培养孩子的耐力与忍耐性

第九章 必要的练习还是不能少的!——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

 59.让思路“追老师”!——对孩子进行有意注意训练

 60.引导孩子多读书!——对孩子进行阅读训练

 61.让孩子大声读书!——对孩子进行眼耳口协调训练

 62.送鸡毛信喽!——对孩子进行目标引导训练

 63.智慧在手指尖上!——对孩子进行动手能力训练

 64.满足孩子听的需求!——对孩子进行听觉能力训练

 65.看谁算得快!——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转移训练

 66.尝试“一心二用”!——教孩子学会分配注意力

序言

很多妈妈或许对下面的场景都比较熟悉:

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东张西望;做作业或考试,丢三落四、粗心大意,注意不到细节要求;跟孩子说话,他神游天外;问孩子问题,他经常“一问三不知”;要求孩子做某事,他却被另一件事吸引;做事慢慢吞吞、拖拖拉拉,甚至半途而废……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他注意力不集中。

面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一些妈妈有时会大吼一声,试图拉回他的注意力,可遗憾的是,这一声吼叫可能只有几分钟的作用,过不了多久孩子就故态复萌了……

的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虽然老师也在努力纠正,但却并没有有效解决。很多时候,父母也需要对孩子进行注意力的培养与提升。

可喜的是,一些父母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比如,总会有一些父母在我做完家庭教育讲座后,现场或通过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等各种渠道向我咨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这个问题,当然我也是有问必答。但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深入的探讨,于是也就有了这本书的创作。

提到注意力,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相关的论述。

如中国传统经典《中庸》中就提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观点,要达成这样的做学问的目标,非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可为。《训学斋规》与《弟子规》中都提到了读书需要心、眼、口集中于一处的“三到”原则,其实说的就是集中注意力的问题。而《增广贤文》上这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更是直接点明应集中注意力一门心思读书做学问。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法国著名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也说:“天才,就是不断地注意。”

可见,从古至今,从中到西,圣贤、学者都十分强调注意力的重要性,注意力不好,学问就很难做好。所以说,注意力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切信息与智慧,都是通过注意力才获得的。作为大脑进行感知、思维、记忆、逻辑判断等所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注意力是一切认识的基础。

事实上,对任何人来说,注意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无不具备专注的优良品质。如果对自己的事业不专注,就不会取得成功。

对于孩子来说,注意力也是极其重要的。注意力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绝对不能忽略的一项能力。学习时需要注意力,否则大脑就无法接收并记忆知识;玩耍时需要注意力,否则就体会不到乐趣;在与人交往时也需要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最基本的联系……可见良好的注意力之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的作用——帮他打开心灵的窗户,让他更深入、更广泛地认知这个伟大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

遗憾的是,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注。当然,学习成绩也由此变差,做事效率也由此变低,很多父母忧心不已,所以也就有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这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表明,只有打开孩子的注意力之门,才能真正挖掘出孩子的潜能。不过,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并不是单独的一个心理过程。注意力发展是感觉、直觉、记忆、思维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注意力具体可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最初是无意注意,然后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直到最终主要使用有意注意来认识世界。父母尽早了解这些知识,才会更有方法、有信心来高效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一问题。

说了这么多,终归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该怎么办?本书会给你答案。本书从注意力是孩子心灵的窗户、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与危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给孩子创造利于专注的环境、全面提升孩子的生活品质、利用孩子的兴趣提升注意力、重视调适孩子的不良情绪、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9个方面阐述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给出了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最后,衷心希望每一位妈妈都能轻松愉快地教育孩子,做最好的妈妈;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集中注意力,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内容推荐

对任何人来说,注意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遗憾的是,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只有打开孩子的注意力之门,才能真正挖掘出孩子的潜能。鲁鹏程著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专注力的66个细节)》从注意力是孩子心灵的窗户、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与危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给孩子创造利于专注的环境、全面提升孩子的生活品质、利用孩子的兴趣提升注意力、重视调适孩子的不良情绪、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9个方面阐述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并给出了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从而帮助妈妈培养出做事专注的孩子。

编辑推荐

鲁鹏程著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专注力的66个细节)》讲述了注意力是有效学习之必需,它的欠缺是困惑众多家长和学生的问题。注意力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绝对不能忽视的一项能力。孩子学习时需要专注,否则大脑就无法接收并记忆知识;玩耍时需要专注,否则就体会不到乐趣;在与人交往时也需要专注,只有这样才能与他人建立起最基本的联系……对孩子来说,良好的专注力可以帮他打开心灵的窗户,让他能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认识并了解世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