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痴(上全译本)/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这事确实这样,”罗戈任皱起眉头,阴郁地肯定说,“扎廖热夫那时也曾对我这么说过。公爵,我那时穿着父亲那件只穿了三天的腰部打褶的大衣穿过涅瓦大街,而她正从商店出来,坐上马车。当时我一下子犹如浑身着了火似的。我常见到扎廖热夫,他跟我可不一样,打扮得像个理发店的伙计,一只眼睛上架着眼镜,可我在父亲家里穿的是抹了油的皮靴,喝的是素汤。他说,这个跟你不相配,还说,这是位公爵小姐,名叫纳斯塔西娅·费利帕夫娜,姓巴拉什科娃,她跟托茨基同居,而托茨基现在都不知道怎么摆脱她,因为他,这么说吧,完全到了真正的年龄,五十五岁,想要跟全彼得堡头号美女结婚。扎廖热夫当下就怂恿我说,今天你可以在大剧院见到纳斯塔西娅·费利帕夫娜,她将坐在第一层厢座自己的包厢里看芭蕾,可在我们家里你倒试试去看芭蕾——准会受到惩罚,父亲会把我们打死!但是,我还是偷偷地去看了一小时,又一次看见了纳斯塔西娅·费利帕夫娜。那天一整夜我都没有睡着。第二天早晨父亲给了我两张百分之五利率的证券,每张五千卢布。他说,去卖掉它们,七千五百卢布拿到安德列耶夫事务所,付清了,哪儿也别去,把一万剩下的数拿来交给我,我等你。我卖了证券,拿了钱,但是没有去安德列耶夫事务所,而是哪儿也不张望,径自去了一家英国商店,用全部钱挑选了一副耳坠,每个耳坠上都有一颗钻石,几乎就像核桃那么大,还欠了四百卢布,我讲出了姓名,他们相信了。我带了耳坠去找扎廖热夫,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兄弟,我们去找纳斯塔西娅·费利帕夫娜’,我们就去了。当时我脚下是什么,前面是什么,旁边是什么——一概都不知道,也不记得,我们径直走进她的客厅。她亲自出来见我们。我当时没有说出自己来,而由扎廖热夫说‘帕尔芬·罗戈任送给您的,以作昨天邂逅相遇的纪念,请俯允受纳。’她打开盒子,瞥了一眼,冷笑一声说:‘请感谢您的朋友罗戈任先生,谢谢他的盛情厚意。’她转身便走开了。唉,我干吗当时不马上死掉!如果真的想去死,是因为我想:‘反正回去也活不了!’最使我委屈的是,我觉得扎廖热夫这骗子占尽了风流。我个子也小,穿得像个仆人,因为自惭形秽,便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只是瞪着眼睛看她。可扎廖热夫却非常时髦,头发抹得油亮,还烫成卷发,脸色红润,结着方格领带,一味地奉承,满嘴的恭维,那时她大概把他当作是我了。我们出来后,我就说:‘喂,现在再不许你想一下我的人,明白吗?’他笑着说,‘现在你怎么向谢苗·帕尔芬内奇交账?’我那时真的想家也不回就去投河,可是又想,‘反正都一样’,于是犹如十恶不赦的罪人似的回家去了。”

“哎哟!喔嗬!”小公务员做了个鬼脸,甚至打起战来,“要知道,已故的先人不要说为一万卢布,就是为十个卢布也会把人打发到阴间去。”他朝公爵点了下头,公爵好奇地端详着罗戈任,好像此刻他的脸更加苍白了。

“打发到阴间!”罗戈任重复说了一遍,“你知道什么?”他对公爵说,“我父亲马上全都知道了,再说,扎廖热夫也逢人便吹。父亲把我抓起来,关在楼上,教训我足足一小时,他说,‘我这只是先让你有个准备,到夜里我再来跟你告别。’你想怎么着?老头到纳斯塔西娅·费利帕夫娜那儿去了,连连朝她叩头,央求着,哭着,她终于拿出了盒子,扔了给他,说,‘喏,给你,老胡子,你的耳环,现在它们对我来说价值珍贵十倍,因为它是帕尔芬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弄来的,向帕尔芬·谢苗诺维奇致意,向他表示感谢!’而我在这个时候得到母亲的赞同,在谢廖什卡·普罗图京那儿弄了二十卢布,就乘车到普斯科夫去了,到那儿时我正害着疟疾,在那里一些老妇人没完没了令人厌烦地对我念教堂日历,而我坐在那里喝得醉醺醺的,后来我去了好几家酒馆,花光了最后一点钱,一整夜躺在街上不省人事,到了早晨发起了热病,而在夜里的时候狗还咬了我,好不容易才醒过来。”

“好了,好了,现在纳斯塔西娅·费利帕夫娜会改变态度了!”小公务员一边搓着手,一边嘻嘻笑着,“现在,老爷,耳坠算得了什么!现在我们可以补偿给她同样的耳坠……”

“要是你再说一次有关纳斯塔西娅·费利帕夫娜的一个字,你就给我滚蛋,我就揍死你,尽管你跟随过利哈乔夫!”罗戈任紧紧抓住他的手,嚷道。

P10-11

目录

第一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第二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序言

被戕害的和被毁灭的美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处于一个大转折、大变化的时期。1861年实行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经历着一个重要的过程。从政治上看,贵族统治阶级进行了有利于自己的农奴制改革,保住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专制统治阻遏了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在经济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如列宁指出的,“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国内外企业主追求利润,表现出疯狂的积极性。金钱的势力越来越大,强烈地影响着社会的传统道德和生活方式。社会矛盾也更加尖锐。这是一个由“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代替农奴制度的(或封建制度的)生产方式的”过渡时期。俄国究竟应走上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当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思想政治斗争的中心问题。文学界也在寻求社会发展道路的回答,他们通过塑造正面人物来回答这个问题。1864年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就写了小说《怎么办?》,塑造了拉赫梅托夫等新人的形象。同一时期巴任写了《斯捷潘·鲁列夫》、布拉戈维申斯基写了《黎明之前》、斯列普佐夫写了《困难时刻》等,他们所描写的主人公,有的走向民间,唤起群众迎接风暴和战斗;有的为新思想所鼓舞,与富裕的家庭、与庸俗的环境决裂;有的忠于革命民主主义理想,揭露贵族自由主义。他们都与现存社会格格不入,但并不忍耐和宽容,而是积极行动,探求新的道路。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从彼得堡工学院毕业后就献身文学事业。他受到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的进步影响,继承了果戈理派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在《穷人》等早期创作中描绘了城市小人物,表现了他们的内心美,揭露了社会对他们的压迫和摧残。四十年代末他参加了空想社会主义性质的彼特拉谢夫斯基派革命小组,受到沙皇专制政府的迫害,体验过面临死刑的恐惧,后又改判苦役。四年监狱生活使他在精神上、思想上经历了深重的磨难。接着又是服兵役和充军。等他再度恢复自由的时候,原先那种通过革命斗争改造社会的追求,已随着那苦难的岁月一起逝去了,代替青年时代理想的是顺从和忍受那似乎不可抗拒的专制制度的力量。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始终关心着社会问题,注视着社会的变化,忠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仍然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塑造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写下了《被欺凌的和被侮辱的》、《死屋手记》、《赌徒》、《罪与罚》等,对资本主义世界作了悲愤的揭露,对底层的穷人们倾注了深厚的同情。1867年秋,他开始了长篇小说《白痴》的创作,1868年完成。

在这部新作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继续了自己创作的主题,塑造了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形象,揭发了农奴制改革后贵族资产阶级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摧残人间美好事物的罪魁祸首,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腐蚀、毒害、毁灭人的罪恶。而作为美的体现,作为这个丑恶社会的牺牲品,作为被毁灭的美的化身,便是女主人公纳斯塔西娅·费利帕夫娜。

纳斯塔西娅是美的。小说在她未出场前已经通过罗戈任之口让读者知道,这是个令罗戈任神魂颠倒的美人,以致他甘愿违抗父命去见她并赠送钻石耳环。接着又通过梅什金公爵见到的照片,为读者勾勒出一个美貌出众的女人肖像,甚至连叶潘钦家的小姐见了照片也不由得发出“有这样的美可以颠倒乾坤”的赞叹。她的美留给梅什金公爵深刻的印象,乃至在蓦地见到她本人时便被她的风姿惊愕得笨手笨脚,不知所措。但是,就是在这种惊人的美貌中,梅什金也发现了其中蕴含着悲哀、骄傲、轻蔑甚至仇恨,因而又引起了一种怜悯,让人受不了这种美,让人感到这是奇怪的美。作者已经一开始就为我们揭示了纳斯塔西娅身上的美的不和谐、不协调。

事实也正是这样。纳斯塔西娅自幼失去双亲,由贵族托茨基收留,寄养在总管家里。过了五年,托茨基去领地,无意中发现已是十二岁的小姑娘聪明美丽。犹如鉴别物品优劣的行家一样,托茨基看出纳斯塔西娅有着可塑的价值,便不惜在她身上花费,为她请家庭教师,使她受到良好的教育。四年以后,又专门给她一幢房子,配备了书、画、乐器,还让一位女地主来陪伴和照料,纳斯塔西娅俨然成了贵族庄园里的千金小姐。可是,也就在这时,托茨基占有了她,这里成了他逍遥作乐的别墅。事情不仅于此,过了四五年,托茨基想跟出身富贵的叶潘钦将军小姐缔结婚姻,便欲尽快将纳斯塔西娅甩掉。他甚至愿以七万五千卢布的代价将她嫁给叶潘钦将军的秘书加尼亚,而叶潘钦将军也怀着不可告人的阴暗目的,竭力促成这一婚事。纳斯塔西娅不过是托茨基、叶潘钦之流的玩物和商品,她的美一开始就伴随着深深的悲剧。

虽然纳斯塔西娅的美遭到了亵渎和玷污,但是她的内心是高傲纯洁的。她虽享受着托茨基为她提供的舒适环境,可是她生活得十分俭朴,对金钱毫不动心,在彼得堡度过的五年洁身生活中竟没有丝毫积蓄;她也没有被托茨基为她巧妙安排的那些公爵、骠骑兵之流所诱惑,保持她那孤傲高洁的品性;她远离上流社会,并不涉足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而是闭门读书,爱好音乐,至多也只是结交一些平常人……更主要的是,在这个温文娴静、知识丰富的柔弱女子身上,有一颗刚强的心,一副铮铮铁骨。对于托茨基的卑鄙无耻,她怀着深深的蔑视和憎恨,这甚至使托茨基都感到害怕、担忧,并不得不以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受到他侮辱的这个女人。

……

梅什金公爵因他那同情和怜悯同时毁了两个女性,也毁了自己。他既失去了怜悯的爱,也失去了真情的爱,这双重的打击终于使他的白痴病再次复发,这次已经是很难治愈了,他又成了真正的白痴。

宽容、忍耐、同情、怜悯这些本来属于一个美好人物的美好品质,在这个无情、冷酷、争斗、残忍的社会里却变成使别人更加痛苦不幸也戕害自己的有害的慢性药物。陀思妥耶夫斯基本意要塑造一个美好的人物,想用美来拯救世界,可是结果恰恰是,非但这个基督式的美好人物未能拯救世界的苦难,反而连同其美德一起被这可恶的世界毁灭了。梅什金公爵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想人物,看起来虽然不切实际,甚至近似荒诞,可是同时他又正如作者自己说的:“白痴是更为现实的人”,“我的理想主义比他们的现实主义更为现实。”“我对现实(艺术中的)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且被大多数人称之为几乎是荒诞的和特殊的事物,对于我来说,有时构成了现实的本质。事物的平凡性和对它的陈腐看法,依我看来,还不能算现实主义,甚至恰好相反。难道我的荒诞的‘白痴’不是现实,而且是最平凡的现实!正是现在才必然在我们脱离了根基的社会阶层中产生出这样的人物,这类社会阶层才真正变得荒诞。……”陀思妥耶夫斯基揭示了他那理想人物无法在那个社会里生存的本质,这也正是其现实主义的力量!

说到作品的艺术成就,笔者不想在这里多作赘述。读过小说,谁也忘不了纳斯塔西娅怒焚十万卢布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也忘不了纳斯塔西娅被害后梅什金公爵和罗戈任共同守灵那凄戚可悲的情景……读过小说,谁不会为美丽高洁的纳斯塔西娅的身世感到悲愤,谁不会为纯朴天真的梅什金公爵的被毁感到痛惜……这一切都归功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不朽的笔力。卢那察尔斯基对于艺术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过非常精辟的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抒情艺术家,他所有的中篇和长篇小说都是一道倾泻他的亲身感受的火热的河流。这是他的灵魂奥秘连续的自白,这是披肝沥胆的热烈的渴望。这便是他创作的第一个因素,基本因素。第二个因素是当他向读者表白他的信念的时候,总是渴望感染他们,说服和打动他们。……陀思妥耶夫斯基不用直截了当的形式而用虚构的叙事的形式表达他的感受、自白。他把他的自白、他的灵魂的热烈呼吁包括在事件的铺叙之中。……凌驾于他那直抒情怀、披肝沥胆的渴望之上,还有第三个基本动机——宏大的,无穷的,强烈的生活的渴望。正是这种热烈的不可抑制的生活的渴望,使陀思妥耶夫斯基首先变成了艺术家,他创造了伟大的和卑劣的人物,创造了众神和生灵。……陀思妥耶夫斯基同他所有的主角紧密相连。他的血在他们的血管中奔流。他的心在他所创造的一切形象里面跳动,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痛苦中生育他的形象,他的心急剧地跳动着,他吃力地喘息着……他竭力使读者去接近他的主角的思想感情的激流、思想感情的万花筒,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被称为心理学作者。”这对于《白痴》也是完全适用的。

石国雄

内容推荐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白痴》描写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家庭的绝色女子纳斯塔西娅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躏,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要把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公爵梅什金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纳斯塔西娅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她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戈任跑了。最后遭罗戈任杀害。小说对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上层社会作了广泛的描绘,涉及复杂的心理和道德问题。

《白痴》分上下两册,本书是其中的上册。

编辑推荐

《白痴》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之一。作品表达了世界本是就是无法用理性去量化的,甚至是超越人的想象的。人无可探知、无法实现的都是不需要去思考的,去思考且去实践的人都是“白痴”。这应该是对许多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的“人的逻辑计算必然符合自然规律,人算等于天算”的绝妙讽刺,这种过于相信世界可计算,把所有矛盾、意志神动排除在外的逻辑实际上是人类的骄傲自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6: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