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进澳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景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笔者张景并非崇洋媚外、自贬族人或国人,中国近几十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解决了几千年来没解决的吃饭问题。我们的国家及政府是伟大的,但是不等于别人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笔者写《走进澳洲》的目的是把澳洲的所见、所闻、所思,总结成书,以供上下各方参考,以使我国我族更强大,我国我民更幸福。

内容推荐

《走进澳洲》汇集了作者张景赴澳考察时所写的200余篇札记。作者为政法系统的领导干部,以独特的眼光和视角观察和研究了澳新两国社会管理、交通管理以及人民生活、工作、习俗多方面的情况,以“师夷之长以胜夷”为主旨,分析、挖掘其长处,供读者有选择地学习、借鉴。

目录

第一章 澳洲基本情况

 走进澳洲

 澳大利亚基本情况

 新西兰

 新金山

 黄金海岸及其得名

 澳大利亚移民方式

第二章 关于澳洲政治

 橄榄型社会结构

 只有两级政府

 政府车挂专用牌照

 每个议员都有自己的报纸

 议员的年薪20万澳元

 官员为什么极少有贪污受贿的

 澳洲官员为何不访贫问苦

 州长不愿见总统(总统求见州长)

 看不见穿制服的

 政府提供的免费烧烤台

 国家媒体不准做商业广告

第三章 关于澳洲经济

 1个人1元钱1小时注册公司

 招工不允许限制年龄、学历及性别

 不必担心失业

 大量招收老年职工

 烟价几乎无差别

 高征烟税以禁烟

 澳洲人65岁退休

 退休金按纳税多少发放

 义工为什么多

 政府限制买豪房

 允许私人办银行

 澳大利亚环卫工作很体面

 澳洲房子为何便宜

 酒店无“酒牌”不准卖酒

 牛羊征放屁税

 牛奶每公升1澳元

 汽油比水还便宜得多

 按周发工资的几大好处

 体力活每小时约400元人民币

 随处可卖菜、摆摊

 土地休耕

 农民多富人

 每只牧羊犬可放200只羊

 新西兰为何全国不收水费

 房子装修好按套卖

 骑自行车的才是极少数的有钱人

第四章 关于澳洲文化

 重葡萄酒文明

 澳洲人为何不喝干红

 澳洲人为何不喝白酒

 澳洲人为什么不喝名酒

 房子超过70年为文物

 悉尼歌剧院——一生一件的作品

 城建不追求高大宽亮而是通过“五馆”显品位

 群众自发为总理建纪念碑

 最好的建筑不是政府及国企的办公楼

 集英雄、强盗、国父、平民于一身的人

 法定“扶门”:郎咸平的困惑

第五章 关于澳洲教育

 婚姻教育

 澳洲的健康教育

 性教育少年化、公开化

 军事基地、军事设施可随意参观

 老人为什么不帮子女带孩子

 女性生孩子后为何不工作

 孩子受到总统般的呵护

 不能随意拍孩子的照片

 学校分三类

 小学生不做功课

 家长打听中小学学生分数将被送上法庭

 中小学不许评优——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大学校园里夜晚看不到学生

 从小学到高中不花一分钱

 不听话教育

 20岁才可吸烟喝酒

 学校开幽默课

第六章 关于澳洲的政策法规

 打的士政府报销一半

 看病直报且不用先垫钱的四大好处

 政府派饭车

 生孩子有重补国家还派保姆

 丁字路口拐弯处法定要停车

 汽车超排废气罚款相当于12万元人民币

 开车超速最多罚上万元人民币

 闯红灯一次处罚3000元人民币

 行人闯红灯要罚400多元人民币

 出租车装摄像头

 抢劫不判刑

 同性恋者受法律保护

 房屋及土地权的永久化

 禁用化学调味品

 法定不允许使用地下水

 钓鱼要办执照

 马穿衣服

第七章 关于澳洲的环境保护

 险些进监狱

 城建为何不平整

 房子越老越不能拆

 砍自家的树也要罚款2万元人民币

 收垃圾也立法

 垃圾文明

 杀一只鸟坐牢两年

 遛狗需用胶纸捡狗粪

 澳洲为何还用电扇

 婴儿“防咳嘴”

 开餐馆必须建化油池

 夜里不开灯、不开亮灯

 捐物室

第八章 关于澳洲人的生活

 女人的天堂

 男人的“地位”在动物后

 男女同居两年以上视为婚姻关系

 出生登记不问父亲是谁

 男性早晚必陪妻子孩子用餐

 几乎没有终身工作

 夫妻可同时退休

 工薪族上下班都能坐奔驰

 奇特的毛利人

 毛利人给了我们最高礼遇

 早生活丰富

 房车很多

 私人参奥运

 喜欢“四冷”

 买货不讲价

 酒吧为何有保安

第九章 澳洲人的生活环境

 城市看不到环卫工人却很卫生

 百年大树多

 城市乌鸦多

 鸟兽为何亲近人

 海水为何不腥无异味

 人们种花不种菜

 70%左右国民住有花园的洋房

 公园乐团养老院

 很少见要饭及乞讨的

 为什么街上看不到警车

 为何很少有故意伤害案

 下水道文明

 澳网赛场超时不赶人

 18洞高尔夫球15澳元一场

 没防盗门窗

 宾馆更人性化

 旅馆的温暖、科学、人性处

 澳洲的月亮比较亮

 由到处青草香想到的人生的三种享受

第十章 澳洲人生活的智慧

 性格开放、开朗、友善、快乐

 “吝啬”的澳洲人

 不喜储蓄的原因

 穷人为何不自卑

 为何不仇官

 澳洲人为何不仇富

 不赞成欧洲的鸟食盒

 结婚不看重送礼

 重视经营呵护婚姻

 用石头砸死星期天不休息的人

 很少有人买豪车

 为何看不见澳洲人用牙签

 澳洲人为什么特重视口腔保健

 特看重保护牙齿即口腔健康

 几十斤黄金死后为何不留给子孙

 澳洲为何难买到秋裤

 富贵之人没高人一等的表现

 澳洲人为何不应酬

 澳洲人不喝开水的好处

 “不将钱踩在脚下”

 人际冲突少

 为何反对剖腹产

 冬天为何还有很多人穿短裤短袖

 多数人一生两次卖房的过人之处

 路不拾遗的经历

第十一章 澳洲的交通状况

 城市没天桥

 地铁与火车为何不分开

 英国人的远见——悉尼海港大桥

 铁路为何不发达

 机场人性化

 飞机上使用非一次性餐具

 真正进入了“汽车文明”时代

 视开车按喇叭为骂人或低素质

 为何看不见摩托车

 车上不让吃东西

 澳大利亚为何不堵车

 减速带很宽

 有些绿灯时间为何只有五秒左右

 小汽车都可拖挂

 考驾照需要几年且很难过关,费用总计才几十澳元

 货车为何不超载

第十二章 关于其他

 澳洲惊喜

 撒切尔夫人为何惊讶

 门票缠在手腕上

 导游哭诉中国游客的“劣迹”

 茶调料的纠结

 飞机不提供免费餐的好处

 低收入者如何外出度假

 海边200米一个救生塔

 厅长的儿子在当职业司机

 什么是“护照”

 苹果手机不要钱

 狗检包裹

 住宾馆为何不交押金

 旅游中吃重要还是住重要

后记

试读章节

走进澳洲

澳洲,是我久已向往的地方,经过几个月艰难的申报,审查,批准,签证,我们终于可以成行了。我们一行6人于2013年7月20日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时间还早,我遂与同行的好友去看电影(工作后从未看了)、逛白云山、逛商场(活这么大,很少去逛商场、买东西)、雨中散步,去充分体验一下出国前的轻松并畅饮了半瓶红酒,幸福连同酒精的作用,使我坠入云雾之中,那种陶醉、满足、惬意是无法用笔墨形容的。虽然过去跑过很多国家,包括非洲、南美的许多国家,无论是文明程度最高的西欧,还是文明起步最早的埃及,甚至是落后的非洲部落、神奇的南美大陆,我都没这种兴奋的心情……

晚上9点钟,我们从广州的白云机场起飞,大约经过9个小时,抵达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的悉尼机场。这个机场便是200多年前即1770年英国人库克船长发现澳洲大陆的登陆地。那个聪明而有远见的英国佬随之将英国国旗插到这一大片只有土著人居住的、与当时的现代文明相隔离的澳洲大陆,并在石头上刻字为证(可见英国人的证据意识200多年前就多么强);再到后来,英国有远见的内政部长担心虽插国旗刻上字,但荒无人烟的澳洲有可能被其他列强瓜分,遂下令将1000多名重刑犯流放到澳洲,后来由此带来了更多的犯人亲友及管理人员。凡来此居住的人都发现澳洲不仅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且物产尤其是矿藏丰富,遂陆续来此定居。后来第三任总督麦考利下令释放犯人并允许其跑马圈地(马跑不动为止,所跑到之处,地为跑马者自己所有),在此基础上澳洲才渐渐有了除土著人外的现代人类的生机。悉尼作为城市的历史始于1788年,有位叫菲利普的船长率领首批英国殖民者开始在这里安顿下来。悉尼近代建市于1842年,由于最早重视菲利普才能的是英国内务大臣悉尼子爵,遂以悉尼的名字命名这个英国人最先到达并居住的城市。悉尼从发现到现在仅仅200年多一点的历史,就发展成为由100多个海湾组成的南半球最大的城市。后来,此地的人们为纪念麦考利的开明远见,而将当时悉尼最大的街道命名为麦考利大街。麦氏也因此官运亨通,回英国后在政坛上一路走红。麦考利夫人因留恋这里的安静及美丽尤其是纠结大量财产房屋没人管理,而未随夫回国,后来天天坐在海边盼望麦考利回来,以至将海边的一块石头磨得光滑,当地人为纪念此事遂将她常坐的“望夫石”雕成一个大座椅似的“石凳”,现在称“麦考利夫人椅”,成了悉尼市海边的一道著名风景。

澳大利亚基本情况

澳大利亚面积约770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其中悉尼占600万,是英国的联邦国或属国,当然是名义上的。1901年全民公决是否独立,但大部分国民不同意。原因有三:一是英国人居多;二是英联邦不征税、不干政,独立没什么实际意义;三是强大的英国还可以给他们很好的保护。澳国是个地道的移民国,有来自108个国家的移民,中国人占3%约70万人,多集中在悉尼(工作好找为主要原因)。原来的十几万土著人基本集中在达尔文,由国家拿钱养他们(毕竟是人家的家园啊),每周给他们发富足的资金。现在澳大利亚有50%左右国土(主要在中部)没开发,仅开发沿海一圈。澳大利亚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经、济远远超过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印度、中国、埃及,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一,2012年人均GDP67983美元,人均年收入4.8万澳币(1澳币约等于l美元)。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国最高的山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在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州境内。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澳大利亚约70%的国土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由于降雨量很小,大陆1/3以上的面积被沙漠覆盖,有11个大沙漠,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中部的艾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全国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P2-5

序言

魏源针对清末中国封闭保守的现实,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当时士大夫中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包括随之出现的“洋务运动”,都与其思想密不可分。我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胜夷”尤其是对一些先进的国家并非打胜、战胜之意而是争取优胜,即通过学习比别人更优秀。

有句古语,“天上不会掉馅饼”。同理,天上也不会掉下优秀。作为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没有不想优秀的,但优秀不可凭空而得,是需要长期、坚忍、艰苦的付出的,且需要正确付出。那么,何谓正确的付出呢?

1.首先要认识到别人的长处。一个人、一个团体或一个民族要想出类拔萃,前提就是要向别人学习。要看到并勇于承认别人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

2.要敢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只有高度自信的、智力超群(不自恋、不自大,能正确“认识你自己”)的、有远见卓识的人或团体,才敢于、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不留恋“万国来朝”的虚幻,丢掉“唯我独尊”的虚荣,摒弃“夜郎自大”的愚昧,及时学习所有民族一切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永立于优秀民族之林。

3.善于向一切优秀民族学习。包括向不如自己的,哪怕只有一点点胜过自己的民族学习。要带着一双寻找发现的眼睛去学习。要从根本上去学习,学习人家现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学习那些经事实证明了的是当今先进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

笔者并非崇洋媚外、自贬族人或国人,中国近几十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解决了几千年来没解决的吃饭问题。我们的国家及政府是伟大的,但是不等于别人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吾意是把澳洲的所见、所闻、所思,总结成书,以供上下各方参考,以使我国我族更强大,我国我民更幸福,这就不枉潜心积虑、夙兴夜寐地写作此书了。

作者于二○一三年仲秋

后记

《走进南美洲》是我写得最快的一本书,近30万字10天半写完,现在我也搞不清楚我当时哪能有那么高的速度。这本《走进澳洲》我便没有如此“风光”了,字数差不多,但写了29天方完。至于写得快慢,我不计较,因为我是个率性而为的人,既不浪费时间(善将每一天都当作生命最后一天,善争分夺秒,哪怕是玩耍),又不刻意赶时间,反正只要将生命的组成部分,即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不虚度,便问心无愧了(不求尽如人意、己意,但求问心无愧)。虽然写慢了,但是我觉得这本书相对于《走进南美洲》而言,写得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有高度,这是自己成长(成功是优于今天的别人,成长是优于昨天的自己)的结果。反正,如同孕育了10个月的孩子,只要能将之顺利平安生产出来,母亲(作者)就心满意足、浑身轻松了。在顺利“分娩”之际,吃水不忘挖井人,要在此感谢为此书编校、打字、查找资料的朋友们。仅一个谢字不足以表达感激之情,在此我再祝他们健康、平安、快乐、成长(今日之我优于昨日之我),这人生中最重要的四样东西,永远如影随形般地与他们的人生同在!

作者于二○一三年仲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2: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