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从世界文学史中浩若繁星的著作中,遴选对人类发展进步尤其是对国人影响深远的数十部作品,本本经典。
它选取傅雷、朱生豪等知名翻译家、文学家的完整翻译版本,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既保留原汁原味,又让作品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其中一本,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享誉世界、畅销百年的儿童冒险小说。这部小说以浓厚的地方特色、对人物的敏锐观察、幽默风趣的语言,成为世界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它点燃了每个孩子心中的英雄梦想,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善良、温暖、幽默、正义、勇敢的力量。
马克·吐温著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为了摆脱枯燥乏味的功课和呆板的生活环境而经历的种种冒险故事。故事起伏跌宕,大大激发了读者的想像力、理解创造力和阅读兴趣,使他们的内在感官在心灵深处产生出一种快乐和美的感受。
Chapter 第一章
顽皮的汤姆
“汤姆!”
没人应声。
“汤姆!”
又没人应声。
“这孩子到底怎么啦?我真搞不懂!喂,汤姆,我在叫你!”
还是没人应声。
老太太把她的眼镜往下拉了拉,眼睛从镜框上方朝房间里扫视了一遍,然后又把眼镜往上推了推,从镜框底下往外张望。她很少或者干脆说从来没有透过镜片去搜寻诸如一个孩子那样小不点的东西。这副眼镜是她的宝,是她心中引以为傲的爱物,戴上它是为了“派头”,而不是为了实用——戴一对火炉盖子她也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她茫然不知所措地愣了一会儿。接着,她发话了,虽说不是凶神恶煞般,但嗓门高得连家具都能听得见:“汤姆,我发誓如果让我抓住你,我要……”
她的话没有说完,因为这时候她正弯着腰用扫把使劲往床底下捅。每捅一下,她便需要停下来换口气。令她失望的是,除了那只猫以外,她没有捅出第二个活物。
“我这辈子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
波莉姨妈边抱怨边走到敞开的大门口,朝外面那个只有西红柿蔓和野草的园子张望着,还是没有看见汤姆的身影。于是她亮开嗓子朝远处高声喊道:“喂——汤姆!”
声音传得远远的,十里外都能听见。这时,她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她猛地转身,一把抓住了一个小男孩的外套,这下他可逃不掉了。
“我早该想到那个壁橱,你躲在那里干什么?”
“没干什么。”
“没干什么?瞧你的手,再看看你那张嘴,还有这浑身上下都是什么?”
“我不知道,波莉姨妈。”
“是蜜饯!我对你讲过多少次了,不要动我的蜜饯!否则我就扒了你的皮。把皮鞭取来!”
波莉姨妈的皮鞭已经举到了半空中。
“哇!姨妈,你瞧你身后是什么!”
波莉姨妈转过身子去看,汤姆趁机撒腿就跑。转眼工夫,他就爬过高高的木栅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波莉姨妈站在房间里愣了一下,然后突然笑了起来。
“这个捣蛋鬼不知戏弄我多少次了,我怎么总是不吸取教训?不过,这孩子耍的鬼把戏从来没有重样的,谁知道他下次又会玩什么花样?他似乎知道,他闹到什么程度我才真的会发火,而且他也知道,只要想法子哄哄我,让我大笑一场,一切就烟消云散了。我对他没有尽到责任,《圣经》里说:‘孩子不打不成器。’我太溺爱这个孩子了,我知道这样对我、对他都不好。但他是我那死去的亲妹妹的儿子,他是个没有娘的可怜孩子,我怎么忍心打他?每次饶了他,我都会受到良心的责备,可每一次打他,我又会想起我的妹妹。今天下午他要是逃学,明天我就想法让他干点活,惩罚惩罚他。星期六所有的孩子都会放假,他又恨透了干活,这个惩罚应该算是苛刻的了。我必须尽到我的责任,否则就会毁了这孩子。”
汤姆果真没去上课,而是疯玩了一个下午。他回到家时,刚好赶上帮家里的那个小黑奴吉姆干活——在晚饭前锯完第二天用的木头,劈引火用的柴。他把白天发生的事情讲给吉姆听,而活儿却是吉姆干了四分之三。汤姆的同母异父弟弟希德已经干完了自己分内的活儿(捡碎木块),他是个听话的孩子,从不干危险的事,也从不惹什么麻烦。
吃晚饭的时候,汤姆总是想方设法偷糖吃。这时,波莉姨妈开始问他下午的行踪。她的提问非常有技巧,因为她要给汤姆下一个圈套,让他自己把实话讲出来。
就像其他头脑简单的人一样,她相信自己很会耍手腕,并且把自己极易被识破的诡计当成非常高明的手段。
她说:“汤姆,今天下午挺热的,是吧?”
“是的,姨妈。”
“特别热,对不对?”
“对,姨妈。”
“你有没有想去游泳,汤姆?”
汤姆忽然感到有点慌张,难道姨妈发觉他下午已经游过泳了?他偷偷看了看波莉姨妈的脸色,但什么也没看出来。
于是,他撒谎说:“游泳?姨妈,我今天还没有想过呢!
波莉姨妈伸手摸了摸汤姆的衬衫,发现衬衫是干的。这两次试探,波莉姨妈以为汤姆不了解她的意图,没想到汤姆早已猜透了她的心思。为了防止她接着出招,汤姆来了个先下手为强,说道:“学校里热得厉害。我们几个人用水龙头往头上冲凉。瞧,我的头发还是湿的呢!”
波莉姨妈有些懊恼,她居然没有注意到这个明摆着的事实,以至错过了一次机会。接着,她又想到了一招:“汤姆,你往头上冲凉,不用拆掉我给你衬衫上缝的领子吧?把上衣的纽扣解开!”
……
P2-4
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幽默大师、演说家,。也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最知名的人士之一,被誉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创作具有讽刺风格的小说。
马克·吐温出身于贫寒家庭,父亲是个小职员,收入仅够维持一家人的衣食。在马克·吐温十二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了。马克·吐温不得不早早辍学,挑起家庭的重担。为了维持生活,他先后做过印刷厂的学徒、排字工、领航员、矿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他还当过南方军的士兵。虽然生活艰难,但丰富的经历让他充分地体验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正是在生活的大课堂中,他不断地认识社会,感悟人生。这些经历成为马克·吐温的巨大财富,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了他写作的灵感源泉。
虽然生活艰辛,但马克·吐温从未放弃学习,常常手不释卷。在印刷厂当排字工人时,他几乎整个晚上都在厂里的工人阅览室中度过。二十七岁时,马克·吐温成了内华达州弗吉尼亚市《企业报》的一名记者,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生涯。他的作品风趣犀利,讥刺时弊入木三分,往往能引发读者的极大共鸣,因此很快便名震四方。
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以长篇小说成就最高,特别是这部《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年出版后,三个月便销售三万册,这个成绩在当时美国的出版界堪称奇迹。到了1904年,这部小说的总发行量超过了二百万册,是马克·吐温所有作品中的销量冠军。
这部小说以美国西部的小镇圣彼得堡为背景,描写了被姨妈收养的孤儿汤姆。索亚的冒险故事。小说以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好友哈克贝利‘费恩目睹的一桩凶杀案为主线,生动曲折地描写了顽童汤姆.索亚的种种惊心动魄的冒险经历。马克·吐温用他那洞察生活的目光,准确地抓住了儿童的心理,令人信服地塑造出一个淘气顽皮又富有正义感、心地善良的人物形象。汤姆厌恶枯燥的功课和刻板庸俗的生活环境,喜欢调皮捣蛋、出风头,梦想过上海盗式的刺激冒险的生活。在经历了目击凶案、揭露恶人、巧夺宝藏等一系列惊险的事件后,他成长为一个正义、勇敢的小英雄。读完这部小说,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深深地喜爱上汤姆.索亚这个可爱的小男孩。
作者不但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孩子自由活泼的心灵,还通过孩子的视角观察并剖析了美国社会,所以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小说中描写的圣彼得堡小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因此,《汤姆·索亚历险记》虽然是一部儿童小说,却同样得到了无数成年读者的追捧。
这部小说不仅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名著。这部点燃全球孩子英雄梦想的探险小说,多次被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深受全世界读者的推崇和喜爱,被誉为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翻译文学作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为了将这部作品尽善尽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译者在保持作品原汁原味的同时,力求译文准确畅达、生动活泼。如果读者能通过这部作品领略到马克·吐温这位大师的卓绝风采,译者的劳动就算得到了最大的报赏。
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也会钟爱他,赋予他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 海伦·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