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情寄人生(情感卷)/诗说中国
分类
作者 王潇然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盛世气象有两个物化的代表,一个是酒,一个是色。浓烈的酒香、四溢的酒气和无羁的酒态,让那个时代浸染上了一股无与伦比的豪气。而色则是心怀、情感和风景的汇总。两者合二为一,组成了盛世满眼春光的图像,并使一个沐浴在朝阳里蒸蒸日上的王朝因此成为鲜活的存在。而酒和色,又无一不是最好的诗材。

有人说,唐诗的情境有两端:一端是风流,一端是落寞。然而所有的风流与落寞,都是洒的好友。它们常常由酒而起,再借诗而发,寄托在大唐的山山水水之间,深藏在唐人的羁旅行役之中,也表达在了盛世里那些雍容华贵的眉眼之上。

白居易说:“取兴或寄酒,放情不过诗。”(《移家入新宅》)权德舆说:“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可见葛景春所说的,“诗是酒之华,酒乃诗之媒”(《诗酒风流赋华章——唐诗与酒》)应是有几分道理的。当然,有人也说“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讲的也是两者的依存关系。

酒在引发诗兴的时候,奇妙如魔幻师一般。有道是:“酒肠堆曲蘖,诗思绕乾坤。”(杨乘《南徐春日怀古》)酒一旦进了柔肠,经过九曲十八弯之后,便会生出一缕缕诗人的思绪,然后开始在天地之间徘徊,在山河之间上下翻飞,于是星月繁简、草木枯荣,世态冷暖、人情亲疏,无不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眼前。一时间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天地万物全都有了动态图像,也如醉了一般。任由那“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纪”(庄子《庄子·天运》),反正诗人已经“形充空虚”了,整个世界也都变得好像似有似无一般。

酒的意象是狂放、热情、反抗和生命与人性的释放,是一种精神自由的表达,是一种自我本能的表现,而这也正是唐诗富有的显著特征。盛唐那种浪漫、高洁、自由、纵情的社会状态,不仅让诗人成了酒肆中的嘉宾,也成了酒乡里的常客。他们借着酒的双翼,翱翔在那个精神解放的时代里。诗、酒与唐朝,浑然天成,成就了千年前的经典组合。

对于唐人来讲,酒是诗的催化剂,诗又是佐酒的爽口菜。酒色、酒香,点点滴滴融入诗中,就浇灌出了贝阙珠宫般的诗情画意。对我们而言,品诗其实也是在品酒。远古的陈酿,让人满怀醇香。

“岂唯消旧病,且要引新诗”(姚合《乞酒》),一切皆源于酒。“闲停茶碗从容语,醉把花枝取次吟”(自居易《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展现的也不仅仅只是自居易一人的诗酒生活,那种“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自居易《醉吟先生传》)的生存状态,俨然就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

盛唐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方面衡量,我们能够给出各种各样的数据或征象,然而这都很难说清楚它的那种“盛”的状态。我赞同余秋雨的说法,在他看来,盛唐就是一种心态。他说:“盛唐,是一种摆脱一元论精神控制后的心灵自由,是马背上英雄主义的创造性欢乐,是具有极高审美水准的艺术聚会,更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交融与安全保存。”李白说:“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四首》其二)其中也有对盛唐的理解。在他看来,“天人合一”才是最高的精神境界。由此,如果说盛唐之盛就盛在诗酒风流之上,似乎应该也是贴切的。而大唐留给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也正是风流。

所以,大唐的风流肯定是少不了酒的。就是因为酒,才有了那时恣意纵情的诗风,而大唐,也就永远被灌成了醉醺醺的模样。他们喝醉了自己,灌醉了唐诗,更让一个时代都沾染上了酒气。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唐人对酒的痴迷,甚至熏染了后代文人,尤其是宋代文人,欧阳修和唐人一样,都把醉酒当成了一种艺术行为。他们是在用沉沦的体态讲述自己尽情的心态,用沉溺的状态描绘一种惬意的生态。

古人云:“花开半看,酒醉微醺。”意为饮酒的意境在微醺,然而微醺却缺少了几分酣畅和豪迈。“人生得意须尽欢,奠使金樽空对月”(李自《将进酒》)与“却忆花前酣后饮,醉呼明月上遥天”(唐彦谦《寄友三首》)、“醉舞日婆娑,谁能记朝暮”(刘驾《效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自《将进酒》)说的并不是醉生梦死和纸醉金迷,而是一种盛世福荫下的生存体验。正是他们,临风把酒酹江月,醉里挑灯看剑,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浓缩在了醉意之中,而给唐诗带上了盛世的光环,给宋词融入了多情的旋律,以至锦心绣口,诗香酒香。

P3-5

目录

豪情 酒酿的豪情千年醇

 人生得意须尽欢

诗酒风流奏响盛唐之音

 金樽清酒尽余欢

诗仙狂歌吟唱出最美和声

 纵死犹闻侠骨香

文弱的胸怀拥抱着刚强的雄心

 目送归鸿笑复歌

得志不得意,失意不失志的人格理想

友情 一生难求的期盼

 君子之交淡若水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高山流水千年调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一杯成喜亦成悲

相逢是缘,把酒多言欢

 晚岁当为邻舍翁

相忆今如此,此夕有此心

爱情 许你一世浪漫

 众里寻他千百度

月上枝头,爱在心头

 思君如流水

待得团圆是几时

 喜新厌旧帝王心

后官嫔妃的愁与怨

 杨柳含烟灞岸春

年年攀折,年年伤别

乡情 羁旅途中的深情回望

 竟夕起相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故园东望路漫漫

乡情最深,牵挂最长

 思归声引未归心

玉笛横吹,杜鹃啼血

 少小离家老大回

叶落归根,倦鸟归林

别情 宦游路上的时代悲歌

 多情自古伤别离

说出你的落寞和相思

 难酬蹈海亦英雄

不惧生死别离的慷慨与豪迈

 风吹柳花满店香

且饮且歌且行且舞中的潇洒与浪漫

 不向空门何处销

别去喧闹的凡心,只为醉心于林泉

 一别心知两地秋

怎样的船才能载你渡过时间的河

序言

有人说新闻与日记更适于表达现在,而文学与诗歌则更适于讲述历史,因为文学与诗歌的表达对象的时间长度感更强。当我们努力搜寻、解读过往经历的方式时,其实就是在寻求一种熟悉而稳定的心理回归。我并不认为这种心理有丁点复古的企图,它只不过是在追寻已经远逝了的时间时,能让内心躲过新生事物的陌生感带来的不安和恐惧。这本书就是这样,它不是要带着读者去怀旧,而是要通过文化溯源,理清我们传承的脉络,以找到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原因,从而为明天树立信心。

我们知道,从《诗经》《楚辞》开始,无论是汉赋、乐府、六朝骈文和古诗,还是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虽不断有新的要素介入并形成了不同的文体形式,但在言志、咏物,教化、讽喻、颂扬和娱愉等目的的转化中,“抒情”一直都是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诗歌的情结所在,这来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被进一步融入这个民族的血液之中,终使一种“为情所困”的风流与落寞,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也正因为此,古代诗歌的风景有一多半来自儿女情长。“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人李商隐将低回的情话化作绵绵的诗行,诉说了一种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样浓烈的情感。多情的崔护追寻“去年今日此门中”的“人面桃花”,钟情于一次邂逅后的春风笑靥。那种去了又回、欲走还留、欲罢不能的真挚情愫,映红了城南庄里的“小芳”,也映红了长安城外的子午古道。古道上,“一骑红尘妃子笑”回响在大唐的天空,一位盛世君主的刻骨柔情被抛撒在了连绵不绝的秦巴山中。

还有一半风景是友情。试想,假如没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吟诵,“城阙辅三秦”的青砖还会不会有如今这么沉重;假如没有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也就不可能让董大尊享“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美誉,而把这位陇西琴师宣扬得尽人皆知;假如没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庄”的想象,今天的桃花潭似乎也不会比其他的河泽更别致。诗人的友情中蕴含的真情和深情环环相扣,融入诗行,把那个时代的眷恋和感伤刻进了历史的年轮。

然而无论是恋情还是友情,都是古人借以抒发家国情怀的一个媒介。它总是在缠绵迷离之外,还能让人获得一些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启示,从而体现出“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人文精神,为生活增添一股满满的正能量。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在出世人世的浮浮沉沉里,在生生死死的爱恨情愁中,“情”字深刻而又家常,除了遁入空门,就没有人能回避。把诗归为情,或者把情归为诗,都是对它的拥有者最高的褒奖。诗人们把世事轮回、境遇交替,落脚在一个“情”字上,或者是归结为了一个“情”字,这无疑是对人生际遇最为人性化的总结。情一直以来都是人性解放的主要追求,对情的解释、坚守和崇尚,贯穿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并且成了每一个发展阶段最鲜活、生动的对照物。比如在婚姻关系中,是否有爱,就是原始与文明的分野;能否爱人所爱,就是落后与进步的区别。历史禁锢,禁锢的是情,而人类解放,解放的首先也是情。所以说,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所不断追求的人权希冀,无不在于为了诠释这个“情”字。对于情的崇尚,构筑了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对于情的解释,厘清了好坏对错的范畴边界;对于情的抒发,更是确定了忠正奸邪的评价标准。

《毛诗序》开篇即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干言”。它为诗歌指明了寄情言志的基本定位。当然,诗中的情就是诗人的情感、情怀、情绪、情思与情结,可以说,都是人情,或者讲,都是以人为本的情,如爱情、友情、亲情、乡情,还有豪情、欢情、私情、悲情等,而这些喜怒哀乐的自然表达,便是本书的焦点所在。

内容推荐

情一直以来都是人性解放的主要追求,对情的解释、坚守和崇尚,贯穿了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成为人类每一个发展阶段最鲜活、生动的对照物。《情寄人生(情感卷)》作者王潇然以开阔大气的视角,从纷繁浩瀚、灿若星河的中国古典诗歌中采撷相关的诗句,并结合大量的诗史佐证,用优美生动的散文形式娓娓而谈,挖掘出以李白、杜甫、李商隐等诗人为代表的中华儿女内心至真至醇的豪情、友情、亲情、爱情。

编辑推荐

诗歌是为了寄情言志而创作出来的,而诗中的情就是诗人的情感、情怀、情绪、情思与情结,可以说,都是人情,或者讲,都是以人为本的情,如爱情、友情、亲情、乡情,还有豪情、欢情、私情、悲情等,而这些喜怒哀乐的自然表达,便是王潇然着的《情寄人生(情感卷)》的焦点所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5: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