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智慧成语世界(成语里的刀枪剑戟儿童彩绘版)/中国成语大会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成语大会·我的智慧成语世界(儿童彩绘版)”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专家团队为小学生精心打造的趣味成语文化读本。《成语里的刀枪剑戟》就是该系列读本之一。书中每个成语从故事、文化、应用、游戏四个角度切入,通过智慧故事、名家点评、智慧点滴、智慧贴士、成语欢乐谷、智慧拓展六大板块,带你听成语故事,品成语智慧,辨析成语易错点,玩成语游戏,拓展成语知识,让古老的成语智慧点亮今天的生活。

《我的智慧成语世界(成语里的刀枪剑戟儿童彩绘版)》由中国成语大会栏目组编著。

内容推荐

中国成语大会栏目组编著的这本《我的智慧成语世界(成语里的刀枪剑戟儿童彩绘版)》收入的成语,都和刀枪剑戟有关。它将带你进入智慧成语世界,你会汲取中国传统价值观,赞叹大禹“化干戈为玉帛”的广阔胸襟;感悟祖先的智慧,在“杵臼之交”中懂得应该怎样交朋友;辨析易错成语,掌握“图穷匕见”“强弩之末”等的准确用法;拓展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两肋插刀”中的“两肋”竟然是地名。

目录

 宝刀未老

 兵不血刃

 单刀赴会

 快刀斩乱麻

 两肋插刀

 牛刀小试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杀鸡焉用牛刀

 图穷匕见

 笑里藏刀

 迎刃而解

 游刀有余

 捉刀代笔

 单枪匹马

 刻舟求剑

 口蜜腹剑

 卖剑买牛

 暗箭伤人

 草船借箭

 箭在弦上

 一箭双雕

 杯弓蛇影

 惊弓之鸟

 乌尽弓藏

 左右开弓

 剑拔弩张

 强弩之末

 亡戟得矛

 自相矛盾

 倒戈相向

 化干戈为玉帛

 同室操戈

 枕戈待旦

 班门弄斧

 鬼斧神工

 疑邻盗斧

 运斤成风

 杵臼之交

 磨杵成针

 血流漂杵

 鞭长莫及

 投鞭断流

 按兵束甲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厉兵秣马

成语欢乐谷参考答案

成语小状元

成语小擂台

试读章节

宝刀未老

智慧故事

黄忠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汉中之战,黄忠斩杀敌方大将夏侯渊,让敌人闻风丧胆,是大名鼎鼎的“蜀汉五虎上将”之一。

有一年,魏国将领张邰(he)率军攻打蜀国的汉中地区,因为战事吃紧,没有合适的守城将领,黄忠毛遂自荐,请求和老将严颜一同上战场。诸葛亮看黄忠虽然年龄已经很大,但是武艺高强,作战经验丰富,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黄忠和严颜到了城中,守城的士兵忍不住抱怨诸葛亮用人不善,派了两个老人过来。黄忠和严颜心中也不J喻快,二人商量着一定要打败张邰,让别人刮目相看。

一天,张邰带军来到城下,主动求战,黄忠身披战甲,手执一柄大刀。骑马迎战。张邰见了黄忠,不禁仰天大笑,说:“蜀国没有能打仗的将领了吗?竟然派一个老头儿出来打仗,哈哈!”黄忠坐于马上,对张邰大喝:“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意思是说:“小子,你不要欺负我年纪大了。我手中的宝刀依然锋利,照样可以杀敌。”果然,黄忠打败了张邰,与严颜—起守住了汉中。

现在我们用“宝刀未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未减退的人。

智慧点滴

美人迟暮,英雄白头,都是令人哀伤、感慨的事情。然而,历史上有很多名将即使到了晚年,仍然在战场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故事中的黄忠,虽然年纪大了,但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仍然毫不犹豫地上前线;遭到别人质疑的时候,敢于担当,展现了大将之风。

俗话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不管是上战场,还是做其他事情,年长的人虽然体力不一定比得上年轻人,但是他们往往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阅历,这些都是年轻人没有的宝贵财富。生活中,对于那些年纪大了却仍然坚守岗位,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光和热的前辈,我们应该表示深深的敬意。

智慧贴士

“宝刀未老”和“老当益壮”含义相近。“老当益壮”讲的是东汉名将马援。马援曾在扶风郡做官。一次,上级让他押送一批犯人到长安。一路上,囚犯们痛苦哀号,马援很同情他们,就私自放了囚犯。为此,他丢了官,不得不逃亡到北地。幸运的是,没多久赶上了大赦,马援就在北地搞起了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几年工夫,就成了一个大畜牧场主和地主。他有牛羊几千头,粮食几万石(dan)。但是,富裕的生活并不能让马援满足,他把自己积攒的财产、牛羊都分给他的兄弟、朋友,自己却过着朴素的生活。他常常说:“一个人如果只当守财奴,太没有意思了。做个大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意思是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旺盛,干劲越足。后来,马援成了东汉有名的将领,立下了很多战功。

兵不血刃

智慧故事

东晋的时候,有—个叫郭默的将军。他作战杀敌非常厉害,立下了许多功劳,因此目中无人,做事飞扬跋扈。

郭默跟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刘胤(yin)结过仇,他伪造皇帝的诏书,杀了刘胤。这种胆大包天的行为最终暴露了,可是当时的丞相王导却怕惹祸上身,纵容了他这种行为,甚至还想给他加官晋爵,让他当刺史。朝中有一个正直的大臣名叫陶侃,他知道后给王导写信说:“郭默杀了刺史,就让他任刺史,要是他杀了丞相,难道也让他任丞相吗?”

陶侃还主动申请领兵去攻打郭默。郭默知道陶侃作战勇猛,自己没有胜算,就想带着军队逃跑。可是没想到陶侃早有先见之明,他还没有逃跑,就被陶侃的军队团团围住。郭默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地步,要是打,万一打不过陶侃,反而丢了性命;要是投降,又怕因为罪行被砍头。这时,郭默的一个手下把他绑起来,打开城门投降了。

郭默在中原时,多次与后来当了后赵皇帝的石勒作战,石勒的部下都害怕他,听说陶侃兵不血刃就擒拿了郭默,更加敬畏陶侃了。

“兵不血刃”中的“兵”是武器的意思,“刃”是指刀剑等锋利的部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智慧点滴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苟子的著作《苟子·议兵》中,就出现了“兵不血刃”这个成语。儒家学派提倡仁爱,于是就有学生问苟子,既然讲仁爱,为什么还要打仗呢?苟子回答说:仁者爱人,正因为爱人,所以就憎恶别人危害百姓。为了除暴安良,可以使用武力。苟子还举例说,上古时期六位贤明的君主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都发动过战争,但他们都是为了讨伐残害百姓的人,是仁义之举,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兵不血刃就取得了胜利。

智慧贴士

除了“兵不血刃”,还有种胜利叫“胜之不武”,含有贬义,需要和“兵不血刃”区别。春秋时期,晋国和宋国之间有一个叫□(fu)阳的小国。对于要不要攻打□阳,强大的晋国内部发生了争执。晋国三个主事大臣各执己见,意见不一:苟偃(yan)、士匄(gai)想强攻僵阳,而另一个大臣苟营(ying)则坚决反对。苟营说:“倡阳虽小,但城池非常坚固,以我们晋国之强去进攻一个小小的□阳,打下来是胜之不武,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如果打不下来,就要被天下人耻笑了。”苟偃和士匄不听,后来果然没有能占领僵阳。“武”是勇武的意思,“胜之不武”本义是即使胜过对方,也不能证明勇武。比喻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条件下或通过不光彩的手段获得胜利,胜得不公平,也无可炫耀之处。

P1-5

书评(媒体评论)

华夏文明是薪火相传的,而我们却数典忘祖、抱残守缺。成语雅俗共赏,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坚持下去,时间久了,便“化成天下”,价值就会展现出来。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成语是前辈凝练下来的文化遗存,但它不是死文物,而是活文化,我们的生活多可以用成语来表达。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典故,浓缩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成语虽然来自我们的祖先,来自先贤,但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融入了我们的血脉,这才是成语的魅力所在。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成语是有温度、有倾向性、有褒贬的。从根本的正道沧桑讲,准确地把握成语的内在含义,才是继承和使用成语最好的方式。

——毕淑敏(著名作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5: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