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丛书通过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回顾德国和日本等主要战败国在反省罪责、改过自新道路上的曲折轨迹,重点呈现同盟国、受害国督促推动侵略者认清历史过错的国际影响,与战败国社会主动承担历史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徐之凯所著的《大国合作的试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研究)》为丛书中的一种,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是1945年5月至1948年3月期间执掌德国主权的四国合作军政府机构。作为由四大反法西斯盟国共同构建的国际性组织,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在二战至冷战的过渡时段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尽管大国间充斥着分歧与猜忌,乃至于最终分道扬镳,委员会却又在一段时间之内成为大国合作的典范;四大占领区虽然最终导致了德国的分裂,却也因为委员会对德国的改造,孕育了一个新的德国,为此后德国走上自新之路奠定基础。
导言
第一章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的理念形成与建立
第一节 战后各国对德处理方针重点的形成
第二节 欧洲咨询委员会与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的建立
第三节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的行事原则与组织形式
第二章 战后合作期(1945年8月—1946年4月)
第一节 重铸社会: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初期的对德管制工作
第二节 战火中友谊的继续:战后初期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内部合作关系
第三章 转型期(1946年4月—1947年3月)
第一节 控制与发展: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中期的对德管制工作
第二节 破裂之初: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内部矛盾的萌发
第四章 分立斗争期(1947年3月—1948年年初)
第一节 各行其是: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对德工作的分化
第二节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合作关系的彻底破裂
第五章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的终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