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迫在眉睫
日本军队变得越来越不受政府控制。陆军在某种程度上比海军更加激进好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军队指挥官已经习惯于独断专权。俄罗斯和中国的内战他们都参与了。1931年,日本关东军侵占了中国东北。它的指挥官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授权。他们盘算着,一旦发生了侵略战争,东京政府将不得不赞成。
强硬派得到控制权
日军发动侵略的最直接的借口就是,1931年9月18日,由日本建造的中国东北的一段铁路被炸毁。这起爆炸事件可以肯定是由日本人策划的,但是他们诬陷中国军队,并借机发动战争。由于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中国军队没有进行有效的抵抗。到1932年1月,关东军占领了中国的东二三省,并将之重新命名为“满洲国”。接下来的5年,关东军不断向南进犯,一直扩张到北平。
在日本国内,国会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越来越不容易控制这股军事力量。军队赢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力。1930年和1932年,极端主义者刺杀了两位首相。1933年,在全世界谴责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日本从国际联盟中退出。
1936年2月,一次有预谋的军事政变(译者注:指1936年在日本发生的“二二六事件”,政变军人曾想扶持裕仁的胞弟雍仁来取代裕仁)失败。然而,政府被那些提倡领土扩张的军国主义者所控制。到1932年,日本已经不再遵守《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1937年,开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武藏”号、“大和”号。这种军国主义政策受到了国民的极大支持。1936年,日本和德国达成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这个协定,后来又将意大利囊括进去。这项协议表面上旨在限制共产主义的传播,实际是为扩大对外侵略互相勾结,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形成。
中国遭受到攻击
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展了大规模的重整军备计划。因此,这个国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军国主义分子企图从中国获得这些资源。1937年7月,日军和中国军队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发生了冲突。这一事件拉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中国的国民党政府由蒋介石领导。国民党军队当时正和共产党的军队进行国内战争。同时,中国北方的许多地区被军阀所控制。
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和主要的城市,包括北平和上海。蒋介石政府逃离南京。很快,12月,南京沦陷,日本军队开始了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近百年来很多针对平民的暴行中最为臭名昭著的战争犯罪。它发生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这场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中国。南京是当时中国国民党政府的首都。
南京大约有70万人口(这一数字被战争难民加大了)。12月1日目军发起进攻。12月10日,日军开始对南京城区进行大规模的空袭和火炮轰炸。
到12月15口,中国军队有组织的抵抗已全部被摧毁。日本兵占领了南京。在搜寻混在平民中的军人的过程中,日本军队开始了近两个月的强奸、酷刑和屠杀。日本人开展了杀人“比赛”,看谁割下了更多的人头。他们用刺刀刺死儿童,强奸了近8万名妇女,她们通常随后就会被杀害。日本媒体对这场杀戮进行了报道。
屠杀在1938年2月停止。屠杀结束一个原因足防止因尸体太多无法控制疾病的传播;另一个原因是,日军的杀戮被西方记者昕揭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愤慨。总共上有超过30万人被杀戮。至今,这场大屠杀仍为中日关系蒙上一层阴影。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