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丛林之书/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英)鲁德亚德·吉卜林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鲁德亚德·吉卜林著张炽恒译的《丛林之书》打破了读者对“狼孩儿”的传统认识,塑造一个勇敢、独立、坚强、重情义的“狼孩儿”新形象,除此之外,还讲述了发生在其他动物身上的故事,为孩子们构筑了一个精彩的“文字式动物世界”,是童话作品界的一股清流!

内容推荐

鲁德亚德·吉卜林著张炽恒译的《丛林之书》主要是以“狼孩儿”莫格里为中心的人物故事。讲述了莫格里从婴儿到长大的经历,书中涉及了他的狼妈妈、狼兄弟、黑豹、老熊等性格鲜明的形象。这些故事地域广阔,有印度的丛林、半年不见太阳的北极圈、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圣地等。所描写的动物有棕熊、老虎、黑豹、蛇等,除了这些重要角色之外,还有大象、豺狗、海豹、眼镜蛇、鳄鱼、狗、猴子、鸟等。吉卜林都给它们起了名字,有的还有绰号。每篇故事各具特色、生动形象,能够培养并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

目录

莫格里的兄弟们

西奥尼狼群的狩猎歌

卡阿的狩猎

班达尔-洛格的行路歌

老虎!老虎!

莫格里之歌

白海豹

鲁坎农

哩叽-啼叽-嗒喂

达西唱的颂歌——歌颂哩叽-啼叽-嗒喂

大象们的图麦

湿婆和蚱蜢——图麦的母亲给宝宝唱的歌

女王陛下的仆人

军营动物受检阅之歌

炮队的大象

拉炮的阉牛

骑兵的军马

运螺式炮的骡子

军需处的骆驼

所有牲口的齐声合唱

恐惧怎样降临

丛林法则

虔信者普伦的奇迹

伽比尔的一首歌

让丛林来吞噬

莫格里的反人类之歌

收尸者

涟漪之歌

国王的驱象刺棒

小个子猎人之歌

蒯猑

安古提瓦恩泰纳

红豺

兰恩之歌

春天的奔跑

送别赠歌

试读章节

狼爸爸倾听着,他听见下面通往一条小河的山谷中,有一种干涩单调、怒不可遏的哼唧声。发出这声音的,就是那只一无所获,又不在乎让丛林里所有动物知道的老虎。

“傻瓜!”狼爸爸说,“刚开始干夜里的活儿,就弄出这么大动静!难不成他以为,我们这儿的公鹿跟维恩贡嘎那些肥肥的阉牛一样?”

“嘘!今晚他要狩猎的不是阉牛也不是公鹿,”狼妈妈说,“是人类。”

哼唧声变成了连续不断的呼噜噜的低吼声,好像从四面八方发出来的一样。发出这声音,是要迷惑露宿的伐木工和吉卜赛人,撵得他们晕头转向,有时正好就跑到了老虎嘴里。

“人类!”狼爸爸说着,露出了满口白牙,“呸!池塘里的甲虫和青蛙不够他吃吗,一定要吃人?而且是在我们的地盘上!”

丛林法则里没有一条规定是毫无缘由的,其中有一条就是禁止兽类吃人。除非是为了向孩子演示如何猎杀,否则绝不可以杀人。即便如此,狩猎人类也必须在族群的地盘外面进行。之所以规定这一条,真实的原因是,猎杀了人类,就意味着迟早有一天,白种人会骑着大象挎着枪,加上几百个棕种人带着铜锣、信号火箭和火把来到这儿。到那个时候,丛林里的所有居民就都要遭罪了。而兽类自己对这条规定的解释是,人类是所有生灵中最孱弱、最没有自卫能力的,所以攻击他们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他们还说,吃了人的兽类会浑身生疥癣,掉牙齿,这话倒是不假。

呼噜噜的低吼声越来越响,最后是一声拔高了嗓门儿的咆哮:“啊呜!”这是老虎攻击时发出的吼声。

接下来是一声号叫一一谢尔可汗发出的听上去不像虎类的号叫声。“他失手了。”狼妈妈说,“外面是什么声音?”

狼爸爸跑出洞外几步,听见谢尔可汗跌跌撞撞地倒在矮树丛里,嘴里恶狠狠地咕哝着。

“那傻瓜没长一点儿脑子,扑到伐木工的篝火堆上,把脚烧伤了。”狼爸爸说完,很不屑地哼了一声,“塔巴克和他在一起。”

“有东西上山来了,”狼妈妈说着,一只耳朵抽了抽,“做好准备。”

矮树丛中有灌木寒宰的响声,狼爸爸蹲下去,准备一跃而起。要是你在场的话,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将是你在这世上看到的最奇妙的情景:狼爸爸的身体跳起来以后居然中途停住了。原来他跳起时并没有看到扑击的目标,看清楚之后却想收住动作,结果他直直地向上蹿起了四五英尺,然后从空中落下来,几乎落在原地。

“人类!”他声音急促地说,“人崽儿,瞧!”

在他的正前方,站着一个刚会走路的棕种人小孩儿。他赤裸着身子,扶着一根低矮的树枝。夜间的狼穴里,还从不曾来过这样一个柔嫩的、脸上长着酒窝的小东西呢。他仰望着狼爸爸的脸,笑着。

“这就是人崽儿?”狼妈妈说,“我还从来不曾见过呢。带他过来。”

一匹狼有必要挪动自己的幼崽时,是习惯用嘴来叼的;即使叼一枚蛋,也不会把它咬破。狼爸爸把小孩子叼到了自己的幼崽中间,虽然他的上下颚夹着孩子的背,牙齿却没有刮破孩子的一点点皮。

“多么小哟!光溜溜的,而且那么勇敢!”狼妈妈温柔地说。这时,那孩子为了靠近温暖的狼皮,已经挤进幼崽中间。 “哎嗨!他在和别的孩子一起吃东西呢!人崽儿原来就是这样的哦。可曾有过一匹母狼能够夸口她的孩子中间有一个人崽儿吗?”狼妈妈说道。

“这种事情我听说过几回,但不是发生在我们这一群狼中间,也不是发生在我们这个年代。”狼爸爸说,“他全身没有毛,我用脚轻轻一踩,就能杀死他。可是你瞧,他抬起头来看我,一点儿都不害怕。”

洞穴门口的月光被挡住了,因为谢尔可汗那方方的大脑袋和宽肩膀挤进了洞口。他的身后,塔巴克在尖叫着:“我的主人,我的主人,它就是从这儿进去的!”

“谢尔可汗大驾光临,我们非常荣幸。”狼爸爸嘴里这样说,眼睛里却透出愤怒的神色,“谢尔可汗想要什么?”

“我的猎物,”谢尔可汗说,“一个人崽儿。他的父母逃脱了,他跑到这里来了,把他给我。”

正如狼爸爸所说,刚才谢尔可汗扑到了伐木工的篝火堆上,把脚烧伤了,很痛,心里面正恼怒着。但是狼爸爸知道,对于老虎来说,这洞口太窄,进不来。即便是现在这种情形,谢尔可汗的肩膀和前爪也挤得动弹不得,就像人挤在酒桶里想打架时的感觉一样。

“狼是自由民,”狼爸爸说,“只接受狼群头领的命令,可不会听杀耕牛的家伙支使,身上有条纹也不管用。人崽儿是我们的,杀与不杀我们自己选择。”

P3-4

序言

在我大量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年代,是读不到《丛林之书》的。我研读外国文学史的时候,所看到的关于《丛林之书》作者吉卜林的介绍,只有很少的几笔一一他被描述成一个“反动”作家。

在国外,对他的评价也是有争议的。即使在今天,若要比较全面中肯地对吉卜林介绍和评论一番,也是要写一大篇文章的。在这儿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吧: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Kipling,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出生于印度孟买, 以记者、编辑和文学创作为业,先后在印度、美国、英国和南非居住,到过中国。1936年吉卜林在英国伦敦去世,英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大量诗歌、四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短篇小说,还有许多散文、随笔和游记。190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和叙述卓越见长。’

吉卜林是一个非凡的作家,我们有必要知道的正是这一点。

《从林之书》是吉卜林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可以说,他在中国读者中闻名,正是因为这部作品。

这部作品分为两部:《丛林之书》(1894)和《丛林之书二》(1895),相当于上下两集,每一部都由狼孩儿莫格里的故事和其他故事穿插构成。此前我们见到的中文译本,大多是将两部中的狼孩儿莫格里的故事抽出来合成的,其他故事被舍弃了,有的版本甚至只是利用现有的中文译本进行缩略和改写。也有少数中文译本选译了部分其他故事,但好像目前只有一个全译本,分上下两册:将莫格里的故事抽出来合为上册,其他故事合为下册.

我们看到的关于莫格里的故事的介绍,往往扑面而来的是“狼孩儿”这个词一一一个让人联想到“粗野”的词,然后是让人联想到冷酷无情的“丛林法则”。其实,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里面甚至还有些许伤感。 “丛林法则”只是丛林里的动物们为了生存必须遵守的法则。破坏了“丛林法则”,丛林会变成一个无秩序的世界,充满不必要的杀戮(食肉动物猎杀其他动物应该只为了获得食物)。这本书并没有竭力宣扬“丛林法则”,它展现给我们的是虽然危险却充满诗意的梦幻般的丛林世界,是动物间的情义和他们生机勃勃的冒险活动。

总的来说, 《丛林之书》是一部童话式的动物故事集,但莫格里的故事中有一篇还带有神话色彩,《恐惧怎样降临》中,一头老象讲述了丛林创始的传说,还包括老虎身上斑纹的来历、老虎和人类的关系等,简直就是一篇动物世界的《创世纪》。人是因为受蛇的诱惑,吃了智慧之树上的果子而从伊甸园堕落,丛林则是因为老虎代行丛林主人和法官之职,一时冲动杀死了一头公鹿,而从所有动物的乐园堕落成了动物相食的世界。

另外,《让丛林来吞噬》讲述的是莫格里因人类的愚行而对人类世界实施报复的故事,寓意深刻;《国王的驱象刺棒》讲述的是人为财死的故事,也是很有寓意的一篇。

其他故事(莫格里系列之外的故事)共有七篇,可以说是一道七色彩虹,每一篇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特而神奇的世界,每一种动物都被描绘得活灵活现。

在《丛林之书》中,吉卜林用生动的文字、雄浑细腻生动的笔触、高超的叙述技巧和缜密的构思向我们讲述了一些充满诗意和灵性的故事。

《丛林之书》是不朽之作。

我想,这样一部书,这样一个非凡的作家,读者读到的应该是其全译本,而且应该是严谨准确、与原著风格一致、传达出原著精妙之处、文字生动的中文译本。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一直在告诫自己要尽力对得起吉卜林先生。

翻译这本书的过程并不轻松,里面有不少方言要查一一件者为了生动和贴切,使用了不少当地方言。为了尽量做到准确无误,我到英国一个专门的吉卜林网站去查询。因为一些疑难之处,我甚至写信给相关的英国专家求教,感谢他们的热情回复。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吉卜林协会”的图书馆员(在国外,图书馆工作者都是有学问的人,图书馆员是很受尊重的学者头衔)John Walker先生,也感谢热情向我推荐专家的Richard Jaffa先生。

张炽恒

于上海奉贤海湾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