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财话水浒/会计文化探索丛书
分类
作者 杨良成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武松打虎景阳冈

——一次重大的风险审计

话说武松在“三碗不过冈”的酒家共吃了十五碗酒,手提哨棒便走之时,酒家赶出来说:“我是好意,你且回我家来,看抄白官司榜文。如今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司如今杖责猎户擒捉发落。并教往来客人,结伙成队,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我见你走都不问人,枉送了自家性命。”如若将武松景阳冈打虎看成是一次风险审计的话,酒家的话是在提示审计风险:一是风险有依据,官司出了榜文;二是风险巨大,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三是采取了防备和防范措施,杖责猎户擒捉,过往客人要成群结队而过;四是提示你不能铤而走险。

武松却不相信,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推断,没有丝毫风险。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而且自恃审计本领高强,便有大虫,我也不怕!酒家再三劝说,他还烦了,反将酒家一片好心,当做恶意。酒家无奈,只得由他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来到冈子下,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上写两行字。却也是提示审计风险,说冈上真有老虎。武松固执己见,依然以为是酒家诡诈,都是惊吓客人的伎俩,横拖着哨棒,一步步向风险迈进。

武松直到走到一个败落的山神庙前,见了庙门前贴着盖有官府印信的榜文,方知真的有虎,终于相信了酒家提示的审计风险。在没有做好充分审计准备的情况下,武松只是为了面子,怕酒家笑话他,抱着一种侥幸的心态,贸然深入险地。

武松走得累了,酒气发作,待要在大青石上睡时,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那大虫又饥又渴,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此时此刻武松才真正意识到了审计风险,那酒都做冷汗出了。但已经悔之晚矣,只得在毫无审计准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应战。

好在武松本领过硬,及时修正审计风险,采取审计措施。那大虫拿人,一扑,一掀,一剪,都用完了,又回来时,武松慌乱之中却也将哨棒打断了,只得两只手就势将大虫顶花皮疙瘩地揪住,按将下来,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又提起铁锤般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时,那大虫动弹不得,武松怕它不死,又寻来打断的哨棒,再打一回,看看那大虫,气都没了。

武松打虎之后,手脚都苏软了。回想前情,这时倒清醒了,意识到了审计风险,也有了后怕,寻思倘或又跳出一两只大虫来时,怎斗得过它?也不要面子了,一步步捱下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只见枯草丛中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大叫一声:“阿哎,我今番罢了!”定睛看时,却是两个人,把虎皮缝做衣裳,原来是两个猎户。和武松一比较,他们的风险意识极其强烈,做了很好的防范与伪装,而且手里各拿一条五股叉,看来做了充分的审计准备,是准备打硬仗的。

从武松打虎的风险审计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吸取以下教训。

第一,要正确评估审计风险,千万不能仅凭历史经验进行推断,要充分利用各种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否则就会如武松麻痹大意一样,深入险地而不知。第二,要配备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审计人员,并对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进行评估。武松第一次明白审计风险后,对自己的胜任能力还是相信的,“便有大虫,我也不怕”。但当他打死了老虎之后,他开始认真地评估自己的胜任能力,倘若再跳出一两只老虎出来,他是必死无疑了。所以他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措施,先回去,明早再来理会。蒋介石也曾让蒋经国到上海去“打虎”,行前他对蒋经国这个审计人员的能力是相信的,而且蒋经国是以“太子”的身份前往。结果却也只能打“苍蝇”,“打虎”之事最后也不了了之。这说明蒋经国还是不能胜任审计人员之职。就算是蒋介石自己,恐怕也难胜任,因为这审计涉及自身利益,他们自身就是“老虎”,哪有自己打自己的。第三,要做好充分的审计准备,对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武松并没有做好审计准备,而猎户们因吃过大虫的亏,吸取了经验教训,认真进行了准备,连老虎皮缝做衣服的细节都想到了,还个个带着五股叉。

中国现在正在开展反腐审计,提倡“老虎”“苍蝇”一起打。“苍蝇”好打,“老虎”不好打。之所以称有些人为“老虎”,说明他们肯定是有相当的能耐的。“打虎”之前,我们肯定要评估审计风险。风险肯定有,而且风险巨大,就看有没有信心和决心了。然后要选派能胜任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因为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派武松这样的打虎英雄上场才能收效。还要充分做好“打虎”的准备工作,如现在的网络举报、实名举报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收到“打虎”的成效。

P3-5

书评(媒体评论)

“水浒”故事中最豪爽、最耿直的三个人物武松、鲁智深、李逵,是本书作者通过虚构的想象,大书特书的会计文化人物。这三人都是无曲之人,与会计的坚持原则、不作假账、不善变通等职业特性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这三人的故事经过作者的精心剪辑、神奇构思,都与财务、会计或是审计联系了起来,起承转合之间也很自然地与会计文化联系起来了。

——马靖吴

目录

第一章 武松的会计江湖

 1.武松打虎景阳冈

——一次重大的风险审计

 2.武松斗杀西门庆

——风流孽债的民间审计

 3.武松智走十字坡

——孙二娘的会计舞弊

 4.武松威镇安平寨

——不做假账的真好汉

 5.武松醉打蒋门神

——一份公开透明的财务报表

 6.武松失迷孟州府

——会计假象迷惑的屈汉

 7.武松血溅鸳鸯楼

——勇于担当的会计造反者

 8.武松夜走蜈蚣岭

——会计河深不湿鞋

 9.武松醉打独火星

——冲动是会计的魔鬼

 10.武松落草二龙山

——打造会计小环境

 11.武松聚义梁山泊

——独立的会计王国

 12.武松出家六和寺

——退出会计江湖

第二章 鲁智深的会计江湖

 1.拳打镇关西之(1)

——金翠莲的典身账

 2.拳打镇关西之(2)

——店小二的代收账

 3.拳打镇关西之(3)

——镇关西的强盗账

 4.拳打镇关西之(4)

——鲁提辖拳管闲账

 5.出家五台山之(1)

——出家多少费用账

 6.出家五台山之(2)

——多少香火收入账

 7.出家五台山之(3)

——文殊多少重修账

 8.出家五台山之(4)

——卷堂大散破产账

 9.行走江湖路之(1)

——销金帐里灯油账

 10.行走江湖路之(2)

——桃花山上明算账

 11.行走江湖路之(3)

——贼去关门路费账

 12.行走江湖路之(4)

——瓦罐寺中二本账

 13.挂单相国寺之(1)

——寺庙升迁明细账

 14.挂单相国寺之(2)

——菜园移交明暗账

 15.挂单相国寺之(3)

——倒拔垂杨见真账

 16.挂单相国寺之(4)

——野猪林中细算账

 17.落草二龙山之(1)

——多少辛酸流亡账

 18.’落草二龙山之(2)

——二龙小微企业账

 19.聚义梁山泊之(1)

——三山聚义联营账

 20.聚义梁山泊之(2)

——同归水泊合并账

 21.圆寂六和寺

——圆寂六和终结账

第三章 李逵的会计江湖

 1.江州遇宋江之(1)

——期初借款银十两

 2.江州遇宋江之(2)

——赌直汉子也赖账

 3.江州遇宋江之(3)

——渔牙主人来开张

 4.江州遇宋江之(4)

——追加投资五十两

 5.沂州接亲娘之(1)

——身价倍增三千钱

 6.沂州接亲娘之(2)

——李鬼无本做买卖

 7.沂州接亲娘之(3)

——兄弟情值五十两

 8.沂州接亲娘(4)

——被擒为因贪赏银

 9.闯祸在高唐之(1)

——条例不值一文钱

 10.闯祸在高唐之(2)

——没有规矩无方圆

 11.闯祸在高唐之(3)

——真人心中悬明账

 12.闯祸在高唐之(4)

——枯井救人赎前祸

 13.放火闹东京

——爱憎分明闹元宵

 14.查案刘家庄

——负荆请罪真李逵

 15.嬉闹真性情

——寿张县里乔坐衙

 16.性命报知遇

——忠魂埋骨蓼儿洼

第四章 梁山集团的内控江湖

 1.梁山时雨似剪刀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一:梁山集团的内部控制环境

 2.梁山高楼起垒土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二:梁山集团的内部治理结构

 3.梁山水泊千万险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三:梁山集团的风险机制

 4.梁山控制环环扣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四:梁山集团的内部控制活动

 5.梁山谍门深似海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五:梁山集团的信息与沟通

 6.梁山督察隐玄机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六:梁山集团的内部监督机制

 7.梁山全伙受招安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七:梁山集团的发展战略

 8.梁山水泊卧龙虎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八:梁山集团的人力资源

 9.替天行道梁山泊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九:梁山集团的社会责任

 10.梁山忠义竖大旗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十:梁山集团的企业文化

 11.梁山打劫不义财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十一:梁山集团的资金活动

 12.梁山卫国屡建功

——品《水浒传》,析内控之十二:梁山集团的财务报告

第五章 梁山会计散记

 1.看水浒故事,论梁山财务

 2.梁山公司的会计改革

 3.梁山公司的会计信息化

 4.盘点梁山公司的资产

 5.风险评估、规避与战略转移

 6.看水浒杨志,论财务用人

 7.品读蔡京的经济人生

 8.丹书铁券,会是永远的护身符吗

 9.孽债:西门庆和潘金莲在《水浒传》中的会计记录

 10.混江龙李俊的会计创新历程

 11.李逵,不做假账的梁山好汉

 12.燕青,彰显个性的财务典范

序言

“水浒”与会计文化

(序)

会计文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冷门学科。在国内,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务工作者,研究会计文化学的少之又少,真可谓寥若晨星。作者却能将“水浒”与会计文化联系起来,让我很是诧异。

“水浒”写的是北宋时期的故事。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已经相当繁荣,经济的发展让以“旧管+新收一开除一实在”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核算方法——“四柱清算法”得以成熟并广泛运用到会计实务中,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水浒”写北宋时期的故事,肯定要写那时的经济,当然更离不开当时的会计。这就将“水浒”与会计联系到了一起。

“水浒”故事中最豪爽、最鲁莽、最耿直的三个人物武松、鲁智深、李逵,是作者通过虚构的想象,大书特书的会计文化人物,分别演绎了一二十回的故事。这三人都是不屈之人,和会计的坚持原则、不做假账、不善变通等职业特性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同时,这三人的故事经过作者的精心剪辑、神奇构思,都与财务、会计或是审计联系了起来,起承转合之间也很自然地与会计文化联系起来了。

书中将梁山集团当作一个集团公司,写其内部控制,涉及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组织架构、风险评估与控制、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甚至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核心文化、企业资金融通、企业的财务报表等等诸多内容,更是将“水浒”与企业文化、会计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让人不得不为作者丰富的想象拍案击节,不失为一种跨界思维的样板。

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它需要作者既要有过硬的财务、会计与审计的理论与实务功底,同时又需要作者能从原著中选取与财务、会计相关的细节来进行演绎,还要能和现实社会相联系,与现代会计文化相联系。因为写“水浒”中的会计文化,就是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会计文化中的正能量,为今天的会计文化服务。

2014年第七届会计文化节在浙江绍兴举办时,我曾与作者有过一面之交。在这之前,我仅知道他是已故会计大师许家林教授的学生。当时在会上交流时,方知作者以研究、书写、传播会计文化为己任。后来陆续得知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他将会计文化引入会计实务的系列财务专著“纪小羊做会计”系列(《纪小羊和她的出纳工作》《纪小羊和她的会计工作》《纪小羊和她的财务管理》),该系列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实例,讲述了主人公纪小羊从一个初入职场者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出纳、会计甚至是财务经理的故事。通过该系列丛书,可以看出作者致力于会计文化传播所下的工夫。《财话“水浒”》一书,是作者在会计文化研究方面的又一硕果。

具有人文会计精神的立信会计出版社嘱我为书作序,我在通读此书时,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作者,方知他正在同时创作“水煮三自会计”系列和“《西游记》中的财会元素”系列,并在《财务与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总会计师》《中国会计报》《财会信报》等报纸杂志发表了大量会计文化作品。自然,这些都是和会计文化紧密相连的。我衷心祝愿作者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贴近生活的、接地气的会计文化作品,来丰富人们特别是会计人的精神生活。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是为序。

马靖昊

内容推荐

会计的思想和逻辑中有一些是人类普遍的智慧和哲学,但会计也有其独特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由于会计学是二级学科,会计知识并不像其他学科知识那么普及。而由杨良成著的《财话水浒/会计文化探索丛书》独辟蹊径,以家喻户晓的水浒故事为经,以财务会计为纬,巧妙构思,从财务会计与经济的独特视角,展示了武松、鲁智深、李逵等梁山好汉的会计江湖以及梁山集团的内控江湖,将传统文化与会计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让读者征故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财务会计,感受会计文化。

编辑推荐

由杨良成著的《财话水浒/会计文化探索丛书》透过《水浒》表面的打与杀,分析故事里面的经济实质与财务实质。即换一个角度,用财务的眼光来看《水浒》,用财务的思想来思考《水浒》,从文学经典中提炼、分析财务的思维和管理方法,彰显财务在水浒各个战役中的重要作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