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基本框架
第一章 风险与风险社会的原像
第一节 风险概念的厘清与界定
第二节 风险特性的多重审视
第三节 风险社会的理论探索
第四节 风险社会的现实景观
第二章 困境与突破:风险的生成症结与应对策略转换
第一节 风险社会的冲突——信任危机
第二节 风险后果的逃避——责任隐没
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变革——新型治理
第三章 溯源与概览:协商治理的含义与特征
第一节 协商治理的致思理路
第二节 协商治理的鲜明特征
第三节 协商治理的价值诉求
第四章 协商治理运作:内在主体与外在制度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协商态度——尊重宽容
第二节 协商地位——自由平等
第三节 协商方式——公开公正
第四节 协商结果——共识责任
第五章 协商治理:应对和化解社会风险的有效路径
第一节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风险治理
第二节 协商治理与化解社会风险的内在逻辑
第三节 协商治理对中国风险治理的现实意义
结语 协商治理在当代中国风险应对中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基层民主协商是我国协商民主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二节 基层民主协商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基层民主协商的实现路径和面临的困难
第四节 保障和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的创新与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风险社会与协商治理》由吴翠丽著。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已普遍从金融危机到能源紧张、从传染病肆虐到食品安全隐患、从生态危机到环境恶化、从社会信任危机到精神心理焦虑中感受到风险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些冲突和挑战,风险社会呈现的却是彼此疑心的信任危机和无处归因的责任隐没困局。为了化解风险、克服困境,需要改变自上而下以控制为导向的传统治理方式,探索新的风险管理方式。协商治理是当前规避和化解风险的重要治理路径和运作机制。而协商治理要真正发挥作用,既需要外围制度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协商主体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素质,二者的共同作用和双重保障使协商治理成为化解风险的制胜之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渗透,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也同样面临着风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协商治理有效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致思理路也为中国在风险背景下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供了启示。
吴翠丽著的《风险社会与协商治理》以风险和风险社会这一特殊生存境遇和存在状态为背景,深入阐述风险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全过程,在理论再现风险社会真实全景的同时,着重剖析风险衍生的各种冲突和困境,并探索出转换风险管理形式和创新治理形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协商民主作为兼具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特点的新型民主治理,开辟了规避和化解风险的新视角、新路径。为将其转变为现实,既需要外在制度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协商主体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素质,二者的共同作用和双重保障使协商治理成为化解风险的制胜之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渗透,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也同样面I临着风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协商治理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致思理路也为中国在风险背景下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供了诸多启示和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