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种病,一种无法治愈的精神病。而本书是创业实战高手开出的一剂良药,帮助你在创业路上披荆斩棘,越走越远。
王挺、王栋著的《怪咖时代》注重实战,是一本可操作性极强的创业参考书。结合台湾连续创业者Jamie画出创业曲线图,梳理出创业者最佳路线。
这本书就是一本关于移动互联网之下,如何更低成本、更低风险、更高效率、更强能力地反传统创业方法论的书,它是基于“精益式创业”“产品型社群”“颠覆性思维”三个基础方法论的系统化创业方法论,从法则到模型、从步骤到行动地图,均结合案例一一说明,同时基于社群电商的实践,也对其做了实战案例的剖析。
今天的形势,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企业走到了发展的风口。传统企业可能因为墨守成规而轰然倒塌,新兴企业可能因为锐意进取而一鸣惊人。面对这种形势,如何生存发展,成为每个企业管理者面临的当务之急。
今天的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大潮,互联网产业已经从过去的B2B、C2C发展到现在的O2O模式,面对声势浩大的创业人群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产业:
国内的企业该何去何从?传统行业如何在新时期生存?新兴行业又该如何规划自己?
时势造英雄,互联网时代创造了无数企业的神话:小米为何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占领手机市场?滴滴打车是如何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的?罗辑思维又是怎样改变人们的思考学习方式的……王挺、王栋著的《怪咖时代》为你解密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模式。
而在这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出发之前,是不是顺势而为?
杀死传统商业的三把刀
凡事讲究趋势,抓住趋势就如同站上风口。中国商业演化史中,每一个伟大企业的崛起,大都因为它们选择了在正确的时间,走上了正确的路。对于创业者来说,如何走一条正确的路,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站在未来看现在,而不是站在现在看未来。做企业需要前瞻能力。
站在未来看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商业带来了新时代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这也是不断放血传统商业的三把“屠刀”:一、信息传播路径变了;二、产品价值定义变了;三、用户关系交互变了。
第一把刀:信息传播路径变了
传统商业的运作模式,集中在研发、采购、生产、推广、招商、销售这样的不同价值链的环节里。一个新产品出现,任何企业都要准备一笔用于用户和产品之间连接的“买路钱”,这样才能让产品转化为商品获取回报。
早些时候,我们面对的还是一个大一统的传播世界,中央电视台作为垄断式、中心化的传播渠道,确实帮助众多企业带来巨大的投入产出比,秦池酒厂的老板曾经豪言:只要开一辆奥拓车进去,出来就是奥迪。后来进入互联网时代,出现以百度为首的基于Pc端的互联网中心化的传播方式,通过购买流量,在搜索服务中也成就了很多初创企业。
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颠覆了。一部手机,我们每天至少携带十个小时,每天至少拿出来看十次,每次至少看十秒钟,而且手机始终保持在与自己十厘米的范围之内,而人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牺牲的就只能是接触其他传统媒体的机会了。整个商业信息的传播在移动互联网之下到了一个流量碎片化、人人自媒体的时代。
信息分布在每一个人的手机上,每个人都像个基站,每个人都可以复制,每个人都可以转发,每一个人都可以点评,每个人都可以传播和分享。大家是否还记得“优衣库”事件?一个视频通过微博的发出,短时间内迅速覆盖全国,微博和微信的交叉传播,实现信息一夜之间的爆破。当传统媒体都还没来得及报道之前,基于自媒体的新传播模式已经完全覆盖性地播完了。基于自媒体的灵活度以及社交载体的丰富度,很容易因为一个特别的事件迅速实现立体交叉式的传播。当然其中重要的是以强内容为前提。
拿时下信息传播的媒体做比较:自媒体的传播能力和速度是远超过传统媒体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传统媒体最令人诟病的是无法实现有效的转发、分享。不管是传统报纸杂志电视台,还是PC端门户网站,你看了就看了,最多通过转诉或是有限的传阅实现再一次传播,而这种传统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就显得非常滞后和无能了。唯有基于移动互联网之下的新媒体、自媒体方可做到及时有效地传播,并容易产生具有超规模的交叉式传播。曾经我在商界传媒旗下的商界招商网做了一次分享,分享之后,记者将我的分享内容以“最贵的员工该滚蛋”为标题并写了导读,发到网上,结果在过去的两年多,直至今天仍然能够在许多媒体,特别是自媒体上传播,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一旦被打动,转瞬点击间,就转发出去了。这篇文章至少有超过千万级以上的阅读量了吧,能做到这样和基于移动互联网工具的个体带来的能动性是息息相关的,而其中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的。今天的自媒体就是这么迅捷有效,但凡有价值的一些观点或文章,一指之间马上能转发出去,在打动人的地方往往还被点评,基于人的信任背书加上移动互联网工具的力量,会让传播路径和效率发生史无前例的颠覆。(P4-5)
涅槃重生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我想说所有的年代其实都一样,彼时也好此时也好,我们都只关注属于自己的年代。英雄不问出处,年代没有好坏。许多事由不得你,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自己的活法和未来。
此时是一个匮乏诗歌和散文的年代,一切都在碎片化的信息中起伏不定,商业大潮更是在无数蠢蠢欲动的人群中波澜迭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推动着一波又一波的创业者涌向前台。
如果说中国式创业在过去如“工业品”,那么今天则有点像“快消品”,也许再过三年,等这一波过度的创业消费过去时,创业变成了“耐消品”,才是真正中国式创业的崛起。因为创业不只是做个小生意那么简单,创业本质上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确实,中国一直遗憾于仅仅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尾巴,但是这次却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开端。中国是全世界移动互联网商业化最活跃的地方,所有的一切在互联网+的大环境推动下,要么如狼似虎,要么待时而动。当然是转型还是转行,升级还是升华,还是多重并行,这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实践的证明题,一切要靠一个个创业者自己去验证去完成。
如果说曾经我们还在用丛林法则面对商业,那么现在我们拥抱的则是天空法则。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让原本平淡的创业世界变得一切皆有可能,虽然商业的本质不会变,虽然物化的需求仍无法替代,虽然移动互联网的边界在于人心,但,移动互联网这一次如蒸汽机一般用无法阻挡的趋势正迅速地覆盖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覆盖我们的世界。
正如张瑞敏说的一样: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如果说曾经习以为常的商业状态在被移动互联网渗透和颠覆,不如说我们对既存以久的商业状态心存期待。要么今天我们将重塑核心价值升级产品,要么我们将重塑商业模式优化体验,说得直白一些,我们此刻终于可以做一些曾经不敢想的事情,对于那些我们已经忍了许久的传统行业,面对由来已久的桎梏和痛点,我们终于可以用卑微的力量去尝试借势撬动了,甚至有的还将是颠覆性的革命,因为大家在移动互联网之前都是白手起家。光脚的从来就不怕穿鞋的,商业唯有在此类的变革中才能爆破出不一样的未来。
如果一定要为此时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之势而出现的新创业行动加上一个标签的话,那么我认为最直接的就是三个字:反传统!因为我们需要改变那些一成不变的程式和标准,需要尝试颠覆那些已经腐朽没落的规则。每一次新政的颁布都推动着一个新的商业格局,而每个时代更应有每个时代的张力和烙印,这个时代更不能例外!
借用德国诗人歌德诗剧《浮士德》中魔鬼靡菲斯特·斐勒司说的一句话“亲爱的朋友,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对于我们正在路上的创业者们,我想说的是“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实践之树长青”。
反传统创业,不是靠吼吼口号,而是实打实地靠自己的双手去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它也是检验你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的最根本的前提。
这本书就是一本关于移动互联网之下,如何更低成本、更低风险、更高效率、更强能力地反传统创业方法论的书,它是基于“精益式创业”“产品型社群”“颠覆性思维”三个基础方法论的系统化创业方法论,从法则到模型、从步骤到行动地图,均结合案例一一说明,同时基于社群电商的实践,也对其做了实战案例的剖析。当然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如何基于产品和服务创造爆点,如何实现业绩的爆破,如何积聚势能构建壁垒并最终破局,都需要一种死磕的精神,书中的内容,权当是“砖头”,相信在每一个当事人创业的实践中复盘出来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玉”。因此,在未来,这本书将不断地延续下去,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直到第N版,那就要靠大家来书写创业中的心得,而我则是那个安静的、为大家成功而开心的听众了。
很幸运有缘认识您,扫码连接我吧,希望能同您随时保持沟通,携手共进、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创业路上的寄语
致创业路上的伙伴们:
创业是条不归路,但也是一生中最具价值最有意义的事,因为它是开创自己的另一种人生。曾经只知道分辨对错,创业才知道如何平衡利弊;曾经只知道黑白分明,创业才知道必须适度妥协。创业没有吃不了的苦,但却有享不了的福。事实上,曾经以为的众多“苦难”,在若干年以后才发觉却成了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美好的回忆。
如今我还记得做业务每天150家的拜访量73家有效用户的“扫楼”目标,在异乡每天几块钱连续撑过一周无人可求的困难期,连续八天半白天上课晚上做课件最后小腿静脉曲张,第一次全国培训师峰会分享后被批没有深度失魂落魄,做项目缺钱但不愿麻烦朋友的第一次银行借贷……无数第一次的痛苦和窘迫却成就自己今天的担当和自信。
创业的这些年给我带来的最大的三个变化和进步:
一、包容:世界太大,什么人都有,要自己有出息就得与众不同,这个世界能人很多,但仁人不多,唯有宽厚的心胸才能积聚更多的伙伴和朋友。遇到不爽的人和事,要学会忽略不计,计较本身带不来任何价值和回报,一切得向前看。看一个人不要只听别人怎么讲怎么说,要学会看他的价值观、性格习惯以及他周围的朋友,看人要用心,更需要时间。
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每一个人都曾有着善意和恶念,特别是在利益面前,哪里可能一下遇到完全洁净的圣人。有的人看似质疑你然而却是真正愿意陪你到最后的人,有的人看似关心你却往往希望看到你的笑话……人性就是这么无常和可爱。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基因、个性、成长环境和背景,乃至差异化巨大的三观和信仰,同一件事一个人还可能在不同的人面前呈现出N个版本,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对待是最佳的选择。
我的座右铭是:“我本将心向明月,无谓明月照沟渠。”用善良对待善良,用正直对待小人,不要刻意地希望改变一个人不是被改变的而是需要他自己改变的,最好的方向是努力升级自己,让自己强大。人生匆匆,善良远比聪明重要,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很多事都越来越不重要,智慧往往就是你活着的态度,适度妥协是一种修养,包容是给彼此的一个机会,四个字概括叫:难得糊涂。但过于世故的人,要敬而远之,因为他已经没有正能量了。
二、选择: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次经过同一时间河流的机会,对事业来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兴趣比勤奋更重要,天赋比资源更重要,初心比财富更重要。创业久了,才发现曾经太执着于与不在同频道的人沟通,以为自己拥有强大的沟通能力,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就越来越发现学会选择和拒绝是迈向成熟的一种能力。很多看似聪明的选择却最没有未来,而很多看似傻傻的选择却获得成就。选择需要顺势而为,顺自己的势,顺时代的势,顺机遇的势。
创业路上,我们常常问How、问What但很少问Why问Who,为什么是自己,一生无数选择,但是关键的就只有几次,人生的成就不在于起点而在于转折点。什么都可以来,但最最要提醒自己的是:别忙碌了一生,却山寨了别人。
三、感恩:没有人天生就应该帮你支持你陪伴你,但我们却拥有了
很多认同、关心和照顾。很多事一开始只是为了参与,但走着走着却走出了使命和梦想,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伙伴都只能在路上陪伴一个阶段,遇到了都是缘分,受人恩泽就必须心存感恩,这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和感谢,更重要的是让帮助你的人感到温暖,这也会让自己感到更加幸福。在越来越快的世界,大家越来越孤独,遇到一个认同和支持你的人,从概率上来看那是无比幸运的事,感恩可以让你更愿意帮助更多的人,也会更好地净化自己的心灵。感恩会让自己获得更多幸福的体验,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
快乐只与自己有关,但幸福确实唯有与别人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感恩是一道证明题,出题的人也是做题的人,个中感受不言而喻。光阴似水,信念无价。创业创的是另一种人生,有的人35岁就死了,75岁才埋葬。我们无法重复过去,但可以重塑未来,谁知道明天是怎样的呢?那么就试试吧,不试也是几十年。对于每个人来说,这时间根本就是借来的,你一秒也存不下来,既然如此,那就搏一搏吧,万一你创造了另一番天地呢?
最后,感谢那些看透了我,却还一直陪在我身边的人,对于我来说好朋友的感觉就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对于过往,我已经很幸运,希望你们也如我一样:该珍惜的珍惜,该怀念的怀念,但唯有面向未来的时候,我们才能沐浴未知的灿烂星光!
王挺
2016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