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躺着读书(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立民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周立民勤于著述,著作颇丰,除了严谨的学术研究文章和笔锋犀利的文学评论等主流文字外,他还有第三类文字,《躺着读书(精)》即是此类。这类文字可以称为文艺随笔,里面涉及到文坛闲话、学人八卦、文学边角料、花边猎奇等诸多闲俗琐碎话题。这些文章看似“不正经”,实则是从细微处去观察人性、品味世情、体悟人生,让人微笑之余,掩卷沉思。

内容推荐

《躺着读书(精)》是巴金研究者周立民的一部文艺随笔集。该书由作者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民国文事”专栏文章结集而成。书中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些知名作家、文化人有趣的生活、创作故事和逸闻,如萧红、鲁迅、沈从文、胡适、郁达夫等。文人的生活看似光鲜亮丽,其实他们也遭遇着普通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从他们的喜怒哀乐中更可让人体会到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书文字轻松、幽默,读者在欣赏这些开心有趣的故事之余,还可一窥民国文坛风貌。

目录

序言(俞晓群)

小引

卷一 “大人物”的烦恼

 被蚊虫咬了个大包

 扯谈

 泼大粪

 温馨更爱女郎花

 端木的另一面

 编故事

 半部《红楼》

 读信的日子

 北人与南人

 “一套房子”包油条了

 “大人物”的烦恼

 一个可笑的梦

卷二 作家消息

 巴金好,巴金人好

 巴金的“博客”

 作家消息

 批评家

 谈了一次很长的恋爱

 小说而已

 教授

 作家不是下蛋的鸡

 那年的书单

 不是药方,是镜子

 新年,旧年

 不给面子的梦

 梦醒时分

 任性一次又如何

 历史的迷雾

 冤大了

 给他们摆布得可以

 文人吵架

 人生如戏

 田老大请客

卷三 国民朋友

 国民朋友

 那不是人过的日子

 胡适的“投资”

 蝴蝶与苍蝇

 看是谁的愁眼

 此人是哪位妖怪

卷四自拍神器

 一只老鼠引发的血案

 民国范儿

 当缪斯跌到人间

 屌丝吐槽

 “自拍神器”

 袋里无钱,心头多恨

 昨夜是又梦到发财了

 烟士披里纯

 买个躺椅

 怪物与疯子

 招标出版

 “马大哥”的脾气与时间

 众筹

 卖菜的文艺男

 玩失踪

 “服务人员”与“新进作家”

 郁达夫打“虎”

 一块肥肉

后记(一)

后记(二)

试读章节

管他是谁的黄金时代,萧红总算红了,这片火烧云甚至抢了祖师奶奶《少帅》的光芒,看来,“出名”也不论早晚。晚上躺在沙发上乱翻书之时,我就在想,要是萧军活在今日,会作何感想?

或许在八十年前就有了答案。萧红从日本回来,二萧继续闹别扭,一天晚上:

她躺在床上,没有睡着的时候,听见了萧军和他的友人作家H夫妇、S诸人的谈话……萧军说的是:“她的散文有什么好呢?”他的朋友说:“结构却也不坚实!”……萧红突然地出现,使他们餐后的愉快闲谈停顿了。

“你没有睡着呀!”

“没有。”她和婉地说,但眼睛是冷峻的。(骆宾基《萧红小传》,章海宁主编《萧红印象·序跋》第56—57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四十多年过去,萧军认为他太“恃强”,而萧红太“自尊”。那么,弱女子该不该有一点点可怜的自尊呢?萧军是壮牛,萧红是病驴,即便明知如此,萧军似乎没有心情做一个好护士,或病友。萧军“怀念”、“惋惜…‘不幸短命而死”的“作家”萧红,然而,他也居然能写出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话:“如果从‘妻子’意义来衡量,她离开我,我并没什么‘遗憾’之情!”“萧红就是个没有‘妻性’的人………‘在个人生活意志上,她是个软弱者、失败者、悲剧者!”(萧军《侧面》,《为了爱的缘故: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第260页,金城出版社2011年8月版)看来,萧红最大的悲剧还不是平生尽遭人白眼,而是死后还要默默接受她想依靠的人这么“冷静”“客观”地嚼舌头。

不知道萧军大老爷要求的“凄性”是什么?以我小人之心猜度,对萧红“抛弃”了他,萧军一直耿耿于怀。萧红是赌气去的日本,然而在日本给萧军的信里,除了不断诉说只身漂泊海外的寂寞之外,还有深情款款的各种提醒:药不要忘了吃,每天吃两个鸡蛋,买个软枕头,买外套……这些夫妻生活中的甜蜜素在萧军眼里却是苏丹红。他说:“她常常关心得我太多,这使我很不舒服,以至厌烦。”(同前书,第24页)俺不头痛,买什么枕头,婆婆妈妈的……唉,一个女人最悲催的恐怕就是连个听你情话的人都没有。

1936年8月30日,萧红从东京给萧军写信,煞尾来一句:“腿肚上被蚊虫咬了个大包。”然而,萧军的词典里根本就没有“階香怜玉”一词,多年后注释此信,他不耐烦地写道:“腿肚上被蚊虫咬了个大包,她也会说一说的,好像如此一说,这‘大包’就可不痛不痒了,其实我对她这‘大包’能有什么办法呢?”一一女同胞们,你要是遇到这样的男人会拿什么砸他呢?这位萧大爷到底是不解风情,还是情在别处呢?否则,你不能理解1932年,第一次面对挺着大肚子的萧红,仅仅看了她写的两笔字几首小诗,他会觉得世界都变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哈哈,有些肉麻吗?没办法,人就是这么复杂。

P3-5

序言

周立民以文字显世,落笔有三个分区:一是学术研究。围绕巴金等现代人物,著作颇丰;二是文学评论,走主流文字的路径,涉猎广博;三是什么?散文随笔?文坛闲话?学人八卦?文学边角料?花边猎奇?

上述三个领域,前两者一本正经,不在话下。单说这第三分区,究其根源,也是沈昌文、陆灏《万象》的余绪;再向前追溯,海上新老人物的身影,都会一一显现出来。但为什么这里的内容,会有诸多问号跟随着呢?说来此类文章写作,最难的地方,就在“不正经”三个字上。当初沈公气血旺盛,带领吴彬、赵丽雅、陆灏编“书趣文丛”,编《万象》杂志,后来陆灏、子善、傅杰诸君编“海豚书馆”,他们还不时现身说法,无非是为我们演绎“第三分区”的种种妙处。由此做到“俗而不失其雅,闲而不失其真”的追求,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时下许多学者声称不屑此道,其实是做不到那样的境界,没有丰厚的积淀,没有极好的悟性,没有充足的自信,没有生活的情趣,也只能望文兴叹。

立民学术有成,却不甘心正襟危坐,愿意来到第三分区落革。映入我的眼帘,先是他在晚期《万象》上写文章,后来由祝勇引到海豚出版社,将他的《简边絮语》列入“独立文丛”,再后来他的《闲花有声》列入海豚布面小精装书系,他本人也与我走得越来越近。

立民腹中学问称得上“大书包”,对知识的理解也为上乘,但我静观他这一组随笔文字的演变,还是经历了一个由拘谨到逐渐放开的过程。我们时常夸人“胆大心细”,立民先从“心细”入道,保持学术本色,此后再一点点“胆大”涉水。有自身功力护航,再留心将文字间的缝隙修饰光滑,最终成就一手好文章。前不久有中学考试,将立民的专栏文章《书的颜值》列入考卷中,让考生分析思考。也可以见到,他的文字已经颇有功力,并且不落于时代的步伐。

看着立民一天天名声鹊起,我和我的团队也越来越喜欢他的文字。尤其是我的那些小编们,他们貌似年轻,其实很有见解,时常会向我表述对一些作者的看法。近

……

7,这个是蜂蜜吧?自从我那老婆鬼迷心窍被海外采购团迷惑之后,我们家里从洗发精沐浴露,到什么吃的、调料,总之很多鬼东西都是那些夷蛮文字,弄得老子半夜起来找东西吃都战战兢兢的,生怕吃错了药。

8,我贤良的老婆说:“我买饺子了。”我回答:“不想吃。”她说:“不想吃也得吃,家里冰箱没地方放!”这难道不是家暴吗?报警电话多少?(毛尖跟帖:饺子也不想吃,[两个手雷]直接休掉你。[两个闪电])

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小人”一一立民的女儿。我们见过一面,她瘦瘦小小,长得秀气,像几米漫画中的人物。她说话滔滔不绝,画画也滔滔不绝,在餐巾纸上。一位小才女,真的是。在微信中,立民曾经晒出三张纸条,下面注道:“夜半,看到女儿的叮嘱:好好工作,天天开心;别加班加到太晚,注意身体;别说脏话。”

还有,小才女那段关于“诗与诗人”的论述,真精彩。再加上她写的那首小诗,几乎让我感动至死。其诗意之清新、流畅,也令我咂舌。我甚至问立民:如此幼小的心灵,是她写的么?如果是,你改过么?如果改过,你为什么要改啊?(注:后经核实,确系小才女原作。大人们未改过)请看:

2014年12月31日:我女儿非常不理解,她的那些叔叔阿姨大舅二婶儿等等,一个个为什么非要做个“湿人”,她洗澡如果不擦干身子可难受了。后来看了他们送给爸爸的诗集,立即明白,原来诗就是一行字不写完,本子上留下那么多空格啊。还有这么偷懒的写法啊,这有何难?提笔咱也来一首:

站在树下等待的小雪人啊,

你何时才能明白,

这里整日下雪,

却永远不过圣诞节。

站在树下等待的小雪人啊,

你是否能读懂我的心?

你是我的故友,

请替我送给月亮一封信。

小雪人啊。

请你一定要给,

那个在河边的小姑娘,

替我告诉她丢失了红舞鞋却不必伤心。

站在树下等待的小雪人啊。

你知道我最信任你。

你也将永远。

和我在一起。

后记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家里每个存书的房间都有鲁迅的书,自己也愣了一下,不过,也会心地笑了笑。见了他的书,不论新旧,但凡印得像点样,我都控制不住要买下来。鲁迅也是我从未间断地阅读的作家,无意中,我私心勃勃地想在每一个坐下来的地方,伸手都能取出他的书。我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尚在孩童时期,在书绝对是稀罕物儿的农村,父亲居然能想到给我两本鲁迅的书,其中一本是《朝花夕拾》,一个孩子不能尽懂却仍可以迷恋的文字。我认为中国新文学也是幸运的。它是以鲁迅这样的标志性人物为起点的,这个起点也是标高,是几乎一百年后仍旧难以随意超越的标高,这是新文学足以骄傲的地方。

然而,我也知道,他们开辟的道路、提倡的理念并未完成,甚至根本就不曾实现,它们还是埋在地下的火药库。有人轻视它,认为那不过是失了效的火药;有人躲着它,生怕一声巨响炸毁了如今的春秋大梦;还有人拿它做烟花,粉饰浓黑的夜晚……我不想去贩卖火药,只是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经常困惑不已。比如,“现代”究竟是天使,还是魔兽?我们急匆匆地要终结它,问题是我们开始过吗?如果是我们可以反思启蒙、超越启蒙,那么,为什么很多常识和基本的价值标准竟然都是社会生活里的稀缺资源?或者从孔孟能“开”出现代性来,从鲁迅胡适巴金就开不出?如果把“超越”理解为简化、省略乃至为跳跃时,是把自己想象成从石头缝中蹦出来的孙猴子吗?是踩着空气翻筋斗吗?有时候我们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无所不能,连一点基本的敬畏都没有,不然,你怎么会想到把泰戈尔的诗译成这样:“有了绿草/大地变得挺骚。”“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开裤裆/绵长如舌吻/纤细如诗行。”

这些困惑也是一种雾霾。我想到了l12年前罗曼.罗兰的呼喊:“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人类喘不过气来。一一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贝多芬传》,《傅译传记五种》第12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11月版)我不知道窗户是否打得开,甚至还有没有“英雄”都是个问题,这是个消解英雄的时代,也好,我们需要“人”。我在抄抄剪剪中勾勒出来的这些面孔,都是“人”的面孔。正如我在其中的一篇小文中所说:“他们不虛伪,不道貌岸然,不故作高深,所以,当有人问我‘现代文学有什么作品,哪里值得研究’时,我常常淡淡地答道:有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我不相信他们的文字会老。”(《那年的书单》)

一个多雨的冬天唤不醒春草,却唤出这么多的牢骚吗?不知道。我读艾略特的诗,觉得他也在发牢骚:“没有历史的民族不能从时间里得救/因为历史是永恒的模式。所以,/当一个冬天的下午天色转暗,/在一座僻静的小教堂/历史便是此时,此地一一英格兰。”(《四首四重奏》,《艾略特文集.诗歌》第28l页,张子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6月版)不过,人家是深刻的牢骚。有众多解诗人在咂摸每个唾沫的滋味,我可不敢妄攀,也就不再妄议。再哕嗦几句:这部稿子半年前就编好了,想再改一遍,就带着它旅行了很多城市,拖拖拉拉,一改就改到年底。年底,收割庄稼,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更容易东想西想。在冬日灰暗的天空下,看到干枯的树枝上倔强的一片残叶,心中更是无比萧然。摸出身边一本书,不是鲁迅,是词选,随便读一首,算是辞旧迎新:“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董士锡《虞美人》)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