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
航海,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船长,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在电影里看到的叼着烟斗的白胡子老头,气定神闲地站在船头掌控船只的航行。这些浪漫和美妙的想象,多半来源于对航海事业发展历史的崇敬和佩服。
人类航海的历史不过五百多年,面对彼岸遥不可知的世界,人们用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劲头,冒险开辟海上的新天地,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创举。中国早在唐代就有海外贸易,那时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曾经率船队七次下西洋,而比他稍晚几十年,欧洲诸国也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从发现好望角,到抵达印度、日本,直至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人类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也渐渐形成了现在四通八达的海上贸易往来的局面。
可以说,早期航海家们的大冒险,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大转折点。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撰写《全球通史》的时候,就以公元1500年为界将人类历史分成两段,认为“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所以“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航海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现代的航海已经完全是一个不同的概念,它不再是史学家眼中浓墨重彩的“大历史”。准确一点说,我经历的海上生活,属于狭义的航海。远洋捕捞是一个特别的行业,而远洋渔船上的船员也已经成为一类特殊的群体。
甲板上的男人
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远洋渔船上的人员组成。这里没有女人,清一色的全是男人。
如果把一艘远洋渔船比作一个人,船上的驾驶台就是大脑,由船长主管。船上的机舱就是心脏,由轮机长主管。一艘远洋船上一般有二十多个船员,近海航行的船上有十多个船员。远洋渔船一般分两个部门:甲板部和轮机部。
甲板部按照职务高低包括大副、二副、船医、三副、管事、报务员、水手长、木匠、大厨、一水、二水和二厨。
轮机部包括轮机长(也叫“老轨”或“大车”)、大管轮(也叫“二车”或“二轨”)、二管轮(也叫“三车”或“三轨”)、电机员、三管轮(也叫“四轨”)、机工长、铜匠、机工和机舱实习生。
在中国渔船上,设有职务的,一般只有船长、大副、轮机长和水手长(甲板长)。
船长对整艘船负责,主管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督促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遇复杂航区、大风浪、浓雾、狭水道、进出港时,在驾驶台指挥航行,弃船时最后一个离船。
大副是甲板部的负责人,对船长负责,主管船体保养、航行值班。大副在靠离码头时在船头指挥,抛锚时去船头指挥抛锚。
二副主管航海图书和航海仪器,负责设计航线,编制航次计划,航次结束后写航次报告,靠离码头时在船尾指挥。在远洋船上,二副一般还兼任医生。
三副主管消防救生设备,进出港时做一些用于报关报检的报表,在航行和装卸货物期间值班,靠离码头时,在驾驶台根据船长命令操纵车钟,经常接送引航员。
甲板部的普通船员有水手长,通常也叫甲板长。他领着普通船员干活作业;船靠港时,负责装卸货物和船舶维护保养工作;出海作业时,带领船员从事捕捞作业,包括放网和收网,以及清理渔获。
轮机长是轮机部的部门长,对机器的维护和保养负总责。
大管轮主管主推进装置、润滑油、舵机和冰机,很多情况下,起到与轮机长轮流值班的作用。
在远洋船队上,还设有政委一职。政委主要负责做好船员的思想工作,进行党支部建设。如果船上发生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政委要进行调解和处理。除此以外,维护外事纪律、在船上“扫黄”等也是政委的职责所在。
民以食为天,远洋渔船上当然少不了厨房,而负责厨房工作的就是大厨。一般超过二十人的渔船上还有厨工,或者叫二厨,就是做饭炒菜的人。
远洋渔船船员的劳务合同期限一般为两年,有的是三年,在海上作业五个月左右会在国外的渔港靠港补给。一个船期满后,船才会再回国内。
P9-13
康德说,人只能看见他知道的东西。如果之前,在海边,我看到日出,看到诗歌中的远帆,看到海鸥翱翔,看到从天际线涌来的一排一排洁白的浪花,想象着浪花下躲藏的美人鱼;那么看了《怒海谋生》后,看海,我会看到更多。我会看到在山峰般涌动的波涛后面,有挣扎,有期待,有绝望,有生死歌哭,有所有的爱恨情愁——你我一样的爱恨情愁。
——陈庆港
海洋,对我来说,是一个让人心情特别复杂的远方。
记得第一次出海回来,我就发誓:再也不会上远洋船了,哪怕坐航母,也不再去。
那天黄昏,船靠岸时,我一脚踩在码头上,差点摔倒。习惯于在船上的摇晃后,一旦脚踏实地,反而觉得腿软了。
可人有时就是那么奇怪,后来,我又一次接着一次出航了。只因,那是个让我又爱又恨的远方。
从2011年到2017年,我先后五次出海,最短的2天,最长时在海上漂了60天,直到东太平洋。这五年里,我不仅了解了远洋捕捞,还对中国的海岸线做了一次系统的调查。我开车沿中国海岸线,从广东汕头一直到吉林珲春。
回顾这些经历和过程,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朋友,也是因为朋友们的帮助,我才得以顺利完成这个项目的第一阶段任务。
请允许我用最后的一个篇章来回顾他们的名字。
周曦东,感谢你把我送上远洋的渔船,带我走入这个行业。
姚丽萍、吴薇、邓剑斌,三位我曾经的领导和同事,感谢你们,给予我空间和时间,成就我去实现对大海的梦想。
庄军、黄吉宏、张方义、孙祖洋、黄艳等船员和船员家属,感谢你们,在海上最难熬的日子里,是你们的相伴,才我让平安回到中国;也谢谢你们的允许,让我记录你们,才能让世人见到最真实的海员生活。
周薇、杨谊等NGO的同伴们,感谢你们,与你们的同行,才让我从更科学的视角去看待海洋。
陈庆港,感谢您的推荐,让我凭借《怒海谋生》获得2015年大理摄影节亚洲先锋摄影师大奖、2016年徐肖冰纪实摄影大奖。也感谢您为本书写序。
严志刚、方迎忠、翟红刚、秦翼、王崴等媒体的同行和朋友,感谢你们为《怒海谋生》的推广做出的不懈努力。
李唯依,我的女儿,那时你才~岁多,还不会清清楚楚地叫一声“爸爸”。如果不是家人的默默付出,我也无法一次次出行,直至今天行文成册。
有人曾不止一次问我,海洋的课题还要做多久?我想,占据着地球70%表面积的大海,应该会成为我一生的课题。
五年里,很多事被定格;
五年里,很多事依旧在变化着…”
10多米高的巨浪,被定格在我的照片中;
与大白鲨的搏杀,被记录在我的文字中。
去年,孙祖洋又出海了,听说新的船期,他签了三年;
小厨师最后的归宿,我已不得而知;
杨光的左眼,不知是否会有所好转; 轮机长,你在天堂,是否安好?
福建东山,那片纯净的海,还如当初一般美好吗?
山东石岛,小鱼苗的杀戮还在继续吗?
……
所有真实的生活,都不可能离每个人大远
陆地上哪儿都可以游逛,就是别到海上去。这句古老的警告,只有胆小者愿意记住。
大海从来都是埋葬勇敢者的坟墓。
当李颀拯以海员身份登上29号远洋金枪鱼延绳钓船的时候,我不知他算不算是勇敢者,但那时他一定不是个胆小者。29号船上,包括李颀拯共有16名船员,他们来自国内的几个省,还有几个人来自越南和马来西亚。随着船长、大副、轮机长、甲板长等在他的叙述中一一登场,我立刻想到了杰克·伦敦的小说《海狼》。
在《海狼》中,杰克·伦敦将社会舞台放到了一艘猎捕海豹的帆船“魔鬼号”上,他通过作品带领读者进入豪放粗犷的荒野,体验蛮荒生活的冷酷无情,感受人性凶残的黑暗面和原始生命的光辉。《怒海谋生》同样通过一艘远洋捕捞船,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远在我们视线之外的陌生世界。不同之处在于,杰克-伦敦的《海狼》是虚构的故事,而《怒海谋生》则是真实的生活。在这艘与世隔绝的孤岛般的远洋船上,什么都那么遥远,只有寂寞、恐惧、痛苦、死亡与你更近了。
29号船上的海员孙祖洋,令我想到《海狼》里的凡·卫登。凡·卫登是在与朋友周末度假返程的途中,遭遇大雾,船被撞沉,他在冰冷的海水里被“魔鬼号”船长拉森救起。拉森不同意将他送回岸上,逼他随船出海做苦工。凡-卫登虽然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养,但在“魔鬼号”上,尽管他努力工作,还是备受羞辱、欺凌。床头放着一本《革命之路》的孙祖洋毕业于南开大学,但“船上所有的人,不会因为老孙大学毕业而特别尊敬他,也不会因为他是读书人而特别照顾他”,这艘船上,要的只有人的力气,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简单、直接、粗暴。文弱的孙祖洋虽努力工作,但仍常常会受到语言上的羞辱和肢体上的欺凌。孙祖洋的智慧只能用来装傻,他说:这船上,装傻也是生存之道。《海狼》里的故事与《怒海谋生》里的故事虽然时间上相隔百年,但“海上,统治一切的是粗犷蛮荒的原始力量”,这点似乎并没有完全改变。《怒海谋生》里的19岁的四川小厨师,也会让我想到《海狼》里的厨子托马斯。有一次,“魔鬼号”船长拉森不高兴时拿厨子托马斯出气,将他用绳子拴住扔到海里折磨他,结果托马斯被鲨鱼咬去一只脚。当然在29号船上的四川小厨师与《海狼》里的托马斯,已经不会再有相同的命运。这似乎与时间无关,这似乎又与被时间改变了的空间有关。
我不能在这里透露太多《怒海谋生》里的信息,它只有不足10万的文字(有大量图片),读者自己去感受,当然更有意思。你可以不看杰克,伦敦的《海狼》,但你或许真该看一看《怒海谋生》,因为这是真实的生活。虽然它并不是你的生活,但所有真实的生活,都不可能离每个人太远。 康德说,人只能看见他知道的东西。如果之前,在海边,我看到日出,看到诗歌中的远帆,看到海鸥翱翔,看到从天际线涌来的一排一排洁白的浪花,想象着浪花下躲藏的美人鱼;那么看了《怒海谋生》后,看海,我会看到更多。我会看到在山峰般涌动的波涛后面,有挣扎,有期待,有绝望,有生死歌哭,有所有的爱恨情愁——你我一样的爱恨情愁。
感谢那些为我们的视觉开疆拓土、让我们知道更多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的目光到达更远。
《怒海谋生》是近年来难得看到的一部好的报道摄影作品。谢谢李颀拯!
远洋渔业虽然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但中国渔民的身影已经遍布了全世界。在历经两个多月跟随远洋渔船的拍摄中,《怒海谋生》摄影师李颀拯冒着极大的风险,克服巨大困难,向我们呈现了为我们所不知的也是无法想象的远洋捕鱼人艰辛、危险的生活,以及海洋渔业资源因人类越来越无度的捕捞所带来的困境,人与自然间永无更改的相互依存关系。
李颀拯著的《怒海谋生》是近年来不多见的关注现实的深度纪实摄影作品。书中向我们呈现了远洋捕鱼人艰辛、危险的生活,海洋渔业资源因人类越来越无度的捕捞所带来的困境,以及人与自然间永无更改的相互依存关系。
你会看到在山峰般涌动的波涛后面,有挣扎,有期待,有绝望,有生死歌哭,有所有的爱恨情愁——你我一样的爱恨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