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复财著的长篇小说《好好过日子》是“家文化”系列中的一本,是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故事,描述了现实社会中老年人追求幸福再婚、妯娌关系、大学生毕业就业、下岗职工创业、独生子女婚后双方家庭结构的变化、老人照顾儿孙、培养子女等现实问题。作品中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兄弟姐妹之间成立各自家庭后,不同家风对自己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好的家风让整个家庭欣欣向荣,差的家风家道日渐中落,都是很现实摆在很多家庭面前的问题。小说中也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一部分年轻人不能正确客观看待国家历史、对事物与问题缺乏辩证的认识,都通过字里行间给出了正能量的答案。
于复财著的长篇小说《好好过日子》是一部描写“家风”内容的作品。小说讲述了:
郭有庭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经历了上山下乡,结识了很多朋友,包括自己的妻子尹玉红,与他一起到国外援建、最后在浴池搓澡的赵吉利,为保护生产队耕牛而淹死的林戈蒋。林戈蒋的去世改变了郭有庭当年高考时的报考志愿,成为了一名水利水电工程人。因工作的原因,郭有庭与家人聚少离多,所以他一直期盼着自己能够在退休之后,过上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正当忙活了大半辈子工作的郭有庭刚刚退休,女儿郭晓莹也即将大学毕业,本想过上闲适退休生活的时候,得知妻子尹玉红患了癌症、女儿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而找了一个农村的男朋友、加之弟媳对父亲的不孝顺,郭有庭陷入了痛苦之中。
这时候,一向积极乐观的赵吉利,抱着感恩之心为尹玉红的手术忙前忙后,遇到了林戈蒋的弟弟林戈民,他正是尹玉红的主治医生。林戈民因为小时候家庭的原因,尤其包括哥哥林戈蒋的去世,对自己影响很大,造成了沉默寡欲的性格,赵吉利的乐观态度以及一副热心肠打动了林戈民,尤其林戈民得知自己在出国留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赵吉利在照顾着自己母亲陶柔荑的时候,两个人迅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哥们。并为林戈民解开了多年的困惑,得知自己与哥哥林戈蒋为同母异父,最终理解了母亲,包括母亲的感情问题。
尹玉红去世后,郭有庭与自己的小姨子重新组成了家庭,女儿也在自己的担心中出嫁。林戈民在自己事业急剧上升期时,不慎走了弯路,因非国家人员受贿罪入狱。林戈民入狱后思考着自己,才理解到自己母亲生前对自己教育的用心良苦,包括为什么一直叮嘱自己留学之后一定要回国。
与尹玉红自然不用说,年轻如火的年龄,一封封书信让两个人始终保持如胶似漆的联系。这赵吉利,更是有意思,他始终认为郭有庭日后肯定会大有作为,“苟富贵,勿相忘”的话,让郭有庭的耳朵都听出了茧子。
后来,郭有庭大学毕业后,与尹玉红结了婚,也利用水电工程局招工的机会,将赵吉利招到了自己的身边。
郭有庭,家中兄弟仨,他排行老大,父亲郭宝贵是退伍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不过他母亲去世较早。弟弟郭有渊人还可以,除了爱喝点小酒,怕老婆,没别的毛病。倒是这弟媳韩冬梅吝啬得很,父亲在世的时候,老人家看不见她的一口东西,反过来,父亲家里的油盐酱醋、葱蒜米面倒是一个劲儿地往家里倒腾。老爷子要是责备起来,总会递上几句能把老爷子噎个半死的话来。
“老东西,你们老郭家的香火在我们家,我给你生了个大孙子,是你孙子想吃,我才不稀罕你这点破东西呢。记住啊,你百年之后,这房子得给我们,莹莹迟早要嫁人的。”临走的时候,还把老人桌子上的一盒牙签带走了。
妻子尹玉红家姐妹四个,妻子排行老二,大姨姐尹玉丽远嫁到了黑龙江虎林县,多年也见不上一面,几年前因病去世了。小妹妹尹玉丹全家在日本,只剩下妻子与三妹妹尹玉霞留在了自己岳父岳母的身边。但三妹妹婚姻十分不顺利,孩子三岁的时候,就与丈夫吴庆阳离婚了,后来又处了几个,但不是因为尹玉霞的性格倔强,就是因为她还带个儿子,这么多年,处了黄,黄了再处,一直分分合合的。但女人就是不禁折腾,转眼间,过了五十岁,也就死了再找另一半的心,况且自己的儿子吴涵东一天天大了,也不是太听话,吃啥啥没够,做啥啥不行,周围给尹玉霞说媒的人,就好像是深秋后的知了,瞬间无影无踪了。
这吴涵东让全家人操碎了心,但是身体素质随了他父亲的基因,能跑能颠的。小时候学习长跑,在全市都有名,可没有后劲,训练时老是偷懒。稍大一点了,开始练习皮划艇,眼看都要进入省队了,可谁知道与女网友处起了对象,结果可想而知,被市体育运动学校除名。尹玉霞说他几句,他倒是教训起了他妈妈:“妈,你都换四个了,我这才一个,唯一的一个,你真没资格说我。”
尹玉霞实在没办法,让他的生父把他接回家住了一个寒假。尹玉霞一来想让他父亲教育教育他,二来想让他父亲体验体验她这十几年来带孩子的不易。
不知道这孩子天生就是和尹玉霞作对的命,还是知父莫如子。好家伙,一个寒假的时间,吴涵东给他爸爸介绍了一个对象,给自己找了一个后妈。
这后妈不是别人,正是尹玉霞最要好的闺密。尹玉霞下岗之前是东洲市纺织厂的印染工,当年各大单位都是企业办社会,尹玉霞每天带着吴涵东去厂里的幼儿园,当时就诊断出爱人不能生育的王雪梅是幼儿园的保育员,特别喜欢吴涵东,加上她与尹玉霞两个人年纪相仿,吴涵东小时候长得也招人稀罕,王雪梅又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一来二去,两人走得近了起来。后来,王雪梅调入了印染厂的食堂,两年的工夫,吴涵东像被气吹的似的,被王雪梅照顾得非常好。打那以后,“干妈”与“儿子”就是两人之间的称呼。
当年尹玉霞与吴庆阳离婚,家里所有的人都不同意,大多数的理由就是为了孩子最好将就将就。唯一全力支持离婚的就是尹玉霞的闺密王雪梅。
“离,必须离,这样偷腥的男人怎能放过。这种事情就好比馋猫吃鱼,偷腥了嘴,总惦记这种事情,改不掉的。”王雪梅似乎对待男性有着特殊的仇恨。
莫须有的罪名就这样安在了吴涵东父亲的头上。为了急于离婚,尹玉霞带着儿子租了房子,把唯一的一套单间留给了吴涵东的父亲。
“雪梅,他不离啊!”
“玉霞,你是不是傻啊?这种男人大街上有的是。”
……
P10-11
作家余华在他的《活着》英文版自序中曾经这样写到:“写作往往是从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转瞬即逝的记忆、一句随便的谈话、一段散落在报纸夹缝中的消息开始的,这些水珠般微小的细节有时候会勾起漫长的命运和波澜壮阔的场景。”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这样,一句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构成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只不过,对于一个家庭来讲,点点滴滴汇聚了到了一起,那便是一个家庭独有的故事。时代在发展,随着家庭的结构、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了很多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比如老年人再婚、大学生毕业就业、独生子女婚后双方家庭结构的变化,甚至对历史事物与问题的认识,都是很现实摆在很多家庭面前的问题。
世间的事情,虽然不会完全按照每个家庭的意识发生改变,但会给每个家庭幸福的机会。什么是家庭幸福?那是你与家人在心间遵德守礼时的一丝平静;是你与家人珍惜当下,善待与体谅周边人时的那份收获;那是你与家人学会懂得规矩与付出之后时的一种心安理得;是你与家人积极乐观向上、晓事明理时的那份知足常乐;那是你与家人对曾经遇到的很多问题的一份正确理解;是你与家人对周边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关心,是你与家人在遵守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时可以充分享受的自由……
习近平同志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幸福的家庭确实如此,言传身教代代传。遵德守礼的淳朴家风,方能处处逢缘。即使是半路夫妻,但也要相敬如宾,既然作为朋友,尽量做到兄友弟恭。妯娌和睦,往往是孝老爱亲的前提。
其实,每个家庭漫长的命运,都是这个家庭每个成员在自己言行之中早已埋下的伏笔。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切都蕴藏在生活的平平淡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