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才主编的《100名寺古刹畅游通》以“寺庙”为主题,按地区划分,共五个章节来介绍全国各地的名寺古刹。全书精心挑选出了全国各地100座名寺古刹,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辽阔的寺庙图卷,让你更加清晰地看到各个地区庙宇的特色。本书不仅给读者提供了古寺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还将给读者带来别样的艺术审美享受。
| 书名 | 100名寺古刹畅游通/美丽中国系列 |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良才主编的《100名寺古刹畅游通》以“寺庙”为主题,按地区划分,共五个章节来介绍全国各地的名寺古刹。全书精心挑选出了全国各地100座名寺古刹,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辽阔的寺庙图卷,让你更加清晰地看到各个地区庙宇的特色。本书不仅给读者提供了古寺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还将给读者带来别样的艺术审美享受。 内容推荐 有人说,人生是一段漫长而又短暂的路,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暂时放下手中琐事,给心情放个假,背上行囊,去心中的远方追寻梦想吧! 雄伟壮观的名山大川、丰富绚烂的民俗文化、巧夺天工的江南建筑……无一不诉说着中华大地的神奇与伟大。 美丽中国系列包括《100古镇畅游通》、《100人间天堂畅游通》、《100个地方畅游通》、《100名胜古迹畅游通》、《100古建筑畅游通》、《100摄影胜地畅游通》《100名山胜水畅游通》、《100名寺古刹畅游通》、《100古城畅游通》9本书,以优美的文字和大量高清美图,不仅再现了美景,更从历史文化、特色景点、民俗风貌以及人文情怀等多个角度分享了当地的独特之处。每个地方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背景,每处景点都在讲述着一段故事,其魅力与意义不仅在于当下,更在于它深厚的历史与人文。让你忘却生活中的忧与愁,还内心一片宁静! 本书是其中的《100名寺古刹畅游通》分册,由李良才主编。 翻开本书,来到承载着文化和信仰的名寺古刹,在晨钟暮鼓中洗涤心灵,感受平静! 目录 第一章 华北地区名寺古刹 红螺寺 京北第一古刹 潭柘寺 燕都华严宗 戒台寺 坛松佛境 碧云寺 中山遗风 云居寺 北方巨刹 智化寺 宁静的梵音 雍和宫 皇家庙宇 卧佛寺 卧佛禅院 历代帝王庙 中华统绪 法源寺 悯忠遗风 大钟寺 “钟王”之寺 圣恩禅寺 燕山古庙 慈善寺 魔王和尚庙 五塔寺 宝塔福地 天宁寺 北魏名寺 大觉寺 高墙锁佛寺 承德寺 庙群皇家园林里的寺院 正定寺 庙群千年佛国 清利寺 佛教福林 佛宫寺 木塔擎天 云冈石窟 佛教艺术宝库 五台山寺 庙群佛门圣地 恒山寺 庙云海禅寺 第二章 西北和东北地区名寺古刹 万安禅院 石窟佛洞 兴教寺 樊川八大寺之首 大慈恩寺 雁塔佛光 大佛寺 古道边的寺庙 钟山石窟 我国最早的石窟 法门寺 关中塔庙之祖 麦积山石窟 东方雕塑馆 大召无量寺 召庙之首 甘珠尔庙 呼伦贝尔的佛缘 马蹄寺 绝壁佛国 塔尔寺 金顶禅林 北塔法轮寺 北塔圣地 三宝菩提寺 朱雀山梵音 北普陀寺 东北名寺 第三章 华南和华中地区名寺古刹 大海寺 观音道场 圆通寺 莲池净域 净影寺 山水藏幽境 月山寺 中原古寺 少林寺 天下第一名刹 南海禅寺 佛光小南海 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龙门石窟 石刻艺术宝库 大相国寺 汴京国寺 古德寺 汉传佛寺第一奇观 龙华寺 蛇山名刹 归元禅寺 汉西一境 衡山寺 庙群南岳禅寺 六榕寺 花塔佛缘 南山寺 海天丛林 南华寺 南禅“祖庭” 黄大仙祠 港岛圣地 妈祖阁 澳门天后宫 第四章 华东地区名寺古刹 千佛山 群佛胜景 卧龙寺 唐朝梵音 青云寺 花木佛香圣地 静安寺 真言宗名刹 报国寺 湖光照古寺 龙华寺 江南古刹 灵谷寺 东南名刹 静海寺 金陵律寺之冠 鸡鸣寺 南朝第一寺 金山寺 禅宗四大名寺之首 保圣寺 千年古刹 寒山寺 诗名天下 南禅寺 江南最胜丛林 灵隐寺 江南名刹 普陀山寺 庙群人间清净地 龙兴寺 明朝皇家梵刹 九华山寺 庙群莲花佛国 金地藏寺 地藏王之庙 云峰寺 云峰佛境 白塔寺 皖北第一寺 南普陀寺 碧海朝僧 太姥山寺 庙山海大观佛 妈祖庙 海上女神 第五章 西南地区名寺古刹 郎木寺 跨省古寺 广德寺 西来第一禅林 川主寺 高原明珠 皇泽寺 武氏家庙 峨眉山寺庙群 佛秀峨眉 文殊院 川蜀名寺 凌云寺 佛尊圣寺 罗汉寺 西川佛都 大足石刻石窟 艺术的殿堂 宝轮寺 龙隐之地 崇圣寺 巍巍佛都 正觉寺 深林幽境 华亭寺 深山藏古寺 圆通寺 水院佛寺 勐泐大佛寺 独特的南传佛寺 铜瓦殿 云山金顶 松赞林寺 小布达拉宫 扎什伦布寺 黄教圣寺 白居寺 十万佛塔 大昭寺 香火传承 色拉寺 黄教之城 哲蚌寺 庄严的寺庙 试读章节 红螺寺 京北第一古刹 享有“京北第一古刹”之称的红螺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北部的红螺山南麓,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郁。它始建于东晋时期,初名为“大明寺”,相传后来因红螺仙女而改为“红螺寺”。自古就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由此可见,红螺寺在佛教历史中的崇高地位。 据说红螺寺开山鼻祖佛图澄由梦指引来到中国北方,寻找佛教发祥地,然而20多年仍毫无进展,直到途经渔阳城发现红螺山有佛祖成道的瑞象,故而圆梦,在此建寺并取名“大明寺”,这就是红螺寺的前身。然而怎么又改成红螺了呢?其中还有一个更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相传天上的玉皇大帝有两个女儿来到这里,化身成红螺,隐匿在湖中。没人知道她们为何而来,纷纷猜测,有人说是她们贪恋人间美景,有人说为拯救黎民百姓,说法不一,十分神秘。于是,“红螺”就取代了原名,直到今天依然散发着古朴的魅力。 伴着杳杳钟声步入寺中,香烟缭绕,随风飘过常青的松柏,在大殿和厢房的门前徜徉。白塔清秀,古木遮天,石阶院落掩映在一片苍翠中,只得瞥见一角,楼阁一角飞出,最前端高挂着一只风铃,铃音脆亮,传入山林,显得愈发幽静恬适。寺院分成5处院落,住房有244间。中部院落沿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主轴伸展,其他配殿、禅房分居两侧,美景星星点缀,令人目不暇接。提到红螺寺的风景,明朝马文卿的《游红螺寺》写得尤为传神,“虹霓林麓光遥度,老蜃楼台影倒悬。百丈峰头近北斗,错疑胜地吐龙泉”,值得细细品赏一番。诗中暗藏的“三绝景”就是红螺寺美景的代表,它们分别是紫藤寄松、御竹林和雌雄银杏,风味别样。 初临山门,迎面看到“红螺三绝景”之一的“御竹林”,绿竹簇拥,苍翠欲滴,一阵风起,竹林声如潮涌一般,姿态婆娑,惹人怜爱,难怪清帝康熙也为之动心。据说,这片竹林原为元代 云山禅师栽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康熙皇帝当年来红螺寺上香,无意中发现了它,因观其翠竹好奇不已,叮嘱僧人和当地官员多加保护,从此,人们就称这片竹林为“御竹林”。现代补建的观竹亭就屹立在竹林西侧,来者可在此欣赏竹林美景,回味悠悠岁月,意味深远。 穿过山门,来到大雄宝殿前,两棵高大的古银杏树,彼此相依而立,仿佛一对举案齐眉的夫妻,因此有人称它们为“夫妻树”,这就是“红螺三绝景”中的雌雄银杏。千百年来,这两棵树历经四时变幻、风霜雨雪的侵袭依旧身姿挺拔,枝叶浓密。其中稍大的雄树每年春来黄花满枝,秋天却不见果;略小的雌树则是春天不见花,秋天果实累累,实为奇特。 绕过大雄宝殿,三圣殿前的院落西边正是“红螺三绝景”中的紫藤寄松。站在远处,只见藤条漫卷,松蔓早已连为一体,其中一棵平顶松拔地而起,耸入云霄,枝杈平展,两条藤萝仿佛巨蟒从低处盘起,沿树枝缠绕游走。站在树下,好似巨伞遮顶一般,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只能在地上留下点点斑驳的影子。每年五月初来寺就能看到紫花次第开放,迎风送香;到了秋季,叶子变黄或泛红,松树仿佛披上一身彩装,光艳夺目,美不胜收…… P10-12 序言 秀美的自然山水,你曾游览过几次?幽静的古寺名刹,你又去过几回?旅行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修行,同样需要选择前往的地方。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之后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不仅寺院众多,各个宗派分支也逐渐形成,比如律宗、禅宗、华严宗等。与此同时,高僧辈出,像玄奘西去天竺求取真经,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六祖慧能开辟南禅一派等,都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 如今无论是山水幽境,还是喧嚣闹市,都会有名寺古刹的身影。你可以在沈阳北塔法轮寺的白塔前驻足,可以到海南南山寺的观音铜像脚下听潮,可以去上海报国寺的亭廊里品茗,可以来拉萨大昭寺的殿堂中上香,也可以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欣赏武术,无论东南西北,总有你想去的那一座。一座寺院的兴衰就是一部历史的书卷,它承载着文化和信仰,如今无论从寺院的殿宇、佛像、佛经,还是从依旧传承着佛教文化的僧人身上,我们都可以找到时代的气息,历史的印记,文明的遗迹。 当你走在幽静的寺院深处,看那一道高墙里,有高阁殿堂耸立,草木苍翠,僧人漫步在缭绕的香烟里,手中的念珠一颗颗从指尖滑过。隐隐约约的钟声从黎明的晨光里传来,从黄昏的暮色里传来,回荡在幽谷高山,那何尝不是我们心中向往的一处净土呢?大多数寺院都修建在山林深处,就是为了让僧人忘掉喧嚣与浮世,静下心来修行,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吧。让我们在山水之间慢慢欣赏美景的时候,细细体会自然,也体会我们的生活。 本书精心挑选出了全国各地100座名寺古刹,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辽阔的寺庙图卷,让你更加清晰地看到各个地区庙宇的特色。《100名寺古刹畅游通》不仅给读者提供了古寺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还将给读者带来别样的艺术审美享受。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