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正、马红婕、张静琳主编的《200°超广角眼底像图谱(精)》以介绍、推广200°超广角眼底彩照的临床应用为主题。由于传统的30°、45°眼底彩照需散大瞳孔,图像仅显示后极部病变,即使拼图也看不到周边病变,这种费时、费力、麻烦的检查手段已无法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200°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因其免散瞳、非接触、无创伤、智能化以及超广角、成像快、图像清、景深大等特点,具有快速、省时、省力、安全、舒适、高效的优点,作为眼病预检查手段,无疑将颠覆传统诊疗流程,给眼病诊疗带来改革和创新。
本书的编者在眼底病临床诊疗工作中,在强调眼底彩照的同时,一贯重视眼底形态功能综合检查在眼底病诊治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在介绍各种眼底病200°超广角眼底彩像的同时,也将部分病例相关的OCT、OCT血流成像、FFA、ICGA图像和视觉电生理、视野等检查结果一并介绍和展示,这不仅丰富了本图谱的内容,也提高了读者对眼底病的全面认识。
吴德正、马红婕、张静琳主编的《200°超广角眼底像图谱(精)》包括200°超广角眼底成像原理及正常眼底图像解读、200°超广角眼底成像的临床应用两大篇,临床应用篇又创新性地按病变所在限底部位分成眼底周边部病变应用示例、后极部病变应用示例及全眼底病变应用示例三章,此外还增加了屈光间质异常对成像的影响相应章节。本图谱共有彩图1300张,由于超广角眼底成像是由红、绿两束激光扫描合成的,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的成像原理不同,展示方式也不同,认识和阅读200°超广角眼底像有一个过程。为了帮助读者尽快适应新的阅读方式、缩短学习曲线,我们在每一幅图后都配了详尽的文字说明;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某些疾病,我们还给出了部分相关形态功能检查的结果。
本图谱图文并茂,不但有大量常见和典型眼底病临床表现的200°超广角限底图像,还有相关诊断和治疗的简单知识,既可作为年轻医生学习眼底病的入门书籍,也可帮助已有较深眼底病基础的医生开拓思路、了解认识200°超广角眼底照相。
第一篇 200°超广角眼底成像原理及正常眼底图像解读
第一章 200°超广角眼底成像原理
第一节 椭圆的光学性质
第二节 共焦激光扫描和椭圆成像原理
第三节 200°超广角眼底成像原理结构图
第四节 眼位引导的功能
第五节 红、绿激光在眼底的成像原理
第六节 200°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的特色功能
第七节 对200°超广角眼底图像认知的学习曲线
第二章 200°超广角正常眼底图像解读
第一节 正常眼底周边部
一、眼底周边部示意图
二、涡静脉和锯齿缘
第二节 正常眼底后极部
一、黄斑形态
二、视盘结构
第二篇 200°超广角眼底成像的临床应用
第一章 眼底周边部病变应用示例
第一节 周边部视网膜变性
一、囊性视网膜突起
二、格子样变性
三、铺路石样变性
四、非压迫白
第二节 周边部视网膜裂孔
一、马蹄形裂孔
二、萎缩性圆孔
三、锯齿缘离断
四、巨大裂孔
第三节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第四节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第五节 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脱离
一、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二、锯齿缘离断型视网膜脱离
三、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四、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
第六节 脉络膜上腔出血
第七节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第八节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第九节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第二章 眼底后极部病变应用示例
第一节 黄斑部疾病
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二、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四、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五、黄斑前膜
六、黄斑裂孔
七、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八、Stargardt病
九、先天性黄斑缺损
十、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
十一、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
十二、家族性玻璃膜疣
第二节 视盘疾病
一、牵牛花综合征
二、先天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
三、视神经萎缩
四、视神经炎
五、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六、先天性视盘小凹
七、中毒性视神经病变
第三节 后极部疾病
一、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
二、Valsava视网膜病变
三、视网膜血管样条纹
四、脉络膜血管瘤
五、脉络膜裂伤
六、脉络膜色素痣
第三章 全眼底病变应用示例
第一节 病理性近视(变性性近视)
第二节 血管性疾病
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
三、视网膜动脉阻塞
四、Coats病
五、视网膜毛细血管瘤
第三节 先天性疾病
一、先天性视网膜劈裂
二、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第四节 炎症性疾病
一、视网膜血管炎
二、中间葡萄膜炎
三、全葡萄膜炎
四、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第五节 感染性疾病
一、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第六节 视网膜色素变性
第四章 玻璃体疾病应用示例
第一节 玻璃体积血
第二节 玻璃体后脱离
第三节 星状玻璃体病变
第五章 晶状体疾病应用示例
第六章 角膜混浊应用示例
参考文献
汉英对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