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3卷)》是资深学者陆耀东研究中国新诗史的第三卷,书稿主要研究了1937到1949年间中国新诗的成就,是近年来中国现当代学科的重要研究著作。
书中一切均以客观存在过的史实为依据,不主张“以论带史”,更反对“以论代史”。本书以论说作品为主,诗学理论建设和论争次之。
第一章 战争与诗——本时期诗坛概况和诗美特征
一、西南联大和现代诗
二、40年代现代主义诗人
三、40年代现代主义诗论
四、“七月”诗派与《中国新诗》诗人群的现代性
第二章 朱自清、胡风、艾青等的诗歌理论
朱自清的诗论
胡风的诗论
艾青的诗论
第三章 袁可嘉的诗论与朱光潜的诗歌美学
袁可嘉的诗论
朱光潜的诗歌美学
第四章 超越多种流派的自由体高峰:艾青的诗
一、铁窗中“芦笛”的叫喊
二、抗战初期的“吹号”之作
三、延安时期的政治抒情诗
附录:艾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五章 田间、绿原和《七月》派的诗
1930-1940年代七月诗派概述
胡风
田间
绿原
第六章 工农兵文艺的硕果:李季、阮章竞等的诗和民歌体派诗的成熟
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民歌体派新诗的成熟
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与阮章竞的《漳河水》
第七章 雪峰的诗
一、“湖畔”时期的诗歌
二、上饶集中营的狱中诗作
三、结语
第八章 现代派新诗的成熟(一):冯至的《十四行集》
第九章 现代派新诗的成熟(二):穆旦和《中国新诗》诗人群
群体命名与《中国新诗》
穆旦
杜运燮
郑敏
袁可嘉
辛笛
唐祈
陈敬容
唐浞
杭约赫
其他主要诗人
第十章 《马凡陀山歌》等讽刺诗
袁水拍
臧克家
邹荻帆
黄宁婴
后记